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跟着黄巢造反的人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谁吃饱穿暖了没有事能跟着你胡扯。

“哼,这个朱温就是有一点爱好,那就是好色。”老人鄙视的说道。

赵旭暗中的点了点头,这个赵旭是知道的,因为这一点是有记载的。

说是朱温这个人好色如命,当上皇帝之后,经常找来大臣的妻妾侍寝。

更加的令人发指的是,他还丧心病狂的让自己的儿媳侍寝,也就是犯了乱,伦之罪。所以现在说他好色赵旭绝对相信。

“师兄,这个朱温好色跟他离开凤翔军有什么关系,不会是他好色到了凤翔军的某位将军的头上了……”

赵旭实在想不出来,年仅十五岁的朱温那时候就开始好色了吗?

“恩,你猜的也不错了,他居然和李昌符的小妾给勾搭上了,结果被李昌符给发现了,李昌符被戴了绿帽子当然要杀掉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朱温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不得不说这个朱温实在是太牛了,你连你顶头上司的人都敢给偷过来,你还真的是牛呀。

当然了朱温是在这里待不下去,只好出逃了,家里也不敢回去,没有办法只好暂时落草。

干这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很长时间,可是有一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朱温虽然只能叫做奸雄,但是也是个雄吧。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僖宗,他是个即位不久的小皇帝。

虽然年纪小但干的事情却是一个大人都干不出的,他是一个地道的昏君。

他要不是个皇帝只是个官家子弟他也没有什么,那样的话,他最多是个二世祖。

关键他是个皇帝,一国之主,他最新换的就是声色犬马,斗鸡赌博。

曾经有一个地方的节度使不知道派谁出任,这时候他就别出心裁的用打赌来决定这个人选。

有一次,在京城地区发生蝗灾,就是漫天飞舞的都是蝗虫,这时候地方官报告说:

“这些蝗虫不吃皇家庄稼,都吓得抱着荆棘自尽了。”

这不是胡扯吗,蝗虫能自尽那不就成精怪了吗,谁听到能相信,可是我们的唐僖宗对这些谎言却深信不疑。

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对民间的疾苦是不闻不问的,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的灾民是不断。

就在这个时候王仙芝的起义爆发了,黄巢不就也加入了这队伍,这就是后来的王仙芝黄巢的起义。

他们的起义给朝廷很大的震动,于是连忙调动了大军进行围剿。起义军则是奋起抵抗,并且攻占了湖北、河南大部分的地方。

这就更加让唐朝廷恐慌,因为唐朝的大部分的东西都是依靠漕运运输的。

起义军现在的速度很快就能断了江南粮食的来源,这样的话唐朝就真的被人家扼住了咽喉。

既然暂时打不过了你,我就不打了,打不过我就是要给你好处,就是要招降你。

于是使人招降王仙芝,许诺给他高官厚禄,本来嘛,你起义造反不就是为了吃饱穿暖吗?

你也别打了,我直接给你了,你投降吧,辛辛苦苦的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这个时候王仙芝一想还真的是这样,我这么大动干戈的干啥,不就是为了能出人头地吗?

既然现在这个时候你能给我这些东西,我还那么麻烦干啥,打到最后都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着。

于是就想着投降接受唐朝给的官职,这个时候黄巢知道后痛斥王仙芝,使王仙芝没有能够成功的投降。

老人说道这里的时候,满脸的自豪,就是不知道是因为黄巢阻止了王仙芝投降,还是其他的。

他有接着说道:

“后来黄巢带领着一部分起义军离开王仙芝,向宋州前进,并且在这里大败唐军,黄巢的名声在这一战中大噪,成为这一支义军的领导人。”

这个时候朱温也听说了黄巢的义举,反正自己觉得也不能一直最山贼,家里也回不去了。

于是这家伙一咬牙就加入了黄巢部队了,这朱温也是十分了不得居然作战是十分的勇敢。

“就这个样朱温在黄巢的麾下不断的崭露头角,屡立战功,不断的被黄巢提拔,成为他手下的一员大将。”

“说实在的当初我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欣赏朱温的,说明他还是十分的有才能的,如果特一直这样辅助黄巢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名将的。”

对于、朱温这样有才能的人,你能怎么样,当然是十分喜爱了,特别是那些想成大事的人。

“小师弟,后面的事情想必你也都熟悉吧,这些都是被写进史书的我也就不多说,我只讲史书上没有的。”

赵旭点点头,这一段历史史书上还真的有记载,黄巢的起义军在这一年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迅速的转战南方,一路上几乎是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很快就攻陷了现在的浙江、两广和福建。

也就是说大唐的东南半壁江山就落入了黄巢义军的手里,加上王仙芝已经战死了,黄巢已经成为义军独一无二的首领了。

各地的义军都纷纷的加入到进来,黄巢的队伍就更加的壮大了,发展到了几十万人。

在东南站住脚的的黄巢并没有满足,此后他又挥师北伐,最终攻克东都洛阳,然后乘胜破潼关,攻入唐都城长安。

唐僖宗吓得向了蜀中,哪里易守难攻,当年他的祖宗唐玄宗就是是逃向的四川。

黄巢句在长安建“大齐”政权,自己也称了帝,这这又是一个农民领袖当上了皇帝。

“恩,师兄你就说吧,我听着呢。”赵旭稍微的回忆了一下这其中的史实,就让老人接着说。

“好,老叫花子我就从朱温真正的发迹的时候说起吧,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朱温才真正的变得有分量了”

黄巢建立大齐之后,自然会封赏有功之臣,有大功的朱温已经是东南面行营先锋使,已经是一个重臣了。

他带着部队驻守在东渭桥,也是一方诸侯了,手中有了实权了,很是风光。

这个时候他最大的一个成绩就是他招降了唐朝廷的夏州节度使诸葛爽,为大齐增强了实力。

这更加的让黄王器重他,他的官位也是不断的提升,成为大齐王朝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将。

这时候他看到唐军由河南一带有唐军反扑的迹象,于是他自己请命前去阻止。

黄巢当然是高兴了,朱温也是没有辜负黄巢的信任,迅速的攻占了邓州。

并且牢牢的站住了脚,并且将此地围得跟个铁桶似的,从而阻断了唐军由荆襄北攻起义军的道路。

这个意义是十分的重大的,也就说大齐政权东南面局势稳定下来了。

“师兄,这么说来,这个朱温还是真的有两把刷子,看起来也是个十分不可多得军事人才。”

赵旭听到这里也是觉得这个朱温日后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也是有能力的。

“是呀,朱温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当朱温得胜回长安时,黄巢还亲自到灞上犒赏三军。足见对朱温的重视。”

老人也是点头,称赞。

这样的人才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可能是要不是有庄义方这一层关系,老人还真的对他没有说的。

虽然自己没有亲自见过朱温,但是对于这个能够灭亡大唐而建立一个朝代的人,也是有点佩服。

可是正是这个朱温害死了庄义方,跟丐帮有大仇,自己总不能欣赏一个仇人吧。

第201章恩仇(下)

老人虽然觉得朱温很有能力,但是身为丐帮的继任帮主,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自从后梁建立之后,丐帮就一直在给后梁制造麻烦,还一直想要找机会刺杀朱温。

无奈朱温身边人的功夫不错的人真的不少,也一直没有机会,所以迟迟没有动手,知道后来他自己被杀。

“恩,师兄你既然朱温这么受黄巢的信任,那么后面又怎么会和我们丐帮结仇呢,我师父不也是黄巢的部下吗?”

现在赵旭也是很快的进入到了角色,交齐师傅来没有丝毫的拗口,反而是越叫越顺了。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可是向朱温这样的人是只会为自己的的利益而活的,至于其他的他从来不会多考虑,什么对他有利,他就会没有丝毫的犹豫的去做,所以只要义军有一点不顺,他就会背叛。”

老人的意思是,像朱温这样什么都是先考虑自己的人,黄巢的部队一番风顺的话,还好。

但是只要有一点挫折,他可能就会立刻的改变风向,转头去对付黄巢的政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用在朱温的身上更加的贴切了后来……”

老人又开始缓缓的讲了起来。

随着三十而立的朱温不断的南征北战,建立了无数的功勋,他也成为大齐不可多得的一个将才,一颗耀眼的明星似乎正在兴起。

但是当时朱温当初参加黄巢的部队起义,并非为了什么劳苦大众的幸福,他也没有这样的觉悟。

更加更没有什么替天行道的思想,他还有自知之明,替天行道他还没有那么的高尚。

他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出路,自己做山贼做腻了,又不能回家,看到黄巢势如破竹,自己也起了心思。

于是自己也觉得去碰碰运气吧,这样或许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说他是出于一种图富贵、出人头地的私心,才参加的义军。

因为他分析了一下,如果黄巢成功了他还能当个功臣呢,再不济的话,他投降也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在参加黄巢军之前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了,也就是说如果他在黄巢哪里无法混下去时,为了生存为了富贵前途,他就会另谋出路。

果然这样的“机会”很快就降临到了朱温的身上,朱温也因此有了更大的空间。

朱温任同州防御使的时候,和他隔河对峙的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这个王重荣是唐朝的一个大将了,也有过不光彩的一面,他投降过起义军。

当黄巢的势力最大的时候,也就是攻进长安的时候,他居然跟着河中节度使李都一块投降了。

不过后来他在唐僖宗逃到蜀地后号召各地将领围攻起义军时又重新叛归唐朝。

所以说这个家伙也真的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家伙,不过现在他当上了节度使。

手中有精锐数万,多次打败黄巢的部将,他就是憋着一口气要干掉黄巢,为自己的投降雪耻。

当然了此人的指挥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自从和他交手以来,朱温没有一次是取胜的。

这样越来顺风顺水的朱温很是郁闷,原来的常胜将军,现在居然屡战屡败了。

这战败的事情也不能怪朱温,因为他手中可用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这是硬伤,人手不够,任你朱温是军神在世也没有办法,况且你还不是军神。

无奈之下朱温只好写信向黄巢求救,请求这个大老板对派些兵过来,再不过来真的是撑不住了。

朱温就在哪里一百年苦苦的撑着,一边等待着黄巢派援军过来,日子过得很辛苦。

可是左等右等根本就不见黄巢的援军的影子,自己现在也是灰头灰脸的了。

朱温在这里就开始埋怨起来黄巢了,我为你打江山,你倒好,不顾老子的死活了。

这一点朱温确实怪罪黄巢了黄巢根本就不知道朱温的求援,也没有见到什么求援信。

求援的书信总是被负责军务的孟楷拦阻扣压,孟楷和朱温有点私仇,这个时候正好来个公报私仇。

所以他把求援信给私下的烧掉了,坐等着看朱温能够撑到几时,死了最好。

说实话现在朱温的日子过得十分不好了,几乎都快撑不住了,他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其实他是怨气太重了,认为自己为黄巢卖命,黄巢却见死不救,这让很是恼火。

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他开始有有了其他的心思,你让他为黄巢尽忠,根本就不可能。

这时候朱温的狗头军师,文雅点叫做谋士谢瞳看到这里趁机进言献策道:

“黄巢起家于草莽之中,是个盐贩子,只是趁唐朝衰乱之时才得以占领长安,并不是凭借功业才德建立的王业,不值得您和他长期共事。

现在唐朝天子在蜀中,各路兵马又逐渐逼近长安,收复长安就在朝夕之间。

这说明唐朝气数未尽,上天还眷恋着李唐的江山。这不是人力所能违背的。

再说了将军您在外苦战立功,可是人家去不管你的死活,将军良禽择木而栖呀。”

朱温看谢瞳说的句句在理,正合自己的心意,之间也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

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前途,便杀掉监军使严实,率部投降了对面的王重荣。

王重荣当然高兴了,朱温在叛贼中可是有着赫赫的威名,现在居然投降了自己他能不高兴吗。

于是王重荣立刻用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将这个消息给唐僖宗报了上去。

这个指挥斗鸡的唐僖宗在得到朱温归降的消息后,不禁大喜,兴奋地说:“这真是天赐朕的良将呀!”

朱温大名他真的是如雷贯耳,前一阶段经常接到,贼将朱温逼近这里。贼将朱温占领并州等这样的消息。

当时他还气愤已,为何我唐军中没有这样的勇将呀,现在好了朱温投降了,自己祖宗的基业可以保住了。

唐僖宗大喜过望之后,立即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为了表示自己对朱温的重视,还有嘉奖他的弃暗投明,还赐给朱温一个名字:全忠。

从此朱温从一个起义军一跃成为有编制的正规军了,成了朝廷的人了,还是炙手可热的哪一种。

朱温投降唐朝廷后,唐朝廷任命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但要等收复京城长安后才能去赴任。

朱温便与各路唐军合围长安,和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军队兵戎相见。

此时的朱温是更加的卖力,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要在唐朝廷站稳脚必须要有功劳。

黄巢无法抵挡,只得退出长安,突围后向南转移,然后又奔向河南。这时候黄巢还没有觉得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困难。

退到河南的黄巢在攻打蔡州时,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唐朝廷再一次震怒。

于是派出朱温追击黄巢军,老朱也是不负众望,一直打到汴州,也就是从此刻起他也当起了汴州刺史。

黄巢又一次的失利了,率领这部下猛攻陈州,听说黄巢到了陈州,这朱温有跑了过去。

和黄巢大大小小的仗,干了四十多个,黄巢狼狈的逃窜了,接着朱温又与唐河东节度使的精锐骑兵合击黄巢军于郾城,再败黄巢军于中牟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大将葛从周等归降朱温。

一时间朱温在唐僖宗的眼里就是有个大大忠臣了,对他是另眼相看。

因为追剿黄巢有功,朱温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

所谓使相是一种合称,使指的是节度使,相指的是宰相,而唐朝没有宰相这一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就相当于宰相,所以朱温此时称为使相。

这还不算不就他又被封沛郡侯,后又进封吴兴郡王,地位显赫,他也觉得现在黄巢哪里强的太多了。

“就这样朱温在唐朝内部站稳了脚,这个时候黄巢可是急坏了,因为现在他是穷途末路了。”

老人一口气讲了这么多,也累了,于是喝了一口赵旭递过来的茶之后有继续说道。

“为了应对眼前的困境,黄王就派师伯联系那些武林人士,对抗朝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丐帮才正是的成立了。”

“丐帮成立之后,师伯率领丐帮的弟子不断的去刺杀唐朝的将领,当然也包括朱温。”

“虽然师伯以前和朱温的私人关系还不错,不过现在却没有任何的留情,派出的全部是精锐的高手刺杀朱温。”

“但是现在朱温的身份不一样了,身边的保护的人也是不少了,一直没有得手,一次还将朱温打成了重伤,可是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老人说道这里赵旭明显的感觉到老人流露出来的那种可惜,估计是为庄义方没有能杀掉朱温而可惜吧。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朱温和我们丐帮结下了恩仇,朱温开始大肆的追杀我们丐帮的弟子,我们丐帮也是不甘示弱,处处的给朱温作对。”

从此双方的仇恨不断的加剧,知道师伯离开人世,但是我们丐帮始终没有忘记我们和朱温的恩仇。

第202章恩仇(完)

老人所说的恩,是指朱温是在黄巢的手下崛起的,也就说黄巢对他有恩。

但是朱温后来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这还不算他还掉过头来对付他以前的主子,就是仇。

庄义方是黄巢忠心的部下,所以他把这些恩仇记得很清楚,丐帮更加记得很清楚。

庄义方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军中了,他带领着一帮子武林人士到处在跟唐军在捣乱。

说是唐军范围有点大,说是朱温更加的贴切,因为朱温现在已经变成围剿黄巢军的主力了。

这个急先锋不断的屠杀这群原本和他在一起的战友们,他还丝毫的没有手软。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黄巢军队都是这个朱温亲自给杀害的,说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也是丝毫的不为过的。

所以庄义方一直就想能找个机会去干掉这个朱温,为那些死去的兄弟报仇。

因此庄义方带着一批人深入到朱温军的后方,想着无论如何也要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