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纷纷扬扬的秋收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五寨堡仍不安静,除了各农场的屯丁们进入秋后操练外,各个工厂,又纷纷开足马力,榨油、制糖,加工毛呢。经过几年的培育研究,眼下的五寨堡甜菜,含糖量己经越来越高,秋后不久,大明第一家高糖量的甜菜制糖厂己经在五寨堡建立。白净晶莹的糖块,也带来了白花花的银子。

到了十月份,五寨堡天气更冷,这时候五寨堡的各个菜园果园,也开始收获了。同时还有一喜,就是五寨堡的温室栽培出成果了。

从万历十九年初,五寨堡开设大菜园来,黄来福便吩咐五寨堡蔬菜局及五寨堡农技局,进行蔬菜瓜果的温室栽培的研究。说起来,关于温室栽培蔬菜花果,早从西汉时便己存在,当时的富人可享受“冬葵温韭”。汉元帝时,曾在长安城里的大官园中,种葱、韭、菜茹等,为了使这些蔬菜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盖了一座屋庑,在里面昼夜燃火,以提高室内的温度。从汉唐时传来下的各种风障、阳畦、暖窖、温床等温室栽培方法,到了后世许多地方仍在沿用。

明时的温室栽培也很发达,元旦时便有牡丹、新瓜等上市,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不过大多集中在京师附近,成本也很昂贵,只有富人消费得起。经过几年的研究,加上从京师聘请相关经验丰富的老农,五寨堡温室栽培终于出了成绩,而且黄来福又是大手笔,温室栽培面积广,使上市后价格不会太高,以后在寒冬时,五寨堡普通军民商人也可以吃到新鲜的白菜,菠菜,芹菜,黄瓜,丝瓜,空心菜,大葱等蔬菜了。

不但如此,五寨堡温室栽培还有新成果,就是花果栽培的成功……

……

“快给夫人将花卉捧好,莫要失手打坏了。”

近十二月,天气非常寒冷,五寨堡果树局局长韩炳满脸的笑容,一边吩咐旁边的园丁,一边眉欢眼笑地对顾云娘道:“夫人,可还要选些其它的花儿?”

此时顾云娘带着渠秀荷,还有一些侍女,正站在五寨堡郊外一处的堂室中,这个堂室很奇怪,是一个用纸做成的房子,里面开有沟,沟中满是热水,还伴有一些牛溲马尿硫磺等物。

站在堂内,里面各样鲜花盛放,温暖适中,与外面的寒风忽嘨,如两个世界般。这里正是五寨堡温室花卉栽培基地,栽培各样的花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当时花卉栽培成功时,还被《五寨堡新闻报》吹成“侔造化,通仙灵”的奇迹,引起堡内外的广泛的关注,很多人还新奇地前来看热闹或是购买。其实,这种花卉栽培方法只是一种堂花术,在宋代即已出现,后世北京中山公园的唐花坞便是如此。不过在五寨堡栽培成功,也是难得,由不得各方大吹一番。

顾云娘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看看这,看看那,只觉无一不好。她旁边的侍女,手中捧着一些鲜艳的牡丹与芙蓉花,与她一样,人人脸上都是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神色,冬天还可以看到牡丹,太奇怪了。

半响,顾云娘对旁边的渠秀荷道:“荷妹,你觉得,还要再选些什么花儿,相公才会喜欢?”

家丁通知,黄来福明天就会回到五寨堡视察,要在五寨堡住几天,从顾云娘起,自是人人高兴。这两年,黄来福多在宁武关,难得回五寨堡,加上大明要命的官员放假制度,顾云娘与渠秀荷等人与黄来福聚少离多,顾云娘己经打算搬到宁武关去住了,省得相思相耐。

而明天黄来福回到五寨堡,顾云娘高兴之余,也想将自己或是府邸打扮得漂亮些,让黄来福回来时心情愉快。想起五寨堡花卉的栽培成功,便随同渠秀荷,一起前来采摘。

渠秀荷道:“姐姐,再摘些君子兰吧,相公应该喜欢!”

第203章 红薯不如小麦?

前几天下了雪,让总兵府院中有点滑湿,不过杨管家己经吩咐下人将院中打扫整洁,将积雪铲净,还在青石板上洒些细砂,让府内外焕然一新。

在这种寒冬的时节,前呼后拥的黄来福,领着一些家丁们回到了五寨堡总兵府邸,众人相见,自然欢喜。进入厅后,妻妾子女蜂拥上来拜见他,黄来福首先搂过顾云娘,笑道:“娘子不用多礼,来,让为夫亲一下!”

在顾云娘又喜又嗔的同时,黄来福也对刘玉梅,眉月、柳环,还有渠秀荷道:“来,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五老婆,你们都过来让我亲一下,呵呵!”

在众女娇羞的嗔怪声中,黄来福哈哈大笑,心中很是放松,有种天伦之乐的感觉。而众女也是羞赧中心中甜蜜。或许有些大明男子对黄来福这种没有尊卑体统的做法不以为然,不过私下里,很多五寨堡或是别地军堡州县的女子,都对顾云娘等人很是羡慕,如黄来福这样的丈夫知情识趣,懂得疼人,这样的生活,过得才有趣味。其实黄府中是非常渴望黄来福回来的,每次他回来,总能让人轻松愉快,给家中带来许多欢声笑语,孩子们也是非常喜欢黄来福,不象许多规矩多的人家中,一板一眼的,死气沉沉。

顾云娘娇嗔过后,又吩咐下人给黄来福准备热水,让他沐浴更衣,收拾完后,黄来福舒服地坐回厅内,见大厅放着一些鲜花,又环视四周,他不由有些好奇,说道:“娘子,这些花是怎么来的?大冬天的还有这种鲜花。”

顾云娘笑道:“相公不知,这是郊外的温室纸屋中培育出来的,也是辛苦了韩局长他们了,相公喜欢吗?”

黄来福拍拍头道:“原来如此,为夫当然喜欢了,还是娘子有心!”

顾云娘听了这话,不由眉欢眼笑,有丈夫这种夸奖,顿时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她问黄来福道:“相公,你这次回来,可要办什么事!”

黄来福笑道:“看看你们是一点!”他伸出手,握住顾云娘的小手道:“别的还有些事情要办!”

其实黄来福这次回来,是要搞一个奇技局,有感于自己支出的越发庞大,需要开辟的财路越来越多。眼下能赚钱的事物黄来福都做了,话说无工不富,所以黄来福将念头动到科技身上,很多发明是很赚钱的,所以黄来福希望能发动民间,搞出一些赚钱的事物。

不过他日理万机,就算自己有许多相关的科技资料,但又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搞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当年搞一个水泥,就花了黄来福那么多时间与精力,眼下他己是总兵了,更不可能投出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东西身上。再者他也不想过多干涉大明民间的科学发明,也想顺其自然下,看看大明的科学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这个鼓励民间发明的奇技局,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他就握着顾云娘的小手解释了一番。见黄来福如此亲热,又有刘玉梅,渠秀荷诸女在一旁看着,顾云娘有些娇羞,再说她还是府邸的女主人呢。不过还是让自己的手让黄来福握着。其实说真的,顾云娘她就喜欢黄来福这样,成亲几年来,顾云娘对黄来福是越来越迷恋。

她越与黄来福接触,越觉得黄来福神秘,似乎他无所不知似的。顾云娘有些也有些奇怪,以前黄来福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他,可是粗陋无文,非常让顾云娘讨厌的,没想到黄来福云游归来后,却变化如此之大。二人成亲后,不但黄来福越来越有出息,而且对妻子温柔有加,很多时候他那种无意的,但又充满体贴爱意的温存动作,总让她心里甜甜的,很有种幸福的感觉,她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黄来福正与各人说着话,忽然一个家丁急急进来,对黄来福说了几句,黄来福大喜,一下子站起身来,道:“阿智他回来了?”

能让黄来福这样变色可不容易,立时众人都看了过来。顾云娘道:“相公,阿智是谁?”

黄来福笑道:“娘子,等会你就知道了!”

很快,一人被领了进来,见了黄来福,他的眼一红,重重地扑倒在地,跪下向黄来福叩头,热泪涌了出来,哭道:“少爷……!”

黄来福欢喜地扶起他,看了又看,道:“阿智,你一去几年,你终于回来了!”

眼前这男子约莫二十四五岁,神情坚毅,满脸的风霜,脸上被寒风拉出一道道口子,穿着皮袍,满是风雪尘土,一看就是饱经沧桑的样子。黄来福端详着他,感慨地道:“这几年你辛苦了,跑了不少地方吧?”

顾云娘疑惑地道:“相公,这位是?”

黄来福笑道:“娘子,我来给介绍,这位是阿智,以前是我的家丁,几年时,我派他去福建广东两地,寻找高产农作物,一去没有音信,没想现在才回来!”

阿智向顾云娘跪下叩头,道:“阿智给夫人叩头。”

顾云娘受了他一礼,笑道:“起来吧,这几年,你真的辛苦了!”

阿智站了起来,还忍不住的激动之意,他打量黄来福,见少爷变了很多,威严日增。在外几年,阿智也听多了黄来福的传闻,当时他出去时,黄来福还是舍人,没想到现在却是总兵,重权在握了,由不得让他感慨,少爷的变化太大了。

黄来福让阿智坐在自己身旁,问了一些这几年他的事情,阿智也谈了这些年自己在外的经历见闻,当年他从五寨堡出了山西后,就前往广东与福建省,一直收集各样的农作物,他记住了黄来福要求他收集的各样农作物,一直等到收集齐后,他才回来,计带回来了花生,土豆,玉米,红薯,烟草等各样农作物种子。

而且他还详谈起自己在浙江时遇到一位姓徐的秀才,似乎对农事很精通,也要整一些与自己相同的事物,研究土豆,红薯等物。谈起这位徐姓秀才,阿智话语中,充满了佩服。而他的丰富经历,也让在场各地听得津津有味。

黄来福疑惑道:“一位徐姓的秀才?”

他的灵光一动,心想:“难道这人便是明末大农业家徐光启?”

谈了一会儿,阿智让人拿出自己行李,将里面的一些种子给黄来福看,他笑道:“小的曾与徐先生谈过,他言谈之间,对五寨堡与少爷的成就很是佩服!小的收集的一些种子,还有徐先生的功劳呢。”说到这里,他话语中颇有自豪的感觉,自家少爷闻名江南,作为手下,他自然是高兴。

黄来福呵呵一笑,能得到明末农业家徐光启的肯定,他也颇有自豪感,不过半刻,阿智有些迟疑地道:“不过徐先生也说了,少爷吩咐收集的这些种子,在北方之地,可能成活困难!”

根据阿智转述徐先生的话,番薯等从番地引入中国后,在南方种植效果还不错,很多闽广人都赖以救饥,徐先生也认为番薯等物是一些很好的救荒作物,有意引入北方。

不过在这里,他遇到很大的困难,当时他藏种时,从福建莆田将薯蔓插植在木桶中,春暖后连木桶运到长江边栽种。反复数次,在冬季藏种上一再失败。将番薯从岭南引种来长江流域都这么难,更不要说引种到更北边。引种都失败,更不要说种植成活,给百姓们赖以救饥了。

听到这里,黄来福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他只认为红薯等物是高产作物,可以活民无数,却忽识这个时代,红薯等物品种还不完善,不能适应北地要求,远远不能与后世的良种相比。要知道,红薯本身为喜温作物,在整个生长期需要较高温度,对低温霜冻极为敏感。后世的红薯是经过精心培育的品种,所以可以在北方成活。

眼下的红薯种子还没有培育出相应的种子,在北方种植时成活量不高,产量不一定高过小麦与稻谷等,毕竟后者是经过千年的培育,有了非常适应地理气候的种子。黄来福记得明末山西有次民乱,就是官员强迫种番薯的结果。

还有阿智带回来了土豆、花生、烟草等种子,同样是如此问题。在北地,没有良好的品种,想要推广的话,可不容易,黄来福记得在西方时,十五世初土豆就传入,不过人们却长期将它当作观赏植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还让皇后把马铃薯花(土豆)插在头上作装饰,就算闹饥荒时,也没人当他作食物。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土豆才成为当时民众的食物之一。这己是三百年后的事了。这其中主要问题,一是人们对新事物的疑惑,二是当时土豆品种不好,产量不高,达不到需求,所以推广不开。大明的情况也是如此,想要让老百姓相信这是好东西,就要体现出好东西的优势,黄来福决定二者都先培育,将来培育出适应优良的品种,就可以活民无数了。

花生也是这种情况,花生自明代中期传入中国。嘉靖《常熟县志》的物产中已列有花生,不过此时出油率却不高,不如胡麻等油料作物。至于烟草,或许命运会好些,黄来福记得自万历年间烟叶传入中国后,先是在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后来快速传遍南北,如嘉兴地区遍处栽种,虽二尺童子,莫不食烟。崇祯皇帝曾下令严禁种烟,违者处以死刑,仍不能阻断烟草种植的扩展,因为种烟可获厚利,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对农民是个强大诱惑。

黄来福当然知道这烟叶是个好东西,如广为种开,就是财源滚滚。他在内心沉思,不管如何,将来大明南北肯定是要大规模种红薯土豆烟叶的。不过现在先引种培育,有了适应的良种后,再大规模种吧。而阿智勇双全回来后,黄来福内心也是越发安定,将来有了优良的高产作物,大明的将来,就有了保证。

第204章 奇技局、农场效应起

阿智回来后,黄来福吩咐将各样高产农作物种子收好,令五寨堡粮食局及农技局研究培育,争取早日出优良品种,以推广天下。至于阿智的安排,黄来福念他劳苦功高,升他为来福营家丁一百总,继续在自己身旁护卫。

此次黄来福回来,主要是设立五寨堡奇技局的事,以促进五寨堡及周边民间科技的发展,因此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十二月初九日,五寨堡奇技局成立,由黄来福亲任局长,由王启年兼任副局长,平时事务由王启年主理,专门重奖民间的各样发明,如果该发明被五寨堡官方及商贾们用于经济活动,每年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红。

消息传出,加上《五寨堡新闻报》的大力宣传,引起了堡内外的普遍关注,虽然有些对黄来福不满的文人又在骂黄来福正事不干,又在弄一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你是总兵还是匠人啊?不过在《五寨堡新闻报》的宣传下,这些声音被忽略了。

第二天开始,就有许多人拿着自己所谓的发明,来到五寨堡奇技局,希望能被承认。此后更是人流不断。到新年时,经过审核,有一部分人得到了奖励,典型的就是岢岚州破落秀才凌峰,还有神池堡大煤矿一个普通矿工武小桂。

万历十八年(1590)黄来福发明水泥后,到万历二十三年时,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的推陈出新,水泥在五寨堡及周边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修桥铺路盖房,都免不了要使用它。不过水泥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能顶住很重的重量,但是不能做栋梁,因为容易断裂。对于水泥的事,黄来福早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很忙,这些小事怎么能进入他的内心中?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岢岚州一个叫凌峰的秀才却是留上了心,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凌峰生于岢岚州一个富足的家族,不过传到他这一辈时,却是家道中落,家人都对凌峰抱以很大的期望。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凌峰虽中秀才,在当地也有一定的才气名声,不过却是无心进士,只是爱好杂学,和王启年有点类似。他看到水泥使用的便捷,还有不能做栋梁的这个问题后,便终日琢磨,更是无心读书。家人父母看他如此,都是非常疼心,不过任他们如何责骂,凌峰都不为所动。

从万历二十一年一直到万历二十三年,凌峰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他的后院中种着一些花草,需要许多大花盆。不过当时买不到这么大的瓦盆,用木盆价格又太贵。凌峰看到水泥后,便灵机一动,自己动手,用水泥做了一些大花盆。不过在他来回搬动水泥花盆的时候,许多花盆却裂开了,让他很痛心,于是他用铁丝一圈一圈的将花盆缠起来,再涂上一层水泥,等水泥干后,他发现这种花盆特别结实,就是用锤子敲打也不会裂开。

凌峰很是自得,他有一个好友,平时也爱好杂学,一天来到凌峰的后院,看到他的铁丝水泥花盘,新奇之余,便向他说道:“铁丝与水泥可用于花盘,自也可用于长梁房屋,当今黄军门己在五寨堡设立奇技局,重奖天下奇技之士,子岳兄何不到五寨堡去碰碰运气?”

凌峰被说得心动,便协同好友来到了五寨堡,向奇技局献上了自己的构思思维与实物。黄来福一见之下,却是震惊不小,没想到十六世纪末的钢筋混凝土在这里出现,这可是极好的建筑材料,想想后世高层建筑的大发展,或许大明建筑业的发展大契机就在这里。

当下黄来福毫不犹豫,下令重奖凌峰,奖金一千两银子,以后他的钢筋混凝土如有商贾使用,还必需向他交纳一定的红利。奖后,黄来福还宴请了凌峰等人,席中,他提出的一系列改良发展建议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