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不得不在西南太平洋战争还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转移舰队。

当然,顾祝同留在海军司令部,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使命。

这就是,负责策划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行动。准确的说,只负责舰队作战行动,即如何夺取中太平洋的制海权。

当时,最适合干这件事的不是顾祝同,而是李向龙。

要知道,在此之前,每一次战略级别的作战行动都是由李向龙负责的,连鲁志刚都没有插手机会。

问题是,李向龙在印度洋上指挥第二舰队作战,而且不大可能返回海军司令部。

主要就是,陆军在九月底就提出,必须尽快攻打斯里兰卡与印度,进军南亚次大陆的作战行动再也不能推迟了。结果就是,吴铁生明确要求,海军必须留一名能够独当一面、且有足够资历的指挥官在印度洋战场上,全权负责海军的作战行动,而不是让海军司令部进行遥控指挥。

对此,冯承乾也提不出反对意见。

主要就是,吴铁生也做了类似的安排,即成立了南亚战区,并且安排了一名能力足够的将领去担任司令官。

当时,吴铁生这么做,主要就是想得到南亚与印度洋战区的指挥权,而不是像西南太平洋战区那样,让海军一家独大,陆军沦落到给海军打工的地步。

李向龙回不来,也就推荐顾祝同顶替他的位置。

也正是如此,冯承乾建议顾祝同能够留在海军司令部。有趣的是,冯承乾的本意是想让顾祝同拒绝他的建议。这样一来,冯承乾就有理由把顾祝同与李向龙对调,让李向龙回来主持进军中太平洋的作战行动。

可惜的是,顾祝同没有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当然,冯承乾很快就发现,在策划作战行动上,顾祝同的才能不比李向龙差。即便有些时候表现得欠缺经验,但是在把握总体战局,以及大局观上,顾祝同不但不差,甚至比李向龙还要出色。(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七十一章攻守易势

更新时间:20129308:15:44本章字数:4733

在一九四二年下半年,中国海军进军中太平洋,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兵力紧缺。

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海军的兵力优势极为明显,特别是在西南太平洋上,在新喀里多尼亚海战之后,中国海军已经掌握了绝对制海权,为攻打新喀里多尼亚铺平了道路,也为随后攻打澳洲大陆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海军的兵力显得非常尴尬,即在现有战场上取胜没有什么难度,要想开辟新的战场却严重不足,在中太平洋这种岛屿分布稀疏的战场上更是如此。

在进军印度洋之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

当时,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海军总共只有五艘舰队航母。即便在美军把第31舰队的剩余战舰撤回去之后,已经没有必要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保留舰队航母了,特别是在地面部队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亚,夺取了滩头阵地,建立了野战机场之后,就更没这个必要了。但是就算把这五艘舰队航母全部派给第三舰队,用在中太平洋战场上,也未必能够顺利拿下中太平洋的制海权,特别是夏威夷群岛附近的制海权。更何况,在这五艘航母中,至少有两艘需要进行大修。

这样一来,到一九四三年初,中国海军实际上只有三艘舰队航母可用。

果真如此的话,还算不错,即便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打几场小规模海战。积小胜为大胜也不错。

问题是,这三艘航母也未必用得上。

这就是,在使用了数个月之后,三艘“唐太宗”级舰队航母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了一些设计上的问题。都需要返回造船厂进行必要改造。比如九月初,第21舰队的“唐高宗”号就在遇到暴风后,被刮掉了舰首的飞行甲板,导致该航母返回新加坡修理了半个月。结果就是,这三艘舰队航母都得轮换。

显然,就算只在印度洋上保留两艘舰队航母,而且第21舰队的两艘航母轮换改造,也至少需要向第二舰队增派一艘舰队航母。能够留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也就只有两艘舰队航母了。

两艘舰队航母能干什么?

如果对手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二印度洋舰队,问题还不是很大。问题是,对手不是印度洋第二舰队。此外美军在夏威夷群岛部署的军事力量远强于印度的英军,特别是拥有极为强大的岸基航空兵。

两艘舰队航母,用来攻打孤立的小型岛屿没有什么难度,可是要想进攻夏威夷群岛,那就远远不足了。

要命的是。这种情况在一九四三年初之前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考虑到航母维护、轮换改造等等,就算到了一九四三年中期,也不见得会有实质性的好转。

问题是,美军会在一九四三年中期之前干预寂寞吗?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军到一九四四年底,才有希望获得反击能力。主要就是美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了,但是美军并不是没有航空作战能力。大量小型航母将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建成,到一九四三年初,美军至少还能获得四艘小型航母,其小型航母的数量将增加到十二艘。

如果以载机量为准,十二艘小型航母至少相当于四艘舰队航母。

可以说,只要美军懂得如何使用这些小型航母,就有可能压制住中国海军,在中太平洋上发起反击。

当然,美军不会指望在西南太平洋上反败为胜。

原因很简单,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太密集了,而且中**队已经在所罗门群岛上站稳了脚跟,而且很有可能在年底之前攻占新喀里多尼亚,因此就算美军把十二艘小型航母全部投入进去,也未必能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反而有可能在这里赔光老本,彻底丧失反击能力。

能用得上这十二艘小型航母的地方,正是广袤的中太平洋。

说得直接一些,中太平洋上没有太多的岛屿,为数更少的大型岛屿的间隔距离多在数百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上千公里。即便中**队控制了大部分岛屿,而且在大型岛屿上修建了机场,也很难用岸基航空兵封锁所有海域,舰队依然有很大的作战空间。更何况,舰队掌握着主动权,有更大的灵活性,突击某座岛屿的难度并不大,因此就有把握挫败岸基航空兵。

可以说,只要美军把这十二艘小型航母用在中太平洋上,而且采取适当的战术,就有很大的可能挫败中国海军。

到十月份,美军发起反击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就是,美军把六艘小型航母撤了回去,而且新增了两艘小型航母,其第五舰队变得更加活跃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的第三舰队没有一艘舰队航母!

虽然地面部队已经在九月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亚,而且地面战斗打得非常顺利,但是离攻占努美阿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在夺取港口之前,登陆部队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资供应,也就不可能在新喀里多尼亚修建大型机场,而小型野战机场的容纳能力极为有限,岸基航空兵根本无法顶替舰载航空兵。

也就是说,第51舰队还得在西南太平洋上战斗一段时间。

按照顾祝同的估计,要到十月底,第51舰队才有望抽身。

问题是,就算第51舰队离开了西南太平洋战场,在回到国内之后,两艘“秦始皇”级舰队航母,即“汉高祖”号与“唐高祖”号都得返回造船厂进行大修,且大修周期不会低于四个月。也就说,在一九四三年三月之前,这两艘航母都别想出海,根本不可能留在海军的战斗序列中。

这样一来,第51舰队就只剩下了“秦始皇”号、“汉武帝”号与“唐玄宗”号。

只是,到年底,“唐玄宗”号将首先进行改造,而且在改造完成之后,肯定会编入第21舰队,替换掉其中的一艘舰队航母。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这就是,“魏武帝”号将在十月底修复,预计在十一月初返回海军的战斗序列,因此到年底的时候,太平洋方向上还能用的舰队航母至少有三艘。如果适当延迟第21舰队的替换时间,那么就有四艘舰队航母可用。

只是,在十一月,只有三艘舰队航母可用。

冯承乾交给顾祝同的资本,也就只有这三艘舰队航母了。

所幸的是,冯承乾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即没有让顾祝同率领这三艘舰队航母去攻打夏威夷群岛,只要他维持中太平洋上的现有局面,在美军发起反击之后,用最小的代价挫败美军的反击行动。

当然,冯承乾不是不想攻打夏威夷群岛,而是没到时候。

按照海军与陆军达成的协议,进军夏威夷群岛的行动必须安排在陆军主力部队登上澳洲大陆之后。按照当时的战局,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最快能在一九四三年初发起,即便作战行动十分顺利,最快要到一九四三年的第二个季度,陆军的主力部队才能上岸,也才能在澳洲大陆上站稳脚跟。

也就是说,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之前,不用考虑进攻夏威夷群岛的作战问题。

显然,在一九四二年十月到一九四三年四月之间,存在五到六个月的空缺,而美军很有可能在此期间发动反击。

只是,在美军的反击规模上,并非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

当时,冯承乾认为,美军将把反击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三年初,在获得了十二艘小型航母之后再展开行动,力求通过反击夺回马里亚纳群岛,至少也要夺回密克罗尼西亚东部的几座群岛,把战线向西推进数千公里,从而在夏威夷群岛西面建立起一道防线,让中国海军无法直接攻打夏威夷群岛。

顾祝同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美军将在一九四二年就展开反击行动。

为此,顾祝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这就是,到了一九四三年,美军不但不可能获得足够的优势,反而有可能丧失仅有的优势。这就是,第二批“唐太宗”级舰队航母将在一九四三年陆续服役,就算美军在此之前发起反击,只要没能迅速拿下攻击目标,就很有可能丧失灵活性,反而被牵制在了反击战场上,让中国海军获得了在中太平洋战场上一举歼灭美军舰队的机会。

在一九四二年发起反击的话,美军就算无法达到最主要的反击目的,也能够获得削弱中国海军的机会。

事实上,两人的推测都没有错。

主要就是,顾祝同主要着眼于战术层面,而且他也认为,美军即便在一九四二年发起反击,也是战术性质的反击行动,不会有太高的战役目的,更不会有战略上的企图。冯承乾的推测则基于战略层面,即美军在一九四三年发起反击,肯定有很高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战术行动。

当然,这样一来,顾祝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冯承乾没有立即让他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但是这个位置非他莫属,而且等到他前往关岛的时候,局势已经相当紧迫了。。。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七十二章空中屏障

更新时间:20129308:15:45本章字数:4602

十月七日,顾祝同接到正式任命,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官。

虽然中太平洋战区早已成立,但是没有正式的战区司令官,甚至没有战区司令部,只是在海军司令部下挂了个名。也就是说,顾祝同在到达关岛之后,还得兼任中太平洋战区司令的职务。。

当然,冯承乾没有给他这个正式任命。

理由是,在原则上,战区司令得由陆海空三军司令部共同任命,而不能由海军司令部单独做主。虽然中太平洋战区的情况较为特殊,即在该战区内,实际上没有陆军什么事,也不需要陆军投入兵力,但是这一原则早就确立了下来,而且得到了冯承乾的承认,因此冯承乾也就不好擅自做主。

所幸的是,中太平洋战区的事务没有那么麻烦。

说白了,这是一个由海军完全做主的战区,与陆军没有半点关系。索然当时空军在中太平洋战区部署了一些兵力,即在马里亚纳群岛上部署了数百架作战飞机,但是没有空军提供的帮助,海军航空兵照样能够执行绝大部分任务。再说了,在陆海空三军中,空军的话语权比海军低多了。

顾祝同来到第三舰队,首要任务就是应对新的威胁。

在他出发的前一天,美军第五舰队就离开了珍珠港。虽然后来证实,第五舰队只是出港进行正规训练,并没有离开夏威夷群岛周围海域,期间只去过美国西海岸地区。根本没有向西进军的意图,但是这仍然让中国海军颇为紧张,因为当时第51舰队依然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动,中太平洋上最大的战舰依然是“柏林”号。要命的是。当时连中小型战舰都不多,轻巡洋舰总共只有六艘,而且四艘是服役时间超过十年的老舰,而全部二十四艘驱逐舰都是小型的反潜驱逐舰。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当时,海军航空兵部署在中太平洋上的战机不到一百架。虽然空军部署了几百架作战飞机,但是大部分都是战术飞机,而且空军已经把硫黄岛当成了主要的训练基地。可用的远程飞机基本没有。

可以说,顾祝同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在离开海军司令部的时候,顾祝同没有要求冯承乾为他提供多少战舰,只是要求尽可能快的为中太平洋战区补充一批续航力在四千公里以上的海上巡逻机。而且这些巡逻机最好都有机载雷达。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较低的要求。

当时,中国海军主要有三种海上巡逻机。

在战前就已经批量生产的“信天翁”式巡逻机因为过于老旧,而且基本设计存在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比如机体过小。难以增添内部油箱、也难以更换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因此基本上退出了一线部队,主要部署在后方执行一些较为简单、也较为容易的任务,比如协助护航舰队进行反潜巡逻。

另外一种。就是在大战爆发后才开始批量生产的“北极鸥”式反潜巡逻机。

“北极鸥”也是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四发大型反潜巡逻机,其最大起飞重量比“信天翁”增加了近一倍。因为采用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而且发动机数量增加了一倍,所以“北极鸥”的飞行性能反而比“信天翁”好得多。

得益与更大的起飞重量。“北极鸥”的最大续航力达到了惊人的四千八百公里,即便在携带三吨的反潜弹药之后,续航力也超过了三千公里,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种海上巡逻机都要高得多。

问题是,一味追求性能,也产生了一个根本无法弥补的问题。

这就是,“北极鸥”的造价同样高得惊人,其标准配备型的造价超过了同时期的重型轰炸机,即便是专用于海上巡逻的简配型,造价也相当于同时期的重型轰炸机。后来,在安装了机载雷达之后,其造价更是直线上升。到大战结束的时候,最新的“北极鸥”的造价已经比最初的时候增加了近两倍。

惊人的造价,严重限制了“北极鸥”的产量。

可以说,在整个大战期间,“北极鸥”是综合性能最好的海上巡逻机,可是其最终产量还不到一千架。

这是个什么概念?

美国的“卡特琳娜”式海上巡逻机在整个大战期间,制造了一万多架,产量是“北极鸥”的十六倍。

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北极鸥”是大战期间设计制造、得到保留的少数几种军用飞机之一,而且“北极鸥”在中**队中一直服役到二十世纪末(后期的“北极鸥”与大战期间的已经截然不同了,比如换上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而且机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了更多的新式材料,因此保留下来的,也就只有其基本气动布局了),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几种军用飞机之一。但是在大战期间,受较低的产量限制,“北极鸥”根本不可能肩负所有巡逻任务。

结果就是,海军必须寻找一种廉价的海上巡逻机。

这就是在一九四一年底才开始量产的“雪雁”式海上巡逻机。

事实上,“雪雁”并不是专业的海上巡逻机,至少不是做为海上巡逻机设计的,其基本设计与之前提到的两种中型飞机有很大的渊源。说得简单一些,“雪雁”也是由贵阳飞机制造厂设计的,其基础就是“胡兀鹫”式中型轰炸机。只是,“雪雁”按照海军的要求,贵飞对“雪雁”做了较为彻底的修改,其与“胡兀鹫”的通用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基本算得上是一种全新的飞机了。

有趣的是,“雪雁”并不由贵飞生产。

主要就是,贵飞得优先生产“胡兀鹫”与“夜鹰”,满足空军的需求,而且贵飞也没有能力迅速扩大生产规模。

说白了,贵飞在战前就是一家小型飞机制造厂。

结果就是,“雪雁”的生产工作移交给了南昌飞机制造厂,而海军为此向贵飞支付了一笔不算少的专利使用费。

“雪雁”是标准的双发海上巡逻机,虽然少了两台发动机,但是在发动机的功率有了相应提升之后,总推进功率只比“北极鸥”的初期型号低了不到百分之三十,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北极鸥”的百分之七十。得益于出色的气动设计,“雪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