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武周没有制定任何的土地策略,但定杨军所过之处,比云中军的土地政策做得还彻底,那些当地的大户不是被定杨军打掉,就是提前逃入了李唐的防线的后方。

李世民虽然对粮草问题没有任何压力,却也为刘武周的行为加了一把火,自从得知刘武周开始打土豪之后,便也派出几支队伍扮作定杨军开始四面出击。。。。。。

河东地面上,被定杨军和李世民派出的假扮定杨军的抢粮队搞得乌烟瘴气,双方都在最大限度的抢夺人口和粮食,交战区方圆百里顿成人间地狱。

即便如此,定杨军和李唐军双方出现的也只有小规模的战斗,真正的决战却是谁都没胆子发起。

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时令也进入了十一月中。

当第二场大雪下来之后,黄河开始结冰。

在此之前,李靖早已带着大胜徐圆朗的云中军离开山东进入中原腹地;值得一提的是,李靖手下的将士又增加了两万,这些人全部来源于徐圆朗的降卒。

攻下鲁郡之后,降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余万众,尽管知道围攻东都需要人手,但深知云中国国策的李靖还是只敢从这十余万人中抽出了两万人。

至此,李靖所领的大军已有八万余人,等到与瓦岗的翟让以及带领船队前来的李密汇合之后,李靖直接领导的军队已达十五万人。

与全盛时期的瓦岗军相比,李靖现在所领的十五万人都不到当初瓦岗军的五分之一。

问题是,当初号称百万的瓦岗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真正有战斗力的瓦岗军又有几万?

如今李靖所领的十五万军,尽是精锐,包括了当初最耀眼的几大乱军势力,有高开道部、有罗艺部、有魏刀儿部、有窦建德部、有王薄部、有徐圆朗部、有瓦岗军部。。。。。。

这些将士们几乎囊括了河北、山东、以及中原的所有乱军,但这些军中的将领却还多半来源于窦建德部以及瓦岗军,从这也能看出这两支队伍的底蕴。

翟让和李密,再次坐在一起,但他们再不是当年的大当家和二当家,而仅仅只是李靖手下的两员大将。

之所以派李密前来,李靖大抵也能看出苏游的心思。

李密和王世充对峙的时间实在太久了,最后竟还是以李密的大败而告终。

如果李密不能再次证明自己,击败王世充的话,那以后一说起李密王世充的时候,李密永远都只是一个失败者。

李密大概也是因为这一天而不顾一切请战回到当日的失败之地的吧?而苏游也并没有让李密失望,当即答应了李密的请战。

汇合了瓦岗军主力之后,李靖当即做出了收复荥阳的命令,第一步显然是打破虎牢关的僵持。

从瓦岗军手中夺得回洛仓之后,王世充才算是解决了东都的粮食问题,这也是他建立郑国,登基为帝的最大凭借。

有了粮食之后,王世充开始招兵买马,一时之间也算是混了个风声水起,竟连瓦岗军中的祖君彦以及单雄信等人都投靠了他,这也使得郑国的兵力一举突破十万之众。

不过,这十万大军中能战的也不过两万淮南军、两三万骁果军而已,其余五六万人也都是新丁。

至于祖君彦的投靠,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大抵是因为他当初为李密代写檄文骂杨广的故事;王世充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却还是把他收纳了过来,以上宾待之。

546收复巴蜀

从瓦岗军手中夺得回洛仓之后,王世充才算是解决了东都的粮食问题,这也是他建立郑国,登基为帝的最大凭借。

有了粮食之后,王世充开始招兵买马,一时之间也算是混了个风声水起,竟连瓦岗军中的祖君彦以及单雄信等人都投靠了他,这也使得郑国的兵力一举突破十万之众。

不过,这十万大军中能战的也不过两万淮南军、两三万骁果军而已,其余五六万人也都是新丁。

至于祖君彦的投靠,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大抵是因为他当初为李密代写檄文骂杨广的故事;王世充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却还是把他收纳了过来,以上宾待之。

对云中军的进逼,王世充并没有感觉丝毫的意外,他也不会自以为是到凭借着自己的十万之众能够抗衡李靖所领的大军。

就在鲁郡的战报刚刚传至东都时,王世充第一时间派出信使前往关中,按照同盟协议要求李渊即刻出兵增援,共抗云中军。

李渊与王世充的结盟只是虚与委蛇,他虽是信誓旦旦地与王世充签下盟约,内心中却时刻有着霸占东都的**;要不是瓦岗军突然投降苏游,说不定李渊定下关中之后的第一步便是与瓦岗结盟夺取东都。

迫于当时苏游突然崛起的形势,李渊不得不与王世充结盟;可现在,也只有保住东都才最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东都一旦被云中军拿下的话,他们接下来所要做的一定是进军河东,那时候李唐在河东这个最后的桥头堡难免会受到刘武周和苏游的两面夹击。

如果苏游和刘武周胜利会师,关中还有什么出路?

得知李靖大军的最新动向之后,李渊与王世充对云中军的未来预估并没有太大出入;可到底是支援王世充,还是尽快把刘武周赶跑再与云中军决战,实在不是那么容易做出选择的。

大唐帝国如今还有多少兵可用?

想要增援王世充,必须得从李世民的军中调人;而从李世民军中调人之后,想要防守刘武周或许不是问题,但要反攻刘武周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面临两个迫切的方案,李渊能选的却只有一个。

就在李渊召集将领讨论到底如今摆在眼前的问题时,李靖已经集结完十五万大军杀向虎牢关,而李密的船队紧跟其后。

同一时刻,爨子恒帅领着西爨军三千将士和五百门火炮的船队有三山出发,径往长江口而去,他们的目的地是即将全面落入李唐之手的巴蜀之地。

同时向巴蜀之地进军的,还包括驻扎在临沧的苏云帆,他的部队以一千象兵和两千轻骑兵为主;此时金沙江进入枯水期,他们由后世护国运动护**第一梯团的行军路线进入泸州地界。。。。。。。

第二场雪下来之后,李靖的大军冒雪冲出虎牢关,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收复了荥阳全境以及四个月前王世充从瓦岗军手中夺取的地盘。

在李唐方面还没有做出任何部署的情况下,云中军的船队已经进入洛河,而李靖的大军重新对东都进行了围三阙一。

没什么意外的话,王世充的命运最终会与徐圆朗一致,会因为再次失去洛口仓进入缺粮的境地,最终因为粮食问题而崩溃。。。。。。

此时已进入十二月,这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黄河的水面一夜之间覆盖了一层薄冰。

对于东都,李靖和李密都势在必得。

李靖也知苏游需要在春耕开始前依仗主力大军来推行建国时颁布的土地制度,而现在离春耕大概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因为时间上并不是那么迫切,所以李靖除了防守有可能西来的李唐援军之外,对郑国一直实施的都是围而不攻之策。

占住东都和关内屏障之后,李靖已有了进攻河东的可能。

这种可能只是理论性的,毕竟李靖要是全力进攻河东的话,王世充很可能会趁机杀向李靖的后军,到时候鹿死谁手实未可料。

李唐方面的境遇也是极为尴尬,如果出兵东都的话,一方面会直接与云中军对抗,另一方面也会遭遇刘武周军的夹击;如果出兵进攻刘武周的话,李靖大军也很可能趁机夹击自己。。。。。。

思前想后,李渊还是做出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命令,这个命令未尝没有投机取巧之嫌。

刘武周大军因为补给不足而退兵或是李靖开始全面进攻东都,都将是李世民大军伸出利爪之时。

可惜的是,一直拖到次年的一月下旬,四国的僵持依然没有任何退让或是进攻的意向。

过完年之后,巴蜀方面的消息便开始源源不断地传了回来。

十二月中,爨子恒的船队几近辗转进入巴郡,随后在泸州与从云中而来的苏云帆部汇合,随即向蜀郡杀来。。。。。。。

蜀郡、临邛等地的郡守和百姓都知苏云帆父子之名,云中军所过之处自是应者云集,又加之他们武器锋利,甲具精良,李唐军唯有望风披靡的份了。

云中军首次亮出了象兵,这些高大的移动堡垒,上面的士卒还能向密集的人群中扔手。雷,没有见过这种阵势的唐军不战而逃,甚至是唐军的主将李孝恭也在将士们的坐骑的践踏中被踩断了脚。

元宵之前,苏云帆带领八千余将士及五百门火炮和无数的手雷,一直把李孝恭所帅的万余将士从南赶到北,一直赶出了剑门。。。。。。

这个时候,云中军在理论上多了一个直接进攻关中的可能,而放舟东下进攻萧铣、朱粲、杜伏威已变成了轻而易举之事。

得到巴蜀,云中国已得中原的半壁江山,这同样意味着云中变成了最有可能统一中原的全部力量,也同样变成了争霸天下的各路英雄的共同敌人。

对于近半个月来从巴蜀传回来的消息,李渊多半是不信的,直到他亲眼见到了只剩下一条腿的李孝恭。

李孝恭与李建成的年龄相仿,年近三十,早在十年前他还与李建成、柴绍一起加入了苏游主导的马球队。

可现在,先是柴绍死于苏游大将罗士信之手,接着是李孝恭的一条腿失于苏游之子苏云帆之手,而李建成一场大败之后,基本上已失去了领军的机会。。。。。。

当年的马球队员,如今还活跃的人有几?

苏游?李靖?刘武周?裴元庆?程咬金?薛万彻?。。。。。。。

当年一起为了大隋而战的勇士,多半在云中国供职,云中国又是不兴就没有任何道理了!

李渊听说李孝恭的马车入营后,竟是亲自出迎,但他脸上多的不是受宠若惊,而是一脸的木然,李靖甚至可以从他脸上看出他所经历的战争的惨烈。

初春的天气还有些寒冷,李孝恭瘦骨嶙峋的身子见风之后便瑟瑟发抖。

李渊见此,不由惨然道,“孝恭,其实我一直把你当儿子的。。。。。。”

李孝恭苦笑一声,而后恭敬道,“多谢陛下,微臣没能完成任务,此次回来是领罪的。。。。。。”

“回来就好。。。。。。”李渊喃喃地说着这一句话,有关巴蜀的消息说得他的耳朵都起了老茧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的想逃避一切有关巴蜀的战报。

可那样与昏君杨广何异?

从巴蜀之战中,李渊可以得出云中军说使用武器的犀利,装备的甲具之精良,如果李靖所领的大军有那些人一半的战斗力,那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李渊也知道把李孝恭赶出巴蜀的云中军是苏游最精锐的步卒,但他却不会怀疑李靖所领部队的单兵作战能力,那么李靖一直对东都围而不攻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李渊正要下定决心想问一问李孝恭作战的一些细节时,一个内侍便形色匆匆地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有东都急报。。。。。。”

李渊早就下达过只要是战报随时都可以呈给自己的命令,哪怕他刚好入睡。。。。。。

摊开斥候转呈而来的急报时,李渊失声说道,“苏游到了东都。。。。。。”

苏游到了东都,意味着东都的总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黄河开始解冻,苏游到达东都不是什么难事,但他此次前来东都并不是来督战的,他只不过是路过而已。

实际上,苏游在开春之后便离开了三山,跟着他一起离开的是跟着他学习了半年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学院的学生。

这些人从立国之初便由各地选拔而来,经过了将近半年的学习之后终于算是结业,所以苏游开始把他们散发到全国各地,希望通过他们之手来推行云中的国策,特别是新的土地政策。

当然,重新分配土地相当于一次新的变革,这之中或许会用到铁血的手段,所以光有他们是远远不足的。

苏游前往东都视察,就是想看看能够帮助自己的这些学生推行国策的军力什么时候能够腾出手来。。。。。。

苏游只是来到东都左近转了一圈就悄然离开了,到底也还是他看到了李靖胜利在望。

明知手下能够在自己的计划之内完成任务,苏游又何必苛责他们?又何必与他们抢功?

倒是李渊得知苏游的行踪之后,开始认为与刘武周的对峙也并非办法。

反攻刘武周,势在必行了。

547佯攻潼关

李渊做出反攻刘武周的决定后,当即召集众臣准备讨论细节问题,却突然收到了榆林方面李玄霸传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件。

李渊只看了一眼信件的内容之后,脸上便有了喜色。

信件的内容披露的是突厥方面的最新态势,此前阿史那什钵苾顶住了气势汹汹而来的处罗可汗的讨伐军,终于算是在草原上立住了脚跟。

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之子,处罗可汗则是始毕可汗的弟弟,按照草原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阿史那什钵苾想要从处罗可汗手中夺得汗位,必须要杀死处罗可汗的几个弟弟才行。

草原中各个部落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阿史那什钵苾本部的战斗力虽强,依附他的部落却没有几个。

倒是阿史那什钵苾的另一个叔叔阿史那咄苾突然崛起,竟连处罗可汗也感受到了他对汗位的威胁,也因此果断让阿史那什钵苾出征南朝,希望刘武周的大军能够消耗他一部分兵力。

早在半个月前,阿史那什钵苾便已向驻扎在北方的李玄霸表达了出兵十万帮助李唐消灭刘武周的意向,李玄霸对于这雪中送炭一般的援军自是大喜过望,当即命人把这好消息送到了李渊手上。

李渊得到李玄霸的好消息后,觉得反攻刘武周已是水到渠成,很快就敲定了推倒藩篱,反攻刘武周的日期。

已经使用上飞鸽传书的云中国高层得知突厥南下的消息似乎比李渊还要早一些,紧接着苏游便做出了推迟土地改革的决定,并督促李靖尽快拿下东都,同时进军关中。

进军关中的路线,一路为苏云帆兵出祁山,一路是李靖兵逼潼关。——这两路大军似乎都只能是佯攻,毕竟按照现在的局势来说还是以消灭李唐布在河东的大军为主。

只要消灭了李唐的大军,关中不过是囊中之物罢了;更重要的是,现在有刘武周在前方顶着李世民,李靖进军河东实在是最佳时机。。。。。。。

就在李世民命令十八万大军出城列阵,想要寻求与刘武周决战之时,李靖也同时发出也强攻东都的命令。

甚至连一次佯攻都没有,直接就开始了强攻。

东都属于四战之地,从前年十月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内东都被围住的时间超将近一年,缺粮的时间也将近一年。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东都的居民也由全盛时期的过百万人变成了如今的五十多万人,可以说,除了体制内的某些人没法离开之外,能离开的人大部分都离开了。

可以离开却依然没有离去的小部分人,大抵是因为对东都有感情的,而且东都虽乱,这天下又有哪处不乱?

尽管李靖此前围三阙一,留着一个城门给东都的百姓跑路,可王世充又怎会任由他们离去?那样他不就成了光杆国王了吗?

云中军的炮火丧未开启前,东都城内还有七八万守军,但真正到了百炮齐鸣之后,这些守军便纷纷倒戈了,拼着命来开门迎接云中军的还有那些早已饿得面黄肌瘦的平民。。。。。。

迫于李靖大军炮火的压力,仅仅只是半个早上的时间,王世充便命人打开了城门,并穿好朝服带着文武百官从皇城迎了出来。

王世充投降了!

王世充之所以投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丢失了洛口仓,使得东都再次失去了粮草来源;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久久没能等来李唐方面的援军。。。。。。。

早在去年十一月,郑国便只剩下东都这块地盘,那时候王世充便想到了投降一途,但那时候李渊还不忘时常给他打气,给他以希望。

可现在,李渊早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王世充投降,处境最尴尬的无非单雄信、祖君彦等瓦岗旧将;出乎李靖意外的是,他们倒也有一番骨气,随着王世充投降的传言正式成为事实之后,他们竟然相约殉国了!

这让当日还抑郁祖君彦的王世充脸色死灰一般难看!

王世充暗骂祖君彦等人迂腐,心中却是无比沉痛,——如今失去的,毕竟是属于自己的国!

与单雄信、祖君彦等人不同的是,侯君集、孙山、薛收等人在东都城破之后便成了李靖的上宾,后者甚至当面开口邀请他们加入云中国的高层管理。

侯君集、孙山等人,都曾是苏游来到东都后结交的好友。

侯君集与苏游军中诸将的关系尤其亲密,他原本就是裴仁基的女婿,又与李靖、程咬金、裴元庆等人曾一起练习马球,又不是当日因为杨瑓的命令随巴德出海,他也绝对是去突厥马球场上争取荣誉的一员。

夺下东都之后,李靖这次从东都守军中抽取了近半人加入队伍,这也是收编将士比例最高的一次;这么做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守军中的淮南军和骁果军素质不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上要要打仗了。

事实上,刘武周与李世民再次发生激烈冲突的消息已接二连三地传到了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