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杀-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娘沉吟未语,在一旁听着的薛氏却是皱了皱眉,似是想起了什么,转身回了内室,不多会儿就见她拿出了一个青花瓷的药盒出来。

“嬷嬷你来看一看,老夫人用的药可是这一种?”薛氏将药盒递给了常嬷嬷。

见三娘皱眉看了过来,薛氏便对三娘解释道:“昨日二娘来给我请安的时候,给了我这么一盒药,说是……说是可以她在痷中的时候,一个游方的道姑给她的,能治百病解百毒。听她的意思……似乎那种毒也能解。”薛氏有些尴尬,她说的“那种毒”自然是崔姨娘给王栋下的那种毒。

崔姨娘事发之后,王栋也偷偷找人看过那个药方,只是好几个大夫都说那毒很是不好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得了的,还要耗费好一些功夫。王栋虽然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但是薛氏也知道,王栋自己对这件事情还是看重的。

这时候常嬷嬷已经看过了盒子里的“药”了:“不错,应该就是这种。我虽然没有见过药,但是老夫人总是服用,有几次她用了药之后我进屋子服侍,闻到了药的气味,就是这种没有错。”

常嬷嬷将药盒递还给了薛氏。

三娘皱了眉:“母亲,这药父亲可是用过?”

薛氏闻言摇头:“未曾,我记得你说过若是二娘有什么言行奇怪之处要告诉你知的,我……我知道你不会轻易说这话的,便有些不放心,便将药收在一边。本想昨日就给你看的,可是昨日一忙就忘记了。”

三娘从来没有在背后说过人的坏话,可是前几日老夫人与二娘来了之后,三娘却认真的嘱咐了她这么一件事情,她便对二娘多了一份戒心。

三娘松了一口气,虽然她不怎么待见王栋,但是现在不能让王栋出事情。

第二百七十五章治家手段

“这药交给我,我会查清楚的。”

薛氏没有丝毫犹豫地便把药盒递给了三娘。常嬷嬷在一旁看了不由得称奇。

三娘又对常嬷嬷道:“嬷嬷以后再遇见这种事情,就不要再在老夫人面前说了,以免她不喜。”

常嬷嬷见三娘接下了这件事情,忙点头:“奴婢知道了。”

因怕孙氏那边还有事情,常嬷嬷便退了下去。

三娘又对薛氏道:“母亲也不用为父亲中的毒担忧,不妨让父亲将那方子给蒋太医看一看,蒋太医这会儿正在京中呢。”

薛氏一惊:“蒋太医?这人怕是不好请。”

三娘笑了笑,有些顽皮:“你让父亲去就是了,各人有个人的缘法,说不定蒋太医瞧着父亲顺眼呢。”

薛氏自然是不信这话的,只是想起之前三娘说自己认得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莫非就是那蒋太医?薛氏有些狐疑地看想三娘。

三娘也不再隐瞒了,只半真半假地简单道:“有一次我兖州府的祖母生了病,因缘巧合之下我哥哥求到了正在兖州府的蒋太医那里,没有想到那一回太医呃心情好,竟然真的把太医请动了。太医身边有个得他看重的婢女叫做汀兰的,也算是太医的半个徒儿,汀兰与我有几分交情,我上次也是托了她才能请到太医帮你看那几个药方。前几日我又写信去求到了汀兰姐姐那里,她已经答应了为我在太医面前说几句好话。”

她要给王栋恩惠,自然不是白给的,做好事不留名的事情她一向是不做的。说她熟悉的只是太医身边的一个婢女而非蒋太医本人,是为了给自己留退路,免得让王栋以为他请到蒋太医是那么随便的事情。太容易了,就不值钱了,人家还会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求到她面前,她也不好推。

薛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惊喜道:“那你上次给我的那个药方子也是蒋太医给的?”虽然问题已经确定主要是出在了王栋身上,但是薛氏的宫寒之症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三娘又为薛氏要来了药方子。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

“三娘,你真是太好了……”薛氏拉着三娘的手,很是感动。

三娘抱了抱薛氏:“我们是一家人嘛,而且母亲对我与哥哥也很好,我自然是希望你好的。”

薛氏眼中有泪光在闪耀。

她嫁给了王栋四年,却是在三娘来了之后才渐渐有了当家主母的尊严。薛嬷嬷说是为了她,最终却还是为了她自己还有并为让她留恋过的薛家。这么些年来,真正真心为她打算的竟然是这个只小她几岁的继女。

她也不笨,自然是知道若是她有了子嗣,或多或少会损了王璟的利益,可是三娘并没有因此而希望她从此不育,反而是为了她辛苦奔波,因为三娘知道她们这种门庭,一个孩子对与女子的重要性。

她让青黛拿着那药方去抓药的时候,青黛多了一个心眼,去了以前给她诊过脉的大夫坐堂的药铺,给大夫看过了才抓的药,青黛回来说,那大夫看了药方很是惊奇,说是很对她的病症,还向她打听药方子的由来。

她从来也没有不信任过三娘,因此还因此事第一次对青黛冷了脸。

薛氏暗暗告诉自己,受人恩惠不能忘本,以后即便她生了孩子,也要将王璟这个嫡长子看得比自己的儿子重。

三娘自然是感觉到了薛氏的鼻息有点重,心中微叹,也没有揭穿,怕薛氏尴尬。母女两人这样抱了一会儿,等三娘觉得薛氏的情绪好了一些了,才将薛氏放开。

到是薛氏自己吸了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了。

薛氏已经处理完了院子里的事情,三娘已经给孙氏请过了安了,想着没有什么事情,便陪着薛氏好好聊了一会儿天,自孙氏来了之后,两人也很少有机会能坐在一起聊天了。

“……我听了你的话,因我也找不到别的可用的人,那几个管事嬷嬷,都是老爷身边的几个得用的管事的家眷,这几日看来到是好用的很。”薛氏与三娘说起了家事。

薛氏将薛嬷嬷的势力赶出了内院之后,她自己却是没有得用的能管事的嬷嬷。

三娘便让她从王栋的人里挑几个看着老实可靠的出来。

夫妻是一体,这句话并没有说错,薛氏并非没有人可用,只是她不会用而已。

薛氏现在最能依靠的人是王栋,王栋对薛氏的宠爱与看重,也没有会比一直跟在王栋身边的老人们更清楚了。王栋的人,薛氏自然是用得顺手。

而重用王栋手下人的媳妇,王栋的手下那些管事见了薛氏,也要多给几分面子,这样连外院的事情,薛氏也不至于是睁眼瞎了。

且三娘让薛氏用王栋的人做管事嬷嬷,也是有其他的好处的。

薛氏现在借着孙氏的势,将内院的权利都收拢了回来。若她用的是自己的人的话,将来哪一天孙氏被二娘灌了迷汤,要将管家权收回去那便是轻而易举的。可是现在薛氏用的是王栋的人,孙氏以后想动手夺权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孙氏能得罪媳妇,却是不能得罪儿子。

“您身边的那几个丫鬟,您挑几个得用的好好培养。等将来做了媳妇娘子,这些嬷嬷退了下来,她们便可以慢慢接了这些管事嬷嬷的班了。”

王栋身边的人,再得用,也是因为王栋的面子而已,现在用着也是权宜之计,等薛氏站稳了,主要还是要用自己的人才稳妥。但是,这些要慢慢来,急不得。以王栋对薛氏的热乎劲儿来看,王栋的人,还是能用到薛氏培养好她们的接替人的。

三娘对薛氏说这些的时候,薛氏听得很认真。因为她已经知道了,三娘每次交给她的办法都十分管用,且从来没有出过岔子。

她想多学一学三娘的本事。

三娘自然是明白薛氏的,因此她教得也很用心,耐心得为她梳理这内院这些人的关系,让她以后行事更为便利。

母女两这样聊着,时间不知不觉便过去了,直到外头有人来报说,薛老夫人来了。

三娘与薛氏一愣,两人这才想起来薛老夫人是已经随着薛如玉去了天津的冯氏。

薛氏让人去领了冯氏进来,因孙氏在,便让婆子先领了冯氏去见孙氏。不想孙氏却是说要休息谁也不见,冯氏便被带到了薛氏的面前。

“二小姐,您与姑爷可要救一救我们家如玉。”冯氏一来就声俱泪下。

三娘与薛氏闻言很是吃惊地看向冯氏。

冯氏那一身衣裳,以前未曾见过,应当是新做的,料子很好,比之之前薛是给她的那些也是不差的。头上一套三根的福禄寿赤金簪,成色上佳,分量也是沉甸甸的。耳坠,手镯都是新做的。只是她像是匆匆赶了很远的路,面上有些风尘仆仆的样子,衣裳也有些皱了。

“表姐出了何事?婶婶你坐下来慢慢说。”薛氏吩咐丫鬟去给冯氏上茶,却突然听闻了几声奇怪的声响,薛氏一愣,下意识朝着冯氏的腹部看去,冯氏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胃:“我匆匆赶路,已经两顿未曾进食了。”

薛氏便吩咐身边的丫鬟再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现成的吃食。

趁着丫鬟们去厨房的当口,冯氏向薛氏诉苦:“……我们如玉嫁到他们家后才知道,这位姑爷身边之前有过两个通房,只是因为要成亲了,老夫人便做主将那两个通房打发了出去。这也没什么,高门大户的人家,谁家的少爷没有通房丫头啊,而且又被打发掉了,我们便也没怎么在意。可是,后来有一日,我们院子里的丫鬟与大夫人,就是姑爷的母亲院子里的丫鬟闲聊的时候,那丫头不小心说漏了嘴,说是姑爷的其中一个通房在要被卖出去的那一日被查出已经怀了身子了,大夫人便瞒着人偷偷将那通房接了回来在附近的一座别院里养着。”

“那丫鬟自幼就在姑爷身边伺候,姑爷与她也有些情分,得知了此事之后便三天两头的去别院看那丫鬟。如玉不知从哪里得知的此事……你们也知道如玉那脾气,是最吃不得亏的,便偷偷带了几个人找去别院里大闹了一场。那丫鬟……那丫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摔了一跤,当场就见了红。”

冯氏在说到那丫鬟摔跤的时候含含糊糊的,好端端的怎么会摔跤?薛如玉要是没有动手,谁也不会相信的。

“这时候姑爷听到消息赶了来,正好见那丫鬟倒在了地上,忙让人去叫大夫。如玉便与他有了争执,还……还对姑爷动了手。”冯氏有些讪讪的道:“最终还是让姑爷去叫了大夫来,那丫鬟和那孩子却是命大,见了血了还保住了。”

“这件事情最后闹到了老夫人那里,因……因如玉与姑爷动了手,拉扯当中不……不小心抓伤了姑爷的脸,老夫人与夫人都生了气。”

第二百七十六章薛氏的成长

冯氏说到这里,派去厨房的丫鬟正好提了食盒进来。

薛氏便道:“婶婶还是先用些吃食吧,吃完了慢慢说。”

冯氏折腾了两日,也确实是饿得受不住了,丫鬟将食盒揭开,她便闻到了食物特有的香味,肚子又不合时宜的叫了起来。

“夫人,厨房里这会儿现成的吃食只有一些白粥和花卷,厨娘说若是需要别的,她立即生火做上。”厨房里的管事如今也是薛氏的人,厨房众人对薛氏很是恭谨。

“不用,不用,有这些就很好了,不用再麻烦了。”冯氏忙道。

薛氏知道若是饿久了,也不宜吃得太过油腻,有清粥是最好不过的了,便顺了冯氏的意思,让丫鬟下去了。

薛氏让冯氏在花厅用饭,她携了三娘去了隔壁的书房。

“三娘,你瞧婶婶这回来是为何事?”薛氏皱了皱眉,见冯氏背对着这边吃得香甜,便小声问三娘道。

三娘想起刚刚冯氏的话,有些无奈,薛如玉那性子到了哪里都是麻烦。原本以为她嫁到天津,薛氏这边要清净一些,现在想想天津离着京城还是太近了些。

“听薛老夫人那话……应当是出了什么事情,要想寻了母亲为如玉姨妈做主的。”

“这……陈家姑爷虽然先让那通房有了孕,在成亲之前陈家却是真将那两个通房打发了的,想必也不是故意要落了表姐的面子。表姐那性子……听婶婶那意思,好像与姑爷动起了手来了,还将姑爷伤了,这……若是表姐实在是做得过分,我还明着帮她,这也让薛家没脸吧?可若是我不管不顾,也是说不过去的。”薛氏很是有些为难。

三娘沉吟了片刻,也轻声道:“瞧瞧薛老夫人怎么说吧,若是要求提得过分,母亲大可用如今是祖母当家的借口搪塞过去。”

两人这边轻声说着话,面上到都是自然的样子。

那边冯氏已经用完了饭,她饿的狠了,又惦记着自己的女儿,因此这一顿饭吃得很快,一大碗皱,两个花卷和几碟小菜被吃得精光。

薛氏见她吃好了,便又领着三娘回到了厅中。

冯氏连口也来不及漱了,就又拉着薛氏诉起苦来了。

“如玉的性子被我惯坏了,不知怎么的竟然一言不合与夫人吵了起来,把夫人气得当场晕了过去。姑爷见状,就说……就说要休妻。”冯氏说道后来,自己也不好意思,任谁见了都会说是薛如玉不对,妒忌,顶撞婆婆,这些都是大罪名。

薛氏与三娘对视一眼,很是有些头疼。

“二小姐,我们如玉不能被休弃呀,不然她这一辈子就完了。夫人,老爷是正三品的大官,陈家怎么也要给老爷面子的,你让老爷派人去吓唬一下姑爷,姑爷定就不敢休了我们如玉了。”冯氏希冀的看着薛氏道。

“婶婶,你冷静一些。我想姑爷说要休了堂姐,兴许只是说说而已的。再说长辈还没有发话,他说的话又能做什么数?”薛氏安慰冯氏道。

冯氏闻言急了:“夫人,您是没有看到姑爷当时的表情。他,他还让人将如玉关了起来,说是不让她出来害人。夫人醒了之后一直嚷嚷着胸口疼,说她不管这事情了,她这意思不就是也赞同姑爷休了如玉么。”

薛氏想了想,问道:“如今姑爷一家是谁当家?”

冯氏立即道:“外头的事情,是姑爷的父亲,内院的事情一向是大夫人做主,只是大事情还是要听老夫人的。”

“那老夫人对这件事请又是什么态度?”

“发生这事的时候,老夫人正在佛堂里。我没有见到老夫人……”冯氏苦了一张脸:“老夫人平日里对我与如玉都很好的,若是她在的话,姑爷也不敢说出那一番话。”

这时候,又有人进来报说天津陈家派人来了。

几人一愣,冯氏回过神来,惊呼:“是姑爷家派人来了……这……这可怎么办?不会是来与我们谈休妻的事情的吧?”

冯氏才到这么一会儿,陈家就来人了,想必对此事也是重视的,休妻应是不会。

薛氏问那丫鬟:“可问了是陈家的哪一位主子派来的?”

“说是奉了陈家老夫人的命令来接薛老夫人回府,还带了礼物来给夫人。”

冯氏听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却是笑了:“原来是老夫人,听这意思似乎是要讲和?夫人,你还是在陈家人面前为我们如玉撑一撑脸面吧。让她们家知道我们薛家的厉害,以后再也不敢再提休妻的话,这样我如玉在陈家的腰杆也直了。”

敢打自己的夫君,连婆婆也能被她气晕了,这腰杆还不够直了?那岂不是要上房揭瓦?

三娘见薛氏敛目思索,便没有开口。这是薛家的家务事,她这会儿不好插嘴,而且她也想看看薛氏要怎么处理。

薛氏抬头,见三娘望着她鼓励的笑,明白了三娘的意思,她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之后便吩咐那丫鬟去将来人请了进来。

冯氏见了,便以为薛氏要为她们撑腰,脸上掩不住的喜色。

来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婆子,首先给薛氏请了安,又去给冯氏请安,冯氏却是端着架子,将头撇开了没有理会,那婆子面上有些尴尬,却立即又收敛了表情,一脸恭谨地立了,与薛氏说话。

“老奴是陈家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老夫人原本没有在家中,听闻家中出了这事便匆匆赶了回来,却得知少夫人被少爷关了起来,亲家太太也被我们少爷气走了。老夫人大发雷霆,已经狠狠地罚了我们少爷,并让人将少夫人请了出来,又立即命老奴前来接了亲家太太回去。”

说着这嬷嬷冲着冯氏赔笑道:“还请亲家太太看在我们老夫人的面子上原谅少爷这一回,与老奴回去,老夫人说她当面与您赔罪。”

冯氏心头有些松动,她也不是真的想要离了陈家。只是想着要给自己的女儿挣一些颜面,又仗着薛氏在此,便端着脸没有理会。

薛氏看地清楚,叹息一声,和颜悦色地请了那嬷嬷坐下说话。

那老嬷嬷有些诧异,不敢坐下,冯氏皱眉有些不满,但是她也不敢明着佛了薛氏的面子。她原本也是会察言观色的,这次是因为想着有薛氏与王三老爷撑腰,又想为自己的女儿挣一些脸面,便故意端了架子。

薛氏笑着对那嬷嬷道:“你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老夫人是长辈。你这次来又是代表老夫人来的,坐下回话是应该的。”说着指了指丫鬟搬上来的锦杌子。

那嬷嬷见薛氏笑容温婉真诚,推脱不过,便侧着身子坐下了。

薛氏见她坐了,温声问道:“大夫人她身子可好些了?”

那嬷嬷一愣,随即忙道:“好多了,好多了,吃了一剂药,已经能下地了。”

薛氏点了点头,叹气:“那就好。这次原本就是我表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