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请张须陀来给孩子们指点,并非出于苏游的本心,他更希望见到如风尘三侠那样的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物,而不是在他教了半年后接手教个七八年的军官,自己种树让别人摘果实在是下下之策,——他种的又不是公孙树。

可是,这个时代,难道还指望这几个优秀的孩子靠着读书来混出路吗?如今的科举制度还重在“举”,遇到大比之年,每郡一人,每年平均能取一两个秀才就已经不错了,苏游倒没有盲目到以为自己或是自己的学生能考中秀才。

经过深思熟虑,为了不让秦琼四人经过自己的调教后反倒被埋没,苏游这才托付张须陀,——好消息是,张须陀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坏消息是,他只能伤心地安慰自己,“也许这才是历史的发展方向吧。”

“或许这便是释家所言的壁观顿悟吧?不知你会如何评价当今天子?”苏游点了点头,岔开了话题。

“天子形貌俊伟,文章流利,又精通骑射战阵,杀伐果断,可谓文武双全,不可多得了。”颜师古虽然被隋帝杨广免官,也并没亲眼见过皇帝,但这无碍于他对皇帝的称赞,他相信这也是公正的评价。

苏游听他如此说,也是不断点头,又不免提醒道,“我听说天子还说过一句话,‘如果朕与天下人能在科举场中大比,也当为天子。’这是他的自信处,也是他的胸怀啊。当初智宣子欲立智伯,你还记得智果是如何反对的吗?”

“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颜师古满腹诗书,娓娓道来。

“是啊,如今看来当今天子与智伯何其想象?无疑,先帝五子中陛下能够继统不但理所当然,而且名正言顺,却不是众望所归的。为何?关陇门阀所不愿见也。事实上,当今天子无论是通运河还是修东都,都是为了降低关陇的影响,甚至连大兴科举,也是为了这一目的。但是,选人而不用人,用人而不给人以相应的待遇,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呢?智伯之末路,不远了。”苏游有些担心地说道,其实这些依据都是他从结论中寻找出来的,他比颜师古知道得更多。

“朝闻道夕死可矣。横波大才也,并不只会奇淫之术!”颜师古听他如此一说,由衷地感叹道。

苏游摇摇头,心道,“原来阴谋论者才是大才,科学家反倒变成小打小闹了啊。”想着这话也不好说出来,只道,“其实,做什么事情也要看动机和结果吧,你我所做的,是为了大众之利,结果也做到了,那就是好事。我提议建造起点书院,也有效仿王白牛之意,说不好后世所做《隋史》里便有东颜西王之说呢。”

“横波,还请慎言。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会坚持走下去的,即便前路布满荆棘。”

颜师古当然知道龙门王白牛的事,王白牛便是后世的“文中子”王通,虽然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却也有了“大儒”之名,——他二十三岁给文帝献《太平十二策》,深得文帝赞赏,但下议公卿时却被冷落排挤,他也由此远离朝堂,一心著书立说,教授门徒。

苏游当然也知道颜师古让他慎言的意思,修史往往是修前代的历史,《隋史》一定要在隋朝灭亡之后才能开始修撰的,于是笑道,“无论如何,读书人都是心意相通的,或为治世理想,或为名垂千古,总结一句话,‘为国为民为己’罢了。只是书读多了,烦恼便无处不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啊。”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江湖,形容民间之水深火热,真是令人振聋发聩。”颜师古举杯望着窗外的明月,摇头晃脑,月影朦胧,似已醉了。

苏游点点头,一饮而尽,不禁轻吟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虽是与当初杨广所念一样的诗篇,心情却大是不同。

江湖吗?

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苏游带着小九与青荇乘船进入东都的时候,杨瑓在西市附近的天上人间迎接了他。天上人间实际上是一个教坊,换句话说,这教坊的功能与后世那个臭名昭著的天上人间一样。

苏游曾经是一个诗人,不仅仅只是生活态度,但他与历史上那些著名诗人不祥称的是,他从未去过教坊之类的地方,所以此刻苏游的脑子里那种人在江湖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众所周知,武侠小说中那些注定被侠客们铲除的对象最常去的地方有两个,除了赌坊,当然就是苏游现在的处身之所。

说起来,这教坊属于新鲜事物,属于隋朝开创的一种乐舞机构,而这些乐户的主要来源,自然是周齐梁陈乐家子弟,隋主杨广在西苑龙鳞渠边筑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里面宫妓数量达两万多人。

西苑属于管理宫妓的内教坊,此外又有外教坊有四处,两处在西京长安,两处在东都洛阳,均属宫廷直接管辖,由宫廷委派中官充当教坊使,专管雅乐之外的音乐、歌舞、俳优、杂伎的教习、演出等事务,男女兼用,以女伎居多。除了内外教坊外,更多的则为门阀和富豪所置,比如苏游现在所处的天上人间。

但教坊的滥觞,恐怕可以追溯到管仲身上。他曾设“女闾七百”。“闾”是巷口的门,“女闾七百”就是说这条街上住着七百家(户)妓女,真可谓是足疗保健一条街了。不过,那时候的妓女属于公务员,不仅挂牌营业,而且受到政府的特别保护。

齐国是当时的霸主,霸主国所为当然获得了各国争相的效仿。越国随之成为最先效仿的国家之一,《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曾经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越绝书》也载:“独妇山者,勾践将伐吴、徒寡妇置山上,以为死士,未得专一也。”这就是说,越王勾践将要攻打吴国,为了“鼓舞士气”而“劳军”,将失去家庭的孤寡女子和有过奸淫劣迹的女子都集中在一个山上,用以慰问军士及一些单身远离乡土的男子。

到了战国时代,城市进一步兴起,许多诸侯国的都邑都设有妓院,名曰“军市”,主要是慰问军队,但谁都可以去。无独有偶,西方正式设置妓院始于古希腊的政治改革家梭伦,只是他比管仲晚了半个世纪。

“横波,起点书院如何了?听说你和颜师古两人在那边弄得风生水起,真是令人欣慰。”杨瑓拍了拍苏游的肩膀,当先领着他和另外一人进入一件雅室内,分主从落座。

苏游当然知道他不可能在乎起点书院,否则也不可能大半年的不回去,谈了几句颜师古,对书院之事也是一语带过,毕竟书院离东都太过遥远,杨二大概无法想象书院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苏游倒是对他的关心表达了感激涕零般的谢意,然后开门见山道,“多谢殿下关心,不知殿下对未来有什么新的打算。”

“恩,对了,差点忘记给你们引荐了,南海苏横波,洛阳乔令则。你们多亲近。”杨二边说着边用肢体语言完成了两人的牵线搭桥,见到苏游乔令则互相拱手致意,又道,“令则是本地的能人,人脉颇广,最近做了很多事。”

苏游本来看着对面的乔令则,脑中有了一个精明汉子的形象,听杨二说得含糊,大抵也能猜出他是做什么的了,洛阳新建,地下势力本来就是一片空白,各方门阀一定会在这一块有所作为,乔令则作为本地人无疑有了先天的优势。想到这,苏游便再次拱手,“那苏游倒要向乔兄多多学习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们一文一武,可做我的左膀右臂。横波最近有没有新作?”

苏游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了声“不辱使命”,便起身递给他一张图纸。

021两个大波

杨二只看了图纸的标题便大喊了一声“妙哉。”又道,“真是瞌睡了遇上枕头啊,本王正想着在东都开一间酒肆,横波便送来了酿酒之方。”

乔令则不解道,“殿下,赚钱其实不用太麻烦,兄弟们……”

杨二摆了摆手,微笑道,“令则,咱们是正经人家,自然要做正经的买卖,不要整天喊着打打杀杀的,传到宫里好说不好听啊。”

苏游点了点头,道,“游也以为开酒肆不是很赚钱的买卖,但殿下有此想法,必然大有深意,酒肆教坊之类的地方,三教九流,各种形色皆有,管仲当年开妓寨,也有收纳人才,打探消息之意。”

杨二不由鼓起掌来,却听屋门外有人轻叩,杨二叫了声“请”,便见三五个女色过来摆酒上菜来了,比起齐王府的美食当然差得远了,三人也只当这饭菜是一种摆设。直到众女退下,杨二才微笑着问苏游道,“横波一定有更好的买卖。”

“最好的买卖,当然是永远不赔本的买卖。”苏游说完这一句,其余两人一齐点头,乔令则甚至都想过去和苏游烧鸡头喝黄酒了,苏游的话一下就说到了他心里去,想着往日和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车拉女人的快意,又想着如今竟然被齐王一番花言巧语就投靠过来了,或许以后会有更好的出身,可是再不会有以前的肆无忌惮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艰难并且美好。

“当然啦,咱们是正经人嘛,不可能占个山头靠剪径起家不是?但我的想法大概也差不多,如果路上的那些买卖人都有我们的干股,岂不好?……”苏游还未说完,乔令则已经打断了他,“我还以为横波兄说什么大买卖呢,原来是给买卖人入股,咱们要有足够本钱的话还不如自己跑商呢?”

“令则,待横波说完。”杨二显然也不相信苏游的智商如此而已。后者果然点点头,给了杨二一个“你很了解我”的眼神,便接着道,“入股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入股的钱从哪来,下面,我们就开始谈谈‘钱庄’的作用和操作细则。”

苏游虽然没做过银行方面的工作,但至少是懂得金融业“空手套白狼”的本质的,钱庄作为银行的雏形在这个时代出现,还多了仓库的功能,在存和贷两头收钱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如果这都能搞砸的话,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够赚钱了。当然,开钱庄也要有“信誉”和“安全”方面的前提条件,而这对杨二来说都不是问题。

大概苏游太过惊世骇俗的思想震惊了他们,反正是他们听完苏游的想法后便一下愣住了,苏游以为杨二无法理解,想要重新组织语言解说的时候,杨二抬手阻止了他,“我能理解你刚才所言,收取利息和保管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咱们后续的投资需要斟酌。”

“对于投资,我还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并说出来,大家研究研究何妨?”

“我最先想到的是低买高卖,有什么办法保证低买的东西一定高卖呢?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当铺,准确点说,当铺就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在有信誉的前提下,低价收取别人急于出手的货物,在限定时间内收取保管费,就是说,等别人想要赎回东西的时候要交保管费和货物收进来时的价格;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货物的主人没钱赎回,则货物归我们处理,可高价卖出,这么做可以保证稳赚不赔。但是需要有独特眼光的人坐阵才好,以免收到假货。”

苏游看见两人点头,又继续说其他的想法,“所谓盗亦有道,我们的财货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才好,刚才的方法就是急人所急,既能利人又能利己,下面说的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大隋既是礼仪之邦,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或者说礼仪之邦教化蛮夷的工具是什么?当然是书。随着当今天子科举制度的推行,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了,可喜的是,我们有印刷术,有了印刷术我们就能为天子为天下的读书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游说到这,又不免腹诽,似乎没有几年就到战乱时代了,恐怕没有几个人再又心情拿起书本了,可是,现在不说自己的想法,难道要对杨瑓问那么一句“杨二兄,您还记得东海之东那片广阔天地吗?”

“然后。说到报纸,报纸是书的衍生物,我们可以在报纸上面写上每日的新闻,比如说朝廷的诏令啦,大街小巷发生的趣人趣事啦,东南西北各方的货物价格啦,对了,还有广告,就是承接商家的广而告之,让商家在上面叫卖自己的货物。因为印刷术的方便,我们可以每日更新,让报纸成为东都人民的每日所需。你说,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能卖多少钱?两文钱?不,那只是成本,十文钱一份,还不打折。一天就能卖一万份,再加上广告费,您算算到底有多少钱?关键还是影响力,是个人就问,今天看报纸了吗你内?知道报纸是谁发行的吗?再一回答齐王,您说,这多有面子?”

“这……这……”两人听了苏游那像《大腕》里那几个神经病的憧憬,似乎一下子就看到了美好前景。

“就这么办吧。先开钱庄,然后是印书和报纸。”杨二说到这的时候,倒没得意忘形,似乎想到了什么,便问,“横波,你对为朝廷效力有什么打算?”

“离开齐郡的时候我亦与师古谈起这个问题,当时说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做天子的官自然要给天子办事,可是天子和人民所想并不总是一样的,实在是两难啊。”苏游一番痛心疾首,实际则是两可不耽误。

乔令则暗骂“滑头”的同时,杨二也只好说了实情,“我把你发明的‘算盘’和‘活字印刷’进献陛下的时候,他很是高兴,当时就想见你一面,只是一时未便,听说今年科举考试中陛下特设进士科,以求奇才,到时横波必能一鸣惊人。”

“殿下你也知道,苏游散漫惯了,最怕束缚,还有考试什么的最讨厌啦。”苏游说的也是实情,高中以前他特喜欢考试的,可一进了大学校园,就开始讨厌起考试来了,可见喜欢还是有时间性的,比如说小学时候你喜欢学习好的同桌,到了高中你还是喜欢学习好的异性的话,可能脑子记有点问题了。

“一直没问横波生辰呢?心上可曾住人,要不本王替你张罗张罗?”显然,这也是表示关心的一种手段,杨二热心起来,也大有媒婆的潜质。

苏游想了想,心里不由发苦,实际上他已年近而立了,却是无家无业一事无成。好在,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似乎比以前还显得年轻了些,更像是刚过二十的人,于是道,“说起来和大隋也挺有缘,游出生的时候正是开皇元年。至于女人嘛,我想还是先立业再成家好些。”

“虽不娶妻,也无碍于纳几房小妾不是?”杨二取笑完苏游,又皱起了眉头,“不知陛下什么时候从扬州回转呢。”其余二人也不便接口,只是一边吃酒一边神游。

当晚苏游便宿在天上人间,大约是这教坊还未开业的缘故,除了一些人在练习歌舞外,也并不见有外人进出。当苏游为这天上人间感到困惑的时候,却听见了敲门的声音,然后苏游就看到了一个十五六的少女,满头乌丝,梳着少女特有的双丫髻,正端着一盘点心站在门口,两眼低垂,衣服倒穿得不多,大约是今年的春天确实来早了。

“殿下派我来,他觉得您会需要些点心。”她面颊绯红地说道,苏游一时有些迷惑了,不知道齐王到底是要闹哪样,却也不好一直挡在门口,遂往屋里让她,道,“我……呃,代我向殿下表示感谢,不过我现在并不饿。还有,我想知道,我的随从他们安排好了吗?”

“他们应邀去和其他从人们聚餐了。”女子仍然垂着头解释,甚至不敢看苏游一眼。

“还有事吗?”苏游不明白她送来了点心怎么还愣在当地,并且她双手不知所措,似乎很紧张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女孩才抬头看着他,眼中也有了镇定,“殿下希望您能享用这些食物……和我。”她重复了一遍。“他说,你懂的。”

苏游突然明白过来,一时间不知是惊是喜,是羞是怒。然而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不是眼前女子的错,实际上,她才是受害者。苏游之前并没有遇到过这种门阀中司空见惯的把戏,他曾无数次幻想过拥有女人,但绝不是这样一种方式。

“我很高兴接受这些点心。别的就不必了。”

“先生,恐怕您盛情难却。如果我就这样回去,他会……”

“那你就在这呆着吧,别紧张,随便坐。”苏游让她坐了张软榻,又给她递了块点心,看着这可怜的人儿一阵无奈,又不由得问道,“我有幸得闻姑娘的芳名吗?”——乐坊中的女子是可以称呼“姑娘”的,事实上,“姑娘”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后世的“小姐”。

“小女子叫冯凌波。”

“哦,是凌波微步的凌波,还是临波顾影的临波呢?”苏游问完,又不免想到,不管哪个波吧,和我这个横波在一起,便成为了“身带凶兆,定有两个大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