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原本心中有些疑虑,但该来的人都来了,他们一个是监军,一个是副留守,又怎能缺席?

已是酒过三巡,李渊当即正色起来,“此次邀请诸位到此,不仅是为了商量出兵细节,还有一件要事与诸位通报!”

众人都不知李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面面相觑之后还是把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李渊没有说话,朝侍立在一旁的李世民点点头。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手掌,清脆的击掌声便在大堂中回响起来,不一会便有两个人从堂外走了进来,——一个是刘文静,一个却是王威的管家王福。

王威看着自己的管家跟着刘文静进来,顿时意识到事情有变。

王福似乎没有看到王威在侧一般,当即“扑通”一声跪向李渊,行礼过后便声泪俱下地说道,“李使君,小人有事相告!”

一旁的高君雅仿佛看戏一般看了看面色阴沉的李渊,又看了看同样面色阴沉的王威,随后下意识地握紧了佩剑。

“从速道来!”李渊一声断喝,仿佛催命的判官。

“小人要状告小的主人,小的主人与副留守高君雅合谋,秘密与突厥人联络想要阴谋造反!。。。。。。”

“你这狗才!。。。。。。”王福话音未落,王威已怒喝而起,仿佛知道骂自己的管家无用似的,他随后又转向李渊道,“贼子,此乃汝欲杀我也!”

高君雅并未说话,自己想要脱身,如今之计,怕也只有将李渊胁持才是唯一办法了。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高君雅豁然而起,拔剑便向李渊冲去。

李渊坐在主席纹丝不动,李世民和却眼疾手快,同时举剑向高君雅架去,又有七八个甲士从李渊身后的帷幕内冲了出来,挥舞着刀斧向高君雅砍去。

高君雅就连李世民尚且奈何不了,更何况多了几个龙精虎猛早有所备的甲士?瞬息之间他便被砍倒在地,而王威也同时被擒了下来。

座中诸人早就与李渊沆瀣一气了,他们看向王威高君雅二人的目光,就如看向猫爪下的老鼠一般罢了。

474咄吉逝世

处理监军王威和副留守高君雅,李渊没有任何拖地带水,第二日便给他们安上了勾结突厥人的名义,于狱中正法。

对于李渊斩杀这两人,太原的大小官吏虽然明面上无人说法,但暗地里还是有些腹诽的,但这种腹诽只持续了一个下午。

当日傍晚的时候,一支三千人的突厥骑兵和刘武周的两万大军便出现在晋阳城的北门。

数百人的突厥先锋队从北门突入晋阳城,而后从东门杀出,真是来去如风,但混乱的集市和满地的尸体表明这并非一个梦。

此事一出,谁还敢怀疑王威和高君雅死得冤枉?

李渊当即命人把王威和高君雅的首级挂在城楼,而后命李世民将训练好的士卒埋伏于城内的主要干道,又命裴寂、刘文静等分别率军把守各个城门,且将城门大开。

又令李建成率领两千骑兵于北门埋伏,若是突厥大队离开,就抢夺他们后队的马匹以作军用。

李渊摆下的空城计,果然吓住了突厥人和刘武周的联军,他们只是在晋阳城外看了一会之后,便选择了后撤。

李建成佩服李渊的料事如神,以为敌方真的就此撤退了,随即冲杀而出;哪知敌方的联军猛然杀了个回马枪,与后队前后夹击李建成部。

在强大的突厥骑兵面前,李建成的精锐竟毫无还击之力,被迫向汾河撤退,大部分死在了突厥人的战刀和长矛之下,一部分人死在了汾河之中,只有数十人跳进河中游到对岸才活了下来。

进入黑夜之后,突厥人越来越多,重新将晋阳围困了起来,并扎下营寨。

对于突厥人的残暴,边郡的百姓早就深受其害;此刻晋阳被围,城中的百姓竟是人人争先,决意与突厥人决战到死。

李渊此时手中的兵力已达十万,若是用这些人依城与突厥人死拼的话,最后鹿死谁手实是难料,可这根本就不符合李渊的实际利益。

李渊之所以千方百计地募兵,是参与争夺天下的,又怎么会选择与突厥人死拼呢?

李渊随即派刘文静连夜向始毕可汗送去一封信,李渊在信中保证自己将兴义军西进关中,把杨广从江都迎回来,然后与突厥重新订立盟约,与突厥恢开皇年间的和睦外交关系。

李渊希望始毕可汗不要侵扰汉地,并保证将西征时获得的子女财帛送给始毕,不需要他劳师前来。

如果没有李渊能够强硬一点的话,突厥兵很可能明天就要撤兵离开中原,回归突厥了;因为就在这一天突厥的始毕可汗突然得了心绞痛,于当天傍晚离开了人世。

收到了李渊把自己放在卑微地位的书信之后,突厥的高层意识到李渊求抱大腿的心态,随后紧急召开了会意,并欲擒故纵地否决了李渊的提议。

刘文静没能见到始毕可汗,却得到了突厥方面的保证,说是他们之间有三天的谈判时间。

“始毕可汗”表示,他愿意送一些马匹,甚至派骑兵来和他一起西进,助他一臂之力;但李渊需要履行的义务,与上次谈判一样,也就是像刘武周和梁师都那样对他称臣。

刘文静带回来的信息,与李渊所想没有太大的出入。

李世民认为始毕可汗地目光短浅,眼睛只看得见中原的财物,纵然强盛也不过是一时而已,暂时地忍让是必要的。

李渊也深以为然,随即同意了突厥的条件,开始写信向始毕可汗称臣,并把自己的第六子李元景送往突厥军营中。

同时,李渊把晋阳宫中的绸缎两万段以及大量金银、以及数百宫女命人送到了突厥军营中。

李渊认为,只要自己给的好处比刘武周给的好处多,突厥人就更偏向自己一方,自己西征也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李渊投向突厥怀抱之时,因为听说苏游和罗艺结盟的魏刀儿与窦建德也达成了暂时的盟约,他们的目标理所当然是要瓜分罗艺迅速扩张的地盘。

这几天的时间之内,韦挺王珪以及爨子恒等人所帅的七千人马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辽西郡,而后他们开始向北方辽东郡进发。

之所以取消了攻打辽东城和昌黎郡使用围点打援,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苏游发现高开道的兵实在太弱了,他觉得自己的三百门火炮加上七八千的联军对强攻辽东城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再者说了,让王珪和韦挺所帅四千军与自己一齐坐船往辽东城进发的话,一来可以保持他们的体力,二来则是避免他们在辽西走廊上遭遇昌黎郡可能派往辽西郡的援军。

这些援军有看守辽西郡的守军来消灭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耗费韦挺和王珪这支部队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只要打下辽东城消灭了高开道,昌黎郡的乱贼也就只剩投降一途了。

对于高开道军的归宿,苏游有着自己的设想;与其杀了他们,不如把他们当成工具,让他们对突厥和库莫奚扩张。

两日之后,苏游的船队由营口进入大辽河。

辽河是辽东的母亲河,辽河与后世的沈阳辽阳都没有太大关系,反倒是大辽河的上游两条支流经过沈阳和辽阳。

辽阳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辽东城,而流经辽东城的支流则为梁河。梁河古称衍水、大梁河、梁水;因为燕太子丹逃亡于此,故又名太子河。

沿着大辽河向北,行了半日之后在牛庄进入梁河,苏游的船队此时离辽东城只有三百余里,而时令进入了三月。

三月初一,李渊正式筑坛,向天祭祀,自称大隋国大将军,分封百官。

李渊任命李元吉为太原留守,率领中三军一万多人镇守晋阳;他自己则率领近十万大军出晋阳进驻武德南,开始了征战天下的大业。

这一日,王世充李密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最重要一战。

午后,石子河两岸的河滩上人声鼎沸、旌旗飞扬,王世充军和李密率领的大军共二十余万隔河相望。

王世充拉着马缰,止住身下战马地躁动,死死地盯着李密的战旗,那面战旗下的人才是值得他重视的敌人。

上一次在洛水以北战败之后,王世充紧闭营寨,拒不出战;而这时,越王杨派来使者进入营中劳军。

使者并没有公开指责王世充,但在私下的交谈中,他还是向王世充表露了朝廷的不满;段达和元文都等人都认为王世充过于畏敌,不敢和瓦岗军交战。

王世充是不会把段达等人放在眼里的,却也担心杨侗被他们的蒙蔽,深怕他向江都的杨广打自己的小报告;若是杨广另派他人接替自己,那自己的一切岂非鸡飞蛋打?

王世充知道自己迟早会与李密有着一战,而现在已到了不得不战的时候,因为现在已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在被李密控制了绝大部分粮仓的情况下,自己一方部队的士气正在慢慢消失。

“此时若是不战,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王世充带着这个想法,也就勉强客服了上次作战不利的恐惧,这才率领大军全营出动,前来寻求与瓦岗军一决胜负。

眼见着李密的先锋裴仁基的大旗开始冲入石子河,王世充当即高呼道,“迎敌!”

随着王世充的将令,官兵阵中马上响起了战鼓之声,官兵们随着鼓声地节奏向天大声嘶喊。

一时间鼓声震天,而官兵们的高呼也掩盖了瓦岗军先锋部队的气势。

“嗖嗖嗖!”

官军的弓箭纷纷离弦,而后天上顿时布满了箭雨,这些箭雨朝着急冲而来的瓦岗军飞了过去。瞬息之间,遮盖了整片天空,瓦岗军将士们的眼前顿时为之一黑。

“举盾!”

甚至都没等裴仁基喊出这两个字,训练有素的先锋部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打盾;他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在凹凸不平的河滩上迎着箭雨亡命向前飞奔。

裴仁基手下的将士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官军,这次攻击属于官军和官军之间的乌龙战!

王世充嘴角挂起了一缕微笑,他将腰间的长剑高举空中,而后落下。

“出击!”

随着王世充的这声命令,军中战鼓声的节奏随之一变。

位于最前哨的官兵将士们在将官们的命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朝冒着箭雨冲来的瓦岗军逼去;前面一排的官兵纷纷身披重甲,铠甲反射的阳光朝瓦岗军直射而去,顿时亮瞎了他们的氪金狗眼。

两军如同洪流撞在一起,然后迅速纠缠起来,仿佛是被杀气吸引而来一般,天空中布满了阴暗的云层。

时间在双方的无尽杀戮中慢慢逝去,胜利的天平渐渐倒向了王世充一方。

开始的时候,瓦岗军还可以凭借血气之勇和官兵打个旗鼓相当,可他们发现本部渐落下风之后,将士们的心也就散了。

尽管裴仁基的军中有一小半是官军,但多半还是贼,他们最擅长的还是打顺风仗,此时发现己方处于劣势之后,他们随之失去了多次战胜王世充的记忆。

有了“这一战可能要败”的想法,许多瓦岗军前方开始思考着怎么跑路,而后他们就渐渐放弃了战斗。

紧接着,瓦岗军先锋的溃逃就开始了。。。。。。

475辽东之战

王世充挥动长剑,命令王辩率领的前军跟在败退的裴仁基部后面追赶,他则率领中军渡过石子河,直往李密坐镇的中军攻去。

此时此刻,王世充仍然没有下达全军出击的命令;之所以留这一手,主要还是为了提防瓦岗军的反击。

从去年的十二月中至今,王世充与李密已战斗四十余次,平均每两天就打一仗。

但结果却是从最开始的王世充赢多输少,变成了最近王世充老是被击败,这样的结果让王世充意识到李密越变越强了;相对应的,自己却没什么进步。

李密早在十余年前便被杨素等人夸赞过,但他真正参与领兵打仗,不过半年多而已;而王世充带兵的时间却有七八年了,他的经验比李密多一些,可打仗拼的不只是经验。

此时,瓦岗军的中军阵中,突然传出一阵阵鼓声,配合着鼓声的是李密身边的掌旗不断用令旗向败退的裴仁基军传递着命令,让他们往一旁散去,免得冲垮中军。

可败逃的瓦岗军哪里顾得上什么旗语?他们只知逃回自己中军之后才是安全的,而绕路需要走的路途就太远了。

败退的瓦岗军,很快就冲入了严阵以待的李密中军之中,李密也狠不下心向自家的士卒挥动屠刀,只得缓缓而退。

王世充看着李密的帅旗向后移动,随即下达命令,吩咐两翼的骑兵同时加快了速度向前掩杀。

李密的中军仿佛意识到王世充的大军追来,同样加快了撤退的速度,他的帅旗迅速远离战场,向后方退去。

王世充见状,哪还有半分怀疑?

而后王世充的中军骑兵部队也冲杀出阵,加速往李密的中军冲去;在骑兵的冲杀下,瓦岗军的先头部队彻底溃逃,早就没有阵型可言了。

王世充对溃兵不屑一顾,只是牢牢地盯着李密的帅旗,率兵全速追击。

片刻的功夫,王世充近十万士卒就已全部渡过石子河;在追击的过程中,他的中军始终保持着紧密的队形,防止李密反击。

你追我逃之间,战斗的阵线越拉越长,可王世充和他的部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一刻,难得的一次大胜令官军的将士们全都疯了,他们只想多杀一些贼兵,多立一份功劳,最好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杀得瓦岗贼再不敢前来挑衅。

在战场渐渐转移,来到原野和山地交接之处时,瓦岗军中突然响起了紧密的锣鼓声。

早就埋伏在山坡两侧的瓦岗伏兵随后从一旁杀了出来,他们没有直接攻击王世充的中军,而是横冲而入,将王世充的后军拦腰切断。

然后,迅速击溃他的左右两军,朝中军包围过来。

王世充意识到瓦岗军的伏兵时,只得回身杀了回来,不用他多想,李密也返身杀了回来。

埋伏在山坡两边的,正是瓦岗的猛将程咬金与单雄信,他们各领三千精锐以生力军的姿态应战追击而来的官军,自是志在必得。

很快,李密的中军便返身回来,他的左右正是裴元庆和秦叔宝。

王世充有惊无险,最后在左右亲信的拼死护卫下杀出重围,朝西方狼狈逃窜而去。

此战后王世充再也无面目回东都,只得率军北赴河阳;当晚风狂雨冷,王世充的凄凉无奈,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王世充看着朝廷给自己的兵马损失殆尽,再也没什么借口好说,只得绑缚自己投狱请求治罪;可此时东都除了他能够勉强与瓦岗贼一战外,还能找得出谁来取代他?

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无奈之下的杨侗,只得派人赦免了王世充,又将他召回东都,并赐予金钱锦缎美女安慰他。

王世充想不到杨侗非但没有给杨广打小报告,还好吃好喝地安慰自己,当即便老泪纵横地保证一定誓死保卫东都,而后努力召集旧部共一万多人。

之前王世充吃够了缺粮的苦头,既然现在死了跟李密决战的野心,于是把军队驻扎在专门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进行防御,这也算是暂时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王世充从此不必担心没饭吃,跟随杨广下江都的将士们却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因为江都周围早那就动荡不安,想要从其他地方运粮食进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跟随杨广的禁卫军多是关中人,人心思归,不时有兵将逃亡,斩诛多人也止不住。

有宫人向杨广告发外人谋反,杨广大怒,立斩。

而后再有人告变,连萧皇后也劝说宫人不要再冒死进言,“天下事一至于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多少年后,元军出征花棘子模,大胡子国王日夜忧心,也是厚赐报平安者,立斩道实情的臣下;其心情想法和杨广彼时一模一样,正所谓掩耳盗铃耳。

而击败了王世充的李密,随后挥军进据东都翼城金墉城。

东都北面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连接为一整组建筑,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是东都的军事要塞。

据《水经注》记载:“谷水又东迳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筑之,谓之金墉城。谷水迳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故向城也。结以为垒,号洛阳垒。”

金墉城就是这三座小城,西晋代魏之后,“魏宫人皆在其中”。北魏“迁京之时,宫阙未就,孝文帝徒金庸城”。

进入金墉城之后,李密开始修复金墉城在战争中损坏的城墙房屋,准备以此为依托长期作战。此时李密的军阵距离洛阳已经非常之近,其军中的战鼓之声在洛阳都能很清楚地被听见。

整修了金墉城之后,李密立刻挥军三十万在北邙列下大阵,从南面进攻洛阳的上春门。

与此同时,苏游的船队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到达了辽东城的北门之外;而早在他们离辽东城还有三十里的时候,高开道便得到了消息。

理所当然,目前的辽东一带都属于高开道的地盘,可惜高丽人离开的时候走得实在彻底,他们不但毁坏了辽东城的城门,还把方圆三百里之内的百姓都挟裹到高丽了。

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辽东城里除了高开道的五万多乱军之外,并没有任何百姓。

没有百姓就意味着这儿一无所有,来到此处不足两月的高开道,在存粮就要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