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游想不到房玄龄还有如此八卦的一面,不过最终的结果他也是知道的,柳述被放逐后面对妻离子散只能选择凄凉地辞世,而做了几近二十年内史舍人的萧鼎,到如今依然还是内史舍人。

现实总是太残酷,多么痛的领悟……

071阴阳顺逆

在房玄龄的引荐下,苏游见到了如今还在坐镇内史省的最高长官内史侍郎元津。

元津没有薛道衡虞世基柳述萧鼎等人的才华,身后却有强大的力量,他的兄长便是太府卿元寿。他们的先辈大将军元胄在隋篡周的过程中为杨坚立下大功,而后,元氏与独孤氏成了关陇贵族的翘楚,对于这两个大门阀,其他家族只有马首是瞻的份。

“横波来了啊……坐坐,横波前两日出彩的表现真给我大隋长脸啊。”元津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至少在接人待物上令人大有如沐春风之感,相比于薛道衡的目中无人和虞世南的木讷,他实在是内史省的一朵奇葩。

“元侍郎折煞下官了,为陛下分忧,亦是下官分内之事。”苏游见他如此热情,反倒有些不习惯了,将作寺里面的那些都是些工作狂,基本不会讲什么官场规矩。

“好了,那你先跟玄龄熟悉熟悉工作流程,再跟他学学怎么写朝廷的诏令,横波这么聪明,应当很快会让人看到期待中的表现。”元津一番话,让苏游一下又恢复了信心。原本之前房玄龄说到内史省那些柳述啊萧瑀叔侄啊薛道衡啊虞世南兄弟啊这些牛人的时候,苏游还对在这工作表示压力山大的。

“那下官先告退了。”苏游站起来,准备离开元津的办公室。

“对了横波,你还没有成家吧?都做到五品官了还没成家的人真是少见啊。”元津在苏游转身离去的时候,似是有意无意地八卦起了报纸上的事。

“多谢侍郎关心,下官一定会努力的。”苏游听到元津的关心反倒有些叛逆,但还是说了句有歧义的话,元津无法从他的决心中看出他到底是为工作努力,还是为找老婆努力,也只能笑着挥了挥手。

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独身主义者,但作为一个高级官员,或者说公众人物,如果迟迟不成亲就会令人诟病了。成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觉得这个人可靠,有责任心,因为任何时候他都该为妻儿着想了;再则是表现了这个男人有了自己的实力,可以依靠自己养活妻儿了。

苏游从元津处出来,才听说萧氏叔侄伴驾去了;明天的廷议显然极为重要,杨广也要有所准备的。苏游为没能见到两人而有些遗憾,又想着以后的日子还长着,便也就释然了。

刚来新单位,同事都没能见到几个,苏游开始变得无所事事起来,继而胡思乱想,脑子里先是出现了来雁北,再而是裴雨燕……

此刻的裴雨燕却正在为裴元庆的决定大惑不解,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什么?你要去见他?还要帮助他来夺我?”裴雨燕听了弟弟的打算,不由得又气又急。

“是啊,姐姐你不是也很欣赏他的吗?咱们家又不组建马球队,那我只好去帮他咯,你嫁给他总比嫁给贺若家那小子强吧,你已经拒绝过他了。”裴元庆没心没肺地说着这些事,显然也有逗裴雨燕的恶趣。

“你……。他们说得热闹,又关咱们什么事?我裴雨燕什么时候就成赌注了?人家欺负我,你也来欺负我。”裴雨燕说起这事,真心很委屈,上次与苏游传出绯闻就不多说了,今次又莫名变成了贺若连城与苏游置气的赌注,真是躺着都能中枪啊。

“其实,哎,姐姐你别哭……。”裴元庆看着裴雨燕难受,也是感同身受,对于家主裴世矩没有送还陛下的玉佩,他曾为姐姐争取过,可是,似乎他们的命运早在出生时就已注定,那就是要为家族做出牺牲。

父亲所言道的“感情自主”或许真的只能是一个气泡,关键时刻就算是裴仁基也扛不住家族的压力,气泡一戳就破。百年门阀中的子弟,婚姻从来都不是自己做主的,裴元庆对此早有觉悟,可自己这傻姐姐……。

“元庆也不是为了帮他抢姐姐啦,而是为了建功立业罢了,相信你也看了今日的《东都新闻》了,马球比赛是陛下一力促成的,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你一意要去,姐姐也不拦你,希望你能得偿所愿。”裴雨燕渐渐收住了眼泪,她也知道眼前这个弟弟是个固执的孩子,既然做出了决定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之所以来征询自己的意见,也不过是想得到自己的理解与支持罢了。

“那姐姐是希望苏横波获胜咯?姐姐原来早就喜欢他了。”裴元庆见裴雨燕收住了眼泪,又继续逗她。

“你还有不有点正形啊?不理你了!”裴雨燕听弟弟还在气她,当下也自是生气,要不是手上拿的书是孤本,恐怕早就忍不住往他头上砸过去了。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成吗?”裴元庆见姐姐似是真的生气了,赶紧举手投降,顿了一顿后又继续开口道,“不过,虽然苏横波有骨气不依赖齐王建自己的球队,却从没听说他有什么私产啊,真不知道我这投奔他的决定是不是一个错误。”

“那你就去别的球队啊,参加此次角逐的球队随便一数就有二三十家,过些日子,估计其他郡县以及边军,也会闻风而动。”裴雨燕还在气他刚才逗自己,不过她说的也是实情。

“我正是看中他没有人脉才想去找他的嘛,咱们裴家如今的地位也极是尴尬,投奔高门大阀肯定是不行的,但就算是一些小门小户,他们也有自己的班底,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也不少啊。”裴元庆给姐姐分析起目前各种势力的情况,似乎他只有去苏游球队一途了,可裴雨燕还是有些起疑,谁知这孩子去帮他有没有为了自己的成分呢?

“一向对苏横波不假以辞色的裴元庆,难道也开始欣赏他了吗?”裴雨燕猜测着弟弟的初衷,脑子里却浮现出了苏游的各种形象。

“姐姐,姐姐?”裴元庆见姐姐不答自己,抬首看她时才发现她又在发呆。

“我这不是给你想办法嘛?我想想你去哪个球队比较有前途。”裴雨燕看着弟弟那“原来如此”的眼神,赶忙辩解起来。

“你只想想如何给他解决战马问题就可以了。”裴元庆说这话也算情急智昏,这话或许他该跟父亲说才对,可是,若是裴氏参与到帮苏游争夺裴雨燕的场面,那裴氏与来氏就直接走向了对立,这又是裴氏不愿意看到的。

“我哪有那么大的能量?我若有这本事,早把贺若家那小子的嘴给撕了。”裴雨燕见弟弟说得好笑,也不由得吐槽。

“看来我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很可能就此走入死胡同啊,算了不想了,我还是去问问他吧,说不定他能给我解决心中的困惑。”裴元庆摇了摇头,也觉得问错了人,说着话已是站起身来,随即往院外走去。

裴雨燕又看了会书,觉得有些无趣,便起身走出屋外,只是一不小心绊到了什么物事,差点就又摔了一跤,吓得清泉赶紧过来搀扶住她。

“小娘,这的桃花开得真好,我看着朵朵都比闻喜那边的更大,更艳。”清泉扶着裴雨燕,看着眼前的桃花亦有些恍惚,春光易逝啊,不知明年似乎也能如此这般地赏花呢。

“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裴雨燕笑着解释,此时春光正好,阳光下的她显得比呆在屋中开朗了许多。

“我不信这话。若说同人一样,我怎么不见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清泉不解地问道

“呆子。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裴雨燕一点她的额头,还是按自己的思考给她解释起来。

“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小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

“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

“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裴雨燕出声念起佛来,这小丫头也不令人省心呢。

072有关部门

“阿弥陀佛,这就是你说的水泥?”来雁北念了声佛,不可置信地看着苏游递过来放在她手帕上的黑灰色的不明物质,这可跟她心目中想象的水泥大有云泥之别,她真的想不到这黑不溜秋的玩意竟能有“水泥”的雅称。

“对啊,这正是我要制造的水泥。昨晚看小窑炉的几个兄弟呢?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苏游很满意地搓着手中的水泥,和上水后有些腻,还有点烧手的感觉,真是比水泥还水泥啊。

原来昨日苏游下班后并没有回家去,一是因为前两天被他的粉丝给闹的,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试验这水泥,家里面的仆人基本都是齐王送给他的,在这关键时刻他可不想出幺蛾子,要是其中有一两个下人是齐王的人怎么办?

于是苏游果断地到了来家,先是发动了来雁北的几个侄子去收集了制造水泥的必备材料石灰石和粘土,然后是找了些砖头在院子里就砌起了小窑炉,待材料搞齐以后,苏游便按照心目中水泥的配方给材料做了配比,将材料都填入小窑炉后便开火煅烧。

小窑炉开火以后,剩下的活当然不需要苏游操心了,但他一晚上也睡得并不踏实,大概凌晨四五点的时候他还去后院看了一次,并让他们停火,毕竟这时候已经连续高温煅烧了四五个时辰了。

不过等待小窑炉冷却真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啊,于是苏游又回去睡了个回笼觉,直到来雁北跑来叫他起床。——苏游非常享受有来雁北叫起床的早晨,或者说,他希望与来雁北一起起床,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说法,如果直接点的话,就是他很想与来雁北一起睡觉……

“他们被你折腾了一宿,估计现在都在睡觉呢吧。”来雁北这话,让苏游听出了歧义,他只是傻傻一笑,并没说出来,来雁北看见他猥琐的笑容,警觉地追问,“你傻笑什么啊?对了,你还没告诉我这水泥怎么用呢?”

“简单地说,水泥可以和着泥沙铺在路面上,或者用模具把水泥浇筑成模块,那样搭起建筑来会很快,很坚固,你家有木工吗?”苏游说着话,这才想起应该制作一个模具,先用水泥浇筑成模块的话,或许能更直观地打动他的投资人。

来雁北很快让商儿叫来了木匠,而苏游也在这段时间里洗净了手,并用笔绘制了模具的草图,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四块木板拼成的长方形,如果给他一把锯和木板的话,苏游相信自己都能做出来。

“我要做的就是一个做方砖的那种模子明白吧?不过要更大更长……不,比砧板还要大还要长,你看我这已经给了尺寸了,长要五尺,宽要三尺,厚则需要四寸。到时候往里加再铺设一些钢筋或者竹筋,而后往里添加石子,沙子和水泥的混合物,就可以做成水泥砖了。”苏游耐心地给来府中的木匠讲解着模具的做法,同时也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比较直白地了解水泥的用处。

“小的明白,保证在今天之内做出来。”木匠并不傻,苏游原本表达得也很清楚。

“什么?这还要做一天?”

“是啊,姑爷是急着用吗?”木匠疑惑地看着苏游,很理所当然地说道,让坐在一边的来雁北一阵无语,好吧你们在私下八卦就八卦吧,还当面喊起姑爷来了。

“我想知道你做这模具在哪里是哪里的难处,是找竹钉困难还是?”苏游听到他叫姑爷,心里也还是莫名开心地,毕竟这证明来家的下人们已经认可了他,不过他的确不太懂这个时代的木匠活,只知道他们无论是做作案还是做床榻什么的,从来没想过还有铁钉这种东西的存在。

“说起来还是材料的问题,想要平整的木板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木匠倒没有对于苏游隔行隔山的鄙视,因为他听说苏游上元节名扬四方馆的故事,所以对这个姑爷还是充满信心的,直接就把目前做木匠活最大的难题说了出来。

“对了,我或许可以发明……。圆锯。不过,似乎圆锯早就已经被古代人发明了,一直没有被普及的原因还是因为动力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电,也没有齿轮,或许圆锯的动力只能使用水流了……”苏游自然自语地说着话,来雁北与一边的木匠都表示听不懂,但后者总算是知道了结果。——那就是苏游也无法帮他解决木板问题。

“这些事也急不来,横波,咱们吃早饭罢,待会你不是要还参加廷议吗?”来雁北也为苏游的毫无办法感觉遗憾,但她最先想到的还是对他进行安慰。

苏游倒像是个没心没肺的,照样是吃饭香甜,也还是找着机会就与来雁北打情骂俏几句,惹得后者也不知是喜是愁,但看着苏游上车离去以后,心中的愁绪还是多了起来。

苏游到达大业殿门口的时候,尚书省的左右丞,门下省的纳言、黄门侍郎,内史省的侍郎以及六部的尚书和侍郎,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以及四监九寺的长官都几乎已经到来了,此外还有几个卫府的军方代表。

苏游自然是找到了自己部门的领导元津,他此次能够出席廷议实际上是抄写员的身份,要不他官职这么卑微怎么可能出席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呢?不过两人并没有时间多聊几句,殿门就已缓缓开启了。

三十余位位高权重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左右两排站定,一齐面北朝龙椅上的杨广缓缓拜了下来。三拜以后,却听从杨广身侧传来了一记清脆的玉声,就像是听到了信号,所有内侍都行步如猫般轻轻从两侧的小门退了出去,然后将殿门缓缓关上。

“众卿请就坐。”杨广的声音传来,众人如同得到了大赦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苏游看过许多粗制滥造的连续剧,并不了解有关“三公坐而论道”的场景,事实上,这个典故也是为了讽刺朝廷中的清谈之风。

“从去年底开始,咱们大隋开创了世博会,引来万邦来朝,这是好事,可以说如今咱们开创大业的形势一片大好,当然,之中也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上元节在四方馆展示贡品的时候就有某些国家故意与我天朝上国为难。此外,年底的大雪给东都也带来了一些不便,据说有两个里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还有关于陛下准备在芒种前后亲自北巡的事,内史省的人事安排问题,这些都要在今天议一议……。”众人落座以后,莒国公萧琮做了开场白,也定下了此次廷议的基调。

萧琮原是南梁末代皇帝,当了两年多皇帝后就带着百官投降了隋朝,之后文帝让他当起了富家翁,杨广继位后重新启用了这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直到杨素去世后,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萧琮则在杨广的授意下全权接管了尚书省的政务,所以他的地位基本上算是百官之首。

但一人之下与万人之上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萧琮在这个职位上可谓每日如履薄冰,甚至都极少与同僚进行正常的交往,与他相熟的大臣或许只有贺若弼一人而已。

“萧卿且说说,这千头万绪,咱们该从哪抓起?”杨广见众人陷入沉思之中,发言并不积极,自然是理所当然点了萧琮之名。

“回陛下,攘外必先安内,咱们现在的第一要务还是要把雪后东都的灾后工作放在首位,咱们把自己做好了,自身强大了,才有能力去开疆拓土,完成大业。”萧琮略一思索,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当然他也多少了解些杨广的想法,所以说得也比较隐晦。

“东都雪后重建工作朕已交给齐王全权负责,有关部门已经把这些工作提上了议程,廷议之后众卿大概就能看到报纸上的最新消息了,朕相信齐王的能力。”杨广当下就解决了萧琮的疑问,他自信的发言中满满都是对齐王褒扬,而后者在这一刻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隆。

众人还思考着“有关部门”这个神秘的地方,又期待着早点看到《东都新闻》上有关齐王的一切时,却听杨广又点到了高颎的名字:“高爱卿,你有什么疑惑吗?”

杨广话音刚落,高颎便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

自上元节四方馆的贡品展览会后,“疑惑”已在悄然间成为了流行语。

073民主夭折

“回陛下,以臣下愚见,问题出在一个‘钱’字上,咱们天朝与外邦的迎来送往需要钱,救灾和重建工作需要钱,陛下准备的北巡也需要钱……”高颎想了一下,还是朗声点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也使得杨广以及在坐诸位都无不点头称是。

“这么说来,咱们只要多敛财就可以了,敛财无非开源节流二策,不知高卿可有开源之法?”杨广对他的一阵见血点头表示同意,既而理所当然又问起第二个问题。

“陛下,请恕臣下直言,我大隋如今这几年发展的势头已经够快了,臣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