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墙内的填充物是土、沙与石灰搅拌成的三合土,外面再包以城砖。想要有青砖,就要烧制了。

大明砖窑技术发达,烧制出的青砖,整齐厚重。在此时的大明朝,烧制城砖的砖窑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土壤,水源及燃料。

土壤需要粘性高,少杂质的黄土。而建造砖窑也需要有丰富的水资源,因为烧砖的原料是土坯,它是用水与黄土和成泥脱出的,因此建砖窑烧砖的头等要求是接近水源。

而大五寨堡水泥厂附近的张家坪一带,正附合这个条件,因此这些时间里,在靠近大五寨堡水泥厂的地方,工部的安代山大人,指挥一些工匠们,建立起了一个规模浩大一,景象壮观的砖窑群,共有砖窑七十座。

这些砖窑中,都是属于马蹄窑。窑内设有窑壁,窑火门,烟道和窑床。上口直径都是四米,深二米,砖窑底部有宽大的火道。里面可以码上十三层砖,每层一百八十块左右。因为砖窑的结构合理,里面的每一块砖,没有一块火烧不到的,也没有一块烧过火的。这让黄来福对此时大明的烧窑技术极感佩服。

最后砖窑还要有充足的燃料。因为土坯经烧制才能成砖,燃料不可或缺,黄来福当然不会傻到用五寨堡的林木去烧,他都是用煤。

烧制这样大的青砖要六七百摄氏度高温,烧制周期为七天,烧好一窑砖约需八吨煤。以这个标准计算,七十座砖窑每烧一窑砖,就需要五百六十吨煤。每座窑每月烧四窑,消耗煤就是二千多吨。

如果整个工期算下来……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需要这么多煤,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五寨堡虽然不产煤,但附近州县多的是煤,因此,这些时间里,无数的商贾们看到机会,都是争先恐后地从附近州县运来了煤,让他们大大地赚了一笔。

而这些商贾们雇佣的民夫中,也是无形中让许多人取得了吃饭就业的机会。

第71章 毛纺

公元1590年11月23日。

天上飘着一些小雪,在渠源锐等商贾的陪同下,黄来福和马公公等人视察了五寨堡毛纺厂。

五寨堡毛纺厂是由渠源锐等商贾们主理,黄来福只是管出一些股金,及年底分红便是。于10月初开工时,到现在为止,由于原料,工人,各色织工,一系列的设施等,己经准备完毕,因此进入11月底时,五寨堡毛纺厂己经正式开工生产了。

这个算是五寨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里面有男工,女工,童工等,近两千人。除了一些管工等人外,大部分是来五寨堡的流民妇女们。

相对于进入五寨堡各个作坊工厂中做工,五寨堡的军户们,更愿意进入五寨堡各个农场中做事,或是黄来福直接管理的大畜场或是菜场果园等。对五寨堡的军户们来说,不论是先加入还是后加入军户的人,进入五寨堡各个农场中,才是真正的铁饭碗,而在各个作坊中做工,总让他们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事实上,在五寨堡各个农场中做事,确实是待遇好,福利高,生活稳定,现在由各个商贾们管理经营的作坊工厂们,则是管理比较残酷,劳动时间长,生活会苦一些。比起来自后世的黄来福,这些商贾们可没多少仁慈之心,他们一切的目的,都是从利润出发。

进入毛纺厂后,里面的部门众多,工序众多。很多没有技能的妇女和小孩们,只是在内中做一些初步的工作。如羊毛从各地收购来后,没有分毛、洗毛、弹毛的,便由她们来完成。

马公公很好奇,东张西望,黄来福则是看得专业些,他便看到,在一间间房中,各个衣衫褴褛的妇女和小孩们,个个坐在地上,都是在紧张地做着分捡羊毛等事。一些管工们,则是在旁虎视眈眈地巡视着,看到谁动作慢了一些,便是大声地喝叱。这些女人们,连黄来福等人进来,都顾不上看。

羊毛初步整理好后,便送入几间大房中,这里是纺车坊。

从这里开始,这些织工们便算是技术工人了,这些人,都是渠源锐等商贾们高薪从太原等地聘请而来,她们的工钱,比起普通工人们来说,可是高得多了。

对于纺纱,此时大明有一种脚踏纺车,可同时放置五根线,纺纱快速。纺纱后,这时便是织工的工作了,她们用一种织机,每张织机至少需要二至三人同时劳动。

织布后,又是印染等。

和棉纺织业差不多,毛纺织业同样是工序非常繁杂,有些机房的工序划分就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以及刷边、运经、絷扣、接头等,看得黄来福晕头转向。心想幸好将各个商业上的事交给商贾们,否则自己来干,不知道要累死多少脑细胞。

关于织机和纺纱机,此时大明的水平,还是位于世界前列的。黄来福电脑中虽有后世许多先进的纺织技术,但在纺织上,他暂时还不准备改进这些技术。现在的大明,需要的是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众多的大明流民们的失业问题,而不是用这些技术们让这些妇女们再次失业。先进的纺织技术,等市场需求到一定地步,非常迫切地呼唤新科技出现时再说吧。

五寨堡毛纺厂,生产的,当然都是毛纺织品,织出的布,都是织呢面料。第一批订单,就是黄来福下单的三千套军服,当然,这些面料所用的都是绵羊毛。

至于山羊绒毛,柔软保暖,则是用来制作各种高档的物品,各种地毯坐垫,羊毛衫,裘皮大衣等。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用一些黄来福叫不来的小型织机,手工制作。而这些工人们,也是个个工钱高昂,都是渠源锐等商贾,从各地请过来的一些高手。其中也有几个蒙古女人,大盘脸,眯眯眼,脸上有两块鲜艳的高原红。

黄来福看这些这些蒙古女人们,个个技艺不错,她们的工钱,虽说比不起同房的几个汉人女技工,但个个都干得很开心。对她们来说,一年下来,这笔钱拿回去,回到塞外后,可算是一个富豪了。

黄来福吩咐了一声,渠源锐便叫人取来了一些五寨堡毛纺厂手工制作的山羊绒成品,这是一些坐垫,揩面如丝帛滑腻,非常保暖。想必卖出后,可卖到一个好价钱。

黄来福爱不释手,马公公也很是欢喜,他抚摸着一个柔软的坐垫,道:“这些物什不错,很是少见,想必皇上和娘娘们见了,定是欢喜,咱家或许可以推荐到宫里去。”

让黄来福和渠源锐等人听了大喜,如果这些山羊绒成品能有一部分作为贡品,那对自己的五寨堡毛纺厂局面的打开,那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

渠源锐忙谢道:“多谢公公。”

马久英公公独特的笑声响起:“嘿嘿嘿嘿嘿嘿嘿,渠掌柜何必客气,咱家也是为这毛纺厂的前景着想。”

他又道:“对了,守备大人,渠掌柜,你们这家毛纺厂,只是专制羊毛之物吗?怎么不见你们做些棉布丝绸之类的物什?”

黄来福笑道:“公公明鉴,我们五寨堡只是一个小地方,产品要出头,只能制新制奇,制作棉布和丝绸,我们五寨堡怕是将来死得难看啊。”

渠源锐也是附合。

对五寨堡毛纺厂的定位,黄来福和渠源锐想很清楚,就是专业地从毛纺这方面出发,而如果从棉和丝绸的市场地位方面与此时的大明商人竟争的话……

要知道,此时大明的丝织品种类齐全,花色繁多,水平高超,当时不仅纱、绢、绫、罗、绸、缎、锦、绮、绒等各类丝织品应有尽有,而且每类又有许多不同的花色品种。广是绸,苏州就有线绸、绵绸、丝绸、杜织绸、绫机绸、绉绸、纹绸、春绸、捺绸等。纱,湖州又有直纱、花纱、夹织纱、包头纱等,泉州有素纱、花纱、金钱纱等。

另外大明的棉布品种也是千姿百态,光是松江各地生产的棉布中,就有标布、扣布、稀布、番布、荣斑布、中机、小布、三梭布、龙墩布、云布、飞花布、浆纱布等。在这些地方,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数以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

这是江南,江北的情况,也是和江南差不了多少,想和此时的大明商人竟争棉布和丝绸的市场,黄来福不认为自己有丝毫机会。还是安心做自己的毛纺产品吧。

马公公听了黄来福的话,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

看完五寨堡毛纺厂,马公公去堡内休息了,黄来福则是在几个军官们的陪同下,又去察看五寨堡大畜场,马蹄坡圈羊场等地。

眼下由于快到了冬天,天气越发寒冷。黄来福有些担心自己的大畜场畜生们的安全。要知道,在塞外等地,每年的冬天,牛羊不知道要死多少。

到了五寨堡大畜场时,畜牧组组长由王启年正在巡察大畜场的事,见了黄来福等人来到,王启年忙迎了上来。

“学生见过守备大人。”

黄来福道:“免礼吧,东陆兄,小猪儿过冬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王启年道:“大人不必担心,有了地下暖圈,不论是新产小猪,还是新产羊只,都无冻馁之虑。”

在王启年的带领下,黄来福巡视了大畜场,只见各个圈舍门上都挂着草帘,挡着寒风的进入,猪舍地面铺上了许多厚草,一些大母猪们,正带着小猪儿,在欢快地吃着食。

进入地下暖圈内,一些刚出产的小猪们,正在母猪妈妈的怀里吃着奶,大部分都是健康结实。依王启年的说法,到了12月天气大寒时,可将猪们全部送入地下暖圈内,到时暖火墙一烧,便可使猪儿们安然过冬。

在地下暖圈内的一旁,黄来福还看到几个畜丁们,在用索笼用微火蒸甑刚产出来的小猪,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

又到一旁,黄来福又看到一些女人们用土缸孵蛋,靠烧煤炭升温,很多小鸡小鸭就是这样孵化出来。据王启年的介绍,这样的孵化率非常高。

听得黄来福大为点头,心想有王启年这个养殖高手在,自己也就省心了。而看五寨堡大畜场的情况,马蹄坡圈羊场,自己己经不必去看了。

第72章 神池、马贼

公元1590年11月27日。

“这神池还真是荒凉。”

天上飘着雪,天气越发寒冷,黄来福一行人,在经五寨堡境内的李家坪,进入神池堡境内后,黄来福不由感慨道。

后人形容神池十年九旱,风大沙多,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扑面的寒风迎面而来时,黄来福心想这话还真是不假。

走在神池境内,只见群山绵亘,沟壑纵横,河流稀少,人烟稀少,和五寨堡多水,且多是一马平川的土地比起来,真是界线分明。神池堡虽是在明洪武七年就开设,但一直到清雍正三年时才设县,平时只是作为一个军事重地存在,因此沿途并不多见村镇,只有路过一些小河边时,才见到一些穷苦的民户们,耕种着一些贫瘠的土地,见到黄来福等人经过,都是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这一行人。

除了这些当地人外,黄来福等人,也看到一些背井离乡,拖家带口,肩上挑着破烂家私担子的流民们,走在崎岖的道路上,看得出,这些人的目标是五寨堡。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中行走在外,也苦了这些流民们了,不过眼见这些人眼中都是满怀希望,虽然是想,到了五寨堡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了。

而和自己两个姐夫合作开发神池,八角的计划,是早在九月份黄来福结婚期间就拟定的。在他结婚后,就派出了一个小队,专门到神池各地勘查当地的地势资源。

不过在前些时间朝廷的公文下来后,确定黄来福为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三堡的治理大使,每年三地黄来福要上交税银十万两,这由不得黄来福不重视,一个勘查小队,己经不能满足将来的需求,因此今天,他便亲自带着队,到神池堡来察看。

此时黄来福身边跟着护卫的两个小旗家丁们,由江大忠带队,个个骑着马,都是一身披甲,全副武装,身上背着弓箭,还带着手铳,另外队列中还跟着一干的商贾们。

这些人中,有渠源锐,渠良万兄弟,还有几个平遥李家,介休侯家,万荣潘家,阳城杨家等在五寨堡设店开铺的家族商贾们,还有他们的一些仆从。他们都是跟着黄来福到神池来查看地形的。前些时间他们为五寨堡的城墙扩建大大出血,自然是为了争取到与黄来福在神池堡等地的合作权。

这些大商贾中,此外还有太谷曹氏家族中一曹姓掌柜,太谷的商业气氛向来非常浓,太谷的商人,是大明首先第一个去澳门经商的商人。在今年时,通过大明发达的邸报系统,他们获知了五寨堡的变化,自然是不会发过这个新生的商机重地。因此,在前些时间五寨堡大修城墙时,曹家也出了几千两银子,获得了黄来福的好感,获得了开发神池堡的权利。

此时听了黄来福的话后,那曹姓掌柜笑道:“这神池堡确实荒凉,不过想必经过守备大人的治理后,最多两年,定会如五寨堡一般的繁华。”

众商贾都是纷纷附合,大拍马屁。

黄来福微微一笑,话是这样说,不过想要开发神池,却不是那么容易。依自己收集的资料,还有自己亲自到这神池境内来,这神池堡的治理,怕不是那么简单啊。

这神池长年气候寒冷,春季干旱且多风,境内只有朱家河、县川河、野猪口河、涧口河几条季节性的河流。耕地面积总量虽说比五寨堡多,但却支离破碎,加上水量少,并不适合大农场的耕种。

不过黄来福也不准备在这里大搞农业,在这里搞农业投入大,收获小,得不偿失。黄来福只准备在这里种一些油料经济作物,然后以煤炭和铁矿的采掘业为主。黄来福此次来,就是为了神池的煤和铁而来的。

在一行人快到当地一个叫太平庄地方时,忽然听到对面山坡上忽哨几声,接着冒出众多的人头,个个骑着快马,怕有上百号人,他们手中的长刀挥舞着,看来神情不善。

“马贼……保护大人!”

江大忠喝了一声,立时二十个家丁们下马,在黄来福面前围着一圈,个个取出了弓箭火铳。而那些商贾们也是连忙下马,在仆从们的保护下,个个都是身子发抖。

黄来福也下了马,神情冷静,心想,这神池堡的治安也太差了吧,五寨堡离这边不远,神池堡堡内也有自己三姐夫田大付的众多官军,他们也这么嚣张?看来这剿匪之事,要提上议程了。正好让自己的新兵们见见血。

同时心下奇怪,怎么到神池堡境内,就遇到马贼?老实说,这一年多来,黄来福在五寨堡的生活稳定,己经忘了大明朝马贼四起的事了。

黄来福不知道,五寨堡身边山脉叫岢岚山,就是后世的吕梁山,这吕梁山山峦起伏,千沟万壑,很少有大片可耕种的土地,加上晋西北动不动就灾荒,百姓经常是民不聊生。他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继时,便多落草为寇。这些人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就算当地的官府来围剿,他们只要逃入吕梁山中,那些官兵们便无可奈何。而且这些马贼们多和当地的大家族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可说是剿不胜剿。

不过此时吕梁山的马贼们,多半只是活动在吕梁山东面地区,不时骚扰的是静乐,岚县等地州县乡镇,对于吕梁山西面地区,他们向来没什么兴趣,一是从吕梁山西面过去,山高路深,路面不好走。

二是那一带民户没几家,没油水不说,又是军堡云集,住的多是些军爷们,马贼活动空间少。这时的边军战斗力还是有两下的,比起马贼们,他们装备又好,火枪火炮的,惹火了军爷们,让这些连弓箭都没有的马贼们,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却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有股马贼跑到吕梁山北部余端的神池境内来?

正在戒备中,忽然听到一声忽哨,那些马贼又是从山坡上消失了。

众人松了口气的同时,经过这个波折,黄来福也在心想:“看来,要开发这神池,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

很快,众人到了太平庄,这是一个位于山路口边的民堡,由当地几个较为富有的家族合资建了这个民堡,从这里过去不远就是神池堡。由于太平庄附近就是神池煤矿各矿脉所在地,所以这里的人,多是以开矿采煤为业,路过这里,所见多是些衣衫褴褛的,全身乌黑的苦力们。

也有许多逃荒到这里的流民们青壮们,在这里推煤,讨口饭吃。最近由于五寨堡正在大兴城墙,所以看来太平庄内的生意很好,许多商贾们在太平庄内进出买煤。

看着或是一身披甲,或是一边富贵气的黄来福一行人而过,这些苦力们,都是闪到一边,以敬畏的目光看着他们,不过在经过太平庄路口时,黄来福注意到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正以不友好的目光,看着自己。在黄来福眉头一皱时,他们又消失了。黄来福有种感觉,刚才的那些马贼们,和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到傍晚时,黄来福一行人,到了神池堡。

这神池堡于嘉靖十八年土筑,万历四年砖石包砌,周五里零,高三丈五尺,周边遍布着火路墩一十八座。由于堡周五里零,内有官军一千多人,因此也有许多商贾们在这里设店做生意。此外,也有一些流民们进入堡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