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激动。

参与感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杨广的侍从们此际只能感受到皇帝的霸气侧漏,却无视那帮刚刚撤走的苦逼顺民;他们看着杨广谈笑风生,再看看那些外国使者像好奇宝宝似的问东问西,他们的幸福指数瞬间又涨了几十个百分点。

苏游此时的幸福指数却并未达标,他似乎再一次可耻地拖了祖国人民的后腿;但这无碍于大隋保持世界第一幸福国家的风评,至少,人们所能见到的和听到的没有半点变化。

按理说因为有了新近修建的水泥直道,向西的行程比从东都到涿郡的路途好走多了,可笑的却是苏游依旧是走新路穿旧鞋,他的内心总还是惦记着大军离开涿郡时同样悄然离去的尉迟恭,——因为尉迟恭是要去东都的,是去东都挖他老底去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苏游看来是要一失足成千古恨了;而杨二却春风得意了起来,因为军演结束以后,他又可以时常伴在杨广身侧了。

行了几日,杨广北巡的队伍终于到了雁门关。

苏游站在雄关漫道中,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但大隋的疆土比之全盛时期的大宋疆土可要远远大得太多了。

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至此,东西山岩峭拔,雁门关城置于绝顶,上下山路盘旋崎岖,易守难攻,历代占据者均置重兵把守。这雁门雄关,居“天下九塞”之首,自古为草原游牧军团与中原朝廷对峙的第一线。

雁门关外大部分地方都是荒烟蔓草渺无人迹,却也有属于大隋的马邑、崞县等少数山城壁垒;关内南下三四百里则是太原重镇,因此雁门关一带戌兵守卒错落布置,屯田与兵营遥遥相望,在夏末秋初的浓绿时节中颇显人间烟气。

到了这雁门关,下一站便是关外的马邑了,从雁门关到马邑这一段路虽然重新休整过,但要行走观风行殿还是有些麻烦的。

享受了几天安逸的旅途,一下又被打回原形,杨广显得有些沮丧,所以临时决定在雁门多休息两天,好在雁门的太守丘和是个八面玲珑的秒人,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让杨广心情大畅,随之便给了丘和一个美差,调去了江左地区享福去了。

丘和其人,至此已是第二次出现了,仁寿四年汉王杨谅谋反之时,他便被杨谅的部队冒充女眷用纱幂遮脸赚入了蒲津关;当时丘和眼看大势已去,便单枪匹马逃回了长安城报信,平叛以后,杨广为了惩罚他的临阵脱逃,便让他来雁门做了太守。

“这丘和也能来此做太守,若是突厥有异心,大隋的国门危矣。”杨二与苏游等人说起这些陈年旧事,如今又见他如此不堪,不由得做了一回在小人身后说坏话的小小人。

“好在启民如今还算老实,要不这货真说不好会成为第一个两次跨过同一条河的人。”苏游也点了点头,虽然他有时也是八面玲珑,但只要人家比他更无耻,他还是会耿耿于怀的。

“什么意思?两次跨过同一条河?”刘武周有些不解地问了起来。

“额,这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跨过同一条河’,这可以用孔夫子所说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来论证。时间与水都在不停流淌,河还是那条河,但时间和河水都已经变了。”

苏游有些后悔跟他们讨论哲学问题,因为在此之前除了老子等少数人外,中国并没有诞生出多少有名的哲学家,但老子并不招人待见,反倒是那些经验主义者比如儒家学派更容易让统治者奉为上宾。

“正是兵家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李靖毕竟是生来就是要做大将军的,所以什么话题都能扯到兵法上。

“说到丘和,其实应该是政治问题,官员们出事不是什么大事,具体看这官员为什么出事,——是为他的上峰还是因为他的愚蠢,如果是前者,给他换个环境就好了,——说不定他早就是陛下的人了呢。”苏游说到丘和,一下又想到了他早先生活过的那个时代。

铁路局的某些人物出了事,换到税务局就好了;管理航运的人出了问题,换到高铁部门也是常事……——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无非是他们为上峰顶了缸,而上峰在杀人灭口还是塞钱堵口升职堵口几个选择中自然而言地选择了后者。

156隔墙有耳

就在杨二苏游李靖刘武周几人从丘和聊到突厥,又从军事聊到政治的时候,却听窗外有个女声一本正经地插口道,“横波虽说得在理,岂不闻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吗?”说着话,人已经走到了门口。

杨二和苏游听到说话声时,已知来的是谁,李靖刘武周却不妨隔墙有耳,一齐往门口望去,却见月容公主戴着纱幂盈盈立于其间,她身后跟着的不是来雁北却又是谁?

“公主岂不知子也曾经曰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呢?”苏游看到来雁北与杨素颜到来,自是感觉有些意外之喜,随即也引了句《论语》来反驳后者的抑郁。

李靖与刘武周见来的是月容公主与来雁北,终是松了口气,非议朝政之名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月容公主与齐王向来是和睦的,并且她与苏游的关系也还不错,所以两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与杨素颜见完礼以后便赶紧告辞离去了。

苏游却不急着离去,他猜到杨素颜此行来寻兄,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正好他也有好些天没与来雁北单独在一起了,如果此时能与心上人亲热一番自是不虚此行了。

杨素颜眼看着李靖和刘武周离去,随即便摘掉了纱幂,显然她没把苏游当做外人,来雁北与齐王却从未见过,她此时却还戴着纱幂,看起来公主与护卫的关系倒像是颠倒过来了。

“公主,我和雁北出去走走?”苏游看着场面一时有些尴尬,随即开口相询。杨二早就准许苏游在他的地盘里来去自如了,所以苏游此际并未征询杨二的意见,但来雁北此时的身份是公主的侍女。

杨素颜强颜欢笑,点了点头,苏游对她自是感谢,又点头与杨二做了示意,这才拉起来雁北的手往后院走去。

来雁北被苏游牵着手,却一时想起了当日杨素颜带着她在太白楼与苏游初遇时的情景,前后只是一年的时间,苏游从籍籍无名做到了五品高官,那时候他们在雅室里品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日。

最先认识苏游的杨素颜莫名其妙成了两人的红娘,如果这会还有机会三人围坐茶炉,场面定然不同往日了,三个原本是纯洁无暇的男女,一旦其中的两人开始没羞没臊,他们就再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公主今日脸色有些不善,她有什么难事不找陛下而非要找齐王呢?”苏游与来雁北寻了个树荫下的石凳坐了下来,第一句话问的却是关于公主的事。

“咄吉无礼啊!”来雁北点了点头,随即有些咬牙切齿地回道。

“咄吉?什么跟什么嘛?”苏游对于来雁北的四个字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多少也能猜出这是一个人名,他想着这个人一定有些身份,却怎么都不记得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姓氏了。

“咄吉是突厥启民可汗的长子,今日才进的雁门关,原本是来请示陛下想让突厥大军到马邑迎接陛下北巡队伍的。”来雁北见苏游疑惑,也觉得自己说得没头没尾,随即详细地说起了这人的来历。

“这事,陛下定然不会答应。一来,陛下的行程早已有了安排;二来,突厥人的本性就是狼,放他们进入中土,只怕会让边疆鸡犬不宁啊。”苏游听说这人是突厥的太子,这才恍然大悟,但他没深究他的无礼,反倒揣测起了国家大事来,因为苏游从故纸堆中看到过无数次外族的入侵,这些外族无不给中原地区带来灾难。

西周因匈奴而结束,平王被迫东迁;董卓进洛阳,后汉进入三国争霸时代;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西晋由此进入东晋;正常历史上隋朝的灭亡与突厥的参与也密不可分,还有唐朝的安史之乱,两宋的迁都,蒙古人的入侵,满清的入关,民国时的八年抗战……

“谁说不是呢?陛下自是一口回绝的。那咄吉似乎也并未放在心上,出了陛下的住处就直奔雁门最大的酒楼,他的一个亲随想是横行霸道惯了,喝完酒后便冲撞了公主的车驾,咄吉听说后赶紧过来解围……”

来雁北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起了事情的经过,不过苏游听到此的时候也并未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即使咄吉护犊子,但也不至于让公主羞愤交加啊,一定是这货嘴门不牢,在公主面前说起什么闲言秽语。

“那咄吉当众鞭笞了他的部下,并扬言公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说什么连义成公主将来都是他的女人。”来雁北说到此便再说不下去,对于公主所受的侮辱,她自是感同身受。

苏游点了点头,突厥人的习俗他多少算是知道的,突厥人的财产讲究兄终弟及,父终子及,——也就是说兄长死后财产归弟弟,父亲死后财产归儿子。但在突厥而言,女人也算做财产,所以弟弟娶了嫂子,儿子娶了母亲的事情并不罕见,也就是说,咄吉说义成公主将来会是他的女人并没有错,至少他们的习俗如此。

说起来早在列国时代中原的习俗也大体如此,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娶了母亲的事并不鲜见,古人为此还发明了一个词叫“烝”,后世的小说家为此把这个词用在了杨广身上,污蔑他继承了父亲杨坚的女人容华夫人和宣华夫人。

苏游此时当然不会跟来雁北解释这些旧俗,反倒是义愤填膺地顺着她的情绪道,“这小子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就像是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公主来此是想让齐王帮他出气罢?”

女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特别是被不三不四的男子调戏,最佳的倾诉对象当然是兄长,而非父母了。

苏游说完自己的猜测,又暗暗叹了口气,杨二此行带的人手实在是太少,看来这事还得落在自己头上,再说了,杨素颜就算不是自己与来雁北的红娘,多少也算是个朋友,这种事让他知道了自是义不容辞的。

可问题是,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斗?

人家虽然是附庸国的太子,但太子毕竟是太子,无论是身份还是手中掌握的力量都是自己这个区区五品小官无法企及的。非得要找出能胜过他们的地方,或许只能抄抄文章背背诗书了,但人家会在乎这个吗?

苏游努力地搜索着脑子里有关于这个阿史那咄吉的记忆,一时却是半点也无,他只是约略记得启民可汗很快就要辞别人间了,而他的下一任汗位则是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接任后,突厥与大隋的蜜月期宣告结束,两国从此时有冲突发生,后来杨广甚至被突厥大军围在了雁门。

随即李世民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偷偷地跑到云定兴处投军,并定计惊走突厥而解了雁门之围,随即,李世民的时代就来临了,而突厥人在境外时而策反大隋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曾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给窦建德李渊梁师都等人……

难道,这个咄吉便是未来的始毕可汗?

“横波,你怎么了?”来雁北刚才听了苏游的疑问,只是点头以作回答,她原以为苏游会说几句豪言壮语要为杨素颜出头,哪知等了半天等来的却是苏游握着她的手在那发呆,遂摇了摇他的手追问道。

“没事,我只是在努力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羞辱他一下。”苏游听来雁北出语,方知自己的呆性又犯了,不过他倒没表现出羞愧之色,反倒是随口说了个谎,他从未想过把穿越这种事也告诉来雁北。

“不要。刚才我还考虑过是否把这事告诉你呢,怕的就是你为公主义愤填膺奋不顾身。其实咄吉得罪了公主后便向陛下拜别了,你要见他就得到突厥王庭了,那时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要斗他就更难了,真要责罚他,还得靠陛下出头。”

来雁北或许早就已经准备为杨素颜出头了,但她却有些担心苏游,毕竟苏游的武力值实在不够看的,而在突厥这种野蛮人的国度,武力才是王道。

苏游点了点头,他自是不会为了一时的意气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况且这拔刀相助首先得有刀。如果杨素颜杨瑓兄妹给他指示,他也只能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来雁北显然不想让他参与进来,这其中自然又有关切的意味。

“对了,据调查咄吉的探子回来报告称,咄吉与宇文化及有过接触。”来雁北见苏游有些失落,随即又爆料出了她们行动的最新成果,其实说出来这秘密时她已经默许苏游参与进来了。

“宇文化及?”苏游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却没有明确表态。

宇文化及此时官拜太仆少卿,其实就是管理马匹的五品官员,他的职责就是为朝廷到各马场中选马,担任这个职位可以各地免费采风,还能收到大量的油水,由此也能看出杨广对他的看重。

不过宇文化及并非一个安分的人,以至于最后竟然把杨广取而代之并在江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如今他并没有接替父亲的职位,他的眼界只限于到处敛财……

难道,宇文化及与咄吉之间有交易?

苏游想到此,不由得眼前一亮。

157自甘为贼

杨素颜和来雁北离开后,齐王并未与苏游谈起咄吉之事,显然他也知道这事不能大张旗鼓地硬来,两人会心一笑,就此作别。

杨广似乎也并不知道自家女儿与启民可汗的儿子发生不愉快的事,他打发走咄吉之后,当下就命人收拾行装,第二日离开雁门时,竟把雁门太守丘和带到了身边。

相比于八面玲珑的丘和,马邑太守杨廓就显得呆板木讷多了,而杨广恰恰最不喜欢的便是这种性子。这也就罢了,偏偏杨廓做起事来也不干脆,所以杨广寻他一个不是,当时就把他的太守之位给撸了,直接将之停薪留职,命他跟着丘和到博陵先学习学习为官之道。

杨广为了显示他的博大胸怀而非有意针对,当下还做出了在马邑休整七日的决定。

苏游到得马邑时才发现马邑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荒凉,实际上,自文帝以来大隋和突厥交易相当的频繁,大隋在边境开设榷场专事交易,马邑就有榷场。

突厥人来到马邑,或者是大隋的商人到达突厥内部交易,只要缴取一定钱财,有了来往的路引,一般都会相安无事。突厥和大隋交易主要是以马匹或者自己制作的皮毛衣物为主,而大隋则可以为突厥人提供丝绸与各种器物。

商人重利轻离别,他们从中原腹地贩卖货物到马邑与突厥人交易,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许多商人便联合起来组成了走向塞外的商队,他们跑一趟往往就需要一两个月,但获得的收益也是种田的农夫无法想象的。

由于跑商的巨大利益,朝廷中的重臣也终于把手伸到了边境上的商队中,经过许多年的分分合合,如今马邑的商人们组成了两个大商会,而这两个商会分别掌握在宇文述与李浑手中。

上柱国李浑与宇文述一样,都是位高权重。

李浑出自陇西李氏,父亲正是前朝李氏三杰中的李穆,但他却娶了宇文述的妹妹为夫人;这其实或许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李浑在文帝时期原本也是寂寂无名的一个小角色,但他却眼光独到,在杨广与兄长争储的过程中,他与妻兄宇文述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杨广的身边。

杨广登基后,宇文述和李浑都成了杨广的心腹爱将。

即便如此,李浑也不可能顺利地承继父亲的爵位,因为他在家中并非长子,——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甚至比杨广还倒霉,因为李浑的前面还有九个兄长,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长幼有序的规则,他就算等到死也不可能轮得到他继承爵位。

怎么办呢?

李浑在杨广身边显然不是白混的,他斩钉截铁地向杨广学习了“披荆斩棘”的狠心,宇文述则理所当然成了他的帮凶,当然这个帮凶也不是白当的,李浑为此许下重诺。

事成之后,李浑竟食言而肥,不但把他与宇文述的密谋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给了宇文述的妹妹一张修书,宇文述为此气得肝胆欲裂,两家就此结仇。

宇文述发誓“此仇死且不忘”,但李阀现在的势力并非宇文述的力量所能撼动的,李家手中又握着丹书铁劵,这免死金牌的无敌效果只有犯了造反罪才能失去效用,宇文述掂量着两人的实力,只好把被打落的牙齿默默地吞到了肚子里;不过,尽管两家在明面上还能虚与委蛇地保持忍让,暗地里却是争斗不休。

宇文家和李家的人每月都往塞外贩卖私货赚取利益,也顺便带领一些愿意附庸的商人以壮大阵容和收取保护费,商人们也乐得受到他们的保护,毕竟在塞外行走靠的是拳头,走塞外这条路,也只有宇文家和李家的拳头够硬。

马贼们虽然不会以杀人为乐,但商人们以前被洗劫一空的案例并不少见。宇文家和李家的商队成立以后,两家明争暗斗,为了壮大自己而拉拢小商会更是给予了各种优惠措施,因此民间自由组合的商会便寥寥无几了。

隋朝对私货贩卖管理的极为严格,贩卖一石私盐都要被处以死刑,你搞块茶砖去突厥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