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魏国公为什么是诬陷父亲勾结鲁国而不是越国呢?

难道?

宋知夏心中再一惊,难道魏国公勾结了越国?他怕皇上把注意力放到越国上,加严控制与越国的往来,才把祸水南引,引向了鲁国?

若是真是如此,那魏国公为了保密,把祸水引向鲁国,甚至不惜挑起与地方政军两大阵营的斗争,也是可以理解了,因为这么做有两大利,一是把皇上和朝臣们的注意力引偏,不多关注越国的动向,二是借此清洗与魏国公不同立场的势力,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可以借此清洗了,经过一番血腥清洗后,留下的,都是魏国公的自己人。

宋知夏越想越心惊,今世的局面比前世更加危险了。

不,不不,先别慌,先冷静下来,这一番猜想是完全倾向于魏国公的空想,魏国公真要掀起大狱,清洗不同立场的势力,不可能不细细谋划、步步为营,哪有可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就算步步为营算无遗策,也得看老天爷成不成全他,比如自己,不就是老天爷特意开出的一道缝子吗?

可是自己能做什么呢?

宋知夏的眼前突然一黑,一个大大的黑影笼罩了她,宋知夏抬头,东景站在她的面前。

“夏,你别怕,如果真的不好了,我可以带你们全家去我们那边,你放心,有我在,你们不会饿肚子也不会没地方住的,其实就是没有我,你们在八甲也不会难过的,因为你们一家对我们族人很好,不仅帮我们采买食物,还帮着我们寻找族人,我们族人都很感激你们的帮助,你们一家是八甲部族的朋友,八甲部族对待朋友从来都是真心实意的。”

东景的话令宋知夏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啊,还有他们啊,宋家的背后还有退路啊。

宋知夏笑了,笑的温婉舒心,更有两分轻松:“嗯,要是真到了不得不走的地步,我们全家就去八甲生活。”

东景也笑了:“八甲永远欢迎你们。”

有了最后的退路,宋知夏的心神也安定了许多,脑子又活动开了:“你们这次过来,来了多少族人?找到了多少?”八甲人也算是一支奇兵,若是真到了危急的时刻,大可借来用一用,朋友一场,八甲人应该会同意的。

“来了五百个,找到了四百,还有一百在寻找中。”

“五百个!”宋知夏倒吸了一口气,五百个八甲战士,这是什么样的战斗力?这是可以攻城掠地建城营寨的战斗力啊!前世八甲部族也才来了几百人就把夏国越国给打掉了一半的国土。

“嗯,本来想凑一千人的,但是考虑到你们这边的食物不耐饿,怕来多了吃不饱,我们只能少来一些人了。”东景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宋知夏重重点头:“是,来一千个的确不够你们吃的。”前世那场灭国大战就没打多久,八甲部族最后只留下一点人看守领地,看来最终原因就是食物不够吃啊。

第155章 红汁

深夜会谈之后,宋勇毅和东景他们马上就离开了,这一次宋勇毅和东景他们之所以会来京城,其实是为了替宋力刚来探探前路的,宋力刚已经决定卸职前来京城了,但是担心路上有人拦截,甚至伏杀,所以需要先行探下路,宋勇毅就自告奋勇前来探路了,而东景他们则是宋力刚特意拜托,托他们来照看宋勇毅的,宋力刚相信凭着东景他们的本事,路上就是有什么凶险,儿子宋勇毅一定会没事的,而且有了他们的帮忙,来回的速度还会快上许多,于是东景他们也就跟着来了,还负担起了宋勇毅的脚程,背着宋勇毅一路过来。

宋勇毅和宋知夏交代过父亲此时的困境后,便要星夜兼程的赶回去了,临走时,东景塞给宋知夏一个小瓷瓶,里面装着小份量的红汁。

“你一个人在这里,我们不放心,所以特地给你带了点红汁,身体强壮点,遇事时起码躲得开跑得了,这次的份量比上次的少一点,你服下后多跑动跑动,血气活动开后就好冲关了。”东景快言快语地匆匆交代,交代完后便背着宋勇毅离开了。

宋知夏手中攥着小瓷瓶,心中暖暖的。

宋知夏没有耽搁一星半点的时间,眼见东景他们的身影都消失不见后,她便一口喝光了红汁,然后把屋子里的桌椅架子都搬到角落边去,在中间的空地上打起拳掌来,尽量活动血气。

为了活动血气,宋知夏的一拳一掌都打得十分用劲,可谓虎虎生风,随着血气的运行,药力发作的也十分快,宋知夏很快感觉到了在筋络中穿行的热流,这股热流越来越热,越来越烫,熟悉的令人恐惧的骨头拆分感也随之袭来,很快便袭卷了全身,宋知夏忍不住痛呼出声。

宋知夏怕惊动外面值夜的宫女,也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会清醒过来,宋知夏随手团起一条帕子,塞入口中,死命咬着。

又一波痛感袭来,宋知夏闷闷的发出痛呼声,此时她已经打不了拳掌了,只能趴俯在床上,双手紧抓着被褥,煎熬着,忍耐着。

若是此时有人在这里,就能看到宋知夏全身蒸腾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宋知夏的皮肤更是红的不像话,好似被蒸在蒸笼里的虾蟹一般。

也许是因为红汁份量少了,药力化解起来没有第一次那么痛苦,时间也不需要等待那么久,也或许是因为宋知夏的身体在经受过第一次红汁后有了耐药性,体质也比第一次时好了许多,所以这一次红汁服用后,极痛的过程并不长,宋知夏也没有晕厥过去,她清醒的熬过了最痛苦的那段过程,等到痛感减轻到她可以承受后,宋知夏强撑着松软的身体把桌椅架子重新归位,又把抓破的被褥更换掉,在看不出有太多凌乱的痕迹后,宋知夏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平躺在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天亮后,值守的宫女进来唤宋知夏起床,结果发现宋知夏全身滚烫,露在外面的皮肤更是透着高热才会有的粉红后,宫女立时惊恐地禀报了楚婕妤和十四公主。

楚婕妤大惊,生怕宋知夏在她的宫中出了事,马上就令大宫女拿了她的牌子去请太医。

宫中路途远,来往耗时久,太医来时,时间已经过去好一会儿了,宋知夏的体温已经略略下降了一些,皮肤也不再红着了,只除了脸颊两侧还有些晕红。

太医把了脉,发现宋知夏并没有什么大碍,脉搏有力强劲,若说真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只能说是阳气过盛,想到宋知夏不过十一岁便长得如此之高,太医便觉得宋知夏应该是阳盛阴虚,提笔便开了滋阴泄火的方子。

有了方子,太医的药童立即去抓药煎药,等到一碗苦药灌下去后,宋知夏很快就醒来了。

在熬过前面艰难的痛楚后,后面药力减弱,宋知夏轻松了许多,那股滚烫的热流化作了温泉般的暖流,把周身都温的暖烘烘的,十分舒服好眠,于是她痛痛快快的睡了一场好觉,结果却被一碗奇苦无比的苦药给苦醒了,醒来后她满口满腹的苦味,还有一股十分浓郁的奇怪药味,宋知夏差点把药给呕出来,但是想到呕出来后会更加难受,宋知夏又硬生生的把这股呕吐感给压了下去。

宋知夏醒了,楚婕妤和十四公主松了一大口气,听到消息的德妃也松了一口气。

张氏急匆匆地请了太后的恩旨,赶来看望生病的女儿,当张氏看到女儿的第一眼,张氏便灵敏的发觉了女儿身上有了变化。

“夏儿,你是遇到了什么事吗?母亲怎么觉得你有些变了?”张氏关切地问道,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你可千万不要报喜不报忧,遇事藏在心里不与母亲说,母亲要听实话。”

宋知夏握着母亲的手但笑不语,抬眼看向边上侍立的宫女们:“你们先出去吧,我要与母亲说说话。”

宫女们行了礼,鱼贯而出。

待房门关上后,宋知夏才与母亲低声说道:“母亲,昨夜兄长来过了。”

张氏轻呼一声,赶紧抬手掩住嘴:“阿毅来了?他怎么进来的?这里可是皇宫!有没有被发现?”外男无旨入宫,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大罪。

“没有被发现,兄长是被东景他们带进来的,凭着东景他们的身手,哪里会让人发现踪影。”宋知夏宽慰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背,“兄长昨夜来是有大事要与我说,父亲出事了,被监察御史弹劾通敌叛国,还有蔑视君权、对抗朝廷。”

这几个罪名太大,张氏的脸刷的一下变得苍白,没有了丝毫血色,手尖也变得冰凉,还有一丝微颤。

宋知夏怕母亲吓出个好歹来,赶紧快言快语地把昨夜宋勇毅所说的事都说了一遍。

知晓了前因后果,和如今的形势后,张氏反倒渐渐镇静下来,脸色不再白的可怕了。

“这是栽赃,这是诬告。你父可有什么对策?”张氏抓着宋知夏的手问道。

宋知夏微蹙眉头:“父亲打算卸了职,入京面圣。”

张氏柳眉倒竖:“蠢!傻!”看来张氏也想到宋力刚可能会以命证清白,说不得就要殿上撞柱,血溅御前了。

张氏起身在屋内转了几圈:“不行,不能让你父亲上京来,他人在封州,皇上还会有所顾忌,他一旦入了京,这就是自投罗网啊。”

“可是,父亲,父亲是个固执的人,我们说的父亲未必会听,一旦皇上有了让父亲入京的旨意,父亲是绝对会入京的。”宋知夏这是委婉的说法,她其实是想说父亲是个愚忠的人,愚忠的人怎么可能会反抗皇上的旨意,而出了这种大事,皇上必定是会下旨召父亲入京自辩的。

张氏与宋力刚夫妻几十年,自然知道他的性子,更知道当今皇上是个疑心重的,还越老越疑心,皇上必定会下旨召见宋力刚,宋力刚也必定会来,而这一来,那很可能就是个死局啊。

“那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你父亲入死局吗?”张氏心急如焚,语气也尖利了一些。

宋知夏垂头不语。

张氏见女儿这副模样,又想到她刚刚大病醒来,心头一软,坐到床侧,温声抚慰:“母亲不是对你发火,母亲只是太心急了,你不要怪母亲好么?”

宋知夏摇了摇头:“女儿不怪母亲,女儿知道母亲心中着急。”

张氏怕自己的着急影响了女儿的心情,转移了话题:“你刚才说,昨夜东景他们也来了?”

“嗯,是父亲拜托东景他们护送兄长入京,兄长能入宫,也全靠了东景他们。对了,昨夜东景走前给了女儿一瓶药,就是那种能增强体质的药,女儿服用后便全身发热,也因此被楚婕妤以为是发了高热,还请了太医来。”宋知夏握了握母亲的手,“母亲别怕,女儿服药后体质会更好,不管力气还是速度都会变强,若是日后出了什么意外,女儿也能护着母亲逃离这座皇宫。”

张氏惊讶:“东景特意给你送药来?这药不是他们部族的不传之秘吗?之前是为了救你才拿出来,这次为何还特意给你送?”不会是对夏儿起了什么企图吧?

宋知夏却不像母亲那般惊讶,因为还有更令母亲惊讶的事呢。

“东景还对我说,如果我们一家真的在夏国待不下去了,他们可以护送我们去他们那边的大陆,让我们在八甲部族生活,他还说我们一家对他们族人大力帮助,八甲部族已经把我们一家当朋友了,很愿意我们过去生活。”

“到八甲部族生活?”张氏先惊后喜,有条退路总是件好事。

见母亲面带喜色,宋知夏便知母亲并不排斥把八甲部族当作退路,也是,对于女子来说,没有比保住全家人的性命更重要的事了,她和母亲可不像父亲那般愚忠,宁愿死也要证明清白。

宋知夏握紧母亲的手:“母亲别担心,女儿会护住母亲的。”

张氏鼻尖一酸,眼眶一热:“傻瓜,别担心母亲,好好保住自己,我们都要好好的。”

“嗯,我们都要好好的。”

第156章 转变

因为发过“高热”,虽然太医说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楚婕妤和十四公主仍旧嘱咐宋知夏好好养病,这两日都不用去讲习所了,宋知夏自然乐得清闲,她一个人待在屋内活动身手,为日后的逃生做准备。

宋知夏这两日一边活动身手,一边想着该怎么说通父亲。

刚开始时,宋知夏曾经想过不阻止父亲入京,等皇上偏听偏信,把父亲打入大狱,父亲在狱中蒙冤受苦之后,再拜托东景他们把父亲救出来,这样父亲就会对皇上死了心,不再一心愚忠了。

可是这个设计实在太过冒险,并不是她舍不得让父亲下狱受苦,而是她无法保证皇上能留父亲一命下狱,万一皇上当殿就斩杀了父亲呢?

如果皇上心思狠辣,骗得父亲上殿面圣自辩清白,但又在殿上暗藏禁军,在父亲毫无防备手无寸铁之时,命人乱刀砍死父亲,这该怎么办?

这事虽然只是在戏文里唱过,但谁能保证皇上一定不会这么下死手呢?有监察御史那般的空口白话颠倒黑白的例子在前,宋知夏实在不敢对皇上的品行抱以足够的信任。

而且要是想的再险恶再阴毒一点,皇上当殿斩杀父亲后,还可以对外宣布是父亲暗藏兵刃上殿,意图谋害皇上,这样在大义上,皇上当殿斩杀父亲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个罪名还十分好坐实,随便拿一把小型兵器就可以说是父亲意欲行凶的凶器了,一旦有了这样的罪名,宋家全家,不,是宋家全族,都该诛灭九族了。

所以在想到放任父亲下狱计划附带的巨大风险之后,宋知夏觉得后果实在难以承担,只能放弃了。

既然不能让父亲上殿面圣,不,连入宫都不行,入了宫就是皇上的绝对地盘了,父亲想逃都没的逃,所以最好让父亲别进京,就好好的待在封州,如此皇上反而会顾忌父亲,不敢逼迫太甚。

但是要如何让父亲乖乖待在封州呢?

而且就算父亲待在封州了,谁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下旨赐死父亲,又或者派人暗杀呢?就算父亲不肯奉旨去死,也没被暗杀掉,万一皇上下旨宣布父亲是谋逆,要派重兵剿灭谋逆呢?

啧,这也万一,那也万一,还不如直接就反了呢!

宋知夏被自己突然冒出的心思给惊呆了。

直接反了?那可是谋反啊!

而且拿什么谋反?魏国公有私兵有粮草有武器,父亲有什么?光棍一个怎么反?

宋知夏又被自己的心思给惊呆了,自己竟然真的在考虑谋反的事了?

而且刚才冒出来的考虑也对,父亲拿什么反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也不是完全没有啊,不是有八甲人么,他们有四百个,一个顶百个啊!

宋知夏彻底被自己心中的妄想狂想给惊呆了,脑中一片空白。

好半天宋知夏才回过神来,回过神来后她还发觉自己的心仍在跳得飞快。

自己何时如此大逆不道了?竟然想谋反?

宋知夏仍不住回想前世今生,自己到底是怎么变成这般有野心的模样?

想来想去,想到前世的结局,宋知夏突然惊醒。

原来谋反这事自己还真干过!

前世她不就勾结叛军,开了宫门,追堵皇帝,然后亲手斩杀昏君吗?

自己本就是个谋逆啊!

宋知夏觉得自己要冷静冷静,好好想一想了,宋知夏按了按仍然跳的飞快的心。

明知不该再想,可是不知为何,宋知夏的脑中却一直在想着自己前世的壮举,她的心中也涌出一股又一股激动又兴奋的情绪。

好半天后,宋知夏终于认清了自己,自己骨子里就是个谋逆,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个注定的谋逆之人。

认清了自己后,宋知夏不再挣扎了,心中不再对谋反之事存有抗拒之意了,反而开始认认真真地谋划,该如何促使父亲谋反,以及如何帮助父亲谋反。

宋知夏不可避免的把心思移到了八甲部族上。

四百个八甲战士啊,加上还未寻找到的一百八甲战士,一共五百个,足够让夏国改天换地了。

不过想到东景之前说的话,有八甲战士被人控制了,还成为了奴隶,这是怎么回事?

八甲人有什么致命弱点被人抓到了?

如果要依靠八甲战士来谋反,那么这个弱点一定要找到并尽量减弱,不然他们都被控制住了成了奴隶,她还谋什么反?

到底是什么弱点呢?

两日后,宋知夏身体大愈,继续跟着十四公主去讲习所上学去了。

病愈后重回讲习所,小公主们都对宋知夏问候了几句,如今封州的风波还未传回京中,宫中的风向仍然是交好宋知夏的,等到弹劾宋力刚通敌叛国、蔑视皇权的罪名传到朝堂上,再传到后宫中,宋知夏的日子马上就要不好过了。

宋知夏知道自己的日子马上就不要好过了,所以她也不与公主们深交,就是与十四公主也是相处的淡淡的,因为此时她若是与公主们相交的太好了,等到她易旗谋反时,这些公主们的日子就要难过了,所以为了她们好,还是保持距离为好。

也不知封州过来的奏折和密信要几日才能到,宋知夏总是提心吊胆的,但是想来密信应该会更快一些,想一想宋勇毅所说的截信日期,再算一算从封州到京城的路途,快马加鞭,星夜兼程,估计八日十日便能到,而宋勇毅赶来花了三日,她又“病”了两日,已过了五日,说不定两三日后便能呈现在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