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局势,不过是分裂而已。

    赵国,燕国,魏国,吴国不过是草创,不管是人民还是官吏的忠诚,都是极为有限的。

    而整个代郡的郡守,官员们的震动,恐惧,忐忑,则是整个天下的缩影。已经可以预见,汉军消灭了四国联盟的十八万大军的消息传遍天下,是何等的让人震惊。

    这一股震动的感觉,也让到达了代郡的公孙敖,于禁,徐晃等三人感觉到了。

    本来他们是打算休息上一二时辰,再行出发的。不过,感觉到了代郡的忐忑,震动之后,他们却是没有了那个心思。

    在用了膳食,沐浴了一番之后,他们出了代郡了。

    代郡南城门外,数百骑兵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众人却是要在这边分道扬镳了,公孙敖要返回燕国,而于禁,徐晃则是要回去魏国。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二位保重。”公孙敖深呼吸了一口气,朝着于禁,徐晃拜别道。

    “保重。”于禁,徐晃二人朝着公孙敖还礼道。

    “驾。”拜别了之后,公孙敖挥舞起了马鞭,大喝了一声,率领燕国的骑兵,向辽东而去。

    “唉。”

    公孙敖离开之后,于禁,徐晃二人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对视了一眼,齐齐发出了一声叹息。

    他们都听懂了公孙敖的话啊。

    这一位燕国的大将,并不只是在形容,燕国魏国遥远,他们再相见的困难。还在形容,若是汉军强势,攻破了燕国,魏国,他们战死沙场。

    就永远也难以相见了。

    燕国的大将都道出了这一番话,可见前方道路真的是充满了荆棘。

    “走吧。万事有魏王做主。”

    沉默了许久之后,于禁发出了一声叹息,而后驾驭战马往南方而去。

    “唉。”

    徐晃叹息了一声,也追随了过去。

    “哒哒哒。”

    数百骑兵驰骋向南,马蹄声狂乱,尘土飞扬。倒也有几分气势,不过他们所带来的消息,却是一个噩梦,无比的噩梦。

    代郡本就属于幽州,而辽东也是幽州治下的一个郡而已。因而,徐晃,于禁,公孙敖等人分成了两个部分,各自返回自己的国家。

    却是公孙敖先到达了辽东的襄平。

    襄平,本是辽东郡的治所,在公孙度的治理下,城郭高大,人口殷实,也是一方繁华之城。

    直到今日,公孙度称王。再次对襄平县进行了扩建,今时今日的襄平县,可以说是幽州第一城,也不为过了。

    公孙敖等人到达了城门之后,报上了姓名,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直接就入城了。

    入城则是一片的喧嚣,只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的繁华。

    作为燕国的大将,见到自己国家的都城,理应感觉到欢心才是。但是此刻公孙敖的心中,却是只有沉重,无比的沉重啊。

    这样的繁华,若是没有相应的实力保护,就似那海市蜃楼,难免要成为一场泡影的啊。

    怀着这样的一种沉重心情,公孙敖率部到达了燕王宫外。

    公孙度已经先一步得到了消息,因而,公孙敖在到达王宫外之后,已经有内侍在等待了。

    见公孙敖到达,内侍立刻将公孙敖引入了宫中,直达一处殿内。

    殿内。

    公孙度跪坐在王座上,他身上穿着王者冕服,头戴王者冕冠,威仪无比。但是,此刻公孙度的表情,却是阴郁的怕人。

    公孙敖回来了,只带回来了百余兵卒,前方情况可想而知了。

    公孙度在得知了这一点后,能高兴的起来才是怪事了。

    “前方到底怎么样了?”即使是如此,公孙度的心中仍然残存着几分幻想,在见到公孙敖后,不等公孙熬行礼,立刻发问道。

    “晋阳破了,并州没了。十八万大军灰飞烟灭了,活下来的只有末将,徐晃,于禁而已。”

    公孙敖闻言苦涩一笑,下拜道。

    “轰隆。”

    晴天霹雳,一声晴天霹雳在公孙度的耳边乍响,让公孙度的身躯颤动上了三颤,整个人的脸色顿时苍白无比了起来。

    并州的重要,十八万大军的重要,已经不必再进行交代了。

    是四国的失败,一次大失败。

    而对于四国联盟最弱的燕国来说,公孙度也为这场战争加入了三万精兵,这就是国家的一半兵力啊。

    现在整个燕国就只剩下了三万兵力了。

    一个国家,居然才三万兵力。

    这还如何能立国?如何还能号称大燕这个国家?一时间,公孙度对未来无限的茫然了起来。

    也同时,公孙度的心中也首度涌现出了几分后悔了。

    早知道局势的发展是这样,他就先坐钓鱼台,待价而沽了。那会儿,汉室胜则偏向汉室,曹操等人胜则偏向曹操等人。

    这有多好啊。

    但是现在他却贸贸然的下水了,结果有了这样的一面。

    现在已经称王了,与汉室为敌了,没有一步的退路了。

    为何,为何他做的这样的绝啊。

    这一刻,公孙度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后悔。

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围堑十重(第二更)

    后悔,无边的后悔几乎淹没了公孙度了。

    让公孙度的心情变得极端恶劣了起来。事到如今,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即使以公孙度的刚猛果决,一时间也陷入了难以决断的境地。

    “可有计策保国?”

    终于,公孙度想起了身边还有一个公孙敖在,不由抬起头来,张口问道。

    “事到如今,只有几个办法了。”公孙敖闻言苦笑了一声,回答道。回来的路上,他也思索过接下来该怎么走,也与于禁,徐晃商议过,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

    但是这些结论,能不能成却是两说啊。

    公孙敖心中有苦涩,有忐忑。但是公孙度却是管不着了,现在的情势,国破在即。他一个想法都没有,但是公孙敖却是有好几个。

    这让公孙度如何的不大喜过望?

    “快快说来。”公孙度连声说道,喜形于色。

    “大王莫非忘记,严忠在何方呼?”公孙敖见此深呼吸了一口气,张口说道。

    “鲜卑人?”

    虽然说消息难以通畅,但是当年严忠出使鲜卑的时候,还是派遣使臣通告了公孙度一声,因而公孙度知道严忠目前在哪里。

    想着那强大的鲜卑人,公孙度不由脱口而出道,脸上的喜色越发的明显了起来。

    “对,就是鲜卑人。按照那刘冯的性格,对待外族人,铁血的厉害,半分颜面也不会给的。而今鲜卑人怕是已经攻打到河套了,而河套又是并州疆域。因而,刘冯在获得大胜之后,未必就会挥兵东进。而是兵入北方,与鲜卑人决一死战。而鲜卑人强盛,非羌族可以媲美。因而,刘冯未必能够取胜,甚至于大败也说不定。因而,大王莫要太过忧心。”

    公孙敖点了点头,将心中所思说了出来。

    “确实,鲜卑人远要比羌族,乌桓这些强族更加的强大,以刘冯目前的兵力,未必能占据上风。”

    公孙敖的一番分析,让公孙度的喜色更浓了,因为喜色而冲淡了压仰,公孙度又变得冷静了起来。

    “反正,不管刘冯成败,我们都可以乘着这段时间,征召更多的兵丁,加以训练,集结更多的粮食,加以囤积。并且加高襄平城墙,并在城墙的外边十重围堑,进行防御。”

    公孙度的思路也越发的清晰了起来,张口说道。

    “没错。”公孙敖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的策略之一,加强本身的防御力,兵力。

    作为保国之用。

    “对了,派遣使臣前往袁绍处,告诉他,调拨一些粮食过来。”紧接着,公孙度又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张口说道。

    袁绍治下的冀州非常的富裕,粮食充足。而辽东怎么说也是苦寒之地,粮食储备有点不多。

    现在又是四国联盟,因而公孙度就不客气了。

    只要增加防御,增加兵力,再有足够的粮食。公孙度相信,他的公孙燕国绝对不会建立几年,就被人给灭杀了。

    “诺。”公孙敖应诺了一声。

    “你也是辛苦了,下去休息一阵吧。”说完了公事之后,公孙度才关心起了公孙熬的身体,抬眼打量了公孙敖一番之后,公孙度体恤道。

    “多谢大王。”

    公孙敖拜谢了一声,而后告辞离开了。

    确实,这一路实在是太幸苦了,他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以等待局势的变化了。

    刘冯。

    也不知道是汉室给人的感觉太强了,或者是公孙敖吓破胆了,公孙敖的心中始终都有一种。

    汉军对阵鲜卑人大获全胜的几率要高一些,而刘冯若是大破了鲜卑人,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处在边陲的辽东郡。

    也就是公孙燕国。因为公孙燕国最弱,又处在边陲,若是汉军来攻,赵国,魏国的救援,未必能到达。

    因而,公孙燕国成为汉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最大的。

    所以,公孙敖才会认为,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以等待应变了。

    公孙敖此刻的想法,却并不是公孙度所能够猜测到的了。

    在经过了后悔,绝望之后,猛的获得了解决的办法。此刻公孙度的心情,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兴奋,亢奋啊。

    他们公孙燕国,绝对能够屹立在这个乱世的。

    绝对能。

    想着,公孙度脸上的闪现出了自信的神采,气魄惊人。

    随着公孙敖返回燕国,整个燕国的气氛,动向都变了。公孙度一方面派遣使臣向袁绍索要粮食,一方面又是加高,加固城墙,并加围堑十重,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汉军进攻。

    磨刀霍霍,要保住公孙燕国。

    另一方面,袁绍也随之获得了消息。

    不过,告诉袁绍消息的并不是于禁,徐晃,而是代郡郡守特别派遣了快马来报。

    在消息到达的时候,袁绍正在军中与袁谭,袁熙,逢纪等人用膳,却不想听到了这个可怕的消息。

    “你说什么?晋阳破了,干儿凶多吉少?”

    袁绍手中的一双筷子掉在了地上,并且发出了一声惊呼声。脸上充满了惊骇欲绝的神色。

    晋阳破了,并州没了。他的外甥死了。

    这是袁绍想到过的后果,但是袁绍始终不愿意接受,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因为太惨烈了,太惨烈了啊。

    但是现在,这个结果却是来到了,是从北方传达来的。除非是代郡郡守发疯了,否则绝无可能会谎报军情的。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

    “扑哧。”

    袁绍只觉得喉口一甜,继而,一道血箭从他的口中飞出,直直的喷出了三尺远的距离。

    “碰。”

    在喷出了一口鲜血之后,袁绍摔倒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响声。

    “大王,父亲。”

    袁谭,袁熙,逢纪见此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救援。

    在经过一阵抚背顺气,一阵猛掐人中之后。袁绍终于从昏厥之中,清醒了过来。清醒过来的瞬间,他还有一些茫然。

    睁着一双茫然的眼睛,四周看了看,片刻之后,他才想起来这是什么地方,刚才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由的脸色又是一白。

    “大王,莫要再气了,莫要再气了。”逢纪见此心下一跳,连忙说道。

    “父亲。”

    袁谭,袁熙关切道。

    “下令,退兵。回邺城。”

    袁绍惨笑了一声,下令道。

    “回邺城?”

    听到了袁绍的这个命令之后,逢纪,袁谭,袁熙都是一愣,目前这种情况回去邺城,岂不是要等那刘冯前来进攻吗?

    而那刘冯最擅长的不就是进攻吗?

    但是紧接着,他们又无奈的发现,事到如今,刘冯已经无敌了,他们难以与刘冯争横,除了回去邺城再做商议,又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诺。”

    想着,袁谭,袁熙,逢纪三人齐齐应诺了一声。而后,留下袁谭,袁熙照顾袁绍,逢纪转身出了中军大帐,下去传令去了。

    不久后,大营开拔,缓缓的向东方而去。

    却是赵军退兵了。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阳光与黑暗(第三更)

    这一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好天气。

    整座壶关因为阳光的照耀,仿佛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少去了几分血腥的颜色,少去了几分阴气沉沉,而多了几分暖意。

    因而,立足在壶关上的汉军巡逻士卒们,都是非常的舒适,几乎舒适到了骨子里了。

    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舒服了。当然,若是没有关隘外的那碍眼的贼军,那就更加的舒服了。

    有不少士卒的心中如此的想着。

    “贼军退兵了,贼军退兵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想事成了,就在不少士卒们觉得关隘外的贼军不在,一定会更加的舒适的时候。

    有一声大叫声响起。声音充满了欢喜,充满了雀跃。

    在这一刻,关隘上仿佛陷入了某一种奇怪的气氛里去了,但无数无数的士卒们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有些不敢相信的呆住了。

    过了片刻之后,他们才回过神来,迫不及待的抬头看向了东方,只见东方,赵军大营的方向。

    无数无数的赵军已经开始拆除大营了。

    看到这一幕的不少士卒,都有些不敢相信的擦了擦眼睛,直到确认之后,这才发出了欢呼声。

    喝骂声。

    “快滚吧,滚出并州。”

    “袁绍快滚回邺城去吧,在邺城洗干净了,等待我大汉大军杀向邺城,将你五马分尸。”

    “嗷嗷嗷,战争结束了,贼军退走了。”

    “结束了,结束了。我们大汉胜利了。”

    在这一刻,无数无数的士卒们高呼着,欢叫着。那一股浓烈的气氛,仿佛是让人置身在热烈的节日中一般。

    这一股声浪,也被张燕给听见了。他走上了城头,抬眼看着赵军缓缓的拔营。

    “天下最幸苦的事情,莫过于得胜之后,不能宣扬。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为何贼军为何会退兵。因为大将军攻破了晋阳,占据了并州了。大汉朝重登绝顶的日子,不远了。”

    面对赵军的退走,面对己方士卒们的欢呼声,张燕展开了双臂,向天高呼道。

    正如张燕所说,这个消息他一个人憋在心中实在是辛苦了,现在赵军退兵了,怕是袁绍也得到了消息了。

    这个消息实在是不用再隐瞒了,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了。

    汉军威武,汉军雄壮。

    大汉国祚千秋万代,永世不倒。

    士卒们不知道这一切,真的是不知道。因而,听到了张燕的高呼声后,士卒们呆住了,呆了足足十余秒的时间。

    十余秒之后,他们才恢复了过来。

    “嗷嗷嗷,大汉威武,大将军天下无敌。”

    “曹操,袁绍,公孙度,孙策跳梁小丑,焉敢与我等大将军为敌。古人言,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如此是也。”

    “哈哈哈,袁绍你死期不远了。”

    在恢复过来之后,士卒们更加的热情高涨了,他们实在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向天高呼道。

    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信念,气势。

    而这一支张燕麾下,刚刚归顺了汉朝的军队,这一刻的信念,气势已经建立了。那基石就是大汉重登绝顶,刘冯天下无敌。

    跟着大汉朝走没错,跟着刘冯走,有饭吃。

    这就是信念啊。

    最简单,也是最牢靠的信念啊。

    在这一刻,从壶关上传出的欢呼声,与赵军灰溜溜的拔营回邺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汉军的欢呼声,许多赵军士卒们都露出了难看的神色。但又都发出了一声幽幽的叹息声。

    现在天时在汉室,如同那天上的灼灼大日,实在是难以与之争横。

    吾辈还是躲回去邺城,避一避这惊人的热量吧。

    可以说,面对汉军的欢呼声,赵军已经没了脾气了。

    袁绍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兵了,返回了邺城,再做计较。

    刘冯占据了晋阳,并州。三国十八万大军灰飞烟灭,程昱,高干,乐进,张颌,曹纯等人凶多吉少。

    这一个消息刚刚出现,北方公孙燕国的燕王公孙度立刻心惊胆裂,惶惶不知所措。最终把希望寄托在了北方鲜卑人的身上,并且准备加高城池,追加围堑十重以防御汉军可能出现的进攻。

    河北的袁赵国的赵王袁绍,当场喷出了一口鲜血,二话不说,于汉军的欢呼声中,灰溜溜的退兵返回去了邺城。

    而今天下,风云将定。能够被称得上是英雄的人,已经不多了。除了刘冯以外,袁绍,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