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好一阵安抚,莫永喜渐渐地熄了火气,对莫洪氏这个亲娘有了两句好话:“大嫂的话有几分道理,娘你就暂时别上莫家闹,不过大嫂偷偷摸摸的,怕是有啥咱们不知道的事儿,娘你多注意一点,要真有什么,咱们迟早会知道的。”

莫洪氏连连点头,觉得女儿遭了难后,整个人变聪明了不少,要是以前,她可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想到这里,她又很心疼,心里愈发的怨恨莫家。

见娘亲听进去了,莫永喜放心下来,摸着还隐隐作痛的胸口,眼里充满了恨意和恐惧。

那天明明就要得手了,明明就要毁掉那个小贱人的容貌,让她一辈子当个丑八怪再也不敢穿着好看的衣服出门在她面前炫耀。可是等她要下狠手时,胸口却突然一阵剧痛,还不等她回过神来,人就飞了出去倒在了地上,还吐了血,当时她以为自己要死掉了。

自己伤的这么重,定是那个小贱人施了妖法害的,不然自己不会连她是怎么动手的都不知道,那个小贱人根本就不是人,是妖怪!

哼,她打不过妖怪,打不过那个小贱人,可是那个小贱人既然在乎莫吴氏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还有那几个兔崽子,她就先来对付这几个人,看那个小贱人还怎么嚣张!

------题外话------

真心抗不住冷,不知道是太冷了还是别的原因,我的肩膀到胳膊肘这一块儿一直很疼,早上起来时,都有些抬不起来,打字的时候,只能一只手打,一只手放在被窝里,这样换着来,不然两只手都冷的没知觉,空调不制暖真心伤不起啊!

亲们也多穿点,女孩子不能受冻,不然寒气入体等老了就痛苦了,我就有是这样,还没老呢,但是每次天气变化太大,就会关节疼,据说是婴儿时期尿床没护理好给湿着了!

☆、第168章 无人问津

正在写写画画的莫颜可不知道有人已经把她恨到了骨子里,看着笔下渐渐成型的物事不禁满意的笑了。

她画的不是别的,正是做煎饼果子和大饼卷鸡蛋用的铁板锅。不过,这个时空可没有液化气做燃料,铁板锅的结构也与前世也有所不同,设计成了适合烧木炭的样式。

看着图纸上怪模怪样的东西,莫吴氏不敢相信这也能叫锅,不过听完莫颜解说了详细的用法,眼睛直放光。

“颜丫头,你这脑瓜子太灵活了,连这么好用的锅也能想出来,这样一来可就方便多了。”

能炒小菜能煎饼,控制好了火候轻易的不会烧糊,而且这锅大,一次能煎几个饼呢,还能在边边角角煎鸡蛋烫青菜,可比寻常用的锅省事多了。

莫颜的脸颊有些发烫,这锅可不是她发明了,便谦虚的说道:“还不知道成不成,我明天就送打铁铺去,等做好咱们先试试,不成的话就只能用咱们烧菜的锅了。”

莫吴氏却很有信心,满心期待的说道:“一定能成的,等锅做好了,咱们的生意就能开张了。”

大概是生活了有了奔头儿,最近莫吴氏看起来像是年轻了好几岁,整个人充满了活力。莫颜看着也高兴,暗暗祈祷早点摊子能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翌日,莫颜就带着图纸赶着马车去了城里,找到先前给她锻造手术刀的铁匠师傅,将铁板锅的图纸交给他,又详细的把相关细节说了一遍,直到铁匠师傅拍着胸脯说能做出来后,她这才放心下来,赶着马车去了米铺。

正月初八米铺就重新开张了,想来年前家家户户都囤积了粮食,眼下的生意不如先前的好,每天卖出的粮食只在八百斤上下,听说别家的米铺亦是如此,莫颜就不怎么担心了。

停好马车走进铺子里头,莫颜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正中间显眼位置处的七八坛葡萄酒,见一坛也没少,不由得粗了蹙眉。

“李爷爷,这葡萄酒没有人买,难道也没有人问吗?”

李忠闻言,放下手中的记账本走过来说道:“有人打听过,只是一听说一坛酒要六两银子,就没有人再细问了。”

一小坛葡萄酒不过二斤的量,来买莫家香米的人不是大户人家的下人,就是家境小富的普通人。下人没这个魄力花主家的银子买从未尝过的酒,小富之家也不会舍得花两三个月的家用银子,买这么一小坛填不饱肚子的酒。

如此,这几坛葡萄酒在铺子里摆了四五天,也没有卖出去一坛。

莫颜思忖片刻,觉得问题不是出在价格上。要知道酝酿这些葡萄酒的葡萄皆出自空间,不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灵气,就是葡萄酒本身对人体健康也极为有益,说是极品也不为过。她定的价格并不高,况且这酒的定位也是中上阶层的人家。

这种极品葡萄酒放在前世,只要运作的好,别说是三两银子折算成四千多块钱买一斤,就是翻两番也有人抢着要。不过,葡萄园和酒庄一个也没建好,葡萄酒暂时无人问津也没什么,莫颜一点也不着急。

“李爷爷,葡萄酒继续放在这里摆着,有人买就卖,没人买也没什么,总之一定不能降价,一文也不能少。”

“颜丫头,这个你放心,‘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酒好着呢,迟早会有人争着买,呵呵!”

李忠做了几十年的生意,眼光不可谓不老辣,尤其是在品尝过葡萄酒的美味后,就知道这东西潜在着巨大的价值。原本他还想着莫颜如果降价出售,要如何劝阻了,没想到莫颜竟然跟她想到一处去了。

莫颜在铺子里待了一会儿就去外面转了转,见街上不少商铺的伙计正搭着木梯在门口挂起了两盏红灯笼,好奇之下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才知道明天是上元节,在门口挂上红灯笼也是图个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原来,又是一年上元节啊!

回想起去年上元节时,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莫颜不期然的想到在那个火光冲天的院子里,她好不容易和那十几个被拐的姑娘逃出地牢,却被人贩子发现了。

她本以为那次逃跑会失败,那人却一身银黑铠甲,带着一干士兵凛凛如天神降临,抓住了所有的拐子,让惶惶不可终日的姑娘、孩子们得以解救,她和柳汀兰成了好姐妹,遇到了小花,机缘巧合之下又找到了李姑姑……

不得不承认,命运的千丝万缕,牵连的一切往往出人意料!

如果没有第一次相遇,他救了他们一家,也许就不会有后来她救他了,之后的羁绊就更不可能存在……现在回想起来,仿佛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好了,她注定会遇上他,注定会被这一段感情纠结缠绕,如一团乱麻,让她想快刀斩断,却总也下不了这个狠心!

怀着满心的复杂,莫颜在街上游荡了许久,置身于人声鼎沸的闹市,那颗有些浮躁难安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在买齐了家里所缺的物品后,跟李忠打了声招呼就赶着马车回到了柳杨村。

到了家里,正巧碰到林大林安等人出来,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来询问开荒的事情。

去年,莫家连洼地带坡地一共买了一百二十亩,后来下大雪天气不太好,还有近三十亩坡地没有收拾出来。现在年也过完了,趁着春忙没有开始还有空,林大等人打算先把莫家的地开出来,也好多挣几文工钱买粮种。

几文工钱买粮种。

莫颜算了算,若还是去年开荒的那些人,三十亩地大概二十天就能全部弄完。等下过春雨把地翻一遍,用泥巴把田埂糊一遍防渗漏,再种些扎根深的草植就不会有大问题。

这样一来,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至少要两个月,正好就到了三月份,不会耽搁蓄水和下秧。

想着时间还算宽裕,莫颜便说道:“明天就是上元节,上元节后要是天气好,你们愿意早些开工后天就能开始,要是想多歇几天,月底再拾掇也行。”

听莫颜这么说,也就是会继续用他们的意思,林大等人很是高兴,不约而同的说道:“最近天气不错,想来暂时不会有雨雪,十六又是个好日子,动土正合适!”

做事的人没有意见,莫颜就更不会有了。如此,时间便定在了正月十六,至于其他人,林大几个自告奋勇的说会挨个儿通知。

想着明天就是上元节,曲水河畔又有花灯会,莫颜本以为家里的几个小的会闹着去赏灯,结果直到吃晚饭也没人提,她主动提起来,却没有一个人赞同,一问之下,竟是因为去年她被拐,让一家人有了阴影,早就决定不再赏灯了。

对此,莫颜心里很无奈,不过也没有勉强。花灯会上人太多,一旦发生意外极易导致混乱,真出了什么事,哭都来不及,毕竟不是谁都像她这般幸运。

这一年的上元节,莫家过的温馨而平淡,在门口挂了两盏红灯笼,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甜甜的汤圆,围着暖烘烘的火盆吃小食聊天,亦是和乐融融。

正月十六一早,莫颜就跟弟妹们一起送莫清泽去了书院,车上除了一大堆米面鸡蛋蔬菜和肉,还有几坛高酒精度的葡萄酒。

虽然莫颜再三叮嘱,这些酒父亲自己留着慢慢喝就好,可是莫清泽却已经知道铺子里的葡萄酒卖不动的事儿,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酒送一些给授业老师,亦会邀请交好的同窗共饮,尽可能多的让人知道这酒是他家独有的,如果他们喜欢喝,以后酒庄建成了,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

莫颜可不知道有着文人的清高的父亲变得“庸俗”了,勤快的帮父亲规整好物品,又烧了一桌子好菜陪着父亲吃完后,才带着四个小的返回柳杨村。刚走到柳杨村的入口,坐在驾驶位上的莫颜意外地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往村子里走,一边走一边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什么,顺着风向,她隐隐约约的听到了“莫家”、“王大力”等字眼儿。

等回到家里问李秀,莫颜才记起今天是王大力被驱逐出村的日子,只是王大力赖着死活不肯走,还妄图闯到家里来求情,幸而杨保在场,及时叫人把他拦住了,再加上主事的人都不在,不然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王大力不肯死心,直接躺在莫家的门口不愿意走,可是杨保又不是第一天当村长,这种赖皮的人也不是没有见过,当即又叫来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直接抬着王大力将他扔出了村子。最后,杨保还放话,说要是王大力敢偷偷摸摸的回来,就把他的家人一并赶出村子。

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被赶出村子,只要手脚没有废掉,人放勤快些,怎么也不会饿死,可如果一大家子拖着就不一定了。王大力知晓其中的利害,见杨保的话不像作假,也不敢再逗留,遂拿着一个破包袱,在村民们的围观下灰溜溜的走了。

“哼,活该被赶走,没了这个家伙捣乱,咱们家的日子定会安生许多。”臻儿听的十分解气,对王大力的厌恶表露无遗。

莫颜摸了摸他的头,告诫道:“谁都不喜贪得无厌之人,可是如果不严于律己,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变成这种人。”

臻儿一听,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会不会,臻儿定会每日三省己身,一定不会变的那么讨厌!”

被他紧张的小模样逗笑了,莫颜把一旁的云昭拉到面前来,对他们认真的说道:“过几天,你们就要去学堂了,大姐不求你们多么聪明,学识多么渊博,只希望你们能懂得做人的道理,一辈子堂堂正正的做人。”

臻儿、云昭对视一眼,最后对着一脸希冀的莫颜郑重的点了点头,把这番话牢牢的记在了心底。

二人要念的学堂是一家名叫致知堂的私学,二十年前,由两个无心仕途的举人和十名屡试不中却颇有才学的秀才创立的。虽说是私学,但是只要不是中途退学,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无一不是考取了秀才的功名,因此在京城极为有名。

若非韩之蕴与致知堂的掌事先生交好,不遗余力的从中说情,臻儿和云昭不可能进的去。对此,莫颜对韩之蕴这个半路认来的叔叔十分感激,来拜年那会儿没少送好东西给他。

腊月十八这天,莫颜亲自驾车把臻儿和云昭送去了致知堂,仔细的告诫了一番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原本打算直接回家,走到半途想起了铁板锅,便调头去了打铁铺,果真是打好了。

见新出炉的铁板锅跟想象中的一模一样,莫颜满意极了,结账的时候就多给了铁匠师傅三十文钱,乐呵呵的带着有些分量的铁板锅回家了……

☆、第169章 小摊儿开张

回到家里,见莫吴氏也在,莫颜就把铁板锅里里外外的洗刷了一遍,让她烧炭试试这锅还不好用。

莫吴氏围着铁板锅爱不释手的摸了一遍,这才开始切菜和面烙面皮儿。她做惯了家务,手脚也利索,没过多久,就做好了足够莫颜等人品尝的煎饼果子和鸡蛋卷大饼,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快几分。

莫颜一口气吃掉了整个煎饼果子,连连赞道:“不错不错,这锅做出来的饼比烧菜锅做出来的口感还要好几分,味道也要香一些,到时候只需要注意火候别让饼糊掉就好,这可比烧菜锅省事多了。”

“嗯嗯,我也觉得比烧菜锅里做出来的好吃,尤其是面皮儿,吃起来又香又脆,就是里面不加馅儿,我也爱吃。”馨儿也大声说好,又拿起了一个鸡蛋卷大饼,欢快的吃起来。

李秀几个也附和着,只觉得比先前做的还要好吃。

莫吴氏见状,对摆摊儿卖饼一事又多了几分信心,看着烧炭的地方火还未熄灭,有些肉疼的说道:“这锅好是好,就是这,木炭要费银钱买,要是烧柴火就能省下这一笔了。”

莫颜闻言,无奈道:“烧火的地方倒是可以做成烧柴火的,只是烧柴火哪里有烧炭方便?而且烧出来的灰渣也不好收拾,刮一阵风就飘的到处都是,要是飘到别家的小摊儿上,又是个麻烦。”

烧炭就不同了,把木炭往里一放,就可以将口封住,周围有细小的孔可以通气,这样一来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又不会弄的到处都是灰,惹人嫌弃,要是遇到脾气不好的,指不定会闹出事来。

莫吴氏一想,觉得的确如此,就放下了那点子不舍,说起了摆摊儿的事。

莫颜心里早就有了计较,便说道:“堂伯母,您想摆在哪里?我觉得南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最为合适。”

东西南北四个市早上皆有专门摆摊儿卖早点的地方,由官府统一管理。摆摊儿前,需要先去衙门备案,交了一定量的税银和管理费后,衙门指定一个摆摊儿的位置,再给一块儿木牌。这木牌类似于前世的经营许可证。只有有牌子的人才能在街上摆摊儿,没有的就算“非法经营”,被查到了交罚银是小,弄不好还要挨板子吃牢饭。

南市和西市?莫吴氏不解的问:“颜丫头,不是说东市的人最富贵么?咋不在东市摆?”

莫颜笑着解释道:“住在东市的大半人家非富即贵,可正因为如此,这些贵人最为讲究,想吃什么自有府里的厨子做好了端到他们面前,哪里还会在外面用早饭?剩下的少数普通人会在外面吃,但是这样的人不多,堂伯母要是去那里摆,还不如去人多的南市和西市。”

“哦——原来是这样!”如此一说,莫吴氏就明白了,随即苦笑:“没想到咱们就摆个摊儿,里头还有这么多道道儿,看来不管是做啥,都要方方面面的顾及到,不然可不容易做好呢!”

莫颜点点头,对这番话颇为赞同。不管做什么生意,是大还是小,最先要考虑的就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有了就要看自身的竞争实力了。有空间出产的食材,又是市面上没有出现的新鲜吃食,不用担心会没有生意,就算后面有人模仿,也模仿不出其中的精髓,对自家的生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几人聚在一起讨论了一番,最后莫吴氏拍板儿,决定在南市弄一个摊位。

决定好了具体的位置,当天下去,莫颜就驾着马车带着莫吴氏去了衙门,交了三两银子的税银、管理费后,很顺利的拿到了小木牌。

摸着只有半个巴掌大的小木牌,莫吴氏想着一文钱还没挣到,三两银子就这么没了,一时极为肉疼,再一想这银子还是莫颜给的,心里愈发的不安了:“一下子花了这么多的银钱,要是生意不好,这银子可不就扔水里了?”

“不会的,堂伯母做的饼已经很好吃的,生意不会不好的,您就放心吧!”莫颜语气轻松地安慰着她,压根儿没有想过生意会不好。

“那就好,那就好。”许是被她的自信感染了,抑或知道担心也没有用,莫吴氏脸色好了些,索性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在差役的指引下,二人去南市认了摊位,见位置不算太偏,也够宽敞,皆满意极了。

见已经到了下午这个点儿,附近卖包子、卖混沌的小摊儿还在,时不时就有人上前买,莫吴氏很是心动,直催着莫颜要回去,想明天就开始摆摊儿。

看她着急忙慌的样子,好像迟开张一天银子就飞走似的,莫颜有些哭笑不得,到底顺了她的意,买齐了要用的油盐酱料后,就驾着马车回去了。

莫吴氏急着挣银子,打算第二天就开张做生意,回到莫家后,就把所有的食材和用具收拾齐全了。第二天天还未亮,就带着莫大妮儿敲响了莫家的大门。

莫颜原本不打算插手小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