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现如今不少城中处决犯人之后;往往都会悬首旗杆以儆效尤。可在迎来徙居百姓的南门一口气挂了这么一排密密麻麻首级的景象;仍然分外骇人。今日前来上任的属官之中;二十五六岁身形瘦削的宋乃望便结结巴巴地说道:“这……杜长史就不怕人弹劾他滥杀么?云州城怎么会处决这么多人?”

    此话一出;原本在检查过所公验的一个士卒抬头看了一眼;旋即便笑了起来。

    “处决?云州都督府的一应政令;从上至下就没人敢阳奉阴违的;至于犯下杀头大罪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哪来那么多人可供处决?这是年初那批胆敢劫杀贵主的马贼;除了杜长史在那一夜诱杀的;其余首恶也在后来一一处决。这就觉得吓人了;想当初云州大捷之后;为了警告那些打云州主意的外夷;还有马贼之流;杜长史命将斩杀的贼人首级筑成京观摆设在四门;那才叫一个吓人呢足足上千颗脑袋;刚刚徙居到云州来的那些百姓无不是大气不敢吭一声现如今才刚刚挪到牛皮关去;运的时候也不知道多少人吓得不敢动弹。”这士卒一开口便是夸大其词;面上洋洋得意。

    京观

    统兵大将往往会用这一招来震慑敌人;但此举也往往会引来朝中御史弹劾;谁都没有想到;杜士仪一个三头及第的书生;竟然也会用这样狠辣的招数;甚至不在乎有损令名。只不过;这会儿竟然被区区城门守卒取笑;其他人自然都不愿意露出胆怯的心思。而那士卒在查验完了过所之后;知道这是来自长安到都督府上任的属官们;口气便客气了许多。

    “各位官人既是来都督府上任的;我让人带路就是。不过;今天杜长史到白登山去了;王司马未必在都督府;其他各曹参军应该总有人留守;不虞无人

    得知杜士仪今日竟然正好不在;苗含液心头竟是隐隐有些失望。众人之中以他为主;当下他微微颔首;其他人便跟着那领路的士卒进城。走在大街上;见四周欢声笑语不断;显然是腊月年关将近;云州景况渐好;百姓甚是安居乐业;原本还在暗自猜测云州究竟是怎样一个破败情形的人顿时暗自松了一口气。等到进了都督府所在的里坊;外头的喧嚣声音便仿佛潮水一般散去;纵有行人车马也无不屏气息声;以至于苗含液等人也不知不觉放缓了马速;压低了声

    这种沉肃;曾经上过金殿;进过三省六部的他们自然能够体会到;这种威压感本应该只有那些积威已久的官府才有;可云州都督府复置不到一年;竟然也能让人畏服如此;对于未来的上司;不少人心里都已经有了判断。因为云州偏远;苗含液并没有带妻室上任;其余人也多半只有婢妾随行;再加上还有人是从别的任上转调过来;并不和他们一路;即便如此;他们这一行六七十人;十余辆马车;行进在这街道上仍然显得分外扎眼。

    “去市易司;请往东北隅;去缉私署;西北隅;去公主府的;在西南面;大都督府则是在东南面。”

    十字街路口站着的一个差役一见苗含液等人面生;当即便出言指点了一句。直到引路的士卒上前和他说话;他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到都督府上任的官人们。早先都督府就已经满城张贴告示知会过了;没想到路上走了这么好些天。杜长史之前还说;年关将近;都督府忙不过来呢;这总算是有人手了”

    一个区区差役都能对他们的到来品头论足;众人都不知道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等到了都督府门前之后;见门前卫士分成两排按刀而立;一个个人在寒风中仿佛钉子似的一动不动;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这些头前还轻视过云州是新置之地的人就更加小心翼翼了起来;哪怕卫士待他们不卑不亢;而且先遣人通报了进去;也没有人敢出言打岔。好在没等多久;内中一个少年便匆匆出来。

    “杜长史早上就去了白登山;王司马则是去了北城巡视新修的箭楼;各位参军暂时脱不开身;便由我来迎一迎各位。”陈宝儿扫了众人一眼;见他们都用端详审视的目光盯着自己;他便坦然拱了拱手道;“我年少不才;杜长史辟为宣抚司判官;兼都督府记室。得知朝中已经选定了都督府的属官之后;杜长史就已经命人腾出了一应屋舍;各位先行安顿;等杜长史回来再拜见不迟。”

    陈宝儿说着便唤来了随从;谈笑间于脆利落地便把众人的住处指认了出去。一回头见众人脚下未动;他的目光便落在了苗含液身上;想了想就含笑问道:“敢问这位可是前来云州任宣抚副使的上党苗六郎?”

    “正是。”苗含液因记室之名;陡然想起了这看似才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是何人;当即问道;“可是杜长史高足陈小郎君?”

    “是;见过苗副使。”陈宝儿不敢怠慢;再次躬身行礼;随即笑道;“杜长史吩咐过;苗副使一行来了之后;便让我带苗副使一行在都督府和云州城四处转转。还请苗副使先行到院子中安顿;我一会儿就来拜访。”

    这一路上;苗含液虽然自伤仕途不顺;但和这些刚刚入仕;甚至于不少在流外蹉跎多年;到手的第一个官缺却远在这云州的人相比;却已经算得上少年得志了。所以;他和其他人的交流并不算很多;只有进士及第的兵曹参军宋乃望;以及田曹参军张再水;和他还算略有些话说。此刻随着都督府的从人们分头领人去安顿;张再水便对苗含液低声说道:“杜长史看似周到;可咱们这些人不来;都督府也一样井井有条;未必就缺了咱们不可。”

    宋乃望之前在城门口露了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咱们虽则没带家眷;从人也不多;但这都督府才多大;都安顿在这儿;那该有多逼仄?”

    苗含液知道两人都是进士及第后经过漫长的守选方才谋到了这第一任官;要是其他的下都督府;这第一任就是各曹参军;算得上是高就了;可云州复置不久;整个云州也就只这一座云中县;百姓还没有军卒多;身为一年才几十个的金贵进士;自然心里有些不平衡。可是;他想到当初杜士仪受命前来云州上任的时候;马贼肆虐;外族虎视眈眈;而云州城口不足两千;田只有数千亩;可人家从正当红的中书省右补阙到这里来就任;却甘之如饴;便不太想和他们搭话。

    “杜长史应该自有道理;别光顾着说话;先安顿好了再说。”

    见苗含液说着就带了自己的从者和行李随人去了;宋乃望和张再水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兴阑珊。苗含液身为杜士仪的副手;都没计较什么;他们还能怎样?等到了各自的住处;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己带来的人堪堪容纳得下;而且家具用具都预备好了;他们纵有怨气也稍稍平息了些。等到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外头传话说陈记室有请;众人自是复又来到了都督府的正堂前。

    此次来就任的是四曹参军;并一位录事一位参军事;剩下的属官尚未到任;陈宝儿却是带着他们先看了长史集议的正堂;然后却径直到各曹吏房转了一圈。发现吏员都已经配齐了;众人自是面色各异;而陈宝儿敏锐地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索性便解释道:“先前朝中委任了前头几位参军的时候;因城中人口渐多;政务繁忙;杜长史就已经吩咐把各曹吏缺补齐;由几位参军每人多领一曹;这就算是暂时度过了难关。如今既有各位前来;都督府方才是真正上了正轨。”

    “是啊是啊;如今终于有了帮手;我们也能透一口气了”随着这个大大咧咧的声音;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正是崔颢。他用挑衅的目光瞅了苗含液一眼;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云州从一穷二白起家;现如今已经度过了最难过的关卡;要说各位来上任正是碰上了好时候。否则碰见围城那当口;那才叫欲哭无泪呢……哎哟;这位不是苗六郎么?你也调任云州了?真巧啊”

    这厮是故意的

    崔颢在两京亦是名声赫赫;然而这名声不是好名声;而是风流薄幸的恶名声。所以;他这一番缠枪夹棒的话固然说得苗含液面色不悦;其他人更是脸上挂不住。而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又没有自报家门;宋乃望当即发作道:“苗六郎是云州宣抚司副使;我乃是云州都督府新任兵曹参军宋乃望;开元十三年进士;你是何人?”

    “小崔;别老是出口不饶人”此刻出言喝止打算反唇相讥的崔颢;稳步上前的正是王泠然。他随眼一瞟面色各异的众人;这才含笑说道;“在下云州功曹参军王泠然;开元五年进士;见过各位同僚。小崔是云州户曹参军;开元十一年进士。”

    开元五年和十一年的进士这应该算是前辈吧?

    相比崔颢的出言不逊;王泠然这一句话顿时把其他人一下子噎住了。而紧随其后;又有一个约摸四十面相豪爽的中年人大步而来。

    “这是咱们云州城的属官都到齐了?小崔和仲清既然都报了家门;那便轮到我了。我是云州司马王翰王子羽;景云二年进士。”

    这时候;方才有人陡然记起;云州这些属官之中;除却杜士仪征辟过一位处士;其他都是至少进士登科;甚至还登过制科的风流人物?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九十一章 当头一棒

    王翰;景云二年进士;开元九年制科极言直谏科再次登科。

    郭荃;开元三年进士。

    王泠然;开元五年进士。

    崔颢;开元十年进士。

    加上杜士仪自己三头及第;小小一个刚刚复置的云州;竟是在眼下这些新属官上任之前;就有五人乃是进士登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在朝中不得志;于是被左迁的典型。而随着苗含液等人的到来;再加上宋乃望张再水;进士的行列立时被扩充到了八人。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豪华阵容;就是在那些大州也颇为罕见;就不要说云州这种边陲之地了。

    所以;杜士仪还没回来;早一步回来的王翰便会同其他人;给了这帮心不甘情不愿到云州上任的新属官们一个下马威。苗含液见宋乃望和张再水一路上自矜进士金贵;瞧不起明经的两人;更瞧不起那些流外吏员出身的同僚;眼下却被王翰崔颢和王泠然等人噎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虽觉得他们尚未弄清楚状况便自取其辱;却还不得不为他们打圆场。

    “我们尚未抵达;都督府中的屋舍便都已经安排好了;实在是多谢各位周到。”

    “这是杜长史吩咐的;一来如今云中县廨尚未完工;县廨从县令以下都还没个影子;什么事都要都督府来出面;倘若住在别处;有什么事传信不方便。”郭荃不比崔颢攻击性强大;终究圆滑一些;此刻便担当起了解说的责任;“只不过都督府尚未完全完工;所以要委屈各位暂时住得逼仄一些。等到市易司和缉私署完全落成;吏舍就会全部迁过去;届时就算各位的家眷过来;也能住得宽敞了。”

    这话说得很委婉;宋乃望心气稍平;然而;张再水瞟了一眼陈宝儿;想到刚刚苗含液叫破了其人身份是杜士仪的弟子;而且看年纪不过十五六;杜士仪竟然征辟其为判官;和他们这些正经科场出身的同列;他不禁生出了深深的不忿;一时忘了刚刚才被人狠狠打击过;竟是又反唇相讥了一句。

    “这位陈小郎君听说是杜长史的弟子;瞧年纪尚不到弱冠;如此也可以征辟为判官;杜长史未免有些儿戏了吧?”

    他一面说;一面去看王翰等人;暗想这些人也和自己一样;千辛万苦方才进士及第;如今却要和一乡野小儿同列;必然是敢怒不敢言;自己一句话必然能引来众人共鸣。然而;陈宝儿的表情变化他还没看清楚;他自己却立刻成了众矢之的。

    “季珍是年不到弱冠;可他自从到了云州之后;整理文书;宣告政令;围城之日更是不辞辛苦;挨家挨户劝告出青壮;预备守城所需的沙袋;安抚民心;功不可没。张参军乍一到云州;寸功未立;却好意思自恃科场之能傲视于他;不嫌丢了我等身为进士金榜题名的脸”

    说这话的不是崔颢也不是王翰;而是当年最最傲气;曾经在玉真公主别馆的饮宴上挑衅杜士仪的王泠然

    见张再水登时脸上挂不下来;他却也不理会其人;冷冷地说道:“我从前年少轻狂时;也自以为做得好诗文;有些被人赞颂的名声;就有什么了不得;可入仕之后方才知道;些许文名在自荐时都未必能让人看得上;更不要说治理一地季珍有过目不忘之能;可他小小年纪最让人敬服的;却是肯踏踏实实做事做人”

    陈宝儿往日和王泠然交道固然打了不少;可总觉得对方淡淡的话很少;却没想到今日第一个为自己说话的竟然是他;一时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惶恐。可不等他开口;素来练达的郭荃竟也出言说道:“不错;若非杜长史不肯;我倒觉得;就是辟署季珍为一曹参军也尽可使得”

    崔颢眨了眨眼睛;仿佛没反应过来自己竟是连续被两个人抢了先;好一会儿才嘿然笑道:“仲清兄和郭兄说得好季珍虽年少;却比那些夸夸其谈的家伙可靠多了谁要是敢欺负他;我崔颢第一个不答应”

    作为原本云州都督府在杜士仪之下的第一人;王翰最后做了陈词总结:“各位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之际;还请不要大放厥词评判云州人事。要知道;这云州都督府从无到有;可都是别人的一番心血各位既没有见识过马贼肆虐;也没见识过粮荒之危;更没有见识过兵马围城。云州城便是区区一个童子;在最危难的时候都曾经帮大人去装过沙土;更不要说鞍前马后勤勤恳恳的季珍好了;还有的事情要做;别在这儿多耽误了;走走。”

    陈宝儿原本还惦记着杜士仪交托给自己的职责;可被王翰和崔颢一人抓了一只手;竟是无可奈何地被拖走了。至于王泠然和郭荃;也无心陪着有个二愣子的这些新同僚说话;一时间;众人竟是被于晾在了那儿。尤其是挑起了这一场事端的张再水;那脸色比最初吃瘪的宋乃望还要更难看。

    好半晌;张再水才憋出了几个字来:“欺人……欺人太甚;这官我当不下去了;大不了我辞官回长安”

    话音刚落;苗含液便淡淡地说道:“当年杜长史任成都令的时候;曾有县尉王铭刁难未果后挂冠而去;此后回京候选却杳无音信。如果张兄想要仿效那位王少府;敬请自便。我初到云州;还想四处看看;就不奉陪了。”

    张再水见苗含液略一拱手便拂袖而去;面色一时更加难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路上和他还算谈得来的宋乃望也立刻溜之大吉;更不要说他此前根本瞧不上的其他几个人了。须臾;他就被孤零零地撂在了那儿;进进出出的吏员们也都对他避若蛇蝎。那一刻;他赫然进退两难;欲哭无泪。

    等杜士仪从白登山上把玉真公主金仙公主和司马承祯接到了固安公主的公主府;然后回到都督府的时候;便得知了今日新到任的那些人吃了个下马威的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他到云州上任;调来了郭荃;王翰和崔颢送上了门;而王泠然是此前就跟固安公主到云州的;有这些品行能力都不错的属官;他压根就没指望吏部还能再给自己派些能力出众的帮手来。毕竟;好事不可能他一个人占全了;候选官员的素质本来就是良莠不齐的。

    所以;崔颢添油加醋说是苗含液指使人和陈宝儿过不去;他压根没往心里去;换了一身便服进了书斋后;便命陈宝儿去请了苗含液来。甫一见面;看着这个曾经在省试、关试、制科上都交手过的老对手;他便笑了笑说:“苗六郎;久违了。”

    多少恩怨情仇;都仿佛融入了这“久违了”三字。苗含液想起自己当初曲江论战时自以为是的意气风发;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很快回过神来;举手深深一揖道:“拜见杜长史。”

    “你我故交;不必多礼。”杜士仪可还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当初受命跟着河南尹王怡到长安断那桩谋逆大案;结果因王怡铁了心要穷究;他让韦礼说动苗含液;假传苗延嗣口信;暂时缓住了王怡的往事。那次要不是苗含液识大体同意了;恐怕还有得麻烦。所以;他一边说一边伸手将苗含液搀扶了起来;因笑道;“此次能得苗六郎拾遗补缺;我何其有幸。”

    “我从未出外为官;见识浅薄;来云州本只是受命一一禀报;何来拾遗补缺之能。”苗含液索性当着明人不说暗话;直接把自己这个副使的职责给挑明了。见杜士仪面色如常;他把心一横;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此前那位王户曹曾经说过;空有满腹经纶;根本治理不好一地;我惭愧得很;亦是只有纸上谈兵之能。只希望杜长史看在我们同年登科的份上;如有我力所能及的事;尽管吩咐。我不想蹉跎此行;浪费了大好机会”

    这话若能让苗延嗣那老狐狸听听就好了

    杜士仪暗自腹诽;却很高兴苗含液摆出的态度。脑筋一转;他便直言不讳地说道:“你既然如此说;那我与你看一物。”

    见杜士仪从架子上取下来一卷地图;随即到案上摊开;苗含液不禁好奇地站起身去打量;却发现是一卷详尽的云州地理图;除却邻近各州之外;而且还囊括了河北道的幽州和河东道太原;其中;几条河道上赫然画了重重的红线。

    “想来你进入云州之后也发现了;陆路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