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魏延苦笑的时候,吴风已经开始耍弄陌刀了,宫中宿卫,岂能不会用陌刀?吴风摆开架势,把一柄陌刀舞动的虎虎生风,杀气凌然。

    “哈,哈。”不断的爆吼出一声声的怒喝声,更添气势。

    魏延观看了一会儿后,脸色通红,他叹息了一声,放下了陌刀,举拳对着刘冯说道:“大将军,小民狂妄了。”

    事到如今,魏延自傲的性格,终于是被刘冯用事实打压了下去。他魏延虽然有能力,但也不是万能的。

    刘冯没有立刻回话,而是仔细的欣赏着吴风的表演,只见吴风怒吼连连,陌刀大开大合,寒芒四射。

    “哈。”终于,吴风手中的一套刀法耍完了,吴风怒喝了一声,猛的收刀而立,刀柄重重的撞向了地面。

    “碰。”刀柄与地面接触,发出了一声轰然巨响。

    “好。”至此,刘冯才发出了一声叫好声,这是真心实意的。吴风能与魏延比拼箭术,力气,而后把这套陌刀刀法耍的如此有声有色,当真是出色非常。

    “多谢大将军赞赏。”吴风也非常的激动,放下陌刀,行礼道。

第八百一十章 调教魏延(2)

    “刀法不错,以后要勤加练习。”刘冯吩咐道。

    “诺。”吴风重重的点了点头,应诺道。

    勉励了吴风一句后,刘冯才回过头来,对着魏延说道:“知道自己狂妄就好了。天底下的能人异士何其之多,粗猛武夫更是犹如过江之鲫一般,滔滔不绝。你自命不凡,甚至于在宫外求见孤,打算以孤为晋升之徒,一步登天,实在狂妄。”

    “小民惭愧。”魏延闻言脸红如枣,羞愧道。魏延当真是没有像今天一般这么惭愧的,自以为天下一流,却不想连一个宿卫都比不过,而且连陌刀都不会耍弄。

    这一次的表现,让魏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滑稽可笑的。

    “知道自己狂妄,也知道惭愧就好。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你能去掉这一份狂妄,知道谦虚,忏愧,你必定能成一番事业。”这一刻,刘冯倒也觉得魏延孺子可教也,微微一笑,说道。

    “不敢奢望。”今日对于魏延来说打击不小,信心严重不足了起来,低头说道。

    “什么话。男儿大丈夫,岂能因为一时成败,而气馁呢?你也不是没有优点,至少孤觉得你有大将气魄,那一股锐利,那一股胆敢来到皇宫前,自荐的勇气,就是大将气魄。而今你已经知道自己狂妄了,也知道忏愧了。若是改了,孤保证你能成一番事业。”刘冯倒是没想到,这一次的打击对于魏延居然这般严重,心下略有苦笑,不过面上却是呵斥道。

    “诺。”刘冯有识人之明,名传天下。被刘冯看中的人,莫不是成了一番事业。刘冯的话,魏延不得不信。闻言豁然抬起头来,狠狠的点头应诺道。

    这一次却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改掉自己狂妄的毛病。

    “嗯。”刘冯见魏延的信心恢复,稍稍松了一口气,若是因为打击太甚,而失去了一员大将,那才是让人郁闷呢。

    “若是能改掉你狂妄的毛病,你确实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那不过是一般猛将,大将的事业。若想成就更大的功业,甚至是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拜列侯,你却还需要做一件事情。”调教魏延,不仅是要改造魏延,乘着现在魏延虚心求见,刘冯觉得应该是对魏延灌输一些道理的时候了,于是开口说道。

    “请大将军指点。”事到如今,魏延已经对刘冯言听计从了,闻言立刻心下火热,大将军,列侯啊,这是魏延以前憧憬的地位,不过被打击了一番后,他就不敢想了。但是现在刘冯却跟他说,若是他能做到一件事情,定能够拜大将军,封列侯,这如何不让魏延激动,怀着激动的心情,魏延立刻虚心求教道。

    “读书。”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吐出了这两个字。

    “读书?”魏延心下稍稍失望,说道。他也知道,读兵书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在家中的时候就是手不释卷的。

    魏延这个人虽然去了狂妄,但是没什么心机,喜怒形于色。刘冯一见到魏延的表情就能猜出了个大半,于是失笑道:“读书不仅是要读兵书,还要读其他书。读儒家的书能够明道理,养心性。读律法,能够严正自己,读史书能够引以为鉴。若是你能严正自己,培养心性,再加上熟读史书,引以为戒。你必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诺。”随着刘冯的解释,魏延顿时知道自己是误会了刘冯,心下无比惭愧。但随着刘冯的解释,他也有了一些明悟,狠狠的应诺道。

第八百一十一章 武孝廉(1)

    第八百一十一章武孝廉

    “好了,孤先安排你在许都住下。你给孤好生的读书,勤练武艺,过些日子孤的新增四路大军就要建成了,若是你表现的好,就会有你一份。”魏延的态度明显好转,矜高的性格怕也是有些改观了,这让刘冯心下满意,于是说道。

    “多谢大将军。”魏延闻言精神一振,连忙下拜道。只觉得一口气堵在了心中,千言万语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刘冯了。

    他虽然自付能力出众,但却是想着这一次面见刘冯,若是能谋得营中司马一职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却不想居然是一步登天,有了执掌一营的机会。

    古语有云,知遇之恩。我不曾得见,而今这就是了吧?心中的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了四个字,知遇之恩。魏延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腾起了一种视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更加要命的是,魏延并不排斥这种感觉,反而如饮甘霖,不想放手。

    刘冯不过是先打压魏延的傲气,而后稍加激励,欲把魏延培养成一个真正有气度,有能力,智勇兼备的大将。一番调教之下,却是把魏延的身心都给俘虏了。

    不过,魏延升腾起这种心态,却也不是盲目的。而是刘冯给予的信任,实在是太足了一些。一个寻常的士卒,他或许能从小兵爬到司马,甚至是校尉,不过起码得十年,二十年时间。

    执掌一营,那就更是遥不可及。因为只有执掌一营,做武将的才算是真正的出头了,算得上独当一面了。

    在执掌一营之上,还有督阵数路大军,做一方大将。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而刘冯却是一言之下就实现了。

    看旁边吴风的表情就知道了,眼睛血红血红的,恨不得取而代之啊。虽然宫中宿卫即是体面,又是高端,但是拱卫皇宫,却是基本上绝了杀入沙场的路途了。他也想进入沙场,建功立业啊。

    到是立足在不远处的董承,脸上流露出了一抹诧异,这一步登天也不是没有,徐庶,甘宁就是其中之一。每当刘冯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就注定大汉朝一定会添加一位大将,一位列侯。

    难道这魏延也有这种潜质?本来,董承都是漫不经心的看着,但此刻却是精神一振,好事儿啊。经过种种的事实证明,刘冯看好的人才,大体都能成才。

    这魏延八成就真的是大将之才了,他们大汉朝又要多一位俊杰了。距离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那种强盛,越来越近了。

    此刻,董承越看魏延就越觉得顺眼,心下也是庆幸,他遇到了魏延,并向刘冯举荐了,否则大汉朝将与一位大将失之交臂了。

    “嗯。”不管被人怎么想,刘冯确实是对魏延信心十足,历史上的魏延就已经跟牛叉了,能征善战,骁勇无匹。而今经过了他调教,磨砺了性格,扬己之长,克己之短,魏延应该更加犀利三分,没准能与黄忠,马超,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并列了。

第八百一十一章 武孝廉(2)

    调教了魏延之后,刘冯转过头看向了吴风,这一位应该是这一次比试的胜出者。不过,却是被魏延夺取了头筹,这让刘冯觉得有些对不住。

    想了想后,刘冯问道:“孤先前承诺过,若是你胜了,就有赏赐。孤就升你为军中司马,不过给你两条路,其一是继续在宫中做宿卫,其次则是外放进入新军。与这一位魏延将军一起,执掌一营兵马,如何?”

    说着,刘冯抬手指向魏延。刘冯这么做是有深意的,魏延是个人才,但就像是魏延刚才所表现出的一样,野路子出身,能力出众,但是套路不行。

    使用陌刀的能力,掌握马镫诀窍,甚至是排兵布阵,魏延都不够成熟。如果有吴风这一位宫中宿卫出身,非常有能力的军侯辅佐,怕是要事半功倍。对于魏延的成长,绝对是有好处的。

    不过刘冯倒也体谅吴风,先问一问吴风是不是有雄心,沙场厮杀,建功立业。

    “回禀殿下,臣愿意入军中,在外厮杀。”吴风早已经被刚才刘冯所展现出来的蓝图,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激起了心中的血性,因此闻言后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不愧是宫中的宿卫,有血性。”刘冯闻言喝声道,赞赏之色留于言表。

    “董喜,去传孤的命令,升任吴风为军司马,脱离宿卫。之后,你把吴风与魏延安排在一起,等过些日子,孤自当重用。”紧接着,刘冯转过头对着董喜下令道。

    “诺。”董喜应诺了一声,紧接着,很是客气的来到了吴风,魏延二人的身前,行礼道:“二位大人,请随奴婢来。”

    “有劳了。”知道这一位乃是刘冯身边的内侍太监,魏延,吴风都没有怠慢,还礼道。紧接着,二人跟随了董喜一起离开了。

    几个人离开后,刘冯并没有立刻回去寝宫,而是陷入了沉思。“大将军在思量什么?”董承心下一动,问道。

    刘冯闻言微微一笑,说道:“骠骑大将军觉得,孤若是设置一个武孝廉,招揽天下豪杰,如何?”

    “武孝廉?”董承小吃了一惊,说道。

    “对,武孝廉。先前创办的孝廉制,虽然分文武,但其实都是文人在书写。却没有一位武夫,今日得见魏延,让孤恍然清醒了过来。孤忽视了这些武夫哪,要知道乱世出豪雄,武将多是粗猛武夫,哪里懂得什么笔墨。若是放开不顾实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孤新立四军,缺乏统帅,挑选豪杰充任将校,乃是顺时。更何况,因为孝廉制,大汉已经名扬天下,寒门士人奔向入许。这武孝廉一旦放出,怕是要引动天下豪杰进入许都,以期建功立业,封侯拜将了。”刘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这是刘冯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魏延的横空出世,让他想到了这一个问题。他取才还是片面了一些,乱世出豪杰啊。武将多为豪杰,粗猛武夫。

    而他不正是缺少统兵大将吗?没准能引动那些三国史上的名将,前来许都。这样一来,统兵大将暴增矣。

    “可行。”董承闻言心中一动,沉思了许久后,缓缓的点了点头,肯定道。

    “好,那就由骠骑大将军亲自去一趟尚书台衙门,让尚书令蒋琬书写诏书,昭告天下。孤要选拔武孝廉,充任军中将校。”见董承也肯定了,刘冯心下大畅,含笑下令道。

    “诺。”董承应诺了一声,拜别离开了。

    “大军增加了四路,若是能选四位名将进行统帅,汉室的战斗力,怕又要飙升了。”董承离开后,刘冯抬头望天,嘴角含笑,心情舒畅。

第八百一十二章 名将滚滚而来(1)

    第八百一十二章名将滚滚而来

    孝廉制,带动了天下寒门士人齐齐奔向许都。乘着这股风潮,天子下诏,宣布进行武孝廉的选拔,时间定在正月。

    并派遣了快马往天下郡县传递消息,不过因为现在的天下诸侯多半与汉室对立,能够传到的不过是汉室帐下的土地,城池,以及河北,荆州,益州而已。

    不过,即使是如此,这个消息也在这一些汉室能触及到的地方,引起了轰动。

    徐庶,诸葛亮二人不仅仅是寒门士人的楷模,也同样是天下豪杰的楷模啊。一个封侯拜将,一个封侯拜官,让豪杰们热血沸腾。

    不过,也正如魏延一般,这些豪杰只是精炼武艺,对于文墨只是粗通,甚至是大字不识一个。孝廉制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而已。

    就在他们叹息的时候,武孝廉横空出世了,顿时让他们沸腾了。整个汉室,名义上臣服于汉室的河北,益州,半个荆州等等城池内的无数豪杰,都准备妥当,千里迢迢的开赴许都,希望能赶上正月的武孝廉选拔。

    就在这股风潮之中,涌现了三个人,一个是南郡人霍峻,一个是巴西人马忠,最后一位则是巴西人王平。

    除了这三个人以外,报名参加武孝廉选拔的人,足有二百一十五人,而这三个人的名字,就夹杂在了这二百一十五人之中,组成名册,交到了刘冯的手上。

    此刻已经正月,刚刚过了年没多久,天气虽然乍暖,但仍然是非常冰寒。许都城中,鲜有行人路过。皇宫中倒是一切如常,不过每一位内侍,宫女都添了不少衣物,行走在宫中,看起来比较臃肿。

    东宫,一处偏殿内,放着一尊炭炉,炭炉内所散发出来的热气,暖和了整个偏殿。不过即使是如此,刘冯身上仍然穿着相当厚重的衣物,看起来非常臃肿。

    此刻,刘冯跪坐在上,手中吃着一卷竹简,正在细心的观看。尚书令蒋琬立在下边,正等待着刘冯观看完毕。

    刘冯手上的这卷竹简,就是记录了二百一十五参加武孝廉之人的名册。倒也不是例行公事,这些人名在此刻仍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选拔出来的人才,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而很遗憾,这二百一十五人之中,就要淘汰大部分。

    刘冯之所以观看这卷竹简,是想要看一看这一次参加选拔的有多少名将。并不是说,刘冯过度迷信历史上的那些名将。刘冯不否认或许有些人默默无名,但却能力出众,但因为时运不济,还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这些人可能都是名将之选。如董盖。

    不过,相比于这些人,名将的确要让人更加信赖一些,毕竟都是经过了乱世洗礼,一场场的战争证明了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了赫赫名声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要比默默无名的人,更加受到信任一些的。

    一路看下来,果然没有让刘冯失望。霍峻,马忠,王平这三个人的名字,被刘冯看到了。

第八百一十二章 名将滚滚而来(2)

    刘冯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几分笑容,这些人其实都不太出名,但是刘冯却是认识。巧的是这些人还全部都是蜀汉的名将。

    之所以不出名,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蜀汉之中,赵云,关羽,张飞等人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而掩盖住了他们。

    若说赵云,关羽,张飞,魏延,张辽,张颌等人是顶尖的大将,而朱灵是一流的大将,那么这三个人就是与朱灵同一个档次的一流大将。

    比如说这个霍峻吧,他防守能力非常出众,在刘备进入西川的过程之中,率领数百人镇守一座城池,而刘璋的将军扶禁,向存则率领一万兵马猛攻城池。结果霍峻硬生生的守住了一年,并伺机率兵大破扶禁,向存,战绩彪悍啊。

    又如这一位马忠,三国史上有两位马忠,其中一位乃是东吴将领,率兵俘虏了关羽,关平等人的人。

    而剩下的一位,也就是刘冯手上竹简记载着的这一位则是蜀汉的马忠。这一位在蜀汉的前期,得到过刘备的赞赏,刘备把马忠与黄权相提并论,认为其乃蜀中人杰。在中后期,马忠名气渐渐大了。

    当时号称是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三员大将,镇守蜀国。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

    最后剩下的这位王平,与马忠齐名,但是托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福,这个人的名气要远胜于马忠。并且王平这个人富有传奇色彩。王平目不识丁,但却做到了蜀汉镇北大将军的位置,让人不可思议。而这靠的并不是他的个人反应,判断,天生的领兵能力。

    而是因为王平好学,他虽然不认识字,但在军中却常常让官吏读书给他听,还能融会贯通,如此锐意进取,才造就了王平赫赫有名的名声。

    这三个人都是蜀汉中后期的名将,现在也如魏延一样默默无名,并且他们未来的主公刘备已经被他打到残废了大半,几近在东吴等死了。属于无主孤魂,武孝廉制一出,自然是齐齐归顺在大汉的麾下。

    “虽非大将之才,但统时选将,亦是一时良将。可用之为爪牙,巩固汉室基业。”刘冯看到了这三个名字之后,就决定了要用魏延,霍峻,马忠,王平等四人,统帅新增加的四路步卒大军。

    名将领兵,多少能增加许多的潜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汉朝的精兵,就会彻底化作十万二千人。刘冯也终于聚敛起了十万之众,符合了当前大汉朝这个天底下一流势力的身份。

    刘冯心中是认定了这三个人了,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