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喜呢,说是又有了身子啦。”
“你们姐妹子嗣上倒都是顺的。”王氏也被勾起了兴致,就和善桐算,“本来榆哥婚事,她还要回来,现在肯定无法动弹。姑爷又有差事,也回来不了,兄弟们大多都在京城,也就是柏哥、桂哥在家,姑爷到时候怕也回不来……”
善喜果然神色一动,她也是要找话和善桐说,“怎么,姑爷得了新差事?”
王氏口风都露了,善桐也不好再不认,只好含含糊糊地说,“可能要去京城,也还没定呢。。
含芳的亲事定得很急,七八月里就要成亲,婚期这样赶,肯定是向亲家解释过里头的缘由的。善桐想按桂太太的作风,未必不会预先把话说满,点明去京城的事。果然,善喜面色一暗,也就不多问了。倒是大姨娘借着话头和王氏商量,“榆哥亲事定在年底,六姑娘的亲事却又要往前,我就是担心您忙不过来……不过,听说那边也是着急……”
“嗯。”王氏点了点头。“那边也是三十岁的人了,没个主持中馈的主母也不像话,也是急着传宗接代……上回来问,是想要年内完婚的。我和老爷也许了,反正什么都是现成的。”
大姨娘便嗫嚅道。“可嫁妆……”
王氏笑着看了她一眼,“嫁妆大件虽未预备,几千两银子的事,村里说随时都能拿得出来。现在就是没什么男丁操办,少不得管家多跑几双鞋就是了。”
提到善樱的嫁妆,善喜脸上更挂不住,善桐看着也有几分为她难堪,偏偏这件事,手心手背都是肉,又没完全撕破脸不好说破,她摸了摸肚子,便笑着拉了拉善喜。“走,去闹闹樱娘!”
不由分说,把善喜拉出了院子,两人走了几步,善喜就不肯动了,“樱娘心底恼我呢,过去了也和刚才一样,说不上几句话的,你还是去我屋里坐坐吧。”
“樱娘怎么又恼你了?”善桐倒有几分诧异,“她……”
她想说,“她要是个明白人,那谢谢你还来不及呢”,不过这样说又等于是把二老爷的不满意给扯进来了,因此便咽下不说。善喜看了她一眼,低声道。“还不是嫌我们母女欺负她哥哥,那天我去看她,她从没那么利嘴,三句话里两句都在呛我。还问我,问我既然这样,当时又何必要过继哥哥……”
善樱这头没嘴的绵羊也会呛人?善桐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大姨娘在背后挑唆。毕竟身份所限,她对善喜必须客客气气的,可善樱、善楠就未必如此了。尤其善樱,巡抚府的娇小姐,呛善喜几句,她还不是只能受着?
要在从前,她不免对大姨娘也要心生反感,不过现在善桐心绪真是平和了不少,就只笑着敷衍,“樱娘不懂事,你别和她计较啦。”
善喜眉宇一暗,便不再说话,等两人进了客院屋子,她给善桐斟了茶上来,才闷闷地道。“三妞,该不会连你都对我有什么想法了吧?”
“你怎么会这样想。”善桐笑了笑,又拿起一块点心吃了,道,“再说,我一个出嫁的女儿,也管不了娘家的事。你与其担心我,倒不如担心别人呢,有些事,想起来容易,办起来是难的。”
善喜面上顿时为阴霾笼罩,她未曾开口,只是低下头去慢慢地划拉着桌子,半天才说,“唉,你这样说,是肯定对我也有不满意的了。我就是独独没想到,连你都会……”
善桐想到出嫁之前她来探望自己,手里拿了父亲给她留下的玉佩要送她,心底又软下来,只叹道,“不是我要怪你,这种事总是没法做得很好看的。家里几姐妹唯独我陪嫁最少。现在都不敢和娘提陪嫁的事,心里再不以为然,规矩也还是要顾,这件事毕竟是不合规矩……”
“你又和我不一样。”善喜咬着唇说,“哥哥本是过继来的,心里还是和本家亲,其实他人倒还好,就是古板些。我就是看着你们家那位姨娘不舒服,面子上看着老实,心里惦记的全是钱!毕竟是姨娘出身,立心就不正!”
从前听人这样说,倒也没有什么,可含沁是庶子出身,善喜这样闹得看不起一切小星,和看不起含沁也差不多,善桐不禁有几分不悦,心想:楠哥是庶子,你们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你们倒是想过继个嫡子了,有这个面子吗?
不过,善喜一家到底是怎么划分家产的,善桐其实也不甚了了,她也实在是懒得再管了,只好避重就轻地安慰善喜。“反正你也就出嫁了。楠哥在村子里,大姨娘在西安,一般就是想碰都还碰不上呢……难道还能背着人给他出主意?”
“以后碰不上面有什么用。”善喜还是显得郁郁寡欢。“这一阵子,不知道说了多少我和娘的坏话!我实在是不放心——”
她扫了善桐一眼,焦虑地咬住了下唇,似乎大有欲言又止的意思,善桐先还有些讶异,可看着善喜情态,便有一个猜测止不住地浮上了水面——该不会婚事成了,祖产也卖了,十三房母女就想着把楠哥退回小五房吧?
现在她们有了桂家做靠山,本来小五房势大,过继的事就有点说不清楚的,人言可畏,很多时候反而不能认真和别人计较。十三房要真这样做,按老太太性子,没准梗起来还真就把楠哥给重新写回家里了,到时候剩下一点产业退回族里,堵了宗房的口,又有含芳这个姑爷,难道宗房还认真和他们闹?也就这么过去了。海鹏婶没了依靠,到城里就近和女儿女婿住也好,自己买一套院子住着也罢,可不都是便宜?要比和善楠继续尴尴尬尬地相处下去要好得多了……整件事最吃亏的也就是善楠,算是被人踏着身子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现在攀上高枝就给踹了,真是好如意算盘!
“大姨娘这个人,心思是深沉的。”她就不动声色地附和起了善喜的话,“善楠也很听她的话。不过我还不清楚你们到底怎么回事呢,也不知道大姨娘怎么和善楠说的。”
“还不是说那老一套!”善喜动情绪了。“从一开始就是这话,什么齐大非偶,什么……姑爷就见了几面,心思就浮动成这个样子,可见性子还不安稳。她是拿准了哥哥性子古板认真,最爱认死理了。就硬给他套着‘你要当家作主’这一套。为了嫁妆的事,又不知道说了我们多少的不好。我们可也无奈啊!本身就是低门高攀,嫁妆不厚一点,我还怎么和妯娌们见面?哥哥又不像是能读书上进的,不然,嫁妆少些也好,有个做官的兄弟也一样。”
她眼睛红了,显然下这个决定,海鹏婶和她也是有理由的。“我倒是想一分钱不拿了,凭什么!那是我们的祖产,和他……”
“现在闹得这样。”善桐便缓缓地道,眉峰也聚拢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大家都不开心,你顾忌我、我顾忌你的,倒不如当时就不过继了。不然,楠哥心里也有气,以后你们兄妹还不知道怎么见面呢。”
这话像是说进了善喜的心坎,她一把握住了善桐的手。“我就是这样想!樱娘的婚事,我看在眼里呢,不就是……不就是你爹你娘心里不高兴了,要给我添堵吗。要我说,多半还是你爹……其实这又何必呢!闹成这样,倒真不如别过继了!”
善桐没话说了,一时竟忍不住要笑,她先想:这人怎么能变得这么快?后来又觉得之所以没见识到善喜的这一面,只怕是因为两人之间从来都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像善喜这样的身世,或许在争斗的时候,就硬是能露出另一张脸来,也是说不定的事。
不过无论如何,在这件事上,善桐是再没有兴趣插手了。她想要告诉善喜,自己的父亲能够位居巡抚高位,可不是什么傻子。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母亲不同,二老爷要是能受得住这样的屈辱那就怪了。十三房母女敢开这个口,他必有后招等着。她想要告诉善喜,什么事情都别做绝,想着把好处占到十分,只怕最后是两头落空……
“唉,毕竟是娘家事了。”善桐摸了摸肚子,又轻轻地说。“出嫁的女儿也不好多管,我娘就常说我,将来又不是我给家里祭祖上香的,什么事,我还是少说几句的好。虽也为你们着急,可又不好多说什么,沁哥这边要上京城去,我事情还多呢。我们俩可都没想到差事居然会落到我们头上,根本就没一点准备,可是忙乱。”
善喜的注意力顿时被引开了,她虽然对善桐的推托之词似乎不以为然,但也肯定关切含芳的差事落空,听善桐说话,似乎话中有话,便握住了善桐的手关切地道。“我也想问你呢——倒不是说这差事就一定是……是姑爷的了,可听婆婆的意思,似乎十拿九稳,怎么忽然……”
“还不是大嫂!”善桐说了一句,又捂住嘴,“算了算了,我惹不起她,她这个人啊……”
她摇了摇头,只叹道,“说实话,这差事我是不热心的。我眼看就要生了,肯定没法跟上京城去,沁哥一个人在京城,谁知道闹出什么事来。不过,鹬蚌相争,差事反而旁落,那我们也不能推辞。我这心里还不得劲呢……”
善喜仔仔细细地看了她几眼,她露出笑来,又紧紧地握住了善桐的手。“我就说!你姑爷我不明白,你绝不是那种人的!”
看来,她是真的有所怀疑,还想着这差事是小夫妻阴谋从含芳嘴里给撬出来的。
虽然明知道这恐怕和桂太太的言辞有关,但善桐依然不禁感到了一阵说不出的惆怅,她望着善喜,半日才笑道,“怎么,你还以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说着,便又亲亲热热地和善喜说起了元帅府里的小事。
208、胎动
既然含沁上京的事都得了桂元帅的准话,那么十有八九,这事是肯定不会落空的了。接下来一段日子,含沁继续忙得脚打后脑勺,善桐就借口养胎继续保持低调,不要说上元帅府走动了,就是娘家也都不肯多回去,免得又被善喜、善楠的纷争卷入。闲来无事,只是和善榴写信说平安,有了闲心,又再给善樱送几件首饰添妆等等。元帅府和巡抚府也都没人上门,她倒是颇过了一段清静的日子。
不过,这也不是说就没有八卦上门了。
出乎意料,这一次上门看她的人竟是善桃——这两人虽然都在西安城里,也经常互相派人问好,但毕竟都是新媳妇,也不好随便出门。平时要有什么应酬,也是卫太太出面得多,善桐有了身孕后就在家安生养胎,有应酬也不大出去的。因他家人丁稀少,众人也都未曾责怪,因此这么算来,两人有两三个月没见了。两姐妹见面,自然是分外亲热,手拉手说了几句话,善桃就恭喜她,“听说姑爷得了差事,你要上京城去了!”
虽然正式任命还没下来,但桂元帅的确已经打定主意,只看连卫家都收到风声,便可知道这件事是板上钉钉,几乎没法改了。善桐却依然很谦逊,“其实都是叔叔他们的意思,成不成还没个定数呢,只是说若派我们去,我们自然也不能推就是了。”
善桃便望着善桐一笑,倒有几分欣慰,“毕竟是出嫁了,说话做事,要比以前更滴水不漏。”
她对善桐,并无一句“当着我的面你还做样子”,只是这欣慰之意,自然而然就透了姐妹亲情。善桐反而不好意思起来,忸怩着道。“做人难啊,说话不小心一点,给姑爷添麻烦呢。”
“倒是,进了京城就更要小心了。”善桃说。“京城的小姐太太,是全天下最刁钻的一群人,不要说一句话,就是一个眼神不对,她们都看得出来呢。我们又是外地人,还是西北过去的——你可是要步步小心。”
又问了几句上京后的行止,得知善桐必须生产了才过去,善桃不免就问,“姑爷不在,谁来照看你?”
得知是四红姑姑,这位板板正正的卫少奶奶眉头一皱,看着似乎有些不大满意,嘴唇翕动了一下,又转了话题。“这一向元帅府里也闹得不轻省,你婶婶大儿媳妇闹得,两个人都生气。连我们都收到风声了。听说元帅最近连家都不回,你这还好是怀了身子,我就是来看看你,也告诉你一声,最近没事,少出门吧。”
善桃这话说得有水平,善桐摸着肚子,也满足地一笑。“二姐还特地跑这一趟,可见得疼我了——我心里有数……正好含芳办喜事的时候,孩子多半要足月了,也是去不了的。一时半会,照不上面。”
她又好奇地问,“今儿是你自个儿要来的,还是卫世婶……”
这明显是听懂了善桃的潜台词,甚至还做出了自己的推断。善桃白了她一眼,“你管我们谁让来的,总之人就是来了呗。”
善桐也就是这么一问,心底是有数的:按善桃的性子,怎么可能主动打听元帅府里的事情,就是要打听也没这个门路,这一次过来看她,肯定是有卫太太在背后授意。
她也不得不佩服卫太太的交际功夫,自己家还没起来呢,不过是有了一个差事,似乎得到了一点长上的青睐,这里就迫不及待地来示好了。有这样的交际精神,真是卫总兵的一大臂助。况且消息又的确是灵通的,听善桃意思,连台面上的前因后果都摸清楚了。这次过来提醒她,不但是提醒了桂太太心情不好,还提醒了她慕容氏态度的变化。
善桐也的确考虑到了这一点,要不然对善喜,她就不会那么说话了。不过当着善桃,她也不能说上太多,两个人说了几句闲话,善桐又问卫麒山好,善桃只道,“还好,人在前线忙着呗。”
两人不免又谈起琦玉,得知依然是全无消息,似乎也没有入宫,都有几分纳闷。善桃道,“你上了京,如有机缘,说不定能见到她呢。”
她又和善桐说起京城这些年来的风云人物,“以前我住在京城的时候还是姑娘,隐约听舅舅家的表嫂们说起来,京城的太太奶奶们说话,第一看手上的镯子,第二看脸上的粉,第三看身后的通房大丫头。他们本地大姑娘还好,外地人进京,非得受这三样褒贬不可。除非和小四房的堂姐妹们一样,过门就是一品、二品的诰命,不是侯门主母,就是世子夫人,那……人家也就是不放在门面上挑你罢了。你进了京,千千万万是要小心。”
手上的镯子是看身家,脸上的粉是看什么,善桐就不大清楚了,王氏也从未提过,她忙问起来。善桃才备细道。“这也是这几年才作兴起来的规矩,也不知道是谁说的,说这粉也不是乱用的。什么人用什么粉最清透,那是比得出来的。粉浮在上头那当然不必说了,最次,还有些是看是不是把脸上得太白了,和整个人看着不配。又或者是肤质本来细腻的,上了粉反而看不出来了,总之说来说去,看粉就是看你懂不懂得打扮,我们去的那一年,走火入魔到什么地步,连粉的香味都挑。反正京城最不缺手里有钱出身又高的闲人,那些小姐全都自己调粉使。”
善桐虽然也不是不爱打扮,但她也就是买些上等胭脂水粉,就觉得满足了。听善桃这样说起来,真是不禁目瞪口呆——合着二两银子一盒的香粉,在京城连入门都不算,别说登堂入室了。母亲离开京城已久,还真不如善桃知道京里的风尚,因忙又问道,“那看通房是什么意思,难道出来应酬,还带通房大丫头不成?”
“那倒不是!”善桃说。“就是你也有做主人的时候吧?这时候别人就难免要看了。生得美是不消说的了,京城好些主母,自己模样平常的,便悉心搜求了美人来,这还不算,还要老实和顺,主母说东不敢往西……反正,那群人成天闲着,没事就是互相攀比,这潮流也都是一阵一阵的。”
显然对京城人的这种做派,善桃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她撇了撇嘴,倒是对善桐露出了少许同情,“亏得是你,要是我过去……”
善桐直笑,“这样的事也算是美差了,怎么被你说起来,和过去受罪的一样!”
“可不是,瞧我这话说的。”善桃自己也笑了,“毕竟是喜事!按妹夫的性子,在京城肯定是如鱼得水。”
她不禁略微露出羡慕,“最要紧是你们小两口能独立出来住……唉,不过就是在西安,你们其实也就是自己住着。”
善桐便知道善桃估计是和婆婆处得不大好了,又不好背着人说婆婆的不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一般行事也的确是要更束手束脚一点的。她问了几句,见善桃吞吞吐吐的,便也不多说了,只是安慰她道,“现在家里男人都在沙场上,大家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磕磕碰碰就多一点。等你公公同姑爷回来了,日子就好过得多啦!”
善桃望着她,面色变了几变,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其实婆婆待我很好……就是有些行事,我看不惯。”
她最终也就是撂下了这么一句话,便告辞从善桐家出去了。没过几天,村子里来信问善桐,“巡抚府在你生产的时候肯定是忙着办婚事的,榆哥成亲、樱娘出嫁,这都赶在了一块,你娘恐怕未必有空过来。倒是你大伯母闲着也是闲着,如没有夫家亲戚照顾,便让她过来小住一段日子也是好的。”
善桐这才知道善桃回去然给家里写信,一时又感动,又有些受宠若惊,忙写信谢绝,“这太兴师动众了!”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