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国师-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王诩再走近点,估计就能闻到番茄酱的味了。

“应该换其他东西的,比如血浆之类。”宿谊自言自语道,“番茄酱什么的,被人闻出味怎么办。”

宿谊晃晃脑袋:“这次还真是啊……不过司徒到底想了些什么,到底打消念头没有。我说了‘王谢’,他会不会去找那个‘谢家’啊。可惜他估计找不到了唉。”

事情已经过去了,宿谊就将一切暂时抛到脑后,准备待慕晏回来之后,讲给慕晏听,让慕晏帮忙分析一下。

第100章

慕晏回到家后; 宿谊将今日之事告诉了慕晏; 重点说了咸的番茄酱简直是异端。

慕晏本来很认真的听宿谊说今日之事,觉得宿谊应对的很好,特别是后面的吐血。他觉得宿谊终于学会小小的狡猾,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

然后他就宿谊之后不断的抱怨给逗得哭笑不得。

慕晏道:“你番茄炒蛋是吃咸的啊。”

宿谊道:“是啊。”

慕晏道:“你番茄炖羊肉吃的也是咸的。”

宿谊道:“对啊。”

慕晏哭笑不得:“所以咸的番茄酱和这些有区别吗?”

宿谊道:“当然有区别,番茄酱怎么能是咸的呢?”

慕晏道:“没差别吧?”

宿谊道:“本质上的不同。”

慕晏叹气。他是不明白哪里本质上的不同了。咸的甜的不都是番茄酱吗?既然番茄炒蛋和番茄炖羊肉都吃咸的,那番茄酱怎么不能吃咸的?

慕晏知道宿谊有时候一些思想他扭转不了; 扭转不了就跳过吧; 于是慕晏转移话题道:“番茄味道很不错,什么时候能种植?”

宿谊道:“哎呀; 你不早说,我下一次决定种南瓜了。番茄等下下次吧。”

慕晏有点被噎住的感觉,他觉得宿谊好像还是一点也不谨慎。

慕晏叹了口气; 道:“什么时候告诉陛下?”

宿谊道:“你决定吧,你知道我不擅长这个。”

慕晏继续叹气。

好吧; 像今天对待王司徒那样狡猾的宿谊果然只是意外状况吗?

慕晏觉得心有点累; 他继续转移话题道:“今日跟王司徒所说之事; 会对你有影响吗?”

“没有。”宿谊道,“我都说了多少次了,天谴不存在的。何况,我是在胡扯。”

慕晏道:“……胡扯?”

他都信了!怎么可能是胡扯!

宿谊想了想; 道:“其实也并不全是胡扯。分开来,大概还是有几分真实性的,合在一起; 就全是胡扯了。”

慕晏按住额头,觉得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件事……就这个过去吧,”慕晏道,“既然王司徒看起来像是得到了他要的答案,那就够了。”

宿谊神秘兮兮的凑到慕晏耳边,问道:“王家,该不会真要那个啥吧?”

慕晏瞥了宿谊一眼,那眼波流转啊,风情万种啊,宿谊不自觉后退一步。

“什么那个啥,”慕晏道,“别想太多。王家是忠臣。”

“好吧好吧,我不说就是了。”宿谊怀揣着扑通扑通的小心肝,滚回去睡觉了。

慕晏目送宿谊离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他揉了揉眉心,道:“希望如此吧。”

................................

昱朝建立之后,现在的上朝规则是每日一小朝,十五日一大朝。大朝就是京中官员基本上都会参加,有国家大事一般也会在这时候宣布。小朝则是皇帝召集最位高权重或者信任的人,团团坐开小会。

这个小会,主要协助皇帝每日政务,算是昱朝最核心权力圈子。

这时候的君臣等级还没有后世那么严格,直接是坐着开会,而不是后世那样,大臣在台阶下排排站。

慕晏自然是有小朝资格的。在下朝之后,王诩问道:“昨日叨扰,天师可好?”

慕晏微笑道:“天师很好。谢司徒挂念。”

“可老夫听闻昨日有御医连夜出宫……”王诩小声道。

慕晏一副难为情的表情道:“昨日回到家后,下官突感身体不适,偷偷请了御医,结果只是有些劳累过度,倒是虚惊一场,让司徒看笑话了。”

王诩道:“没有没有,小心身体是应该的。”

王诩和慕晏又寒暄了几句,然后互相告别。

王诩叹气。

御医确实是进入的慕府,御医案中也记载着是出诊慕府。但王诩并不相信是慕晏请的御医。

慕晏不是娇惯之人,今日又照常上朝,可见昨夜“病情”并不重。既然不重,怎么会请御医。

果然是天师身体抱恙吧。王诩心中略有些愧疚。

虽然大部分官职都要打卡上班,但是地位足够高了,就不需要了。特别是大世家,拥有更多特权。

因此王诩昨日在上班的地方晃悠了一圈,就回家了。这在世家是常态,若有公务要处理,那些下属会直接登门拜访。

不过慕晏有此特权,却从未用过。他总是兢兢业业的上班,就算要离开也会向皇帝请假。皇帝虽然多次说慕晏不需如此死板,不过慕晏还是坚持如此。他将君臣的关系分的很清楚。

像慕晏这样“死板”的世家也有,且慕晏年轻,慕家在中央的权力全靠他支撑,所以他小心一点,别人也不奇怪。

正因为如此,因此王诩来见宿谊的时候,正好与慕晏错开。

不过就算慕晏也在,估计也不一定做的比宿谊更好了。宿谊虽然大部分时候看着傻白甜,但某些时候能发挥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功力,真不知道是本事还是运气。

王诩当日回家之时,王太傅正在宫中教导太子,两位儿子正在当值。他此刻也不想与其余人交流,自己在书房静静坐着。

王诩那时心情十分迷茫,当听人道有御医从宫中入慕府的时候,心情复杂更加难以描述。

他坐了一晚,当夜直接在书房睡下。

第二日王诩便找慕晏问了御医之事,并确定了心中猜测。

慕晏:我说的明明是自己生病。

王诩今日又早早回家,继续思索了一日,待王太傅回家之时,他前往王太傅书房。

王太傅道:“见了天师后,感觉如何?”

王诩并不惊讶王承知道他去往天师府上之事,他道:“天师之德之行之言,难以用言语描述。”

王诩将自己在天师府上与宿谊见面之事毫无疏漏的描述了一边。

王承沉默了一会儿,面色古怪道:“你喝到了天师泡的茶,还听到了天师弹的琴?”

王诩听出父亲言语中居然有些羡慕,哭笑不得:“父亲关注点只有这些吗?”

王承摆摆手,道:“这个家已经是你做主了,我这个老头子,也就教导教导那些不成器的儿孙,颐养天年了。对我而言,当然是更关注这些。”

王承好奇道:“天师所泡茶真的与凡人不同?”

王诩点头:“口齿留香,灵台清明。明明同样的手法,茶叶也与送往我家无二,但味道的确不同。”

王承道:“仙家之手,果然不凡。天师所弹奏那乐器真能让百花齐发,百鸟争鸣?”

王诩道:“这肯定是民间传说了,只是琴音,没那些奇异现象。不过天师之琴音,的确让人心情激荡,久久不能自已。我一生未曾听过如此美妙复杂的琴音,仿佛涵盖了世间一切声响,如同天外之音般。”

王承道:“真想听一次啊。”

但是拉不下脸为了听琴就跑去天师府。王承心里火焦火辣的。

王诩无奈道:“父亲,你听天师之言,难道一点感触都没有吗?”

王承道:“能有什么感触?我们王家本就是如此,还用天师说吗?皇帝什么的无所谓,但若是真有异族入侵,谁还管什么家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承说罢,又道:“就算有保全家族的方法,我们王家也不乐意吧。几个小的可以送去藏起来,反正老夫就算只剩下一把老骨头,也是要随军出征的。”

王诩嘴唇动了动,低下头。他父亲年轻时候曾经驻守过边疆一段时日,后因局势紧张,王家令所有子弟都回来。当时他记得父亲是被祖父绑回来的。

王承道:“你想得多,也顾家,但你毕竟是我儿子,我了解你。你现在犹豫,只是没遇到。当你遇到了,你就什么都不会想,什么都不会顾了。”

“我知道你有不忿之心,但若就算成功了,又如何?天下重新陷入纷争之中,百姓好不容易喘口气,马上又要家破人亡。我可不信那些世家推翻了昱朝,会立刻组织一个新的朝廷,肯定会打起来。”王承道,“我们王家又能得到什么?当年我们没能走上帝王之道,现在更不可能。”

王诩道:“父亲……说的是。”

“何况,就真的会成功吗?”王承冷笑道,“到底谁给那些人的信心和胆量。当年易家比起我们这群世家,就是拥有兵权的泥腿子而已。而我们世家拥有的兵力和土地可比他多多了。就这样,还是易家当了皇帝,现在易家已经登上了帝位,百姓们也认可了易家的皇帝,谁还能做什么?”

“我并非只为了百姓,为了中原,也是为了王家。”王承道,“王家虽然退了,但走的一定比那些没有退的世家更远。”

王诩脑海中渐渐清明,他道:“父亲说的是,儿子陷入迷障了。”

王承点头:“你想通变好。这些事,我说再多都没用,只有你自己想通。”

王诩苦笑道:“不过听了天师一曲琴音,儿子无论想没想通,都不会这么做了。”

王承好奇道:“天师给你弹奏了什么?”

王诩道:“儿子并不知道曲名,天师只说是异界之音……”

“不过儿子一听琴音,脑海中便浮现了尸山血海,民不聊生……”王诩道,“即使那琴音……很不忧伤,不缓慢……半点不像忧伤的曲子。”

王承感叹:“真想听一次啊。”

第101章

王承一直知道自己大儿子心中的困惑和愤怒。

王诩一直受的是家族至上; 家族高贵的教育。汉帝式微; 这些臣子早已经忘记了君臣礼仪,忘记了对君王应该有的敬畏。

现在突然让王家当一个好臣子,王诩心里自然转不过弯。

王承也想过好好与王诩说一说,但他转念一想,孙子都已经成年了,儿子才是现在王家实际上的族长; 他干涉过多并无益处。至少现在王诩虽然心头不满意; 但并未做出多余的事。他希望儿子能自己想明白。

王诩去救助宿谊之事,王承是有些惊讶的。但他想; 自己都会去求天师解惑,他儿子也去,也没什么。

上次与天师交谈; 让他受益颇多,儿子也会这样吧。

事情果然如王承所料; 不过儿子居然能喝到天师泡的茶; 能听到天师弹的琴; 这就让他有些羡慕了。

王承心里嘀咕,若是宿天师再年长一些,他也了落下面子,光明正大的找宿谊蹭茶喝蹭亲听。

茶; 他那逆子和不成器的孙子也喝过;但琴,似乎只有慕晏听过。

王承好乐,曾经在年轻的时候为听一曲琴; 在隐士门外伫立两日,吃喝睡都在人家门口,才换得隐士为其单独奏一曲。

年纪逐渐大了,王家的担子也压在他身上了,王承所做所谓也不能只凭自己心意了。

现在担子卸下了,不争权不夺利,只剩下教导太子教导子孙,甚至子孙都不需要他多教导了,王承那早年的性子又渐渐复苏了,压抑的感情和欲望又渐渐萌生了。

简而言之,有点从老狐狸,往老顽童“进化”的趋势了。

只等什么时候,他完全“放开”自己。

王承暂时将此事压在心中不去想,王诩又跟他提起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

“没有家族永世不败。”王承听后并不悲伤,他道,“即使永世存在,那家族也不一定是原来的家族了。”

王诩对这个也看得很开,他只是想问父亲,那个“谢家”可能是何家。他倒不是想拉拢什么的,只是好奇罢了。

王承道:“这个就说不准了。虽说世家绵延百年甚至千年,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不过是那一两代人,甚至一代人能干了,然后世家就兴起了。其祖宗什么的,连宗还不简单?既然历史不同,皇帝不同,说不定谢家本该脱颖而出的那代人怎么了。”

王诩道:“父亲所言极是。我们只需着眼当下便是。”

父子两又谈了一些其他的话题,然后王承乏了后,王诩才退下。

这时候,他心头一片清明,再无半点阴霾。

王诩想,明日起,也和慕河清一样,按时上班,有事请假吧。哎呀,感觉自己人好像也老了,不适应按时上下班的生活了。

“等儿子再争气些,我也该换个悠闲的位置了。”刚升官没多久,突然萌生了退休之意的王诩叹气道。而他叹气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的迟到早退。所以王家的血脉啊,骨子里好像都隐藏着些许不靠谱。

王承和王诩聊天的时候,没注意到门口有人一晃而过。

注意到也没什么,因为那人本有事想要禀报王承,走到门口,听守门的家仆说两人正在商议大事之后,便跟那家仆说了自己自己想禀报之事,便离开了。

那事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一些琐碎的日常,不过碰巧要王承点头而已。

所以王承后来听后,也没在意。

他却不知道,那人耳力非常强,即使隔着门窗,仍旧听到了他们商谈的只言片语。虽然只一会儿,他就离开了,但他听到的消息,足够他心头震荡许久。

这人正是谢淳,宿谊在狩猎场时见到的谢梁的大哥,王家属官。

谢淳听到那只言片语,正好是王诩描绘宿谊口中那“平行世界”的战火纷飞,以及“旧时王谢”这句诗的时候。

谢淳和王甫洮交好,和王博源也有交情,自然是听过宿天师许多事,“平行世界”也有所耳闻。

所说在科学理论上,或许难以理解,但具体事情上,古人也并非无知。古代民间志怪小说中,也有涉及“平行世界”的故事,只是多是辅以看到未来,或回到过去之事。

谢淳听到中原大地这个时候可能生灵涂炭的时候,心中很是低落。虽然并非自己所存在的世界,但都是华夏,怎么能不难受?

他飞快的报告完自己的事之后,正准备离开时,听到“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差点大惊失色,好不容易才保持住表情,假装镇定的离去。

回去后,谢淳辗转难眠。

那异世界的“王谢”中的“谢”,究竟是哪一家?有可能……是他们家吗?还是说,他们家,有可能成为和“王”相提并论的“谢”吗?

谢淳失眠了一晚上,待第二日时看着镜中自己疲惫的脸。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悲。

另一个世界的事,与他何干?与他们家何干?

“与其沉溺于幻想……”谢淳沉默了会儿,然后轻笑道,“还说什么呢,我不是已经决定了吗。今日休沐,正好趁着回家,做个了断。”

谢淳这句话,颇有一些“英雄一去不复还”的决绝之意。不知道他说的是回家的,还以为他要做什么危险的事呢。

谢淳回家之时,听下人道父亲和弟弟都在府中。

谢梁已经辞了司马家属官之位。

本来谢梁其实想跟随司马鹄的。虽然司马鹄是二房,但论为人和学识,都是司马家这代翘楚。而且有司马家这棵大树,司马鹄的未来不会差。但谢梁还在观望的时候,二房却被大房斗垮了,堂堂司马家二房嫡子,居然被赶到了城郊茅草屋居住。

世家崇尚玄学,谢家却是以儒学传家。谢寰难以融入世家之中,便让长子谢淳弃儒学玄,谢淳经王甫洮几次带去聚会清谈之后,已经小有名气。但谢梁却是传统谢家的子弟,对玄学不怎么灵光,更像他父亲,因此在司马家并不受人看重。

跟随世家的人惯爱捧高踩低,谢梁性子又温吞,多次被欺负,那次狩猎场上便是。

不过若他跟随的是司马骁大哥,也不会遭遇这些了。司马骁的为人处世比起他大哥还是差太多了。

因遭遇了这些,又自觉跟随司马家没什么前途,当谢梁向家中直言要辞去司马家属官之位,安心备考科举之事,谢寰便同意了。

不过谢寰道谢梁学问火候还不够,不足以与天下读书人比拼,让他放弃了此次科举,在家安心做学问,待三年后再战考场。

谢寰两个儿子,长子谢淳弃儒学玄,颇受王家欣赏,其仪容谈吐,已在世家年轻一辈圈子中小有名气;次子谢梁专心儒学,走科举晋升。

对一个家族而言,这就是双保险了。

谢淳深呼吸了一下,压抑住心中忐忑,走向父亲书房。

谢寰此刻正在房中看书,看的不是老庄,是《论语》。

谢寰早已将《论语》熟背于心,但每次看《论语》,他都有不同的感悟。圣人之言,如同取之不尽的宝库,究其一生,也不一定能穷尽其中道理。

谢寰一直和世家贵族圈子格格不入。他从来不像大部分“名士”那样,露出胸膛。谢寰的衣服永远都是那么齐整,发冠永远都戴的那么正,他严格按照儒家的礼仪来约束自己,被人戏称为“朽木”。

他不与人清谈,不求神,不拜佛,不见方士,言修行在于持身以正,因从自身入手。

谢淳“叛逆”,旁人曾经像是看好戏似的,想看父子成仇。但谢寰默许了。那些人又笑话,谢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