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骑兵由苏烈亲自率领,此时与薛万彻的三千骑兵尚有一里的路程。

苏烈原本以为,最前线以精锐组成的步兵方阵绝对会成为幽州军轻骑兵的噩梦;若是幽州军以轻骑冲阵,一定会在阵前碰过头破血流。

若是幽州军由重骑兵冲阵,这些步兵就会假作抵抗然后撤向两旁的山坡,让开一条大道来引诱他们奔袭中腹。

在中腹地带,窦建德早就安排了不少拒马、鹿角等物,而且挖掘了不少壕沟和土墙。

幽州的重骑兵若是冲至此地,窦建德就会重施故技,像昨天晚上一样用火箭将事先准备好的草料、油料等引火物点燃。

若是如此,威震北地边塞的燕云铁骑就会像肉包子打狗一样,有去无回。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罗艺选择用步兵来打头阵,但这个选择的可能性不大。

幽州军的强大是因为他们有独一无二的重骑兵,——苏游的两千重骑还没有暴露出来,——幽州的步兵战斗力并不强,罗艺之所以名震塞北,是因为的他率领的燕云铁骑屡屡让胡人吃瘪,大杀四方。

罗艺选择用步兵来对付步兵,或许是窦建德最愿意看到的;那样的话,第一阵的结果将没有任何意外,而窦建德也将挟裹士气之盛压垮罗艺大军。

如窦建德所想,罗艺果然选择用骑兵进行了第一次冲击,但窦建德只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果。

按照战前的推演,本方步兵方阵将会给幽州的轻骑兵以重创;事到临头,窦建德无奈地看到幽州的轻骑兵采用了前所未见的战术,己方的步兵只坚持了两个回合便被敌人突了进来。

好在己方的士卒早就知道窦建德目前的大军共有八万人,而罗艺不过二万之众而已;所以他们没有后退,也因此阻住了薛万彻的骑兵前进的步伐。

薛万彻冲入敌阵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保持着骑兵的冲击力继续向前冲杀,将敌阵中残存的敌军留给身后慢慢移上来的步兵队伍;第二就是在敌阵中反复冲杀,将敌军的残余剿杀干净。

薛万彻无脑地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这个选择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薛万彻低估了敌军的战斗力和持久力,他原以为在窦建德军的那些残兵败卒很快就会失去作战意志最终四散逃亡。

事实却是,薛万彻的骑兵以碾压的姿态在敌方步兵之中来回纵横;他们却始终没有丧失抵抗的勇气,且在他们的纠缠下,薛万彻的骑兵慢慢分散开来,难以聚拢。

经过一番厮杀,薛万彻的队伍从奔驰中放松下来,但要重新奔驰起来,还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就在薛万彻愉快地屠杀这些死战不退的步卒时,苏烈率领的骑兵队伍便如刀子一般插了进来,很快就将薛万钧的马队冲破了一个大口子。

苏烈与罗艺似乎是同一类人,他也喜欢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此前,他将骑兵队伍埋伏在山坡的后面,只让两千步卒顶在第一线,这使得薛万彻以为窦建德的先头部队以两千步卒为主;若是这样的话,薛万彻不太担心少量的骑兵起来增援。

直到苏烈率领着同等数量的骑兵杀了过来,薛万彻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本以为出来的那只兔子,突然就变成了猛虎。

面对苏烈这支骑兵的突然袭击,薛万彻只能仓促应战,他用力夹着马腹想要驱动战马阻挡敌骑的冲杀;无奈刚才一番大战,胯下的战马早已疲累,此时面对精力充沛的敌骑,它根本赶不上对方的脚步。

只一次冲杀,薛万彻率领的骑兵就损伤了数百骑,其损失比刚才冲入敌人的步兵方阵要多了许多。

冲杀一阵之后,苏烈似乎也尝到了甜头,调转马头后再次率领骑队冲入薛万彻的阵中。双方的均有伤亡,但苏烈所帅的生力军显然更加凶猛,他们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无力。

薛万彻又是后悔,又是愤怒。

后悔不该贪恋战功,要不然自己的队伍也不会失去机动性;愤怒则是因为身边的战士们渐渐失去了斗志,他们此时只有招架之功,而我还手之力。

这样的状态,没有半分胜利的希望!

好在罗艺率领的步卒很快就冲了上来,苏烈眼看着再没能占到便宜,遂扬长而去。

仅仅只是几个回合,薛万彻的骑兵就十去二三,一下就死了五六百人,这相当于是用一个骑兵换对方一个步卒了。。。。。。。

中军的较量中,先是薛万彻的骑兵碾压了对方的两千步兵,而后被同等数量的骑兵羞辱,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对于这样的结果,罗艺没有什么可说的,薛万彻之所以在冲散敌军步卒之后没有继续前冲,贯彻的也还是他事先就布置好的防守战术。

幽州军的中路大军,只做牵制之用,真正的杀招,在于薛万均领衔的两千重骑左翼大军。

薛万均还没有发起进前,韦挺防守的右翼却提前与窦建德军接触了。

韦挺统率的幽州军右翼共有四千五百人,这个人数与薛万均薛万彻领导的五千骑兵相差仿佛,但他们的战斗力却又天壤之别。

与窦建德的八万大军的总兵力对比之后,韦挺对于自己指挥的部队的实力也有清醒的认识。

韦挺没想过出去与敌人拼命,而是想借助地势防守以拖延时间,只要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与地方分出胜负之后,那才是自己反击之时。。。。。。

什么时候才能以少量的兵力打败成倍于己的敌人?

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天时且不说,地利说的是运用地势,人和就是士气;只要自己合理利用地形,再借助最后的士气反戈一击,就不怕敌人有多少!

理想无比丰满,但现实却往往异常骨感。

就在薛万彻与窦建德军的前线步卒开始纠缠的时候,韦挺也对前沿阵地的山坡发起了冲锋,他显然是想借助居高临下的地形进行防守。

窦建德军的左翼,也就是与韦挺对阵的是高雅贤率领的八千混合部队,说起来他们也不是此次窦建德军进攻的主力。

同样都是想以防守来拖时间,那么他们对于前方山坡的理解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韦挺开始命人向山坡上冲锋之时,高雅贤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双方离山坡的距离不一样,双方选择安排第一批冲锋的兵种也不一样。

韦挺的一千弓箭手冲上山坡之后,很快便居高临下地用远程武器对从下往上仰攻的敌军最大的杀伤力。

第一回合韦挺稳稳站住了山坡,而后是他所帅的一千五百盾兵和后续的弓箭手也都上了山坡,问题是接下来的战斗中高雅贤竟然使用了硬弩。

因为硬弩的出现,韦挺选择让盾兵们树起了盾牌,也因为如此,他们的攻击变得可有可无。

高雅贤的士卒几乎是韦挺的两倍,使用硬弩压制住韦挺的进攻后,他的花样也多了起来,甚至命人从后方运来了十几辆投石车。

在狭小的空间里面对投石车的攻击,韦挺显然是无解的,人员的伤亡倒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要命的。

韦挺的士卒们面对投石车和硬弩束手无策之后,高雅贤终于对眼前的山坡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高雅贤派出两千步卒,他们一手持盾一手持枪,排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山坡上冲去。

前方的压迫,使得那些胆气不足的幽州军选择脱离战阵,朝后方溃逃;韦挺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不得已之下只好令亲卫们对这些逃兵一一击杀。

杀鸡儆猴之余,剩余的幽州军只得握紧武器与对面的敌人搏杀,寻求生存之道。

这种状态下,韦挺的右翼部队想要坚持到其他两路大军传来胜利的消息再进行最后的反攻,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如韦挺所想,幽州军的左翼在这个战场上显然是无敌的存在。

因为薛万彻率领轻骑兵的缘故,燕云十八骑无法凑齐,可就算只有十七骑那又如何?薛万均的身后,是燕云十八骑的十六人,更后面则是一千九百多重骑兵。

在中军传来受滞的消息后,薛万均终于高举长枪,一声令下,“加速,出!”

燕云十八骑中的十七人冲在最前方,他们身后的两千重骑则以扇形展开,向地方的左翼部队冲去。

薛万均前方的敌人是窦建德的小舅子曹旦率领的万人步卒,他们与高雅贤一样,目的都只是为了防御幽州军从两方冲到中军。

窦建德把进攻的主力放在了中军,同样假想罗艺的进攻主力放在中军。

步卒面对重骑,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否则为何用十倍百倍的资源来训练重骑呢?更何况燕云十八骑也在其中,虽然他们不完整,但对付曹旦率领的一万步卒绰绰有余!

只是看着薛万均他们从树林里绕出来发起冲锋,曹旦便第一时间想到了逃跑。

要不是因为窦建德在战前百般强调纪律,以他的性子早就偷偷开溜了。

可现在,曹旦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战斗,然后去死。

490苏游苏烈

韦挺和高雅贤在右翼抢夺阵地,薛万均则在左翼带领重骑一举击溃曹旦的万人队。

相对于两翼激烈的厮杀,罗艺亲自率领的中路大军看起来实在是太平静了。

在中路的第一次交锋中,薛万彻以经典的游骑战术破了敌方的步兵先锋阵,由于战术上的失误,他的队伍很快受到了苏烈的突袭。

此后薛万彻和苏烈的骑兵队都退到了一边等待时机,双方以步兵形成对峙,却是谁也没有首先发起冲锋的态势。

苏烈率领的先锋军共有万人,包括三千骑兵和七千步卒;在第一次与罗艺先锋军的接触中,他直接损失了最精锐的一千多步卒和一百多骑兵,如今剩下的步卒基本上只能打顺风仗,所以他此时不敢轻易发起冲击。

罗艺没有动的最根本原因,则是因为他布置在中军的一万多人也都没什么战斗力,这些人大多也只擅长于打顺风仗。

罗艺现在最在意的显然是左翼部队薛万均的战报,可令他感觉意外的是,他第一个得到的竟然是有关苏游的消息。

——苏游的船队逆流而上,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能达到战场了!

罗艺没有亲眼见过苏游的作战方式,但韦挺王珪等人总算是见识过的,罗艺半信半疑于他们的描述,但他对苏游大军的战斗力总算是有清醒认识的。

苏游和罗艺如今还是战略伙伴关系,所以苏游的到来的的确确是个好消息。

罗艺甚至有些后悔,后悔自己主动要求与窦建德在今日决战,要不然等到苏游前来的话,他们的联军又岂会把窦建德放在眼里?

得到了苏游即将到来的消息,罗艺如今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继续僵持下去。

苏游的船队沿着海河进入永济渠,再由永济渠进入桑干河,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显然也瞒不住窦建德。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窦建德也意识到罗艺的援军来了,他显然对一百艘大船没有具体的概念;但这无碍于他的脑洞,在他的印象中,这些船至少也能载三五万人。。。。。。。

苏游的存在是年后才传入中原的,即便窦建德从他破了高丽王城这一战绩来看,也知苏游不好惹;至于后来苏游和罗艺建立联盟,并消灭高开道军,仅仅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关键是,窦建德千里迢迢来到幽州,难道就因为苏游的到来而放弃吗?

窦建德很快做出了决定,——令苏烈带领窦建德军中的所有骑兵迅速脱离战场,沿河前下游拦截苏游的船队;同时令中军出击,以速战速决的决心大败罗艺的中军!

命令很快传到了苏烈耳中,他虽然不知自己凭什么拦截船只,但还是第一时间带领着两千八百多轻骑往后退却,迅速脱离了战场。

同一时刻,震天的战鼓声再次响了起来,窦建德的中军开始有节奏地向前移动,缓缓迫近幽州军的中路阵地。

面对敌人的进攻,罗艺别无选择地开始还击,因为兵败如山倒,只要稍有后退就会一败涂地。

紧接着罗艺阵中也同样响起了战鼓,中军的步卒们举着手中的刀和盾缓缓向前,两方的弓弩手开始射击,薛万彻的队伍也跃跃欲试。

“杀!”

罗艺低喝一声,手中的弯刀猛地向下一挥。

军旗变化着旗语,战鼓声的节奏也突然一变,中军的刀盾手丢下手中的巨盾,抽出腰间的横刀,像下山地猛虎一般冲出阵地。

正在此时,防守右翼的韦挺所帅的四千五百步卒已被杀得只剩下一千余人,他们终于被逼下了第一时间抢到的小坡,而后出现了溃败。

面对韦挺军的溃败,高雅贤没有半分的仁慈,而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追杀。

刚才的交锋中,韦挺一方死掉三千余人,高雅贤一方则死了四千多人;但胜利不在于死了多少人,也不在于还剩下多少人,而在于气势掌握在谁的手中。

此时此刻,高雅贤所帅的三千多混合兵种完全放弃了远程武器,他们一边奔跑一边低吼,尾随着幽州的逃兵冲杀到中路,一路不停地收割首级。

真正是兵败如山倒,面对失去战斗意志的属下,韦挺除了恨铁不成钢外还能怎样?

士卒们只知往中军冲来,他们丢下他们丢下武器,脱下盔甲,为的只是跑得快一些;有的人干脆停止了奔跑,跪在地上,双手高举做出降服之态。

“大帅。。。。。。”站在罗艺身旁的一个部将和罗艺一样眼睁睁地望着右翼部队的溃逃,他瞧了面色铁青的罗艺一眼,声音略显焦虑地说道。

罗艺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命令薛万彻的骑兵出击!”

薛万彻接到命令后,随即带队从后方冲了出来,迂回一圈后从一侧杀入,将追击韦挺溃卒的窦建德军拦腰截断。

薛万彻这支还剩下两千二百余人的轻骑兵,对付那些只有近战武器的杀红了眼的高雅贤军显然绰绰有余,问题是韦挺的逃兵却大呼小叫地冲向了罗艺的本阵。

中军本阵有一万余人,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兵,要是让这些溃兵冲入阵中,中军的战斗力肯定大受影响。

若是因此产生羊群效应的话,那就完了!

罗艺不知道“羊群效应”这个专业术语,但他对这些溃兵的危害看在眼里,随即又下令道,“命令他们绕向两翼,不得冲击本阵。若有不从,令弓弩手射之!”

罗艺的命令简单明了,但这寥寥数语,便决定了这些溃兵的命运。

还没有出击的士卒开始向这些溃兵喊话,但这些逃命唯恐少了两条腿的溃卒耳朵中又怎能听到其他的声音?

面对一如既往冲向本阵的溃卒,罗艺使劲地闭住了眼睛,睁开后终于沉声命令道,“弓弩手!预备!射!”

随后箭矢如蝗,嗡鸣着从军阵激射而出,落在溃兵之中。

溃兵们死不瞑目,他们眼中露出的皆是绝望以及不解,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竟然死在了自己人的弓下。

几轮齐射之后,成百上千的弓箭落下,溃兵们也终于明白了罗艺的意思,随后往队伍后方奔去。事实上,这个时候他们已无需再跑了,因为薛万彻的骑兵已帮他们截杀追击他们的敌人。

两千二百多骑兵,对付三千余步卒,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中军阵中,罗艺的步卒与几倍于己的窦建德步卒也毫无意外地相遇,并且努力地僵持起来。

另一方,燕云十八骑中的十七位为首,身后是一千九百多重骑兵,他们以锥形阵对曹旦的一万步卒展开了毁灭性的的冲击。

仅仅只是两个回合,曹旦的一万大军非死即伤,能够逃过薛万均率领的这支大隋最恐怖的重骑碾压的人,不足千人。。。。。。。

不足一刻功夫,曹旦所领的一万军便已失去了进攻能力,任人宰割。

薛万均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打扫战场,当他听到中路大军再次响起进攻的鼓声时,他便迅速整理了队伍。

战果很令薛万均满意,尽管他们全歼了曹旦的一万军,但己方死伤的人数控制在一百以内,对下一次的战斗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

薛万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一指三四里外的窦建德大营,高声道,“擒贼先擒王,咱们这次直冲窦建德的老巢!”

尽管有人感觉不妥,但在这一鼓作气的时刻,并没有人敢发出任何反对的意见。

“出!”

薛万均高呼一声,当先拍马往窦建德的大营方向冲去。

消息了半盏茶左右的燕云十八其中的十六位,还有一千八百多重骑兵,纷纷拍马跟着薛万均,一路小跑向前冲去。

数量接近四千的战马尽管此时只是缓缓前进,但他们脚下的大抵却不堪重负地抖动着,这抖动远远地传了开去,周遭连绵的山坡似乎也在摇晃。

一千八百多重骑身后,是属于他们的辅助兵,这一千多辅助兵只能迈开双脚追赶着前面四条腿的战马,在没有加速的情况下,他们勉强能够跟上。

只是盏茶的功夫,薛万均所帅的重骑便已前进了三里多地,他们和窦建德的中军大帐不过一里的路程。

薛万均一马当先,白色的披风拉成一条直线拖在他身后,他紧闭着双唇,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敌方已经摆好了阵型,大量的弓弩手位于阵前,他们显然是想用箭矢阻挡薛万均这支重骑兵的冲击。

毫无疑问,窦建德做出的判断和对策是正确的,但这还不够!——如果一般的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