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而突厥人没有。我们和唐人一样,也能耕种庄稼,也能说唐人的语言,但我们都知道,大唐一直都信不过我们。当年王晙举起屠刀的时候,各位都应该记得很清楚。先是突厥人,然后就轮到了我们这些从贞观年间就内迁六胡州的族民。那一仗,让咱们这些九姓族民死伤了三万余人!”

    见众人无不默然,刚刚的欢庆气氛一扫而空,康无延方才冷笑一声道:“我们苟延残喘保住了自己的族民,可如今江淮河洛那边已经一批批把人放回来了,而且我们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送上了几乎相当于部族全数青壮的兵马,可换来的还是杜大帅的猜忌!”

第866章 昭武诸胡

    贞观四年太宗李世民平定东突厥之后,就把东突厥降户安置在从灵州到幽州的北面一线。而关内道北部的六胡州,一直都是以附庸东突厥的粟特人为主,最初是羁縻州,到了高宗调露年间方才转为正州,大唐直接委派刺史管辖。此地北带丰州、胜州,南临京畿长安,东西连通灵州、夏州,乃是河曲之要害,气候干燥,地势平缓,并没有什么宽广的大河,往来全凭陆路,正是丰州南下灵州、盐州和夏州的咽喉。

    所以,当年康待宾那一场叛乱,可以说整个大唐都受到了震动,时任朔方节度使的王晙固然率先领兵平乱,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也奉旨率兵渡黄河北上,此外,河东大同军、横塞军一线的同罗、仆固等铁勒兵马也奉命围剿,再加上河东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领兵出击。可以说,那连场大战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尽,但在场这些昭武族酋只要回想起那时候的情景,便忍不住打寒噤。

    康待宾兵威最盛的时候,曾经一度打下了兰池州都督府,可结果如何,还不是最终被打得七零八落,自己也被押送长安腰斩?

    故而康无延重提旧事,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族老便轻咳一声道:“杜大帅对咱们也着实算是不错了。要知道,咱们送去的兵马这不是过年就都回来了?而且,还发放了相应的年物。杜大帅也说了,日后不用这些兵马常驻灵州,咱们所付出的的不过是之前那几个月的供给罢了。”

    “那是他生怕这数千兵马驻扎灵州左近,万一哗变的后果!”康无延没好气地冷笑一声,见其他人面色各异,他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道,“你们可别告诉我说,不知道近来的传闻!咱们费尽辛苦请求把那些当年的叛军赦归故地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否则我们何必做小伏低,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可如今呢?杜大帅从长安调了一个康庭兰来,亲自主持那些胡户的安置事宜,我们想插手也被婉拒,用一句中原的话说,这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猜忌什么的,众人都不愿多想,王晙镇守朔方期间也同样是一天到晚提防那些铁勒降户,还有他们这些粟特人,李祎也是一样不曾有一天放松过警惕,杜士仪不相信他们,这也是常理常情。可康无延直言不讳地说出他们之前付出了代价,却可能颗粒无收,不免有人发起了牢骚。

    “这倒是,奉命安置那些人的唐军防咱们就如同防贼似的,但凡有人接近便会严正警告,我也听说了,康长老想要见嫡亲舅舅也被人拦了下来。”这次说话的是安铁奴,安姓一族的族长,他抱怨了一句后,便气咻咻地说道,“听说那些迁回来的胡户因为此前被打散了安置各处,形同一片散沙,杜大帅还会亲自出面为他们选出首领。这下子可好,咱们辛辛苦苦请求把人赦归回来,一转眼却让他们高我们一等,哪有这样的道理!”

    “正是这话。”当初向杜士仪提出赦归当年那些胡户的请求,就是康无延首倡,故而如今此事眼看就要泡汤,他是最最恼羞成怒的。然而,他也害怕杜士仪的凌厉手段,此刻见还有人面露疑虑,他便放缓和了语气说道,“各位,我也知道,大唐兵锋之利,就连如今的突厥都难以抗衡,所以,我自不会自不量力,要求大家真去和杜大帅掰腕子。施加压力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一点可以借鉴中原的兵法,比如,我们可以借刀杀人。”

    安铁奴早和康无延串通一气,此刻自然恪尽自己这个托儿的职责:“怎么个借刀杀人法?”

    “河洛江淮回来的那些人,离开故土太久了,老一辈的人没剩下几个,就是当初和咱们相熟的,也早已经疏远了,根本不会记得我们伸出手帮了他们一把,让他们得以回归故地的恩情。而那些年轻的就更不用说,一个个都把咱们当成路人似的。就算将来把他们依照姓氏收入我们的族中,也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情来,所以,得让他们知道厉害,知道感恩。而且,也得让杜大帅知道,这些人不像我们,他们当年就能高举叛旗,现在也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安铁奴耐不住性子,干脆替康无延把话说了出来:“这么说,咱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挑唆那些家伙闹事甚至于动兵,等到杜大帅狠狠将他们镇压下去之后,必定会醒悟到,把他们打散了安置在咱们各部当中,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法子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个胡酋大为赞赏,甚至说出了一句自己都不怎么懂的文言古话。

    “不用咱们去和杜大帅撕破脸就行了,否则还真让人心里发怵。”

    见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答应,康无延知道经过从前康待宾那件事,没有人再愿意贸贸然和大唐交兵,他自己也是一样。只不过,一个人去做这种事,总比不上把所有人拉下水来得好。于是,当这除夕夜的饮宴散去之后,众族酋回归之后,纷纷派出了心腹人等前去那些赦归胡户的安置地,寻找可趁之机。毕竟,大过年的,唐人也要过节,总不至于像平日里那样防范森严。

    长途跋涉回迁故地的第一批胡户,如今已经来了大约三千余人,其中大多来自河洛,少部分来自于江淮。其中多是康、安、何、石这四姓,也就是康待宾起兵反唐,打算叛归突厥的嫡系人马。多年的异乡生涯,老一代死的死,活下来的也已经满脸皱纹,年轻一代长自异地他乡,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当地人不同,而且官府一直都严加巡查监管,从来只能从长辈的口中听说六州旧地是什么样子。

    如今回到了宥州,但只见草原无边无际,天地宽广无垠,有人喜欢,也有人更习惯中原生活,因而磕磕绊绊大小纷争不断。再加上当年散居各处,官府严防串联,他们也没个真正能压服所有人的首领。

    康庭兰和当年跟随王晙平定六胡州之乱,获封左威卫大将军的康植是远亲,很早就徙居洛阳,但凭着他姓康,母亲出自安氏,典型的胡人相貌,而且又能说一口流利的粟特语和突厥语,在整个安置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他将这批迁回来的胡户按照姓氏分成一个个部族,其中康姓和安姓最多,都有四百余口,石姓则是三百余口,余者多半都是二百多甚至一百多的小群落。而后,他亲自遍访各族,与老者攀谈,选出年高而又通事理的作为族长,此次过年又发放了一批物资,初步稳定了人心。

    这一日是正月初三,他再次带着十余亲兵造访了康姓族人的聚居点,正在和长老康特仁言笑盈盈攀谈之时,却只听外间好一阵喧哗,紧跟着就是十余人手持利刃的青年闯了进来。见此情景,康特仁登时大惊失色,尤其是发现其中竟然还有自己的幼子,他更是又惊又怒:“你们这是干什么?”

    “康将军,我们当年背井离乡从这里被迁到了内地,现在又吃了无数苦头迁了回来,如今还只是过第一个年,还没来得及让所有人住在遮风挡雨的帐篷里,还没来得及让上上下下都能喝酒吃肉,官府就打算从我们中间征兵,还打算征重税,这是把我们当成待宰羔羊吗?”

    六岁随父亲迁居内地,那种颠沛流离的艰苦,至今康德勒还能记得清清楚楚,而这次远道跋涉回归,放弃已经熟悉的家园,他只觉得心下烦躁至极,因而一听到传闻就立刻炸了。此时此刻,气势汹汹闯进来的他在质问了这么一番话后,便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气急败坏地嚷嚷道:“阿爷,我们忍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回来了还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这种生活我受够了!”

    自己身上肩负了怎样重大的任务,康庭兰事先心里有数。他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些赦归胡户中发生骚乱的可能性,也许是当年那些老人不甘寂寞,也许是年轻一代对于宥州的陌生,如今发生的情况自然是后者。因而,他并没有任何惊慌失措,而是从容起身反问道:“所谓征兵和征重税的话,尔等是从何处听来的?我身负杜大帅之命,总领此次安置你们的事,从未听过这样的传言!”

    “你别想瞒骗我们,你当着大唐的高官,早已不是我们的族人了!杜大帅分明没安好心!”

    听到那康德勒迸出这么一句话,康庭兰不禁嗤笑道:“没安好心?你们远道跋涉回来的时候,带了些什么东西?而现在安置你们的宥州这三县,从帐篷到牛羊到牧场,你们认为是凭空掉下来的?你们都不是三岁小孩,一头牛多少钱,一头羊多少钱,而一顶油毡帐篷,又是多少钱?征重税,征兵打仗?你们先问问自己的良心,如今你们吃的用的住的,用了杜大帅多少钱?”

    此话一出,不但康德勒为之语塞,就连其父康特仁也不禁点头。杜士仪通过之前那场胜仗,从骨颉利败军身上捞了一大票,从突厥登利可汗的互市那儿又捞了不小的一票,再加上柜坊飞票这样的商业运作从中抽头,亦是获得了稳定的进项,这才能够分批安置这些迁回之时几乎一穷二白的胡户。可这些事外人哪里晓得?听到康庭兰和他们计算这些,有的人脑袋冷静了下来,不禁怀疑起了外头的说辞,但也有人反而被冲昏了头。

    康德勒背后的一个提着弓箭的年轻人便怒不可遏地叫道:“胡说八道,你这是狡辩!”

    话音刚落,说时迟那时快,他抬手拉弓搭箭,竟是径直冲着康庭兰一箭射去!

第867章 从天而降

    大帐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想到竟有人在这当口悍然动手。康庭兰亦并非武勇见长,而且如今年岁也已经五十出头了,眼睁睁看着利箭扑面而来,他总算是稍稍一闪,想着至少要避开要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旁边一人却是身形一动,但发现还有人采取了行动之际,他只一犹豫,旋即硬生生停住了。因为就在他动作之前,一个年迈的人影抢先挡在了康庭兰之前。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垂垂老矣七十出头的康特仁。

    那一箭正中康特仁肋下,捂着伤口的他踉跄屈下一膝跪倒在地。直到这时候,其他人方才为之大哗,尤其是康德勒一个箭步冲上前来,满脸震惊地叫道:“阿爷,阿爷你这是干什么!”

    “滚!”

    康特仁用尽全身力气怒吼了一声,见旁边的康庭兰一面伸手搀扶住了自己,一面厉声喝令拿下出手射箭之人,一时间大帐中一团乱。他强忍剧痛想要开口,可他终究年事已高,用尽浑身力气挡下了那要命的一箭,他已经完全到了极限。此刻见幼子仿佛没听到自己的叱喝似的,竟是推开康庭兰的手,独自使劲抱住了自己,继而又手忙脚乱撕扯布条掩住他的伤口想要止血,奈何却效果甚微,他不禁露出了惨然笑容。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年叛乱的康待宾是他的侄儿,他们这一支却并非从贞观年间开始就定居六胡州的粟特人。可见此地水草肥美,生活平静,他就有了安居乐业的念头。可是,康待宾看到毗伽可汗把九姓铁勒打得屁滚尿流后,又觉得在大唐没法得到权势和地位,于是方才动心反叛去投突厥,甚至还可笑地自封叶护。

    结果,就因为一个人的野心,一直在六胡州休养生息,日子过得很不错的粟特诸部族人,死伤了多少?如今,好不容易回到故地,却又掀起这样的波澜,他只恨自己垂垂老矣,身边很多族人又分散各地太久了,他完全管不住了!

    “阿爷,阿爷,你怎么那么傻!为什么要护着那个康庭兰……”

    康德勒不停地叫嚷着,完全忘了去追究背后那个不经他同意就动手的人。这个时候,在父子两人身边,大帐中已然乱成一团。刀枪剑影,人影翻飞,兵器交击声不绝于耳。就在康特仁蠕动着嘴唇,打算奋起最后一点力气告诫儿子几句的时候,便只听外间突然传来了一声暴喝。

    “全都给我住手,违者立斩不饶!”

    即使在一团混战中,此人的声音也完全不会被忽略。就连搂抱着父亲的康德勒也忍不住回头望去,待发现陡然之间,门外冲进来众多身穿和族民差不多服装,却明显骁勇善战的大汉,锋利的箭矢上正流露出丝丝寒光的时候,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继而就露出了怨毒的表情。

    “康庭兰,我阿爷救了你,没想到你原本就没安好心!”

    康庭兰原本正持刀指挥护卫们抵挡那些年轻康姓族民,看到这一幕的他同样惊愕难当。然而,眼看那些蜂拥进来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时三刻制服了大帐中那些康姓族民,而后让开一条通路的时候,他忍不住生出了一个念头。等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外头进来,他只觉得一颗心完全放下,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叫道:“杜大帅!”

    这一声杜大帅一出,打仗中原本对峙厮打的两拨人全都大吃一惊,只有一直守在康庭兰身侧的那个护卫仿佛早就知道似的,毫不动容。

    见一双双眼睛全都直视着自己,杜士仪眼神一扫,立时有两个亲兵快步抢上前来,将惊怒交加的康德勒给拖到了一边,而他则是看了一眼满地狼藉以及浑身是血的康特仁,沉声喝道:“军医何在?先给康族长治伤。”

    趁着一个军医快步上前去给康特仁调治之际,杜士仪方才看向康庭兰问道:“何人率先伤人?”

    “大帅,是康德勒身后突然有人暗箭伤我,幸得康族长挺身相救,我这才能保平安。”尽管自己差点中箭,但康庭兰还是将之前发生的实情一一道来,末了才指着一个被反剪双手按在地上的青年说,“就是此人突然拉弓射箭,险些使得局势一下子失控!”

    那青年刚刚被康庭兰身边的两个护卫给盯上了,想逃出去却没逃成,而且杜士仪来得太快,带来的亲兵又太悍勇,他根本来不及反抗就被生擒。此刻,面对那如同刀子一般的目光,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想要说话时喉咙口却仿佛被堵住了似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让他庆幸的是,杜士仪很快就把目光转到了康德勒身上,让他不必再接受那犀利目光的审视。

    “就是你带人冲进来,说是我要加税征兵?”

    康德勒被人从父亲身边拖走时,本已经怒火高炽,可眼见得有军医进来满头大汗地给父亲取箭头,敷伤药,包扎伤口,他顿时有些糊涂了。当杜士仪质问自己的时候,他虽心乱如麻,但还是耿着脑袋道:“没错,就是我!杜大帅都敢做了,难道还不许我声张?”

    “君子之道,敢做敢当,可是,征税也好,征兵也罢,是你亲耳听见我对人吩咐,还是亲眼看到此事已经施行?”杜士仪见康德勒张了张嘴,他不禁嗤笑道,“征重税?你们的种牛和种羊全都是我命人送来的,你们的牧场,是我亲自划出来的,就连现在你们住的帐篷,也全都是我命人一顶顶制成,然后让你们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既然你们除了自己的人以及身上的衣裳,其他的一切都是我给的,还能拿什么交重税?愚蠢无知!”

    这话刚刚康庭兰说过一遍,然而此刻杜士仪再说,听在众人耳中,如康德勒就只觉得面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大不是滋味。而让他更加无地自容的是,紧跟着,杜士仪又出声叫道:“曹金山,史万奴,你二人进来!”

    应声进来的两人因此前随郭子仪出征有功,杜士仪录为别将,如今一身军袍甲胄穿上,自是显得格外威武。

    “半年前,你们随子仪于狼山大败突厥骨颉利兵马之前,也曾经担心过会被人当成是阵前送死鬼,可有此事?”

    郭子仪当初那番话固然狠,可如今回想回想,曹金山和史万奴全都觉得振聋发聩,若无那时候这一番当头棒喝,也没有他们的今天。于是,曹金山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是。”

    “可结果如何?”

    “结果若非我们后来拼死力争,郭将军险些把我们全都放在后军。郭将军说,先锋要的是最不怕死的人,不要还未上阵就先言败死的胆小鼠辈!”

    这却是把郭子仪的话稍稍改头换面。这时候,杜士仪方才似笑非笑地说道:“你们可曾听到了?当年燕国公在世的时候,就一度在各地裁撤边军六十万,而我这次,更是把当初那些胡酋凑出来供灵州征调的数千兵马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