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农女的锦绣庄园-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却是拒绝了李燕的请求:“你快去快回,这个迟一点送去想来也没什么。”

李燕连忙摇头:“不行的姑姑,颜颜姐说要马上送去,单夫子等着用呢!”说完,也不等姑姑拒绝,到柜子上拿了几张草纸,就匆匆跑了。

李秀不知道几页纸上究竟写了什么,也不好打开来看。她等了一会儿,见李燕还没有回来,又担心真误了单夫子的事,只得收好几页纸,起身走出了房门。

李秀前脚离开,李燕后脚就回来了,看着消失在拐角处的姑姑,想象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由得捂嘴偷笑。

“燕子,你在做什么?”莫颜从书房出来,就看到李燕趴在墙角处,行迹奇怪的很,忍不住喊了一声。

李燕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来,见莫颜站在屋檐下一脸奇怪的看着自己,连忙说道:“颜颜姐,我没做什么,只是刚才看到一只耗子跑过去,我想看看它去哪里,好弄个老鼠夹把它抓住。”

莫颜一听,就知道李燕在撒谎。这屋前屋后被她撒了防鼠疫的药粉,家里还有六头猛兽坐镇,哪只老鼠有这个胆子敢跑到家里来。

只是李燕不说实话,莫颜也不好多问,便说道:“刚才那几页纸你给单夫子送去了吗?怎么这么快?”

李燕说道:“我刚才腹痛去了茅房了,那几页纸让我姑姑送去了。”

“嗯,那没什么!”莫颜没有多想,说完这话就回屋了。

李燕吐了吐舌头,抹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虚汗,打消了偷偷跟着姑姑去学堂的念头。

这边,李秀来到学堂门口,听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却踟蹰着迟迟没有进去。

“咦,李娘子,你站在这里可是有事?”

一个年约六旬的老妇人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童从门口经过,一眼就看到了李秀,便上前笑着问。

看清来人,李秀连忙福了福身:“曾老夫人好。”

被李秀称作曾老夫人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学堂另一位夫子——曾夫子的夫人。她手里牵着的孩童是她的小孙子,这会儿刚从外面遛弯回来。

“瞧你这孩子,就是多礼,连唤老身一声‘曾大娘’也不乐意,生生把老身叫老了。”曾老夫人嗔怪道,眉宇间一派慈和,显然是个好脾气的老人家。

李秀一听,连道不敢。外人不知道她卖身给了莫家,是莫家的奴才,她自己却清楚。若是不小心乱了尊卑,日后让人知道了她们一家真正的身份,怕是心里膈应的很,难免对莫家生出不好的看法。

看着温柔知礼的李秀,想到前日单夫子托付的事情,曾老夫人暗暗点头,误以为李秀是来找单夫子却不好意思进去找,声音便故意放大了些:“李娘子,老身就喜欢你这样的好姑娘,你要是得空了,不嫌弃老身唠叨,就多来跟老身说说话。”

李秀脸上闪过一抹讶异,刚要说什么,就听见院子里有一道略微凌乱的脚步声传来,心下顿时一紧,匆忙将攥在手里的几页纸塞到了曾老夫人手里:“老夫人,这是我家郡君要交给单夫子的东西,请您转交给单夫子,多谢您了。”

说完这话,李秀不等曾老夫人说什么,转身急匆匆离开了。

单夫子微喘着粗气追出来,就只看到李秀远去的背影,想追已是追不上了。

看着一脸失落的单夫子,曾老夫人不由得好笑,将李秀塞到她手里的几页纸递到了他的面前:“这是李娘子给你的,你……”

话刚说一半,曾老夫人就觉手心一空,就见单夫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展开了那几页纸。

纸上的内容注定要让单夫子失望,察觉到曾老夫人揶揄的目光,顿时老脸一红,干巴巴的解释道:“这、这是郡君写的一个能救命的法子,晚辈准备教给学堂的孩子,日后说不定能用上……”

曾老夫人也是个妙人,假装没有看到单夫子的不自在,看着李秀远去的背影说道:“李娘子是个好的,善良温柔又贤惠,听说有不少人相中了她呢。”

李秀成过亲在柳杨村不是什么秘密,毕竟二十好几的年龄,若说成过亲说不过去。只是对外只说她丈夫死了,因没有生下孩子被婆家赶出了家门。至于沦落暗娼馆一事,除了莫颜、李忠还有她自己外,没有第四个人知道。

平日无事,李秀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脾气好,手脚又勤快,在村子里风评很好。再加上女工好,经常拿绣活儿到城里卖,虽然村里人不知道她具体挣了多少,但是约莫能估出个大概了,一年下来至少能盖一座砖瓦房。

因此,村里村外有不少人给李秀说媒,其中有独身的鳏夫,有带孩子的鳏夫,也有家里穷没钱娶亲给耽搁了的大龄青年。李秀没有再婚的想法,每次都客客气气的把说媒的人送走。

次数多了,上门的人才渐渐少了,只是依然有人不死心,隔三岔五堵人,到时不敢直接找到莫家。李秀原本就很少出门,这么一来,就更不愿意出门了。

这些事情,单夫子是不知道的,一听有好多人看中了李秀,顿时急了,对着曾老夫人深深作了一揖:“曾大娘,此事晚辈就拜托您了。”

------题外话------

文文就快完结了,就是作者太蠢,还没捕捉到完结的点,因为蠢作者感觉还有好多内容没写o(╯□╰)o

T

☆、第351章 老莫头之死

单夫子刚过而立之年,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又有秀才功名,他的妻子亡故后,不是没有相熟的人家为他说媒,只是担心年幼的女儿受委屈,又没有遇到真正合心意的人,就这么耽搁下来了。

单夫子第一次见到李秀,就被她的淡然温柔所打动,竟如毛头小子一般有种情窦初开的感觉。当然,他不是真正的毛头小子,不会像毛头小子那般畏首畏尾,也不会暧昧试探,在明确自己的心意后,当即找了个机会见到了李秀,对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李秀没有想过再婚,哪怕觉得单夫子为人不错,也没有生出半分遐念,却是没想到单夫子如此大胆直接。

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李秀断然拒绝了单夫子,自此见了单夫子就绕道走,实在绕不过,便远远点个头,疏离又客气,不给单夫子说话的机会。

单夫子没办法,又不能把这事闹大,免得坏了心仪之人的名声,就只好求到了曾老夫人面前,请曾老夫人代为说合。

曾单两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又不是同一个辈分的人,曾老夫人平日里就把单夫子当作小辈看待。她知道单夫子为人靠的住,不是那等轻狂浅薄之人,于是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准备寻找机会,先跟李忠提一提。

李忠一直守在米铺里,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来,倒是让曾老夫人没能寻到机会。好在再过十多天就是小年,她打算在那天先探探口风,若是李忠没有意见,这事就容易多了。

一路小跑着回到家里,李秀微微喘着粗气,心口跳的比平时快了几分。她对单夫子没有心思,但是单夫子行事大胆,她怕他在曾老夫人面前说出不妥当的话来,才会在人都没有见着的情况下,速速离开了。

“姑姑,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单夫子有没有说什么话让你带回来?”

见姑姑这么快就回来了,显然没有时间与单夫子单独说话,李燕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却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试探着问。

李燕不知道自己的姑姑曾经遭遇过怎样的伤害,她只以为姑姑心里还记着张明,希望她能走出来,得到真正的幸福。在她看来,单夫子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没、没有,单夫子什么也没说。”担心被侄女儿看出什么,李秀压抑着心底些微的烦乱,声音如常的回道。

只是她自以为瞒的紧,不知道李燕已经知道单夫子倾心她的事,还打心眼儿里赞同,巴不得他们俩能走到一起。

李燕一听,也不敢多问,只好说道:“没有就算了,要是真有什么事,他会亲自过来跟颜颜姐说的。”

说到这里,李燕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姑姑,你说单夫子的条件也算不错了,为什么没有再娶个妻子呢?”

李秀不想听有关单夫子的一切,见侄女儿提起,罕见的板起脸训斥道:“单夫子与我们家非亲非故,他娶亲与否,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你有这个空闲关心不相干的人,倒不如多磨练磨练针技。”

鲜少生气发怒的人,一旦板起脸,比经常生气发怒的人要吓人的多。见姑姑如此,李燕不禁有些发憷,呐呐着不敢再说话了。

李秀拿起针线继续做未完成的屏风,想到那双固执的眼睛,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腊月十二,大吉,宜嫁娶。

这天是铁头成亲的日子,吴家的大门早早的打开了,迎接前来道贺的村民。

虽然吴家没有亲戚,但是跟村里交好的人家却是不少,有这些人过来观礼道贺,也是热热闹闹,丝毫不显冷清,

大棚蔬菜大卖,让村里大多数人家受益,在人情往来方面出手的就大方了许多。这次吴家办喜事,单是礼金就收了将近十两银子,放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就这些银子,足够吴家办二十桌上等的席面了。

随礼也是有讲究的,这些村民同吴家的关系差不多,通常随礼也是随一样的,若是有人充大方,故意多送了许多坏了规矩,是要遭人骂的。当然,关系亲近,像是莫家跟吴家的关系,多送一些就没有什么了。

莫颜也没有多送太多,村民们送三百文钱,她就送了六百六十六文图个吉利,再另外给铁头柳清清这对新人准备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玉质同心环,寓意永结同心。

在一阵阵热闹的爆竹声中,身着大红色喜服的铁头骑着从莫家借来的高头大马,把新娘子接了回来,经过庄重的拜堂仪式,这对新人就被一众爱闹的年轻人簇拥着送入了新房。

这不是莫颜第一次参加这种传统的婚礼,前几天王胖头成亲,她也前去道贺观礼,但是依然觉得新奇的很。只是这样的婚礼好归好,就是太折腾人了,她甚至暗搓搓的想过,白天那么累,晚上还有力气洞房么?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完全是杞人忧天。在她成亲那会儿,某人白天忙活了一天,晚上又忙活了一夜,她本以为能逃过“一劫”,不用跟某人坦诚相对,结果在第二天一早醒来,就被某人吃干抹净,一整天没能下床。

拜堂过后,就是吃喜宴。铁头在新房里陪了妻子一会儿,就被吴氏催促着出来给客人们敬酒。

铁头性子憨直,敬酒的时候,根本接不住那些打趣他的话。诸如“有没有力气洞房,一夜能来几次”“要怎么样才能让媳妇儿怀孩子”等这种限制级的问题,他也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虽然有些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正因为如此,闹了不少笑话,惹得众人哈哈哈大笑,把这场婚礼的气氛,推向了另一个**。

然而,谁也没有想过,这场热闹的婚礼会招来一桩晦气的事。

喜宴刚结束,莫永福竟然穿着一身白麻衣上门了,虽然没有进吴家的院子,但是依然让人皱起了眉头。

有村民看着不好,连忙跑进吴家喊人。除了刚过门的柳清清,吴家人全部出来了,他们身上崭新的红衣裳,跟莫永福身上的白麻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着一脸疏离的吴氏铁头等人,莫永福灰暗的脸上闪过一抹悔意,连要说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吴氏早就把莫永福当成了路人,可是这种路人在她家大喜的日子里,一身丧服的跑上门来,她就是再好的脾气也想骂人了。

此时见莫永福呆愣的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语气不耐烦的说道:“你要是有事就赶紧说,没事就快些离开这儿,我吴家不欢迎你!”

莫永福一听,一时难堪极了,眼里的那丝悔意瞬间消散了。他看着眼前的一家五口,只觉得刺眼的很,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铁头兄妹几个的身上,嘶哑的声音竟是透着一抹快意:“你们爷爷刚刚去了,身为孙子孙女,你们不该去磕个头?”

这话一出,不止吴家人惊到了,就连道贺的村民们也齐齐看向了莫永福,想看看他是不是在说错了。

其实他们在看到莫永福身上的衣裳后,就知道老莫家有人去了,本以为是瘫痪了一年多,只剩下一口气的莫洪氏,谁也没想到会是身子还算硬朗的老莫头。

事实上,自秋收后,老莫头就没怎么出现在人前了,村民们只当他不好意思出门,现在想想怕是那个时候身子就不好了吧。

村民们的猜测没有错,老莫头对莫家连番的算计没有得逞,家里又频频出事,先是吴家几口脱离了他的掌控,随后就是莫永喜和莫洪氏接连出事,再后来莫永禄一家分家搬了出去,今年原本以为靠大棚种植可以翻身,结果他们一家又被排除在外,家里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重重打击和重忧之下,身子很快就垮下去了。

听着外面热闹非凡的爆竹唢呐声,老莫头突然就倒地不起了。等莫永福从山上砍柴回来,老莫头的身子都凉了。

直接导致老莫头死亡的原因,村民们自然不知道。只是死者为大,老莫头又确确实实是吴家几个孩子的亲爷爷,以往两家的恩恩怨怨再计较起来就没意思了,于情于理该去磕个头。

不过,这到底是别人的家事,就是吴家的几个孩子不去,他们也没有立场说什么。因此惊讶过后,他们就从旁看着,谁也没有开口。

吴氏回过神来,对大妮儿、三妮儿和石头说道:“你们三个去磕个头,磕完了就回来。”说着又对情绪有些低落的铁头道:“你刚刚成亲,要是去磕头怕是会冲撞了生魂,就不要去了。”

众人一听,纷纷在心里为吴氏竖起了大拇指。至于不让铁头去的理由,也十分在理,毕竟这边婚事已经成了,要是再去跪丧,两厢皆会有冲撞。谁都知道吴氏铁头会被冲撞不吉利,但是站的角度却是老莫头那边,这个谁也挑不出错来。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莫永福也不敢硬拉着铁头去给老莫头磕头,于是默许了吴氏的话,带着大妮儿几个走了。

------题外话------

亲们,这两天字数有点少,这跟我状态不好有关系,我尽量调整哈,后期不会比之前少,已经在奔着大结局去了~

☆、第352章 雪灾

村里人大多善良厚道,虽然老莫家的名声臭不可闻,老莫头也不受人待见,但是死者为大,见莫永福连给老莫头置办棺木和寿衣的银子都拿不出来,打算用张破草席把人一卷就抬到后山埋掉,到底有些不忍心。

得到消息急匆匆额赶回来给老莫头送葬的莫永禄,日子过的比之前还要差,连买寿衣的银钱还是跟相熟的人借来的。村民们看不过眼,你十文我二十的凑了点银钱,虽然银钱不多,好歹给老莫头买了一副普通的棺木,不至于死后尸骨还要被糟蹋。

村民们能有这样的善举,身为村长的杨保很高兴,心善的人比作恶的人多,邻里才会安宁和谐。而自从今年弄了大棚,挣到了银钱,村里鸡毛蒜皮的纷争确实少了许多,就算有些小矛盾,最多只是斗斗嘴皮子,比拼一下刚置办的新物件罢了。

老莫头的葬礼办的极为寒酸,老莫家没有亲戚,跟邻里又不亲厚,老莫头在家停灵七日,竟是连吊唁祭拜的人也没有几个,不可谓不凄凉。

莫颜知晓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没有故作大度跑去老莫家祭拜,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事告诉莫清泽,直到莫清泽休沐回家,才知道老莫头去了,却同样没有去祭拜,只是情绪有些不对,晚饭也没有吃多少,显然是想到了以前的旧事。

对此,村里人倒是不觉得莫家不近人情,连死人还要计较,要是老莫家对他们做下种种恶事,他们没有落井下石就算好的,怎么可能登门祭拜自找晦气?

老莫头死时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下葬那天,除了莫永福莫永禄,以及莫牛氏跟她的两个儿子,更是没有一个人在路上为他焚香烧纸。一个人活到这个份儿上,算是极为失败了。

倒是老莫头的丧事办完后,莫永禄一家就留在了柳杨村。一来要给老莫头守孝,二来城里的日子实在难过,回到村里至少还能种地,只要不偷懒,总不至于饿肚子。要是再勤快些,每日去山里打些柴火卖,也能挣到一些银钱,不像城里处处要钱,日常的开销太大了。

至于神智已经不怎么清醒的莫洪氏,许是明白老莫头去了,意外的安静了下来,倒是不再像平时那般歪着嘴巴日日夜夜的大喊大叫,扰的四邻不安。只是身子依然不见好转,背上长了大片大片的褥疮,还是莫永禄回来后,不顾脏臭日日照顾才干净了些……

老莫家的这些事情,断断续续的传到莫颜耳中,莫颜听完就丢到了一边,在她眼里,她们一家跟老莫家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老莫头一死,更是将两家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至于莫洪氏莫永禄等人,只不过是曾经有过交集的陌生人罢了。

时间走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小年。

“爹,这天气似乎不太对劲,该不会又像前年那样闹雪灾吧?”看着屋外纷纷扬扬,已经一整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