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回到1986-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攒了太多情绪,好不容易找到发泄的机会,一下子就想全都往外倾吐,就想让李燕知道他有多委屈。

看他脸红脖子粗的激动样儿,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她的错。李燕觉得有必要把这件事澄清一下:“勒小东,你可能误会了,我从来没说过喜欢你,我对你跟对刘刚他们一样,都是比较要好的同学,其他的真的是你多想了。”如果不是被逼到份儿上了,她也不想把话挑明了,可看现在的情形,不把话说开,他很可能会把分手的大帽子扣她头上,好不容易撇清了关系,不想再搅和一块儿去。以前还会有所顾虑,怕他小心眼儿的找麻烦,可通过这两年来看,他应该是不会那么做。怎么说也长大了一些,不会再像小时候那么幼稚。

“你——什么意思?”血色瞬间从脸上褪了下去,勒小东不太流利的道:“你、不喜欢我,你说你不喜欢我?”

李燕莫名觉得心虚,没再放声。

就算这样,还是刺激到了对方,勒小东往前走了两步,狭长的凤目里射出骇人的光芒,平常会觉得妖,这时候竟然出奇的可怖,“你再说一遍?”声音冷的都能掉下来冰碴儿。

这惊人的气势竟然让人忘掉他才只是十三岁少年的事实,李燕倒退中回过神儿来,硬是稳住身形,硬着头皮回视:“我、我——”脑袋清醒了,嘴皮子却不争气,硬是结巴的直响甩巴掌。

“我什么?你说——”勒小东一眨不眨的盯着她,声音完全沉下来,气势也在这瞬间发生了变化。刚才还是冷冽的刀锋,现在却是钝厚的重剑,同样都能要人出血,后者却更能造成内伤。

李燕直觉告诉自已,这句话千万不能说出去,那样的结果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局面。

见她不开口,勒小东浑身的骇人的气势才稍减,口气却仍旧沉重:“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了,我会生气。你也不用跟我道歉了,我知道就行了。”

李燕:“……”

“行了,别再发呆了。”勒小东变脸似的收起了阴沉,露出轻松的微笑,伸手亲溺的揉了揉她的头发:“走吧,他们还等着呢。”毫无间隙的揽过她的肩膀,仿佛刚才那要吃人的一幕都只是错觉。

李燕不着痕迹的长舒了口气,这短短的几分钟,她竟然有种劫后余生之感。从来不曾想过,自已会被一个将才十三岁的孩子吓到心脏偷停。那个仰躺在床上跟她畅想着未来,说着梦想当英雄拯救世界的小小少年,外表牛气却是最单纯易懂。不过将才两年不怎么沟通,怎么变化的就这么快?

刚才那一刻,李燕有种错觉,要是真的说出来,他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会做出伤害她的事。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有这种感觉。原来只是觉得勒小东小小年纪就是个报复心强的人,总报着能疏远就疏远的念头。此时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危险性,既便他现在还只是个少年,离成熟还有段距离,这种性格却是已然形成,改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招惹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件明智之举,之前的疏远转眼间就全都成了泡影,对此李燕稍感失望,可转念就已经放下。这世间再深的感情都耐不过岁月的蹉跎,更何况只是年少偶然生出的好感萌动,即便是眼下甩不脱这份纠葛,时间稍长自然而然就会消淡。于其越挣越紧,索性放任自在,松手只是迟早。主意打定,锁紧的眉头不觉松开,嘴角泛起微淡的笑意。

不管什么原因,学生自杀对于学校的名声总不会太好听,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再也承受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六年组原定的秋游计划经校领导的开会讨论后,最终宣布取消。

期盼已久的休闲就这么落了空,学校东西两侧角六年级三个班地盘上那是一片哀嚎。再叽歪不乐意,那也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些不满遭到了班主任的强烈镇压。一班、三班相继倒下,只剩二班还在力挺。

司永刚对于这件事也很无奈,校长大人亲自下的命令,谁都没办法。比起失望的学生们,他更加的遗撼。要知道会是这种结果,还不如长假前就去了呢。正是这种不甘心,让他最终做出了个决定,那就是以个人名义带着全班出去秋游。

校领导对他执意而为也很是不满,严厉的表示,若是有任何闪失,则由他全全负责,学校一概不管。

可以说,司永刚这么做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旦中间出现问题,那就意味着从此教师生涯的结束。两位女班主任对此表示无法理解,纷纷劝说他放弃这个决定,最终无果。

对于六年二班的四十八名学生而言,这无疑是意外的惊喜。无不感到喜悦非常,在享受着其他两班人羡慕的同时,无不沾沾自喜,觉得能有这样的班主任老师是件极幸运的事。

秋游的日子定在了两天后的星期天,早上八点二十分的火车。七点钟以前,全班同学都要在学校集合。

大家也都知道,这次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能这样集体出游了。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能带多少带多少,最好是一次吃喝玩个够。

在此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除了个人带的那部分以外,用班费买六只烧鸡、六根香肠,六个小组每组分一份。不够的钱,每人再收上一点儿。班里有个特困生袁爱华,她的那份就没收,其他人平摊了去。她过意不去,从家里带了十五个鸭蛋,拎在编织篓里一起带去。

考虑到这么多学生一起去,中午饭没人做,司永刚特意带着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媳妇一起。对于这位怀孕五个多月的师母,多数人还是觉得陌生,不愿意靠前,只有几个班干部和少数活跃份子凑过去说说话闲聊两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杀到了车站,由班长收钱统一买了车票,等了二十多分钟火车进了站,检票、上车,很是顺利。

四十多号学生几乎全塞在了一节车厢里,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吵得都能把车顶盖掀翻了。车上性格好的乘客会带笑的看着这帮兴奋过度的孩子,偶尔搭个话什么的。有那性格不好的乘客,会瞪上两眼,抱怨两句。

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很快就到了,所有人下了火车,点齐了人数就朝着预定的地点进发。

朝北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就看见了山,司永刚的意思是找个有山临水的地方。所有人又延着山脚下走,说说笑笑没用多久,转过处拐角远远的就看见了条小河。

“好,就定在那里吧。”司永刚当即拍了板儿。

还别说,当老师的眼光就是不错,他指的地方山不算太高,放眼望去火红一片,正是枫叶最盛的所在。距离百米远外,有条丈许宽的小河,河上有座小木桥,两边都是一片平坦的河套,全是鹅卵石和沙子,看起来很干净,挺适合围坐起来野餐。

有这样大好的景色,不合影留念怎么也说不过去。刚到地方,所有人就都卸下身上包袱,或坐或站排好队形,由师母大人给全体师生照了两张集体照。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司永刚叮嘱所有人不能走的太远,只能在山根儿底下走走欣赏下美景,山里头是坚决不准进。这样也是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要是真弄出点儿事来他可承担不起。

这时候一般家庭根本不会买照相机,只有条件特别优越的人家才会有。司永刚带来的那个也是从亲戚手里借过来的。这一个相机对于全班来说,集体用还好,分散开来就完全不够用了。所幸大部分人能够出来已经很知足了,照不照像倒也不是太奢望。

李燕和田莉还有郭美玲三个人一起边走边聊,碰到红透的枫树也会过去欣赏欣赏,折片叶子在手上,轻转着把玩。

‘咔嚓—’耳边传来的声响打断了三人的说笑,扭头望去,就看见几米远外张广志拿着相机正给她们拍照呢。

“哎,你们继续——”张广志冲着三人摆摆手,又跑到别处去,按着相机偷拍。

“真是的,刚才也不知道他拍照啊,张广志也不出声提醒一下,也不知道照的难不难看?”

“别担心了,反正都已经照了,再想也没用。”

田莉道:“嗯,郭美玲你长的好看倒是不着急,我要是照不好肯定很丑。李燕,还有你呢,你们俩长的都比我好看,张广志也是,干嘛非得把咱们照在一起呀?”

李燕不想她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开口劝道:“田莉,你没听人说吗,女大十八变,说不定长大以后你比我们都漂亮呢?再说,我们同学一场,照像只是个留念,以后看到照片就会想起对方,照得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对吧?”

“嗯,是啊,等我们毕业了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像这样一起呢,田莉,我们都是同学,以后可不能忘了对方啊?”郭美玲揽住田莉的肩膀,不无伤感道。

儿时的玩伴,同学间的友谊,在她们这个年纪虽然还不能完全真正体会,却已经隐约意识到分离的淡淡愁绪。

两人站在一起,个头高矮不等,美丑不一,却有着相同最真挚的笑容,满树的枫红映衬下,出奇的动人。

这一刻,李燕心灵最深处被这样的画面所触动,此时她们年少,未来的风雨不曾侵扰,最初的单纯澄静将这样的情谊托举得真实而美好。经年回首,才觉得这段时光镌刻脑海,曾经的面孔已经淡去,这份感觉却徘徊心间,时常忆起感慨温暖。

中午的野餐,全班分成了六小组,八人围坐成一圈儿,司永刚和师母大人坐到了班长张浩他们那组去。

一个小时前,张浩带着几个男生在河边支起了铁锅,师母大人撩了带来的菠菜,又把袁爱华带来的鸭蛋炒了酱,本来还想着抓点儿小河鱼炖上,可惜几个男生不给力,就摸到了两条手指大的小鱼,根本凑不上小盘,只能作罢,最后焖了窝米饭。

对于为帮正在长身体的小姑娘小小子们来说,显然,这点菜根本不够看,一只烧**个人分,也就差不多一个两三口就剩下骨头架子了,那根香肠就更不用说了,每人分了不到半手掌长的一截就没了。每组那份菠菜和约摸两个鸭蛋酱,也没好到哪里去,三两下就被干光了。

六个组里五个组都是盘子净光的场面,只有张浩那组情形稍微好些,倒不是他们不能吃,主要是因为司永刚和师母大人坐在那里,他们不太好意思。

两人一看坐在这里学生都不好意思动筷子,司永刚拉着媳妇坐到了一边去,点着根烟抽了起来。估计是心里不太好受,有这么一帮饿狼似的学生,都只顾着自已闷头吃,全然不管老师和师娘的辛苦,也不知道让一让。

想必是打这回的秋游,他们老师才觉得寒了心。李燕其实挺感激司永刚的,在她的学生生涯里,他算是个特别好的老师,虽说脾气不太好,对学生却是很上心,至少她是觉得挺感动。

就拿这次的秋游来说吧,他顶着压力带着全班学生出来玩儿,半个好儿没捞着,还损失了不少一笔钱。在回去的时候,因为没有提前通知到,很多同学自已掏钱买了车票,而司永刚垫付的票钱就打了水漂。三十几块钱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不少的一笔钱了,差不多是他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了。

这还不算,回去以后学校还因为他的执意表现扣了半年的津贴,加起来差不多二十块钱。偏偏学生也不给他争气,全学年考试总是排在最后,在另外两名班主任面前抬不起头。

也是从这开始,他才觉得灰心失望,对学生也是对他自已,归初的热情全都被这一拨拨的冷水浇个透心凉。

对于这样一位老师,单就冲着他的这份热情,李燕就觉得不应该让他心凉。至少在她能力所及的范围使上一把力,也算是对这三年来他教授知识的稍微回报。

防雨绸做成的袋子里装着一包包的五香猪头肉,全都切成了肥瘦相间的大片,光是闻着就觉得喷香诱人。一共二十个纸纸包,整整装了四大防雨绸袋子,还有一大包刚从大棚里摘下来的鲜黄瓜和西红柿。

第九十七章

?  这么多东西,早上来的时候还是被勒小东和刘刚他们几个帮着拎,才没让她累断了手。舒悫鹉琻

因为要带的东西七七八八都挺多,以为也是班集体的东西,加上外包根本看不出里面究竟是什么,所以没有人注意去多想。等到她把东西平均分到各组,又把多出来的两包猪头肉和黄瓜、西红柿放到司永刚和他媳妇面前,除了事先知道的几个人外,差不多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司永刚也是一脸惊讶的道:“李燕,你这些东西是哪来的?”

“老师,这些是我和勒小东、刘刚他们几个从家里带过来的,你和师母都没吃怎么吃饭,赶紧凑合着吃点儿。”

“怎么带这么多,光我们俩也吃不完啊,要不分给他们一些?”司永刚拿起一包猪头肉就要起身,被李燕一把按住道:“不用了老师,他们都有,足够吃了。”扭头朝着张浩喊了声:“班长,给老师和师母盛点儿饭——”

锅子里米饭还有一些,张浩很快就用饭盒盛着端了过来。“老师,饭还热乎着,你和师母快吃。”饭菜不够吃,他这班长也觉得脸上无光,对于副班长李燕此举还是觉得挺高兴。

“嗯,放下吧。”这一刻,司永刚觉得心头一阵温暖,自已的这些学生还是心里有他这个老师,拿起筷子夹起了块猪头肉,又扒拉了口米饭,滋味是格外的好。

其他人也都开动了,每组三包的份量是足够了,直吃得个个满嘴都是油,喜笑颜开。饭后又是黄瓜、西红柿,解了油腻又解渴解馋,这顿的野餐被很多人回味不已。

下午又举行了拔河比赛,仍旧以小组为单位,最后被刘刚他们组赢了。跟着是每个人即兴表演节目,司永刚也不例外,他那五音不全的高亢声调,就连他媳妇听得都直摇头,笑侃着说肚里宝宝听了都在抗议的拳打脚踢,逗得大家一阵的乐。

往回走等车的时候,李燕特意提醒了下张浩,让他收钱买车票,买重份车票的历史这才没再重演。

下了火车,司永刚宣布就地解散,住在车站的同学最先到了家。剩下一多半儿的同学都往正街走,再行分开四处。李燕和勒小东、刘刚、张广志四个家都不这附近住,正好结伴而行。

一路上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正街。到了桥头,李燕正要跟三人道别,被勒小东给叫住了:“中午你请我们吃猪头肉,下午这顿我请,走吧,去饭店吃。”

“哟,有好吃的,太好了。”

张广志斜了刘刚一眼:“个吃货,一听吃的两眼睛都放绿光,小东,你们家饭店不是卖他妈做的鸭货吗,结钱的时候得扣一些,当他的饭钱,这家伙我和李燕俩个绑一块儿也没他能吃啊。”

李燕也抿着嘴乐:“要不能吃他哪能长这么高个,刘刚,你有一米七了吧?”

“不知道,也没量过。”刘刚摇摇头,“小东,你多高,我觉得跟你差不多。”

勒小东道:“……我刚到。”好像身高问题是他最大的痛,对于这个话题他明显兴趣缺缺,不想深淡下去。

小样儿,自尊心还挺强,这个年纪有这样的身高已经不错了,要求不要太高好吧?李燕暗自忖道。

“你跟小东差不多高,可人家也没你能吃啊,一顿两大碗饭,格外还得吃两火勺,其他菜不算,就这下午还老早就吵吵着饿,这一般人家可是供不起。”张广志一个劲儿的损嗒着刘刚,后者习惯了也不在意,抓着后脑勺呵呵傻笑。

“他能吃咱们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行了,走吧——哎,对了,张广志,等会儿你去高威家一趟,看他要在就叫过来一起吃。”

“小东,你总请我们吃饭,你妈你爸会不会说你呀?”也亏得刘刚在美食面前想到这一点。

张广志白了他一眼:“知道担心还每次都吃那么多,个吃货,别瞎操心了,小东在他们家的地位那可是杠杠地,他爸他妈绝对不会说他,我说的对吧,小东?”

“嗯,没错,你们尽管点,想吃什么吃什么,他们说不着我。”勒小东扫了下李燕,露出两人心知肚明的微笑。

开饭店的这件事,李燕还真是知道些内情,当时勒宝山买了那么多铺子,同做为新街商铺的户主,对他的动向还是做过调查。其中一多半儿对外出租,留下的三间一个又开了粮油店,一个做了废品收购,还有一个则开了家饭馆儿。



粮油店不用说,自然是觉得生意好又开了个分店。废品收购站,那绝对是勒小东的主意,他打的什么算盘可瞒不过李燕,从一堆破烂儿里淘换出宝贝,那才是他真正的目地。为此,除了固定坐摊收东西的人外,他还特意雇了两个人专门到下面村组收购。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捡漏的机率。

这一年下来究竟有几件被他看上李燕不知道,反正是收购站的名声越来越响,周围村镇谁家有个不要的破铜烂铁、石头瓦罐第一个就想到往这里送。

至于开的这家饭馆,崔文武一次闲聊跟李燕提起,说有次去吃饭正好看见她的同学过去看账本,还直感慨现在的小孩子都挺了不得。

勒小东是啥人,这要不是他开的店,他才懒得伸手,那粮油店都开了多少年了,也没见他过去帮个忙什么的。李燕当时就猜到这也是他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