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李密要粮,那也得他给啊。”宇文化及看着兄弟缓缓说出这几个字,急得双眼通红。

粮食殆尽,士卒们就散了,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啊!

宇文智及对单细胞的兄长翻了个白眼,郁闷地说道,“这次当然不能给他写信了,让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吧,是生是死就在这一战了!”

宇文化及这下终于明白了兄弟的意思,但他对与李密作战还是有些影音的,毕竟前段时间实在是输多胜少;自己这一方虽然有十余万骁果军,实在是外强中干啊!

要不是因为害怕与李密战斗,宇文化及也就不会选择停战以乞讨的方式获得粮食,而是直接冲去瓦岗的阵地中抢粮食了。。。。。。。

宇文化及兄弟两个计议已定,一面命人集合将士,一面命人把自己的战斗部署向杨善会通报;尽管杨善会此前对自己一向不冷不热,但他相信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不会坐视不理的。

杨善会也没有余粮了,他也耗不下去了。

与其慢慢走向死亡,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与瓦岗军对拼才是唯一出路啊!

两个时辰之后,樊文超便在宇文化及的命令下率一万江都郡洇渡永济渠,在运河西岸的河滩上构建起了一个桥头堡,这意味着江都军和瓦岗军的战斗再次拉开了序幕。

樊文超所要面对的第一个敌人,便是郝孝德。

郝孝德早大业九年时便率众在平原起事反隋,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就聚众多达数万人;他与王薄、孙宣雅等人组成联军十数万进攻章丘,被隋将张须陀所击败。

李密当初跟随杨玄感造反失败之后,曾经投奔过郝孝德。

但郝孝德根本就不鸟他,甚至连饭都不给一口,史书上记载说李密当时是“备遭饥馑,至削树皮而食”,也算是够凄惨了。

想不到风水轮流转,郝孝德的势力先被张须陀所败,又被杨义臣打散,万不得已之下只好投奔了瓦岗军,并且还归宿在李密的帐下。

李密倒是不计旧怨,还提议把郝孝德封为平原公。

郝孝德到底是当过领袖的人,面对当日奚落过的人实在是感觉没脸;可他现在的既没有地盘也没有粮食,想要离开瓦岗军另谋出路,的确不是说走就走的。

当那个瓦岗叛将失踪后,李密启动了紧急预案,命令各地紧守阵地,以防江都军突袭。

郝孝德显然也接到了李密传来的密令,但他仗着前方有永济渠当道,以为江都军想要不惊动自己渡河是绝不可能的。

哪知宇文化及的江都军中有精通水性的士卒,他们舍弃辎重冒死洇渡永济渠;过河之后,他们暴力地砍伐河滩上的树木修筑起临时工事。

郝孝德听说江都军渡河,并召集兵力赶到河边时,发现河上已经多了几座浮桥。

渡河的这些江都军早就被告知军中已没有存粮,渡河之后又是背水而战,当他们面对蜂拥而来的郝孝德军时,自然只有拼死一战的选择了。

所谓哀兵必胜,江都军个个奋勇作战不惧生死;郝孝德部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硬,却是一筹莫展,半天都没有取得一点进展。

当越来越多的江都军从浮桥上渡河到达西岸之后,郝孝德军理所当然地崩溃了。。。。。。。

而此时,朝阳刚刚升起。

得到江都军渡河的消息时,郝孝德还在与他们僵持,李密早就把江都军可能要进攻的消息扩散了出去,所以对他们的到来并不以为是坏消息。

早晨升帐的时候,李密还笑着对将士们说道,“江都军已经开始渡河,他们大概是又缺粮了,这糟蹋粮食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些,难道他们早就没有存粮了吗?”

祖君彦当即附和道,“宇文化及离开江都时,所带的粮食就不是太多,若不是因为他们逃兵太多,估计早就缺粮了;咱们的粮草送过去之后,他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也就更不知道节俭,大概现在把从江都带来的存粮也都消耗殆尽了。魏公这釜底抽薪的妙计,果然高明。”

“哈哈,其实咱们给他们送粮食实在有些麻烦,他们若想吃上饱饭,来咱们这儿当俘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李密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对自己能够想出这样的计划也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东都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存在,这才有李密寻求与宇文化及合作的想法,但这个计划真的完美吗?

杨善会并不以为如此。

499童山大战(中)

大业十七年四月十三,辰时,童山脚下。

绵延十余里的瓦岗军大营,此刻已是倾巢而出,集结了超过十三万兵力对来犯的江都军严阵以待。

李密的帅旗飘扬在一个小山坡中,他此刻正在拿着望远镜寻找着宇文化及的仪仗。

经过一个时辰,宇文化及所帅八万大军已全数渡河,他此战似是势在必得,除了留下三万余人看守营地之外,竟把所有的精锐都带上了战场。

如今双方已在童山脚下这片方圆二十余里的平原和丘陵地带中摆下阵势,双方的天时和地利有着同样的优势,在兵力的数量上瓦岗军比江都军足足多出五万余人,但骁果军的装备和甲具显然是瓦岗军无法比拟的。

至于军队的士气,瓦岗军挟连胜之威,并不太把江都军放在眼里;江都军此时倒像是一支哀军,士气似乎有些低落。。。。。。。

可哀军必胜,说不好这就是宇文化及大军战胜瓦岗军的双刃剑呢?

双方大军紧锣密鼓,宇文化及竟排众而出,扬声喊道,“瓦岗军魏公可在?”

宇文化及的声音理所当然淹没在对面大军的战鼓声中,直到他第三次喊出同样的话语时,瓦岗军的战鼓才稍有迟缓。

李密从望远镜中看到宇文化及要与自己对话时,竟有些哑然失笑,“果然是薄情公子啊,还真把这当成是长安城的街头斗殴了?”

不用士卒们禀报,李密当即一提马缰,对身边的护卫笑着说道,“走,看看这宇文化及要搞什么幺蛾子!”

鼓声三响之后,有铁骑从队中涌出,分为两列。

这些骑兵个个铠甲鲜明,锦衣外罩,两队骑兵举旗列队;正中缓缓走出一人,马如麒麟人如龙,正是如今瓦岗军童山大营的主帅李密。

李密的身后跟着数人,亦是威猛雄壮,常人难及。

看着半里之外的宇文化及,李密扬声喝问道,“宇文化及,你有何话可说!”

宇文化及丝毫没有意识到李密在指名道姓地称呼自己,反是想起二十余年前在长安的种种恩怨情仇了;那时候自己是薄情公子,李密却是杨素的座上客,两人少有交集,但也未尝没人把他们摆在一起。。。。。。

想不到二十年后,两人竟都成了一方首领,手下的将士竟超过十万之众!

宇文化及的脸色一明一暗,最后竟然有些讨好地问道,“魏公,一别经年,别来无恙?”

听着宇文化及的称呼,李密当即有些警惕地回应道,“许国公,有事说事!”

看着李密的脸色突然板了起来,宇文化及当即回应道,“不知魏公是否还记得你我的停战协议?根据协议,魏公当为我江都军提供粮草以度灾年,但这几日魏公一直拖延不给粮食,不知是何道理?”

停战协议?灾年?

李密听着宇文化及理直气壮的话,不由冷笑起来,“宇文化及,我李密什么时候与你有过协议?你是谋杀先帝的乱贼,我是皇泰主亲点的大将军,你我一个是官一个是贼,李某怎么可能与你有什么协议!”

宇文化及原本想过李密单方面撕毁协议的意外,可被他这么一骂,还是忍不住傻眼了。

宇文化及做了几十年杨广的官,现在竟然被骂成了贼;李密造了两次反,一直带领着乱军包围东都,竟成了官!!

世界变化这么快,果然没有以前那么好混了。

宇文化及终于确定李密果然降了东都,随之有些后悔竟然把自己的行动方案透露给了杨善会。

看着宇文化及不知如何开口,李密当即变本加利地骂道,“宇文化及,李某两次派人送粮,是不忍先帝身边的骁果亲军忍饥挨饿。你这厮不过是蛮人的奴隶破野头,父兄子弟都受大隋的恩典,几代富贵,满朝文武没有第二家。主上丧失德行,你不能以死规劝,反而谋逆弑君,还想窥测篡夺天下。你不效法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蜀亡而死的忠诚,却效法霍光之子霍禹谋逆,为天地所不容,还准备干什么?如果赶快归顺我,还可以保全你的后嗣!”

宇文化及本就不学无术,诸葛瞻和霍禹是哪个全不知情;听李密一番言论,宇文化及唯一明白的是,他只肯饶了自己的儿子,却不肯饶了他!

宇文化及原本就本性凉薄,永远只惦记自己的安危,如何会顾及儿子?

“李密,扯那么多没用的干么?今日你若是不让出黎阳仓,我手下十万大军不会饶你!”宇文化及越想越气,终于意识到这一战不可避免,当即也指名道姓起来。

面对宇文化及的威胁,李密当即扬声长啸,随即冷冷地回应道,“你要战,那便战!”

说完这话,李密便反手摘下长弓,搭了一箭往宇文化及所在射去。

李密和宇文化及此时相距半里,这个距离就算是李玄霸也无法把箭射到宇文化及身边的,但宇文化及想着李密文武双全,条件反射之下还是慌忙勒马后退。

弓箭远远落在宇文化及身后,但李密的呼声却缭绕于对面那些骁果军的耳边,“对面的骁果军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想早日回关中,此前我也为你们入关留了一条路!宇文化及居心叵测,竟然杀完先帝之后还想入主东都,你们看不清他的嘴脸吗?是跟着宇文化及做反贼,还是放下武器支持朝廷,我希望你们能有自己的选择!”

宇文化及听李密胡言乱语,当即狠声道,“众将士听令,有取得李密项上人头者,赏黄金百两。”

三军默然,一时间竟无人能言。

宇文化及见无人回应,当即有些尴尬地变了脸色,他才要提高奖赏时,却见一将排众而出,高声回应道,“末将愿往!”

宇文化及认得此人是鹰扬郎将孟秉,当即点了点头道,“很好,孟将军若能击杀李密,重重有赏。”

孟秉长枪一挥,亲自带领一个千人小队杀向瓦岗军。

李密退入阵中,举起望远镜看时,连忙呼喝道,“他们是来投降的,不要对他们攻击!”

李密的命令刚传达下去,瓦岗军和江都军一齐大跌眼镜。

孟秉所领的千人队马上就要进入瓦岗军的弓箭射程时,突然就停住了脚步,并且好整以暇地扔掉了手中的兵器。

宇文化及的眼珠子都差点掉了下来,厉声喝道,“孟秉,你到底要干嘛?”

孟秉早已弃枪在地、卸掉盔甲、摘下腰刀,跪倒在地道,“宇文化及倒行逆施,天人共弃,鹰扬郎将孟秉早就有心归附,还请魏公大人大量、饶恕我等!”

三军哗然,一时都不敢相信李密几句话就引来孟秉这千人队的投降,可事实就是事实。

宇文化及顿时脸色苍白,四下望过去,却见到众兵将脸上神色各异。

孟秉给自己涨脸,李密当即投桃报李地高呼道,“弃了手上的兵刃投诚者,本将军绝不追究。孟秉率部投诚有功,官升一级!”

孟秉再不犹豫,带领身后士卒牵马进入瓦岗军正中,只留下战场上一地的武器铠甲,闪闪发出寒光。

宇文化及跳脚骂道,“好你个孟秉,竟临阵叛逃!你真以为李密会放过你们?你们赤手空拳进去,能在这战场中活下去吗?”

诡异的一幕令双方都猝不及防,战场上除了宇文化及的怒骂之外,竟静得出奇。

过了一会,江都军中突然一阵骚动,兵士纷纷向隋营后指去。

却见刚才投降的孟秉部,如今已到了远方山坡处,他们已经离开战场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真是人生赢家啊!

江都军的将士们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战战兢兢,他们却远离了危险,很快就能和家人团聚了;剩余的将士们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心中也都萌动了起来。

如果我们也投降会怎么样?。。。。。。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留下的却是跃跃欲试的表情。

宇文化及又气又恼,只得含恨许下大宏愿,“谁能杀得了孟秉,官升三级。”

话音才落,便有两人骑马越众而出,高声道,“末将愿往!”

这两人一个是虎贲郎将牛方裕,另外一人却是虎牙郎将许弘仁,二人不等宇文化及多言,已经率部杀去。

对面又是一阵欢呼,宇文化及不用看也知道是牛方裕、许弘仁已如孟秉一样卸甲请罪了。

“这仗,没法打了!”宇文化及顿时感觉浑身冰冷,脑海更是一片空白。

如此大规模的投降,不战而降!

别说宇文化及没听过,史书上怕也没记载过吧?

见到孟秉、牛方裕、许弘仁先后归顺,江都军人心浮动。

以往打仗总有个目地,这次打仗却又为了什么?孟秉他们投降就能回家,自己过去也是一样的结果。

众人正在犹豫之际,李密的声音又传了过来,“早投诚就能早日回家看望亲人,如今李渊就要入主关中了,难道你们不想早日回家看看?”

听了李密的喝问,宇文化及气得都快哭了起来,却听身后一骑疾奔而至,狂呼道,“大丞相,杨善会率领十二万大军来了,半个时辰就能到达战场!”

“真的?”宇文化及当即来了精神,又有些不敢相信地追问道,“不是智及诳我们的吧?”

宇文化及也知自己的兄弟智计无双,以为这是他稳定军心之策呢,但他很快就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

杨善会的十二万大军到来,自己一方就是二十万人,二十万人对十三万那还有什么悬念?

宇文化及不由得没心没肺地想到,“就算再投降几个过去也没事!”

500童山大战(下)

因为杨善会即将到来的消息,宇文化及终于硬了起来,这个消息传遍三军之后,他们的士气也都回复了过来。

理所当然,接下来进行的便是一场恶仗。

鼓声雷动,号角长鸣,而后骁果军的第一个万人队呼啸杀出,瓦岗军也出了一个万人队,两班人马交战,真是喊杀震天。

这两万人尚未分出胜负,骁果军的第二梯队已经补了上来,瓦岗军亦是不堪示弱,也出来一个队伍加入战场。

双方交替出兵,两方厮杀,一时竟使得童山地界暗无天日,难解难分。

战斗开始之后,李密就退回了山坡上的临时指挥所,刚才对宇文化及的一番训斥以及几句话就收降了近万人,实在是让李密心满意足。

之前无数次的作战经验,使得李密对宇文化及的战斗力门儿清,尽管他不止一次地对部下们蔑视宇文化及;可真的让他面对宇文化及的大军时,他心中还是有些发憷的。

此时李密已经把十万人的部队投入到了战场之中,但如今的占据并不让他乐观。

李密此前尽管启动了应急预案,却与郝孝德的想法一般无二,他并没料到宇文化及会铤而走险地向本方发起攻击。

李密料想宇文化及恼羞成怒之下可能会进攻黎阳仓,想不到他竟然选择的是童山大营。

宇文军的总兵力在开始交战的时候不足八万人,他除了留三万人堤防被偷营外,已经带来了所有可以参战的将士,开战前还被诱降了近万人。

李密的兵力则有十三万余人,在数量上差不多达到了江都军的两倍,但这十三万人并不能全部投入战斗,因为东都是个不稳定因素。

尽管李密受命于东都的皇泰主,但他并不能完全信任东都,所以留下预防东都反扑的兵力是必须的。

能够参展的瓦岗军也就剩下十万人了,在数量上看起来仍然比江都军多出两万,而且他们进入战场时的士气是江都军无法比拟的;问题是,江都军背河而战,在得到了杨善会的援军马上就要到来之后也爆发出了难得的战斗力。

双方在天时地利上没有差别,在装备和武器上以骁果军占优,所以在没有什么阵型可言的乱战中,骁果军虽然人数稍少,却还是慢慢占据了上峰。

就在瓦岗军全面退防时,杨善会的十万大军终于赶到了战场。

杨善会的大军正在渡河时,翟让的援军也从侧面赶了过来,加入了瓦岗军的队伍。。。。。。

杨善会所帅的十万大军的铠甲武器虽然不如骁果军尽量,却也是百战余生之辈,他们加入后骁果军的士气也提了起来,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可惜童山这个战场还是太小了,杨善会的人需要渡河之后才能作战,而河对岸已经站满了互相厮杀的江都军和瓦岗军。。。。。。。

因为杨善会的加入,瓦岗军已经在数量和质量上落在了宇文化及和杨善会联军的下风,好在翟让及时从金堤关撤军赶来增援,他所帅的兵力和李密所帅的兵力不相上下。。。。。。

总的说来,宇文化及和杨善会的联军总数达到二十万人,而瓦岗军投入的兵力则超过二十五万;双方投入的兵力总和几乎达到了五十万人,这也创造了这个时代最大规模的官与贼兵力数目的记录。

不过,按照李密刚才责骂宇文化及的理论,谁才是官,谁才是贼呢?

不管怎么样,双方投入的兵力实在太过庞大,但战场却是一定的,所以杨善会和翟让所帅的士卒只能分成无数个小队加入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