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拉近当年在一条战壕中的交情,便不能突兀,先得以旧情作为纽带,好歹他们当初曾经都是藩邸旧人

    可是眼下王毛仲来的这封信,着实让他又是凛然,又是为难。王毛仲的信上除却告知他张嘉贞迁中书令,源乾曜进侍中之外,竟还直言不讳地说,奉旨观风北地的新科状元杜士仪与他有过节尽管并没有要求他做更多的,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哪里还会不明白那个看似粗豪实则深沉的家伙打什么主意?

    平心而论,他对于天子突然让一个尚未授官的新进士观风北地,心中自然嗤之以鼻。科举成绩再好,不过是纸上谈兵,因而杜士仪自己说要出来游历,这是有自知之明,可堂堂天子凑什么热闹?顶着那样一个名头,再加上杜士仪出身京兆杜氏名门,难得的才子,早已被人捧到了天上,还不得飘飘然?

    更何况,张嘉贞在并州长史任上都曾经被人诬告过,倘若眼下他的属官之中有人向杜士仪告黑状,他得提防到什么时候?人在暗处,他在明处,就算他强势,也不能明目张胆拦着言路?此前在得知杜士仪要北上观风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可要是真按照王毛仲的支使去做,那也大有隐患……张家算是地地道道的寒素之家,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没有出仕,他若非制科高第,也不至于有如今的机缘。而前一次京兆府那桩案子他也听人说过,京兆杜氏德高望重的长辈杜思温,可是亲自给杜士仪出过头若他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出政绩,而只顾着王毛仲的请托,恐怕会因小失大

    “使君,王娘子来了。”

    门外突然传来的声音让张说一下子惊醒了过来。想到昔ri自己困窘时,王元宝于他家眷多有照拂,此次太原城中飞龙阁重修,正是自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请王家送了琉璃窗来。先前也是他吩咐人从飞龙阁回来之后,立时引来见自己,他不动声sè地将纸卷塞回了铜筒,这才颔首说道:“请进来吧。”

    见那年方十五六的女郎随着家仆的指引进来,旋即裣衽施礼,张说便颔首笑道:“令尊富甲长安,些微小事却还要你亲自抛头露面,也未免太不顾惜自己的女儿了。你此来并州,不妨四处游赏,多盘桓几ri再走。”

    “多谢张使君厚意。不过,飞龙阁是当年高宗陛下和则天皇后巡幸并州时,曾经登高俯瞰的地方,如今既然要重修以备圣人东巡,自然要尽善尽美。能够用琉璃坊的琉璃窗点缀其中,阿爷若非不能分身,恨不得亲自来,我也是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慎,糟蹋了张使君一片苦心。”

    说到这里,王容见张说面sè霁和,目光瞥见案头那一个分明是和不知何地通信所用的铜筒,她便笑吟吟地解说了尺寸用料等等,最后方才不动声sè地说道:“阿爷前时让人苦心钻研,最终终于做成了几具七宝琉璃榻,最是夏天纳凉之物,有助于安眠。张使君坐镇并州,又管辖天兵军,ri理万机自不用说,所以阿爷特意嘱我捎带一具,让张使君能够安心在这炎炎夏ri处置大事。”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二百零二章 灵犀

    read_content_up;

    王元宝能够在自己被贬出京的这些年陡然而成长安首富,张说固然不曾亲眼得见,可家人受过恩惠,其余种种他也亲耳听过。见王容如此知情识趣,他又早已听闻王家和长安城中各家公卿贵第皆有交往,资助士子交接文人,名声极好,此刻谦逊两句后便坦然收下。他对王家发家的那点事却有些好奇,刚刚权衡利弊想得头昏脑涨,这会儿王容既然来了,他有心松弛一下神经,索xing就留着王容坐下,问起了王元宝从寒微到富贵之后的陈年往事。

    他本只是为了放松,可谁想到王容口才极好,不知不觉他便被其勾起了兴致,不时还惊叹或是评点两句。当他意识到已经不早的时候,须臾便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见王容要告退,他也不知道哪儿生出来一个念头,突然心中一动随口问了一句。

    “令尊身在长安,发家之后,又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就不曾遇到过有人仗势凌迫?”

    张说这些年一直在外任,和王家并没有什么往来,此番王家特意在并州飞龙阁重修事宜上插上一脚,也是因为王元宝觉得张说极可能还要回朝高升,打算再攀一攀交情,如此ri后张说飞黄腾达之际,王家事先结了善缘,自然也会与人为善。此时此刻,王容听到张说突然询问这个问题,心里顿时平生狐疑,当即字斟句酌地说道:“阿爷总是秉持和气生财之道,尽心竭力把那些为难的事情都消解了,因而这才能够在长安城立足。”

    “和气生财……可并非每一件事都能这般如意。”

    张说怎会对父亲是否遭人仗势凌迫感兴趣?就算有,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对人诉苦又有什么好处?

    王容低垂眼睑,瞥见张说口中问着父亲的事,目光却落在了那铜筒上,她心中突然浮现出因己及人感由心生八个字暴王囚妃最新章节。

    “使君虽则垂询,可我身为女儿,还真的不知情。料想阿爷只是一介商人,哪敢与人为难?不如意的事情忍一忍就过去了,树大招风,即便不能名声无暇,可也总得不能落人话柄,落人把柄。若真的豁出去争眼下一时之气,别人看在眼里,必然觉得阿爷仗着有些钱财便嚣张跋扈。所以这些年来,阿爷在长安城中素来名声好得很,故而就连几位大王贵主,有些什么事情,也会寻上阿爷。”

    张说原只随口一问,此刻却凛然而惊。商场虽和官场不同,但有些道理却是互通的。他若有所思挑了挑眉,又不动声sè闲扯了一些别的话题,这才放了人离去。就在王容告退之后不过片刻,外间便传来了一个声音:“使君,王郎宅中命人前来投书”

    “这个王子羽,晚间设宴请他他不来,这会儿却又来投书”

    对于王翰,张说是又爱又恨,喜其诗文,恨其狂狷,但其醉酒后时而憨态可掬,时而又狂放歌舞的样子,却又尽显名士风流,因而大体来说还是爱重更多一些。此时此刻,他没好气地摇了摇头,最后还是吩咐呈进来。可是,当接过那竹筒打开之后,他展开纸卷的第一眼便愣住了。

    王翰的字迹,他是最熟悉不过的,可眼下这根本不是王翰的字迹,谁人如此大胆,竟敢冒名投书

    他刚要发火,可待看到信笺上那敬禀张使君足下的抬头之后,开门见山道出了身份,他的眉头便不知不觉舒展开了,竟是低声喃喃自语道:“说曹cāo曹cāo到,竟和王毛仲的信前后抵达并州……”

    杜士仪这一卷投书,言辞恳切而恭谦,尤其是起头那一句“公旧ri一登甲科,二至宰相,文名远播四海;而今一督幽州,二镇并州,军略天下皆知”这文武双全的褒扬,张说一见便心中欣然。无名子为了干谒于他而送上的颂文他见得多了,可杜士仪并非无名之辈,且不说其于两京诸王贵主公卿之第都大有声名,单单只说天子面许其直,宋憬座上嘉宾这两点,这投书的内容但使传言出去,对他自然大大有利。

    既然心情好了,见杜士仪此后洋洋洒洒一大篇都是骈文,和往ri那些行卷干谒的士子没什么两样,他原本的提防jing惕更少了三分,暗想到底只是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及至再浏览下去,看到那傍晚初到并州,不及亲自投书拜谒,只因路遇王翰醉酒坠马,将其送到家中云云的解释,张说本就知道王翰是何等xing子,不过置之一笑。待看到最后,见杜士仪直言自己起意登科后游历北地本是为了增广见识,谁知因缘巧合得天子钦点观风,诚惶诚恐,必当以所见所闻实情上奏,绝非只为奏州郡之短,亦将直言功绩民声时,他终于轻轻舒了一口气。

    看这样子,此子兴许不是来挑刺的,那就先搁在一旁,横竖不是最要紧的事。能够打动宋憬那块硬石头的年轻人,怕是xing子差不多,和他恐怕不相合

    由长安到太原,东出潼关之后一路往东北,经蒲州、晋州、祁县而至太原,却和到洛阳并非顺道,再加上自己此行是奉旨观风,而不再是最初计划中的探亲外加游历,因而杜士仪也就不好假公济私去洛阳看看崔十一是否真的正往文武双全的那条路走,更不好去嵩山探望卢鸿,只能让人带信前去问候。此时此刻身处王翰家中,本想投宿旅舍的他倒也没什么不习惯,只是那林老管家早起就亲自来关照起居,言辞中每每流露出吾家主人若有郎君这等诤友,则万幸之至的话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他昨夜那番话,可不单单是为了不让王翰带伤喝酒,他自己一路风尘仆仆,也想早点脑袋挨着枕头休息

    林老管家絮絮叨叨地还打算旁敲侧击,就在此时,外间就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林老,杜郎君可是在里头?”

    那声音先至,下一刻,人就委实不客气地进了门来。昨晚大约睡得还不错,若不是王翰那块包头的帕子,旁人从jing神奕奕的他脸上看不出半点受伤的痕迹来。他一进来便不由分说地吩咐道:“林老有这功夫缠着杜郎君问东问西,还不若去好好管教梧泉,先把他身上那股怕事的劲头给去了一大早就跑到我面前磕头求饶哭哭啼啼的,简直像个女人你看看杜郎君门下的那昆仑奴,一大早就在那侍弄马匹擦刀磨剑,哪像那小子那般小家子气”

    眼看王翰把林老管家给连哄带骗弄出了门去,杜士仪想到其刚刚提到的田陌,一时面sè极其古怪校园如此多娇。对于田陌这个第一爱好种田,第二爱好被杜十三娘硬生生教导得喜好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二百零三章 面唾不容情,他乡遇故知

    read_content_up;

    宋憬和张嘉贞源乾曜这三位宰相,杜士仪都已经见过,每个宰相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特质,因此他心里对张说这位曾经的宰相自然颇为好奇。然而,当他来到王翰口中的半月堂前,这种好奇却一下子变成了难以置信的狐疑惊悚。倒并不是因为有人拦着不让他们进去,而是堂中传来的阵阵呵斥,让他丝毫提不起就此踏进门去的勇气。和张说名扬四海的文章之名相比,里头那骂人话的粗俗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蠢汉,如此破烂货你也敢拿上来,不止瞎了眼,这心也瞎了滚下去给我重新写来一ri之内,要是再如此敷衍了事,你这录事也不用再做了,我上表奏免了你,回乡去做你的田舍汉”随着咣当一声,仿佛砸了什么东西,杜士仪就只见一个人影狼狈不堪地抱着一卷东西从里头逃窜了出来,那情景用抱头鼠窜四个字来形容简直是再恰当不过。然而这还没完,追着这已经够倒霉的录事出来的,是一句更凌厉的骂人话。

    “啖狗屎的狗鼠辈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

    杜士仪忍不住侧头看了一眼王翰,见其面sè如常,再看那领路的书史,面上更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淡然不惊之态,他终于确定自己不是耳朵出了问题。这位ri后会被人和苏合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相国,骂起人来还真是称得上不挑用词

    而仿佛是打算让内中主人把心绪平静下来,王翰很是淡定地向杜士仪招了招手,旋即饶有兴致地就这半月堂前一株垂柳品头论足,仿佛忘了今天来的目的,豪兴大发到几乎要即兴赋诗一首。亏得张说很快就命人请他俩进去,杜士仪在松了一口大气的同时,心里不禁对此番见面更加生出了几分好奇。

    刚刚听到的那喝骂声虽烈,可甫一见面,杜士仪就只见张说虽须眉斑白微微有些老相,但人看去风度儒雅,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俊逸,实难想象这啖狗屎三个字怎会从其口中说出来。而他拜见过后,张说开口说话时,刚刚的急躁易怒也是丝毫不曾表现出来。

    “二月进士科一发榜,杜十九郎的名声须臾就传到了这并州,谁人不道京兆杜氏又出一才俊解试首荐,进士科状头,然则关试书判能得第一,着实令人惊叹得很你若不早早言说要北地游历,以你才学,只消过了吏部书判拔萃科,即刻便授官,不数年便可立于朝堂之上”盛赞到此,张说突然词锋一转道,“只是没想到,你一到并州,就和子羽撞上了他亦是年未弱冠便进士及第,至今已经十余年,算是你的老前辈了。”

    “使君这话怎么听都不是夸赞。”王翰虽则狂狷,可还不至于真的完全不懂上下之分,苦笑过后便一摊手道,“只是我素来贪杯,为免误事,我还不如省省心的好。”

    “酒要适可而止,否则平白辜负了你这天生好文采”张说一个忍不住,又是苦口婆心地训丨诫起了自己颇为看重的这个并州英才,下一刻才意识到旁边还有杜士仪在,少不得干咳了一声,“杜十九郎,你在并州期间,不若就住在子羽家中,也不用投宿了。横竖他素来呼朋唤友,家中空屋极多,既可会文,也可以让他带你四处走走看看有他在,这并州大都督府你们也可进出无阻,天兵军亦然。听说你适才在门外,还被人拦住行卷?你名声在外,若发现有真英杰,也不妨荐了给我。举才无遗漏,也是州郡长官之责……”

    和刚刚那声sè俱厉骂人的张说相比,此刻这些话使人顿生如沐chun风之感,一时杜士仪也难以确定,哪一面才是张说的真面目,抑或是两面都是刻意做出来给他看的。好在这些并非当务之急,午间张说留他和王翰用饭,又让人请来了大都督府中几个看重的属官,却是当着众人的面,又用各种溢美之词赞了他一大通,闹得人人对他热络殷勤备至,满心认为他和王翰一样,极得张说礼遇敬重。自然,在王翰的巧妙挑唆下,敬酒的更是一个接一个。

    一顿饭终于熬到了尽头,张说的心腹从者张宽亲自送了双颊赤红显然半醉的杜士仪和王翰出来。走在半道上,杜士仪突然打了个酒嗝,随即似醉似醒地问道:“我和子羽兄进……进来的时候,瞧瞧见一红衫女郎,不……不知道可……可是张使君内眷?”

    若杜士仪此刻还清醒着,如此直截了当的问题不免失礼,可这会儿张宽见其眼神迷离,当即便笑了起来:“并非内眷,想来杜郎君应该听说过长安首富王元宝之名。那是王元宝家中幼女,受父亲差遣,送了琉璃来修缮城西北的飞龙阁。”

    原来还真的是这么巧

    杜士仪轻轻吸了一口气,正要再问,一旁的王翰已是惊叹道:“此等大事,竟然让女子出面?”

    “听说王家二子都有些呆气,故而王元宝极其看重幼女,从小熟读经史不说,算学亦是极其出众。使君留她住在内宅,据说夫人亦是对其赞不绝口,若非王家乃商贾,兴许会动了结亲之念也不一定。”虽说是张说家务事,但张宽深得张说器重,王翰又是往来不避忌的,杜士仪还醉着,他便随口玩笑道,“只是,此女机敏慧黠,寻常男子娶回去,怕是压不住她”

    杜士仪听着这话,就仿佛寻常醉汉似的,前言不搭后语,又胡乱扯了几句别的。而那张宽目送人上马,立时匆匆回转半月堂,将杜士仪和王翰这出去一路上说的话如实对张说禀报了一遍。果然,自家主人听完之后就笑了一声。

    “怪不得和王子羽臭味相投,果然一介名士而已,诗酒美人,唯此三物才会有所动心。此等人物若我今后能够再登朝堂,必会沿用为俊士,罢了,让子羽带他四处去逛,不用太理会他。”

    离开长史署摇摇晃晃上马的时候,杜士仪暗自舒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想起了王容在长安城那一本万利的两笔生意。想到这一次专程来太原,那个算计jing明的丫头恐怕不单单是为赚钱,他不禁在心里笑了一声,可下一刻,他就听到耳畔传来了王翰戏谑的声音。

    “杜十九郎,都说进士及第之后,正好相配美娇娘,你这夺下状头,又是风流倜傥少年郎,在长安时莫非就没有人登门提亲么?我怎听说,你在长安时,一直住在平康坊崔宅,便因为将是崔家子婿?”

    这家伙好八卦

    见王翰一脸兴致勃勃,杜士仪不禁没好气地道:“只因我和崔十一郎情同兄弟而已,子婿之说纯属子虚乌有,子羽兄可别牵强附会”

    话一出口,见王翰立时嘿然而笑,目光中流露出几许意味深长,杜士仪登时意识到,自己这装醉竟被人看穿了。尽管如此,确实喝了不少的他也懒得解释什么,坐在马背上微微出神。

    这几年间,他也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女子,从他那个xing子坚韧而执拗的妹妹杜十三娘,从崔五娘那样的大家闺秀,到公孙大娘和岳五娘那等相当于剑侠之类的奇女子,再到玉真公主这样的天家贵主,王容这样的富商之女,他深深庆幸于这是个能容得下女子在外抛头露面,能够容得下女子行男子之事的时代否则他便要忍受裹小脚,以无才便是德为闺训的丨妻子

    就在脑海中闪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