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国这边的婚礼办完后,接下来就该去八甲部族办婚礼了。

在没有合适季风和洋流的时候,两块大陆的海上交通是逆流的,但也不是能交通,只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长许多。

虽然时节不对,但是婚礼不能等,宋知夏和东景登上了八甲的船队,前往八甲部族。

一个半月后,船队到达八甲部族,正好赶上预定的婚礼日期。

因为是带着结盟意义的婚礼,所以要有结盟的仪式,而结盟是需要别的部族的见证的,且见证的部族越多越好,而八甲部族又是个大部族,就更需要别的大部族的见证了,八甲部族几乎把所有部族都请来了,所以这一场婚礼的场面比明国那一场更为盛大。

八甲这边的婚礼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新人装扮一新,穿戴上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战甲或衣服,在巫的祝福下,在众人的见证下,交换彼此的结婚信物,在交换信物之后,新人和众位宾客就可以欢庆嬉闹了花前月下之女帝。

八甲婚礼的礼仪过程很简单,至于隆不隆重,就要看新人准备的食物丰盛不丰盛了。

这次东景和宋知夏的婚礼,八甲部族派去观礼的战士们特意带回了大量的美酒,明国也派去了几十位大厨,足可以置办出很丰盛的婚宴了。

东景和宋知夏的礼服,是自己猎到的凶兽的皮和甲制作的战甲,他们都是战士,自然选择穿战甲,不过在宋知夏的审美之下,两人的战甲明显比别的八甲人的战甲漂亮多了。

东景和宋知夏穿戴着战甲出来了,明国这边的官员将士看到太女和太女君穿着战甲成婚,脸上的神情实在是丰富多彩,而八甲这边则高声呼啸,赞美他们的战甲漂亮,就连别的部族的人也对这两件战甲表示了欣赏。

两人跪在巫的面前,接受了巫的祝福,然后在众多部族人的见证下,交换了信物,一对漂亮的宝石杯子,金子铸造的杯子上镶嵌着上百颗大大小小的美丽宝石,炫目多彩,令人惊叹。

属于结婚的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是属于结盟的仪式了。

结盟需要两边的主事人的鲜血和盟誓,还需要双方巫的祝祷。

明国没有巫,便全由八甲部族的巫来主持了。

石制的祭台中央有一个凹槽,上面燃着一团火。

几十个来自不同部族的见证人们围绕在祭台周围,见证着八甲部族和明国的结盟仪式。

东景和宋知夏在祭台前,持刀划手,把鲜血滴在了同一个盛着清水的杯子里,当两人的鲜血交融在一起后,杯子呈到了巫的面前。

巫拿着杯子走到了祭台的正面,巫唱起了古老的祷歌,祭台的那团火随着祷歌越来越旺盛,到了后来,几乎要扩出祭台之外了。

当祷歌结束,巫把杯子里的血水泼向火团,腾的一下,火团立时拔高,足有一丈多高,火团中心的焰色更是由黄色变成了绿色,祭台方向甚至涌来肉眼可见的滚滚热潮,令人如坠火焰山。

“好了,仪式成了。”巫一脸笑意的向众人宣布。

高昂的长啸声立时响起,此起彼伏,后来渐渐汇成了一股连绵的声浪。

结盟仪式完成,接下来就是令人激动的晚宴了。

明国的大厨们做出了一道又一道令人惊叹的美食,而明国的美酒更是令所有部族人都大为沉醉,在美酒和美食的包围中,所有部族人都在快乐的享受着这难得的盛宴。

真希望这场婚宴能一直办下去啊,真是舍不得走了。

与有美酒有美食的明国结了盟,八甲这回真是赚大了。

走的时候得多买点酒回去,嗯,以后还要经常过来交易,明国的美酒和美食啊,真是太让人舍不得了。

以上是所有别族人的心声。

第209章 番外二宋勇毅的历练

自从与小妹宋知夏就为君之道谈过一次后,宋勇毅深思了几日,决定就按小妹所说,领一份差事,出去看一看。

宋勇毅在小妹宋知夏给的册子里挑来挑去,终于选定了一个差事,安抚使。

因为宋知夏有感于将士在改朝换代中的忠心和无畏,所以她想为所有在明朝取代夏朝的征战中,战死和致残的将士们,补上一份功勋赏赐,不论是宋家起义军,还是夏朝的官军,都有赏赐。

这个想法其实开始的很早,早在起义的时候宋知夏就这么想了,虽然对战时,她对待夏朝的官军毫不手软,可是她对他们是十分敬佩的,明知九死一生,他们还是英勇的为国搏杀,而起义军这边也是,为了支持宋家,他们连自己的性命都奉上了。

这样的英勇,早该嘉奖了。

在明国立国的时候,宋力刚就有赏赐过起义军,但对于战死者和致残者,赏赐的太少了,除了几个官阶高的将领赏的丰厚,中低层的将领,以及底层的普通军卒,都给的太少了假情真做。

宋知夏当时因为军功太盛,反而不好为军中将士请求加厚赏赐,以免被人弹劾收买军心,而对明朝官军的赏赐,那就更不要提了,成王败寇,不剿灭就已经是恩赐,哪里还敢肖想赏赐。

但是如今不同了,宋知夏成为了太女,不仅收服了武将们,还大大的收拾了一番文臣集团和地方大族,把国内的地方势力拆了个七零八落,她说出的话比皇帝的金口玉言更加的一言九鼎,她说要赏赐,谁还敢反驳她、阻拦她?

于是她说要赏,朝廷便要赏了。

宋勇毅之所以选择这个安抚使,除了他觉得这是个仁义之举外,更是因为他想借机了解一下武将和军卒们的想法。

他真的十分不得武人之心吗?

他们真的对他恨之入骨吗?

中间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呢?

宋勇毅出发了,从京城出发,一个州一个州的安抚过去,核对名册,按官阶,按战死或致残,一一的划分等级,然后亲自上门,将安抚金和赏赐送到他们的手中。

原本按照宋勇毅的想法,是亲至县镇一级,让伤残将士们和阵亡将士们的家眷们到县衙齐聚一堂,在众多百姓的见证下,他亲手把安抚金和赏赐颁给他们。

在官府衙门中,在众人见证下,这也是一种荣耀。

但是宋知夏却驳斥了他的想法,说他把自己摆的太高了,让他亲自送上门,是一家一家的送上门。

刚开始宋勇毅还想不通,也有些不服气,但是他还是按照小妹宋知夏的想法去做了。

而他去做了,他才发觉自己真的把自己摆的太高了,想的太少了。

成州,东山村。

“你说什么?”一个拄着拐仗,缺了一条腿的中年人压抑着激动问道。

一个差人匆匆的喝完碗里的水,对他说道:“五日后,东平郡王就会到东山村来,为你和你的同袍们颁赐,说是为你们的忠心嘉奖,我还要赶去西水村,与你同村的同袍们就由你去跑一跑,我走了。”说完差人就走了。

中年人看着差人的背影,眼中泪花闪动。

中年人的妻子走了出来:“真的会来颁赐吗?真的会有安抚金吗?不会是假的吧?”

“反正五日后就知道了,是真是假,到时就知道了,其实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我都已经这样了,”中年人自嘲的举了举拐仗,“我这样的废人,难道还要劳烦东平郡王亲自上门来斩草除根?好了,我去和他们报信,你去做饭吧。”

中年人拄着拐,一步一步艰难的出了门。

妻子看着他的背影,长叹无语。

是啊,都已经这样了,还能如何呢?光明的前途,完好的身体,全都没有了,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呢?

五日后,东平郡王来了口角嗜香。

宋勇毅亲自捧着漆盘,对着将士们和家眷们温声说道:“这是朝廷对你们忠心护国的嘉奖,虽然你们当年忠心的是前朝,但是护住的却是百姓和国土,这份忠心不应随着改朝换代而泯灭,朝廷赞赏你们的忠义,特此对你们嘉奖。”

漆盘上不仅有银两,更有几分田契,这也是宋知夏的想法,送金送银都不保险,说不定会被人强行夺走,还是给田给地最合适,而且他们没了军籍,也需要有份新的生计,有田地是最好的,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朝廷收归了那么多地方大族的田地,闲置就是浪费,还不如拿出来,让这些前朝将士们有份新生计,也算物尽其用。

伤残将士们捧着漆盘痛哭流涕,阵亡将军士的家眷们更是又哭又笑,神情近乎扭曲,宋勇毅赶紧叫随行的郎中给他们扎针安稳情绪。

自从担任安抚使以来,这样的情状宋勇毅已经见过许多了,但是成州这边的尤其严重,因为成州是被打杀的最厉害的州府,当年前朝成王领着州军对抗起义军,阵亡和伤残的将士非常多,在明国立国之后,成州这边的前朝将士都担心朝廷会秋后算账,人心怆惶,如今新朝给他们颁赐了安抚金和赏赐,等于是对他们的肯定和保护,压在头顶的利剑终于移开了,他们当然情绪十分激烈,甚至失控了。

宋勇毅待他们情绪平复一些后,温声说道:“从今以后,你们就是真真正正的平民百姓了,你们可以耕田也可以从商,你们的子弟后人可以科举也可以入伍,不会有什么区别,更不会有什么限制,你们好好过日子,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前朝将士们和家眷们俯地大哭,他们终于盼来了朗朗晴天。

封州,安山县。

宋勇毅又一次吃了闭门羹,看着门上的铁锁无奈苦笑。

之前宋勇毅感受到的大多是感激之情,但是自从进入封州,他就一再的吃到闭门羹,这时他才知道,他真的不得将士们的人心,尤其是封军廊军的人心。

当年宋家起义,打先锋的都是八甲大军,战死或伤残的封军廊军将士非常少,如今这些闭门不见宋勇毅的将士们,几乎都是造反军的将士。

按理来说,他们造反,还把宋勇毅拉下了太子位,应该是他们对宋勇毅有愧,但是现实却是反过来的,他们对宋勇毅有怨,甚至有仇。

当年他们跟随宋家起义,一力支持宋力刚登上帝位,后来明国终于立国了,原以为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军阶会随之晋升之时,却迎来了宋勇毅的裁减军备、放丁归田的议案。

这一议案撤销了他们的军籍,把他们贬为民籍,一夕之间,他们原有的希望和地位都没有了,而除了一点归乡银两,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而这点归乡银两,连田地都买不到,这样的落差,这样的现实,让他们如何不怨,如何不恨?

这是鸟尽弓藏的抛弃啊。

所以他们造反了,他们抱着一腔怨恨,拼死也要把宋勇毅拉下太子位,后来他们是如愿了,可是他们也伤了残了,甚至有的还死了,他们与宋勇毅之间的仇怨怎么可能一笔勾销?不可能。

可是宋勇毅是郡王,他们再是对他有怨恨,也不能对他口出恶言,更不能兵刃相对,所以他们只能闭门不出,或者隐去山林,眼不见为净寻秦记同人。

在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羹后,宋勇毅才知道自己真的很不得人心,他与将士们之间,没有任何误会,他们恨的就是他的翻脸无情、鸟尽弓藏,不管他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不是为国为民,他总归是对不起他们的,事实上,当年他的确视他们为负累,想要抛弃他们,他认为国家平定了,便不需要那么多的将士了,所以他才会附议那份议案,他也因此负了他们。

宋勇毅认清了现实,认清了将士们心中的怨意,他开始认认真真的、花费心思的,去请求他们的原谅,他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去尽量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他尽心尽力的去赎罪。

当宋勇毅终于求得了所有将士们的原谅时,已经临近宋知夏大婚的日期了,宋勇毅终于回京了。

当宋勇毅再度踏入京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看到了他的变化,极大的变化,他变得沉稳,变得体贴,他真的会为旁人思量考虑,不再那么的,高高在上。

宋勇毅回京后,见的第一个人就是小妹宋知夏。

“小妹,当年的事,是我对不起你。”宋勇毅的话语中是真诚的歉意。

宋知夏微微挑眉:“当年的事?”难道这家伙以前还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

宋勇毅面现赧意:“当年你才十岁,被歹人劫掠,归来之后,我没有保护你,反而逼你出家,我真的对不起你,愧为你的兄长。”

宋知夏哦了一声:“你真的知错了?”

宋勇毅点头:“是,我真的错了。”

“你不再觉得我有失女德了?”宋知夏又问。

“当年之事,与女德无关,只与亲情有关,我身为你的兄长,自当一力保护你,而不是责骂你逼迫你,我只知贞节,却忘了家人之情。”宋勇毅深深的揖了一礼,“为兄愧对你。”

宋知夏没有扶他,反而坦然的受了他的全礼。

是啊,他的确亏欠了她,前世她因着他的执念而受了多少的苦楚和委屈,如今,在这一世,她终于得到了他的愧疚。

宋知夏内心的怨念一下子轻了、少了,前世不可追,今世还有可为,她应该要放下前世的事了。

“你就这么拜一拜,说一说,就算道歉了?”宋知夏哼哼了两声,“不够,你要是真的对我有愧,那就好好的助我治理好这明国江山。”

宋勇毅笑了,是开心的笑:“好。”

宋知夏又哼了哼:“还有,你回去也好好管管你妻子,你不在这一年多,宝儿也开始懂事了,你不知道,大嫂给宝儿教了什么,一天到晚的女德女贞女戒,好好的孩子天天挨打,可怜死了,我也不好天天插手侄女的教导之事,只能你自己去管了。”

宋勇毅一惊:“什么?”

宋知夏挥了挥手:“你自个回去看吧,我也不多说了。”

宋勇毅急匆匆的出了东宫,往自己的郡王府赶,于是接下来的好一段日子,宋勇毅都在府中与自己的妻子就女儿的教导之事反复磨合,这又是另一场的夫妻官司了。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