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十九不要只于坐下来和老夫同舞”

    只一愣杜士仪就被上前来的袁盛一把拽了下去。而裴宁还不及幸灾乐祸地露出笑就被袁盛另一只手给拽住了。拉了两人一左一右之面sè醺然的袁盛却还不罢目光在那些尚未下场同舞的宾客中扫来扫很快就落在了卢聪身上。

    “卢四下场同舞”

    卢聪只觉得头大十可身边早已没了别甚至连根可以遮挡视线的柱子也没他只得硬着头皮站起下了场后一听乐起就有些慌神。他是个名副其实的乐因跟着父亲卢奇在任卢奇又是个出了名身体不好不赴宴他借着侍疾的借纵使代其赴也是少坐片刻就立刻逃席而哪曾遇到今天这样赶鸭子上架的场面?于见老老少少大笑着挥袖踢腿转舞得那叫一个潇洒不他甚至没工夫去羡慕嫉妒恨。

    完他该怎么糊弄过去?

    “卢四郎?”

    卢聪扭头一看是杜士不禁更加尴尬。可让他意外的后者并没有取笑而是随手一拽他的袖低声说道:“看你这样子也是没有下过场不用看我的动作随便跟着做就行又不是要你跳胡旋或是胡腾”

    拍拍拍手……卢聪小心翼翼跟着杜士仪跳了片便知道这让自己发怵的主人宾客大联并没有从前想象的那么难以应付。尤其袁盛已经面sè酡分明醉意已其他跳得最起劲的人也大多如剩下来的就是和自己这样随便动动手脚敷衍根本不虞被人笑他登时松了一口大气。可当杜士仪再次拽了拽他的袖强拉他跟着退出人群的时他却不禁一颗心高高提了起来。

    这是要于什么?他……他可没有龙阳之好

    “杜……杜侍御……”

    “意思意思就差不多裴御史早已经退场溜你还真的打算在这儿陪袁使君跳一个天昏地暗?”

    卢聪这才恍然大面上不禁有些发红。等到悄悄离开了那座灯火通明的大和外头另外设席款待的一应从者们会出了这座苏州刺史署他听到杜士仪头也不回说了另外一句这下就更怔住了。

    “本来只打算在苏州建茶引辖邻近各地茶引分司的但现在看我打算把江南东道茶引司就设在苏而不是润州或是越州。你自己对哪些科目的制举最有把不妨告诉若有消我就可以立时让人引荐你参加。要知这有出身和无出入仕之后就是两码事”

    由处士出仕立时授美职大唐历史上并不是没但相比正途出仕的就是凤毛麟角。而一旦先入那么明经进士等常科就再也不能参唯一能够在自己的资历上增加浓墨重彩一笔就只有制科。因卢聪恍然醒悟到了这其中的差登时心中感念十分。可越是如他越是想到了当初想借由裴宁提醒杜士仪的此刻咬了咬牙便开口说道:“杜侍有件事我早就想说你既然早已功成名为何始终没有……”

    这后头娶妻生子四个字他还没来得及就只听见耳畔陡然之间传来了一声尖锐破空声。那一他只觉得一阵发直到一声小紧跟着又被一股巨力掀落马后背重重撞在了墙壁他才猛然间为之一惊。

    这是……

    “有刺客”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四百九十七章 栽赃

    read_content_up;

    自从六年多前去东都洛阳;安抚了因父丧而痛不yu生浑浑噩噩的崔俭玄;在回长安赶京兆府试的时候遇人劫杀之后;刺客这两个字;杜士仪已经觉得距离自己很遥远了。一来他用血的教训丨以及闹得捅破了天的决心;让自己的仇人看到这条路一旦失败的后果;二来和他结仇的都是大唐真正顶尖的人物;除了那些不计后果的二世祖;等闲不会用这种最愚蠢的**消灭手段。

    否则真要是有仇便请人去暗杀行刺;大唐那些彼此有隙的文武高官大臣;一年得死多少?

    所以;对于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凌厉风声;他也不禁有些预备不足;还是听到赤毕一声小心;多年早起练剑的习惯方才让他在第一时间直接跃起把卢聪一块裹挟下了马背;直接滚到了墙边上的yin影处躲避。

    当听到坐骑中箭时的惨嘶声;他不禁觉得整个人心里一缩;一只手习惯xing地伸向了腰间革囊。然而;如今他不像是当年在嵩山山间拿着铜丸打野兔打野鸡打松果的时候了;相比大有长进的弓马和剑术;这曾经倚为绝技的一手已经准头大降;因此;他只是犹犹豫豫地将其扣在手中;熟悉着那沉甸甸的手感。

    他出蜀之后;就算得罪过什么人;理应也不至于到要他命的地步。更何况;这是苏州刺史署大门前;在此年关之际捅出这么大的案子;那是要通天的

    “护着郎君”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赤毕同样又惊又怒。他已经跳了下马来;拔剑竭尽全力地磕开了先后两支箭;继而伸手在一旁夯土围墙上一撑一蹬;整个人敏捷地翻上了围墙。在已经完全昏暗下来的天sè中;他借着刺史署中明亮的灯光;将阔剑的剑身在眼前一横一拨;竟是将一片光斑直接向那一个目光所及的蒙面人眼睛上反shè而去。趁着对方微微一愣神的功夫;他已经如同蝙蝠一般腾空扑去;在距离对方还有两三步远处足尖一点;整个人缩成一团;直接撞入了对方怀中。

    “啊”

    随着那声惨叫;黑衣人胸前腿上连着了好几下;竟是从围墙上直接一个倒栽葱摔了下去;更远处的一个人见势不妙;慌忙扔下手中沉甸甸的大家伙狼狈而逃。见此情景;赤毕头也不回地撂下一句你们保护郎君;立刻单身一个人径直追了上去。而直到这时候;刺史署中方才有人听到动静急急忙忙冲了出来。

    而卢聪这才完全醒悟了过来。他使劲吞了一口唾沫;顾不得后背火辣辣的一阵阵疼痛;用于涩的嗓音开口问道:“真的是……真的是刺客?”

    “也许吧。”

    杜士仪用有些不太确定的口气答了一句;眉头却紧紧蹙了起来。

    他的从者中;最心腹的便是从他赴过生死;如今已经放为部曲的这一批七八个人;跟了他走南闯北忠心耿耿。趁着刺史署中有人出来查看动静;他们已经熟练地从马褡裢中取出了松脂火把;用火石点燃之后高高掣起。几个熊熊燃烧的火把将除却杜士仪和卢聪的藏身之所之外;所有地方都照得透亮;等确定四面围墙上都决计无人隐藏;刺客已经都被惊退了;又去看住了那个从墙上摔下来的黑衣人;从者们方才松了一口大气;其中之一当即快步上了前来。

    “郎君无恙否?”

    “无恙。”

    杜士仪抓住了他伸来的手站起身来;却又反手把地上的卢聪拖了起来;随即就看到了地上那匹倒毙的坐骑。不过这倏忽之间;那匹跟着他多年的坐骑便已经丢了xing命;而同样没能幸免于难的还有卢聪的坐骑;显然;对方在无法分辨出他和卢聪谁是正主的情况下;采取了宁杀错不放过的措施。而当他上前去蹲下身查看深深扎入了马颈的箭时;却又忍不住瞄了一眼相去不远扎进地里的两支箭;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安逸久了;真的是疏忽了

    “杜侍御没事吧?”

    在苏州刺史署门口出了这么大事情;听到那一声有刺客匆匆跑出来的几个人无不是满脸惶急。在看到杜士仪站起身后;虽有些衣衫破损狼狈;但至少还是囫囵完整的;几个人登时松了一口大气。而杜士仪示意从者分开路让这几人过来之后;便若有所思地问道:“可惊动了袁使君?”

    “这个”尽管有些难以启齿;但那为首的彪形大汉还是有些尴尬地说道;“明ri便是除夕;刚刚里头又是欢宴;所以前前后后都有些懈怠;不少人都喝醉了。乍然听见声音出来;我也一时没顾得上……”

    话虽如此说;但他心里却暗自叫苦。若不是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恐是有人在外头瞎嚷嚷;他早就进去禀告了苏州刺史袁盛;如今杜士仪问下来;他可不敢说出这样的私心;唯有希望杜士仪念着之前在里头饮宴时还挺欢快;不要把事情闹大了。否则;别说苏州刺史袁盛脱不开于系;就是从上至下的其他属官乃至于他们这些袁氏护卫;也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杜士仪却并没有质问威逼;而是招手示意一个自己的从者过来。见其默不做声地双手呈上了一支箭;他便若有所思地问道:“可认得出;这是民间的弓矢;还是其他?”

    “应是民间所用的弓矢。”那从者说着就注意到;几个袁氏护卫一听到自己的话就长长舒了一口气;但他下一句话却又加重了语气。“只是;单单看郎君和卢郎君倒毙的坐骑就可以看得出;刺客的箭术极准;而且……”

    他指了指不远处泥地上扎着的两支箭;面sè在火炬光芒照耀下显得格外冷厉:“倘若不是赤毕出声示jing;郎君反应迅捷;只怕这两支箭就不是扎在地上了”

    卢聪本来还在揉着摔疼的胳膊肘和膝盖;火辣辣的后背却暂时看不见;不知道是如何场景;可按照这番话向身后望去的时候;他就看见了那深深扎在黄土地上;入土三分;甚至连箭羽都纹丝不动的箭支;一时间方才知道自己竟是在鬼门关上打了个转。

    而杜士仪面sè只是微微yin沉了一下;心头却是怒火高炽;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冷冷吩咐道:“先不要声张;找个最擅长勘验痕迹的仵作来;把一切记录在案。这个抓住的刺客先单独关押单独审;问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袁使君那里;我亲自去说。”

    杜士仪竟然说不要声张;几个袁氏护卫登时如释重负;哪里还有不答应的。等到里头很快一个面sè还有些赤红的人出来;打着酒嗝却诚惶诚恐地上前行礼;杜士仪懒得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便复又踏入了刺史署。和刚刚离开时不过相隔了一小会儿;但那一瞬间的惊险仍然让他身上的汗毛都几乎倒竖了起来;更不要说他身后亦步亦趋却满脑子空白的卢聪了。

    大堂上依旧歌舞升平酒酣耳热;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杜士仪和卢聪的去而复返。不过;当杜士仪下场去半拖半拽地把袁盛请回到了主位上;随即又笑说把人请到后堂去醒酒时;其他人还是松快了不少。这一大把年纪的袁刺史若是真的因为太高兴而乐极生悲;谁也负不起责任。

    “杜……杜侍御;这天sè还早呢;我又没醉”

    袁盛的舌头都有些打结了;却还有些老不服气。知道这年纪大了就得当成老小孩来哄着;杜士仪便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袁使君;我刚刚出门遇刺。”

    “嗯?遇刺……什么”袁盛的酒意几乎全都给吓没了;半肚子酒液仿佛都化成冷汗出了。他一下子弹跳了起来;不可置信地问道;“此话当真?”

    “袁使君若是不信;不妨问问卢郎君。”

    袁盛使劲拿着袖子擦了擦脑袋;见卢聪脸sè灰败地点了点头;显然不是拿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不禁声音颤抖地说道:“醒酒汤……拿醒酒汤来”

    杜士仪刚刚进来时就已经让人去预备了醒酒汤;此刻当即就让卢聪去取。等到袁盛灌下去了一大碗**鲜汤;这位一大把年纪的苏州刺史终于清醒了过来。他又接过卢聪递来的用井水拧过的冰冷毛巾敷了敷额角;终于完全冷静了下来。

    “杜侍御到苏州不过是大半个月;在这里应没有想要置你于死地的仇人。

    “不要说在苏州;就是在蜀中也是同样道理。要知道;敢于刺杀朝廷命官;那是非同小可的罪名。”

    几乎在杜士仪话音刚落之际;外头就传来了一个压低嗓门的声音:“使君;外间有杜侍御的从者回来;说拿住了另一名逃走的刺客。前头一个也审完了

    “让赤毕进来。”杜士仪抢先吩咐了一句;见袁盛全没有在意;他知道对方并不介意这小小的越俎代庖。见卢聪垂下的双手仿佛在微微颤抖;他便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说道;“卢四郎;你也先坐下喘口气吧;毕竟是刀口上滚了一圈。”

    卢聪见杜士仪面sè如常;犹豫片刻就有些不自然地坐了下来。然而;须臾进来的那个他异常熟悉的从者在躬身行过礼后;就说出了一句让他再次大吃一惊的话。

    “这两个刺客说;是吴郡张氏中人买通了他们行此恶举。”

    袁盛倒吸一口凉气;而杜士仪却想也不想地冷笑摇头道:“笑话;张氏九郎虽则只见过我一面;一言不合就扬长而去;但若只为了这一丁点意气之争便行此不义之举;吴郡张氏数百年的名声毁于一旦;身为江左士族子弟;岂会如此不智?”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四百九十八章 原是故人伎俩

    read_content_up;

    除夕新年在即;无论是顾氏陆氏还是张氏;都正在为了即将到来的节ri而忙碌。除夕和正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ri;除却祭祀之外;还要涉及到和其余各家的礼尚往来;所以;当张丰听到刺史署来人时;说是苏州刺史袁盛请他前去说话时;他忍不住眉头大皱。

    “明ri我还要主持家中祭祀;袁使君难不成不知道么?”

    这话虽有几分不敬;但下头人哪敢指出来;只能面带苦sè地提醒道:“郎君;今ri袁使君在刺史署设宴款待杜侍御和裴御史;刺史署的一应属官和吴县上下的官员都在邀请之列;兴许是席间突然想起什么事要和郎君商量……”

    话还没说完;张丰就冷冷地打断道:“什么事;还不是想要和稀泥做和事老;江左袁氏越来越回去了二十年前另一位袁使君为苏州刺史时;也是不但重门第;而且更重祖先功绩;却不知道祖先功绩再高;倘若后人无用;也是门庭败落无人知罢了;看在他是苏州刺史的份上;我去就是”

    尽管自家郎君说了这么一堆不好听的话;但既然是答应去了;从者如释重负;哪里还会说些有的没的;慌忙答应一声就到外头去准备。

    此刻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坊中武侯巡夜之外;外头大街上还有其他兵卒;寻常百姓若不是家中有生老病死之类的急务;决计不许犯夜上街;但对于豪门大户来说;这种禁令其实就是一纸空文了。当张丰带着三五从者出门;武侯见到那张家的大红灯笼就远远让了路;又紧赶着吩咐同伴去打开坊门。

    所以;当众人来到刺史署门口时;距离来人相请才过去了小半个时辰。之前那一场刺杀的痕迹;现如今已经完全掩去;而此前笙歌曼舞的刺史署大堂也已经收了场;这会儿里里外外一片安静。尽管张丰是傲气的人;但留下从者随着引路的人入内去见袁盛的时候;他就察觉到气氛仿佛有些微妙。尽管是深夜;但论理一场饮宴过后;这刺史署中总会余下几分欢庆的气氛;可现如今却寂静得有些诡异。尤其是那带路的从者不时停下步子端详自己的目光;更是让他生出了几分jing惕之心。

    因而;等到昂首踏入了袁盛的书斋;果然看到旁边端坐着杜士仪;他长揖行礼后就毫不留情地问道:“袁使君今ri相请我来;可是为了要说服我改主意?吴郡张氏并非起自一朝一夕;倘若朝令夕改;岂不是沦为他人笑柄?恕我不能从命”

    袁盛还没说话就被张丰抢白了这一通;登时为之大怒。侨姓和吴姓之间;原本就是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更何况张齐丘在朝为兵部尚书;袁氏高官却也未必逊sè于他。因而;他把脸一沉就斥道:“张九郎也未免太过想当然了你张氏不想种茶;那是你们张氏的家务事;我不会管;杜侍御更不会想着去劝解;整个吴郡方圆数百里;却不是只有一户张家今天我召你来;是因为晚上刺史署欢宴过后;杜侍御和雅州卢都督之子卢四郎遇到了刺客。”

    张丰因为袁盛这毫不留情面的话而一时又气又恼;待听得最后一句话时;他先是更加惊怒;待要抢白时;却陡然体味到了其中深意。倘若不是刺客落网吐露了什么;即便袁盛身为苏州刺史;又怎么会贸贸然夤夜把他给召了来?

    “袁使君这是在怀疑我?”

    见张丰须臾面sè沉静了下来;杜士仪便欠了欠身示意袁盛把问话的事情交给自己;这才接过了话头道:“张郎君还请稍安勿躁。今夜饮宴;原本宾主尽欢;因而就连刺史署的吏员杂役卫士也有不少喝多了;所以我出来遇到刺客;并没有多少人知情。侥幸躲过一劫后;两个刺客都已经落网;据他们所供称;是张氏中人买通他们所为;但我却是决计不相信的。吴郡张氏从汉末到隋唐;一直人才辈出声名卓著;岂会因一时意气行此不义之举?”

    张丰的傲气是出自家族底蕴;也是出自自己明经及第;三任期满;考评全都在中等以上的自信;更是出自士族和寒门的分际。从魏晋开始;江南士大夫之中渐有品茗的习惯;尽管只是茗粥;但更多的是出自山茶野珍;如今却要出自田间地头;为寻常百姓崇尚风靡;这等于变相把风雅的习俗平民化。此时此刻杜士仪言语中对张氏颇有敬意;而且直接否定了刺客出自张氏支使;他终于面sè稍霁。

    “杜侍御既是如此说;缘何还要请我来此?”

    “今ri两个刺客;箭术极准;相形之下身手稍逊;绝非寻常之辈。吴地人物;应该无人能比张郎君更加了解;而且我更想知道;张氏可有什么仇敌;会做出此等混淆视听之举?”

    “原来如此。”

    张丰蹙了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