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5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玙突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低声问道:“我记得,韦坚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嫂子,是已故楚国公姜皎之女?”

    “你是说姜氏?”韦氏蹙了蹙眉,随即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姜氏当初自以为是楚国公姜皎之女,倨傲非常,而后姜皎见罪之后,她又难改妒忌,阿兄素来不喜欢她。而且,她又没生出个儿子来!”

    “唉,难道你不知道,中书令李林甫乃是姜皎的外甥,素来最支持惠妃及寿王。如今惠妃已故,寿王无强援,我不求他支持我,至少他别在后头给我使绊子!这些年来朝中宰辅走马灯似的换,多少高官突然就没影了,唯有他这十几年来飞黄腾达,一步步走得很稳。”

    韦氏犹豫片刻,终究还是答应来日召见韦坚夫人姜氏。只是,夫妻俩夤夜辗转反侧,全都睡不着,渐渐便又说起了枕边私语。尽管这一次立储来得突然,而且揣摸不出天子的心意,可在最初的惊悸过后,两人终于生出了一丝对将来的憧憬。

    虽有韦宾被杖杀的案子在前,可韦氏最不缺的就是兄弟!除却韦坚之外,韦氏还有三个兄弟在,一想到这些亲族倘若能够官至高位,韦家将无限风光,韦氏终于觉得心热了起来,咬着李玙的耳朵说出了一句话。

    “三郎,陛下行三,你也行三,说不定这是上天注定,你将来君临天下!”

    李玙浑身一僵,随即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低声应道:“苟富贵,勿相忘!”

第902章 天下之大,兴亡皆苦

    册立太子的消息经由大唐最为自豪的驿路,星夜传至各方。尽管尚未行册封之礼,可虚悬将近一年的东宫储位最终有了主人,这却已经毫无疑问。只不过,武惠妃去世追赠贞顺皇后,大多数州县官员都认为寿王李瑁乃是最可能的太子人选,而忠王李玙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几乎少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故而接到这样的消息,也不知道多少人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而杜士仪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也得到了固安公主的另一封急报,说是玉奴被天子命人送回了玉真观。然而,这样听似很坏的消息,却是他在设计武惠妃之前就最想看到的,不论如何,玉真公主怎么都会护着这个徒儿,这反而是最好的结局。长长舒了一口气的他甚至想到,若能趁此让玉奴和寿王离婚,然后让其就此远走高飞,那必然会更加圆满。想到这里,即便如今身在寝室,他仍是少不得立时提笔,给固安公主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

    王容在旁边听得分明,见那狼卫接过密信后,熟门熟路地藏在了刀鞘的特制夹层,磕过头后便随着虎牙离去,她便挨着杜士仪坐下,轻声问道:“东宫既然有了新主,废太子李瑛和李瑶李琚三人不知如何了?”

    “总算咱们那位陛下并未派人前往赐死,他们三人都逃得一条性命。可贬所不在一处,如果一直郁结于心,养尊处优惯了的他们恐怕未必吃得消。所以,通过长安城的渠道,种种消息变化,我都让人及时知会了他们三个。想来知道子女有人照料,而入主东宫的并非寿王李瑁,他们也许能够多熬一两年。而等到陛下的目光从他们身上离开,也许就能想个办法,让他们就此瞒天过海,隐姓埋名到其他的地方去生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曾经有那样尊贵的身份,可如今却几乎一无所有,还能到哪去?”

    “幼娘,你错了,这个天下,并不只有大唐,否则我也不会让罗盈和岳五娘陈宝儿费尽心思于漠北建下基业。极西之地,大食曾经与大唐争夺西域,如今也依旧雄踞西方,而更遥远的地方,还有法兰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大唐虽然幅员辽阔,万邦来朝,可如果自诩为天朝,目光仅限于此地,那也不过如此了。踏出这个国家,他们还能看到更辽阔的天空。”

    杜士仪当年就曾经用这个话题引诱过王昌龄和高适,以至于两人远游西域。然而,由于大食对西域的蚕食,他们的行程就只限于葱岭以东,再西边就难以涉足。兼且他们都是以经世济国为己任的士人,不可能和逐利的商人一样前往更遥远的他乡。可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不同。他们有父亲,有妻儿,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几乎和他们割裂了开来,天下之大,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王容并不是第一次听杜士仪提及天下之大。可这一次,杜士仪的口吻截然不同,就仿佛他的脚步并不限于大唐,而是去过那些异国他乡似的。沉默了片刻,她没有试图反驳,而是低声说道:“那回纥之主骨力裴罗既是要派使臣前往长安,会不会就此引诱陛下生出灭突厥之心?”

    “契丹远远弱于突厥,当年可突于更是掀起了滔天战火,历经信安王和张守珪两位名将屡次进击,也不过杀了可突于,尚未达到覆灭契丹的效果。而且,这还是有奚人度稽部以及一些部族从旁助战的效果。当然,白山黑水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大军进击的效果。可即便如此,有契丹的先例在前,陛下就算再急功近利,也不会认为真的就能够一战倾覆突厥。所以,要打突厥,那就只有一个字,拖!把局势搅得越复杂越好。否则,突厥一灭,我便难以安居朔方。”

    尽管杜士仪对忠王李玙同样谈不上什么好感,可至少比寿王李瑁入主东宫,玉奴成为徒具虚名的太子妃来得强,故而这样一件事,他自是随大流地上了贺表。然而,另外一个消息他就没法高兴得起来了。

    崔希逸尽管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对吐蕃打了一场胜仗,月前又和杜希望联手,击退了吐蕃一番攻势,然而因为自己始终因为失信而耿耿于怀,即便杜士仪和杜希望都曾经在之前回京述职时帮忙遮掩,可李隆基却因此对其颇有微词,竟是将其转迁太原尹。太原尹坐镇北都,兼领北都军器监,可这次崔希逸竟然没能兼领河东节度,一时人人都知道,他这算是失宠了。

    而转任河西节度使的竟然是李林甫的旧交,与其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萧炅。面对这样一个坏消息,杜士仪唯有庆幸南霁云如今在陇右节度杜希望麾下,杜希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至少是性格直爽的实诚人,南霁云总不至于无用武之地。否则,若是不幸归在萧炅麾下,他就不得不上书力争把人调到朔方来了。而与此同时,李隆基也算真正和吐蕃撕破了脸,河西陇右之外,又分派王昱任剑南节度使,竟是打算分三路抗击吐蕃。

    而赤岭上那座当初杜士仪亲自撰文,李佺亲自监督打造,才矗立了不过四五载的大唐和吐蕃界碑,也就此化为了一堆碎石。

    这天晚上,李佺破天荒亲自带着酒前来邀杜士仪小酌,说到被毁弃的赤岭界碑,他不禁百感交集,给自己满斟了一杯一饮而尽后,便不无苦涩地说道:“我虽说是宗室,但其实和帝室已经关系很偏远了。我很早就没了父亲,他战死在王孝杰领衔征契丹的那连场败战中。说实在的,则天皇后在位的时候,别的都不说,可对外的战事几乎连连败退,直到她死了,这才渐渐各有起色。而我自己当初也曾经在幽州呆过,深知打仗是什么光景。”

    他重重放下酒杯一抹嘴,这才带着几分醉意说道:“上头的将帅都想打仗,因为这样才有军功,才能向上爬,可下头的兵卒没有一个愿意去战场下死命拼,因为如今不比大唐建国之初,只要有军功,就能分田地,封勋官,子孙有仕进之途,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现在,即便你勋封上柱国,可儿子连求一流外吏员好缺都未必容易,更不要说入仕……所以,军中逃兵此起彼伏。也就是这些年不用府兵,改为募兵,这才有所扭转。”

    “因为利令智昏的属官,贪得无厌的阉宦,由此挑起边衅,以至于大唐和吐蕃的界碑就此毁弃,这确实很可惜。”

    杜士仪附和了一句,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能够理解李佺的郁闷,当初因为牛仙童的自作主张,他自己也明明有过很好的进击机会,可却还是放弃了,如今想到河陇如此局面,他曾问过自己是否有过后悔,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尽管他还不至于厚脸皮到自诩为善战者,可他至少知道什么仗需要打,什么仗不需要打!

    只希望他遣张兴入吐蕃为使臣,费尽心思和金城公主建立的渠道,不会就此废弃!

    更何况,如果打,该如何用人,如何分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杜希望也许可堪镇守陇右,而萧炅却绝对不是节度河西的好人选,至于王忠嗣嗤之以鼻,皇甫惟明却极其亲近的王昱,他更是觉得此人担任剑南节度使简直匪夷所思!观其升官之路,竟比他和王忠嗣这两个升官迅猛的人更快!

    可这个王昱有什么战功,有什么政绩?

    李佺一夜宿醉,杜士仪便留了他在灵州都督府中宿了一夜,可天明时分,他正命人将这位朔方节度副使送回居处时,却和匆匆而来的来瑱撞了个正着。面带戚容的来瑱一见杜士仪,便双膝一软,径直跪在了地上。杜士仪吓了一跳,连忙疾步上前去搀扶他。

    “好端端的这是干什么?”

    “大帅,家父……家父过世了!”

    面对这样一个噩耗,杜士仪不禁愣了神,良久方才反应了过来。倒吸一口凉气的他连忙用力将来瑱拽了起来,随即沉声说道:“先别急,随我回灵武堂慢慢说。”

    等回到灵武堂,来瑱说起大清早灵武城门开启之后,来自龟兹镇的使者便叩开了他的家门,报知了这样一个消息的时候,一时平日得理不饶人最是刚强的这位青年竟是泣不成声:“父母在,不远游,我却只因为一己之私,弃父亲于不顾,更是远仕朔方,使得不能尽孝于父亲膝下!我对不起大帅信赖器重,只请解职回安西,料理父亲后事。”

    面对这样的要求,杜士仪当即点头答应道:“这是你身为人子应有的孝义,我会即刻拨牙兵百人护送你回龟兹镇。等你扶柩回乡守制期满,如果愿意回来,我随时虚位以待!”

    来瑱深知杜士仪用人极准,而且他比起郭子仪之沉稳多谋,大气自如,仆固怀恩之勇,全都差距颇大,自己若是离开朔方,一定会有人补上自己的位子,异日回来时过境迁,还不知道会如何。所以,听到杜士仪不但派兵护送他回去,而且还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他只觉得铭感五内,复又下拜道:“蒙大帅不弃,来瑱方才能够以弱冠入幕,至有今日。将来等到我为父亲守制期满,定当回来报效,为大帅马前卒!”

第903章 世态炎凉,经略四镇

    由朔方到龟兹镇的数千里,来瑱满心悲凉,可即便日夜兼程赶路,他仍然用了十余日方才抵达。当一路奔进安西都护府,在殡堂中见到的却只是冰冷的灵柩时,他忍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地,随即放声痛哭了起来。而他的母亲好容易盼到了儿子归来,却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也是泪如泉涌,弟妹们亦然,一时整个殡堂哀声四起,就连前来帮忙办理丧事的属官们也不禁各自暗叹。

    因为杜士仪和来瑱的一同举荐,再加上自己也竭力表现,封常清之前被来曜辟署为巡官,可上任不到两年便遭逢幕主过世,除却来家人最伤心之外,封常清也同样是心中悲凉。如今西域突骑施内乱之兆已经很明显了,故而朝中对于来曜去世的反应也相当快,新的任命已经抵达了龟兹镇,却是以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兼领安西副都护,碛西节度使。一朝天子一朝臣,盖嘉运乃是彻头彻尾的武将,对于属官武将动辄呵斥,幕府本没有几个像样士人。

    而作为来曜旧幕府的众官,就没有一个被留任的,上上下下全都为之心灰意冷!

    即便如此,封常清还是打起精神帮着来瑱奔前走后。来瑱以孝子的身份打理完丧事,预备扶柩回邠州的前夜,却是单独见了封常清。得知新任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对父亲幕府众人的恶劣态度,他忍不住英眉倒竖,随即颓然叹了一口气。

    “常清,如今阿爷已经不在了,我虽有心相助,可却已经力不从心。我现在才算是明白,能和杜大帅那样沿用前任节帅旧人,托以腹心有多难得!我这几日也因为料理丧事忙昏了头,如今虽已夤夜,你陪我去一趟各位幕府官处,容我亲自致谢。”

    封常清回到龟兹镇进入安西都护府,事来曜为幕主,也曾经听人说过从前的来瑱——无非是恃才傲物,脾气急躁,有时候不能容人——他在朔方和来瑱只打过一次交道,对此印象不深,可如今来瑱回来,赫然是另一幅光景,他不禁对其在杜士仪幕府的经历大生好奇。陪着来瑱前往四处拜谢,见那些跟随来曜多年的幕府旧人提到旧主时,或泣不成声,或悲叹其早逝,或对来瑱期许极高,他就更佩服这位已故节帅之子在临走前夜的这番补救了。

    最让他心中悸动的是,对于辅佐父亲时间最长的两位节度判官,来瑱行了大礼拜谢,继而更是出口承诺道:“二位相佐阿爷的情分,我身为人子,感激不尽。如若二位来日选官,能够各遂心愿,自是最好。倘若朝中诸公不能用人才,他日我有幸能够继承父亲衣钵,定然不会让二位就此蹉跎!”

    来瑱说这番话时,雄心壮志溢于言表,那两位节度判官从前也知道这位节度公子有大志,可如今听到这番表白,仍不免心中感动。即便并不看好来瑱能在十年二十年中达到其父的高度,而他们也恐怕等不了这么多年,可这样的表态仍然令他们为之动容。

    等到拜访完诸人,重新回到了那座已经不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安西都护府中,来瑱坐下之后,摩挲着父亲那张熟悉的大案,因为无数昼夜而被打磨得圆润光滑无比的凭几,以及那些镇纸笔洗等物时,他忍不住眼露水光,好一阵子方才抬头看着封常清。

    “常清,如今杜大帅节度朔方,已然令行禁止,再无人敢阳奉阴违。如果你觉得在这里苦熬岁月无所作为,不妨去朔方,想来杜大帅应会好好安置你。”

    “多谢公子,但我已得伊州王使君之邀,打算前往伊州。”

    封常清摇了摇头,继而想起奉命赶往庭州去见盖嘉运的杜黯之。比起他来,杜黯之一个外乡人,孤零零一个在安西都护府的日子只会更加难熬!至于他,虽说伊州刺史王翰没办法辟署他为官,但至少会重视他,用他的建言,相形之下,他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来瑱也听说过伊州刺史王翰乃是杜士仪的旧友,当下放下心来。等到次日清早,他和母亲以及其他弟妹扶柩出了安西都护府,打算踏上远途回乡之路时,遥望这座曾经留下自己多年岁月的都护府,他只觉得百般滋味在心头,随即毅然决然地转头离去。而众多送行的人中,惋惜叹气者不少,但啧啧称奇者更多。

    在封常清身后不远处,就有一个年约三十余岁的偏将对左右说道:“来大帅起自卒伍,却因为一次次实打实的战功而屡次升迁,最终节度安西四镇,先后官拜鸿胪卿,右领军大将军,可以说是吾辈楷模!只可惜来大帅这一去,我等被盖大帅视若敝屣,恐怕下场比幕府众官好不到哪去。”

    封常清闻声转头,见说话的那偏将仪容俊伟,身量高大,登时认出那是高仙芝。高仙芝弱冠从军,才二十余岁便已经官拜游击将军,曾经从来曜征讨突骑施苏禄可汗,因功擢偏将,乃是军中新贵,素来眼高于顶。可如今盖嘉运上任,人还没到龟兹镇来,可几次手令却对安西诸将嗤之以鼻,也难怪连一贯极其自负的高仙芝都说出了这样的话。他和对方说不上相熟,故而只瞅了一眼就径直回了自己的居处收拾起了行李。

    虽然就这样离开很可惜,但盖嘉运这种人即便将来功劳赫赫,也不值得恪尽忠诚地追随侍奉!

    当杜黯之见过盖嘉运风尘仆仆赶回龟兹镇时,却和来瑱以及封常清都错过了。从前他几任为官,全都是在杜士仪安排好的地方,纵有繁难,可因为有人可以求助,总能够顺利过关。即便上任西域,因为杜士仪辟署了来瑱,来曜对他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冷淡到后来的亲近,而封常清入来曜幕,也让他多了个可以谈天说地的友人。可现如今放眼偌大的西域,他竟只剩下孤身一人,那种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的感觉让他倍觉心灰意冷。

    这天晚上,黑丝绒一般的夜空星光正好,妻子元氏沉沉睡下后,睡不着的杜黯之便悄悄起身,独自一人来到院中,突然拿起灌满了西域葡萄酒的酒葫芦,一仰脖子灌了一大口。尽管美酒醇香,可他的心里却不无憋闷。

    当初杜士仪让他到西域来,尽管并未明示,可他隐约觉得,杜士仪应该在准备前来西域上任,可一转眼杜士仪便转任朔方,而如今来曜身故,他因受来曜遗命,去庭州见了继任的盖嘉运一面,可这一面却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