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就是大同镇巡抚魏允贞态度不明,所以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林道霁要探探魏允贞的口风。

对于林道霁的心思,魏允贞自然是了解,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上,他倒是不以为然。

他抚须缓缓道:“为国效力,不分文武!这黄来福得皇上信任,任他为总督两镇事务,自然是忠孝之心不容置疑,只要他能造富两镇军民百姓,老夫就是受其节制,又有什么?”

“倒是那黄来福身为国之重将,不行正道,这是非常可惜的事,老夫见了他后,定要对他劝诫一二。”

不说黄来福开矿等事带来的蝴蝶效应,就是五寨堡的大农场之风,现在己经刮到了大同镇城一带,许多大地主纷纷遣散佃农,大规模耕种起来。

那些失去田地的佃农们大部分成了流民,聚于镇城一带,只有少部分往塞外而去,增加了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这让魏允贞非常的担忧。

归根究底,这都是黄来福带来的,所以魏允贞决定将这些事,好好对黄来福说说。

至于武人高居于自己头上,这一点魏允贞与别的文官不一样,他倒觉得没什么,只要黄来福真有能力,能为国为民谋福,他并不介意。

听了魏允贞这样说,林道霁心下失望,暗骂这魏老头幕气。

他表面上唯唯诺诺,心下却是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说,以后定要联络众官,对那黄来福阳奉阴违,他不相信以那黄来福一个粗野武人,没了他们文官们的支持,以后两镇事务能顺利展开。

……

二人在马车内窃窃私语,此时在巡抚车马不远处的,大同镇总兵麻锦正策马而行,在他身旁的,是他标下的参将,侄子麻承勋。

麻锦是麻贵的兄长,此时麻家与李家一样,都是当时大明的武将世家,尽出知名的将领,时人将麻家与李家并称为“东李西麻”,后人也称赞他们:“将门有将,得无愧乎”。

麻锦几年前因功,因为资历荣升为大同镇总兵,他因为自己的弟弟麻贵与黄来福交好,他们两次出征都曾并肩作战过,可谓是战火中锤炼出来的友情。

因此在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的消息一传来。麻锦就写写信给麻贵,听听他的看法。

此时麻贵顶着都督同知的衔头,还是任着自己的延绥镇总兵,不过正在忙着荣休的事,他回信让麻锦紧密团结在黄来福身旁,总归是有好处的。

依自己与黄来福的交情看法,麻贵认为,黄来福这个人,还是很念旧情的,也颇厚待部下与友人。不过为人还有颇有傲气的,与他难过的人,都很少有好结果。

自己的哥哥最好还是顺着黄来福点,否则可能很有苦头吃,将来如有那天,因为黄来福是自己哥哥的顶头上司,官大一级压死人,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再说了,黄来福以武人身份总督两镇,这对镇内的武将们来说,不也是个好消息吗?

不说此后武将们身份地位的可能转变。就是以黄来福的大方,将来各堡武将的粮饷装备发放,也会宽松些,这些年来,各处武人的粮饷被文官们克扣,可是普遍严重的事。麻贵在这点上也是吃尽了苦头。

弟弟麻贵的意见,麻锦还是重视的,虽说黄来福以不到而立之年身居总督高位,而自己己经年近花甲,才是一个总兵,心下对黄来福不无嫉妒或羡慕之意。

不过黄来福任总督,这对两镇的武官们来说,总是一个好消息,麻锦也决定紧紧跟随在黄来福身旁,当然,他也是有自己的矜持与要求的,要自己跟在黄来福身旁可以,至少也得保证以后每年自己的粮饷足额发放不是?

……

各人心思中,车马一路向前而去,一路的景色让各人看得惊讶,特别是神池堡一带的厂矿作坊兴旺,工人商人的密集,更是看得众人咋舌不己,真想不到,这里原来只是晋西北的一个穷苦军堡。

当然了,众人看到的只是这里的工业繁忙,当地的工业污染他们是集体忽视的,事实上,这种工业污染,就算有注意到这种现象的人,也将是几百年后的事了。

魏允贞也是抚须沉吟,他承认,因厂矿之事,有使当地富足了一些,解决了一些民众的吃饭问题,不过他坚持认为,厂矿商事是祸乱之源,让人心逐利,道德丧乱。

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工厂矿山,由于聚集的都是青壮年,更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闹事,造成当地的民乱,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目前他的眼光局限性,还看不到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否则他还会加上这一条罪名。

越近五寨堡,路旁所见,便越是富足,新盖的砖瓦房越来越多,路上的行人脸色也越来越红润。就算是一行人中对黄来福再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黄来福那治理地方的能力。

车马进入一个水泥路口时,路旁出现一个雄伟的石砌牌楼,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五寨堡欢迎您!”

从这里开始,便算是进入五寨堡地境了。

这个石砌牌楼上的几个字,也让魏允贞等人回味了好久。

在牌楼旁边,一队数百骑的五寨堡骑兵己是傲立在路口正中,数十面的旌旗飘扬,猎猎声响。每面旗上,都有一条的麦穗与马推收购机,这是黄来福标兵营来福营的标志。

黄来福以农起家,为了纪念,便将自己的家丁营标旗搞为麦穗与收购机。这种与众不同的标旗,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议论话题。

此时这些骑士们人人铁甲铁盔,身上都是披着猩红的斗篷,个个身上背着隧发火铳,腰胯马刀或骑枪,骑在披着甲叶的强壮战马上,加上他们南征北战后得来的锐气,虽是数百骑,但那种气势,却是让所有见了的人心旌摇曳。

虽说车列中的家丁早己来报,前面相迎的是五寨堡的军士们,不过魏允贞与麻锦还是看得暗暗心惊。这种军威,是大同镇军士们所没有见过的。

麻锦策马来到魏允贞车旁,恭恭敬敬地道:“魏大人,五寨堡的军马们,己在前面相迎,可要下车一见?”

魏允贞道:“那是自然,我等不可乱了礼数。”

他与有些不情愿的林道霁一起下了车马,此时车队那些文官武将们也是纷纷来到二人身旁,在魏允贞的带领下,聚集在马车前,等着那个迎接的五寨堡将领拜见。

此时来迎接的人正是杨小驴,他按剑站在马首前,见众人己到,大步来到各人面前,看魏允贞的官服及官威,知道他是大同镇的巡抚,当下他对魏允贞抱拳施礼道:“总督大人标下游击官杨小驴,奉命在此迎接巡抚魏大人,魏大人鞍马劳顿,一路前来辛苦了!”

见杨小驴只是随便地抱了抱拳,并不行叩拜之礼,就是单膝下跪的半礼也没有,魏允贞眼睛一闪,不过还是抚须微笑道:“总督大人召见,此仍公务,谈何辛苦,倒是有劳杨游击相迎了!”

站在他身旁的林道霁忍不住出口道:“杨游击,见了上官,你怎的不行全礼?”

杨小驴看也不看他,昂首看天道:“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魏允贞淡淡道:“罢了!”

林道霁怒火直冲脑门,不过念在这是别家的地头,话说打狗看主人面,只得忍了下去,低声嘀咕了一句:“跋扈武夫!”

麻锦虽然是大同镇总兵,但也只得站在魏允贞与林道霁的身后,这个情形他看到眼里,心下却是暗暗羡慕,久闻山西镇武人日子过得滋润,果不其然。就是他身后的武将们,将这个情形看在眼中,也是各有心思。

……

很快,众人便继续上路,来福营骑士们一分为三,一部分在前开路,一部分殿后,一部分随杨小驴随在魏允贞车马的两旁。

行进过程中,这些来福营骑士们整齐而行,铁蹄敲击在水泥路面上,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

不说魏允贞与林道霁等文官们对这些挺胸凸肚,傲然策马而行的五寨堡军队看了又看。特别是林道霁,心下又是恐慌,又是惊畏,他与许多大同镇文官们都感到一股自己难以掌控的力量,似乎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就是以麻锦为首的大同镇武将们,也是个个对这些骑士们看得羡慕不己。此等铁骑,是大同镇所没有看过的,就是麻锦与巡抚标下的家丁们,也远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怪不得五寨堡军队被誉为大明第一强军。

特别是这些骑士身上背着的闪亮隧发火铳,更是让麻锦看了又看,五寨堡自生火铳的威名,早己传到了大同镇,犀利,还不需火绳就可击发。

不说普通的军将们,就是贵为大同镇总兵的麻锦,也渴望拥有这样的一只全隧发火铳军队。

麻锦也多少收集了一些黄来福的信息,知道眼前这杨小驴是新任总督大人的心腹,他虽只是游击,而自己则是一镇的总兵,但他还是满脸笑容,刻意与杨小驴攀谈。

在他的刻意交好下,杨小驴也是对麻锦充满好感,两人策马并辔而行,热烈地交谈起来。

“……也怪不得麻军门垂询,这五寨堡隧发火铳,乃我总督府研制不久的利器,北击北虏,东征倭奴,可说是赫赫有名,各营将士都是抢着要,现今也只是装备了总督标下一营而以,就算余者两营嫡系,也只能装备半数……”

“当然了,我听说麻贵将军与总督大人交好,麻军门乃是麻老将军的兄长,又是一镇总兵,现今总督大人总管两镇军务,一视同仁。如果麻军门能得总督大人欢心的话,说不定大人也会挤出数百门的隧发火铳,增强大同镇军的武力!”

这话听得麻锦大喜。

……

在杨小驴大军的引领护卫下,大同镇文官武将们一行进入了五寨堡境内。一路的情形,让众人看得惊叹不己,就是魏允贞,也是不时的抚须感慨,只有林道霁,是又羡又嫉,同时心下莫名的慌乱。

一望无际的连绵麦田,依稀可以看出曾经的丰收景象,田内不计其数的灌井,特别是河边密密麻麻的上百轮大水车,第一眼看过去,充满了强烈的震悍感。

还有各处星罗棋布,如城堡般的农场,路旁到处是新建的瓦房,各地几乎看不到流民与乞丐。

如果说从宁武关到五寨堡只有一条水泥路的话。进入五寨堡境内后,那水泥路就是四通八达了。行人车马络绎不绝,繁忙而充满生机。每人都是行色匆匆,眼中满是对未来充满期盼的神情。

还有越近堡城,那越来越多的工厂商铺,特别是一些毛纺工厂,个个都是庞大无比,内中怕有数千人。此时正是午后,上班的工人不断,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各种口音都有。

现在的五寨堡,己成为了附近军堡州县的务工首选之地,每年都有大批的民夫满怀希望,到这里及神池堡寻找自己的梦想。

这种大农业,大商业,大工业的力量,让一行人中,有些人看得热血沸腾,有些人则是看得惶恐不己,习惯了小农经济的缓慢与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充满生机与力量的景现,也让许多人接受不了,感到害怕!

第263章 勾结

接受不了的人中当然有大同镇巡抚魏允贞一份,眼前的一切似乎史书上从未有闻,也无迹可循,让魏允贞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那种前所未闻的生机与活力让他内心产生了一种惶恐与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是一股让他难以理解与掌控的力量,如果这股力量出现于大同镇内,或许魏允贞的第一反应就是压制与打击。

大明立国以来,对各个地方官的考成要求只是当地的田赋之能否按时如额缴解,当地的社会秩序之能否清平安定,如果做到这一切,就是能吏或清官。

几百年来的按部就班,坚持维系伦理纲常,让很多大明官员们养成了对超离自己理解之外事物的惶恐,他们更愿意坚守原来的秩序。特别是五寨堡这种超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产生可怕力量的商业与工业,更是让他们感觉到害怕与不安。

看着眼着的一切,一路到堡城前,魏允贞都是一直抚摸着自己的长须,只是皱眉沉思着。只有他旁边的林道霁是眼中的嫉妒之意越来越浓。

大同镇的这行车马一路而来,也引起了五寨堡当地军民的注目,不过他们己不如以往那些时日的好奇与围观,这些天内,各地来到五寨堡内拜见总督大人的文官武将们越来越多,众人己是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居移气,养移体,从总督府城的喜悦中回复过来后,五寨堡当地的居民们,己经颇有大城的气魄与风范,己经不会再动不动就大惊小怪了。

……

车马到了五寨堡城的西门前,眼前的堡城高大雄伟,周长七里的城墙尽是青砖与水泥,气势己不输于大同镇城与山西镇城,特别是那种富足与生机,却是二者所没有的。

就是在城外,也有大片连绵的房屋与店铺厂房,看不出十年前这里只是个鸟不拉屎的穷苦小堡,十年来,五寨堡变化太大了。

不过与许多地方的松懈不同,五寨堡城门与各门的守卫是非常森严的,军民路引与官员的堪合盘算细致,甚至怀疑是塞外及不明来历的奸细时,警察们便会立刻将他们逮捕。

各门中,没有身份证明者都不得入城,流民与乞丐也不例外。不过五寨堡设有专门的收容机构,这些流民们一到五寨堡,便会被收容,检查过他们的身体与身份情况,对他们进行细菌清洗,便会对他们进行就业安排,妥善安置。

这种森严也体现在余者地方,在城头,是一面面的大明军旗与黄字大旗,猎猎声响。一门门的大将军炮黑压压的炮口指外城外。上面行走的,尽是顶盔披甲的五寨堡军将们,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下的一举一动。

这些旗帜中,还夹杂着许多的雄狮旗,这是五寨营的标志。在黄来福的嫡系各营中,来福营军旗是麦穗加马推收购机,五寨营是雄狮,镇虏营是猛虎,宁武营则是猎豹。

现五寨堡城的守卫,内有来福营三千雄军,此外还有一部分的五寨营将士,余者的五寨营军士们,则是分散于五寨堡外各地的紧要关卡中守卫。

看着这种严谨的守卫,由不得大同镇来的文官武将们赞叹。不过各门中虽然守卫森严,却没有大明各地中普遍设有的城门税,方便了商民的进出,黄来福的这点措施,也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此时在城门口迎接大同镇一行的是五寨堡宣传部的马文才,他领着一干吏员,傲立当中,颇有意气风发的感觉。黄来福任总督,设立总督府后,他原来的部下,自然也是顺其自然地升赏。

眼下黄来福的幕府中,这些时间经过调整后,己经大致形成军政、屯牧,民政、财政、教育五大部。黄来福监管军政,顾世宝负责屯牧,何朝勋负责民政,周文栋负责财政,孙贵负责文卫教育,各部又下设各司局。

在军政中,黄来福又设立组织部,作战参谋部,武器装备部,情报部,新军训练部,后勤保障部,军纪军法部,各部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

经过调整,各方的职权更为明确,地盘权力也大大扩展,怎么不让各人喜逐颜开?

当然了,这些人都算是黄来福的幕僚,并不是大明实职实权的官员,除了军政外,那些民政等实际管理的范围大多只能在五寨堡内。

毕竟黄来福还不敢私改官制,而且这些部下们基本上没有功名在身,也不可能给他们明确什么官位,只能算在自己的幕府之中。如果外人要明确称呼他们,他们只能算是吏。

或许以后总督府运转,黄来福可以借各样的机会将他们的权力延伸到两镇许多地方去。不过算实则的,两镇的巡抚兵备等人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各地民务。而且黄来福也不要指望这些幕僚们将来会有实则的官位,毕竟在大明做官还是不容易的。

一甲状元出来级别只是从六品,大多只能在翰林院修撰,二甲进士出来也只有做从七品的小官,至于比进士更低一级的举人想要当官,更就难得多了。

而黄来福部下武人居多,那些文人们,大多只是秀才的级别,能力在此,想要他们将来中举或是成为进士,那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人虽然算是黄来福的幕僚们,不过他们还是非常有实权的,将来也会越来越有影响力。

马文才的宣传部眼下是归于何朝勋管理,不过在黄来福划分职权的时候,马文才也知道,随着黄来福总督府的设立,影响力向两镇延伸,自己将来的格局肯定不会在一个小小的五寨堡内。将来两镇的改变,肯定是离不开自己的作为的。

前景光明,一切都是朝气蓬勃,怎么不让他意气风发?

……

“欢迎魏大人一行,魏大人车马劳顿,辛苦了辛苦了。”

城门不远处己是摆下了鼓乐彩绷,欢迎的人群浩大,魏允贞等人车马停了下来后,马文才率领一干僚属热情相迎,鼓乐也是吹打起来。

各方人物来五寨堡拜见总督大人,身为属下的马文才等人自然不能失了总督大人的脸色,而且也可以借这个时机好好展现一下五寨堡的风彩。因此这些天内负责迎送安排宾客的马文才忙个不停,力求做个尽善尽美。

“有劳相迎!”

魏允贞看着马文才很是感慨,虽然马文才做腔拿调,搞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