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人一听这两位大佬说话了,其他的人也是不甘心落后,也是开始说了起来。

“咳咳,既然诸位大人都输说话了,孤能不能说两句呢,可能我说的不好,恩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赵旭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来了,他一直在听,到现在才开口,皇上的心思那里是你们知道的。

“父皇,各位大人,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一直没有说,现在我说出来让大家看看。”

“哦,太子有何高见,朕就洗耳恭听。”赵匡胤不知道赵旭说的是什么,但是他还是很配合的说了起来。

“是父皇,是这样的,刚才魏仁浦大人还有赵普大人说的都是十分的有道理,我大宋承继天下自然是要一统天下的,像武平这样的势力我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北面,这些才是我们以后要关心的,……”

“当然了像武平这样的也是要势力也是要收服的,但是我们要讲究的是策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否则真的难上加难的。”

赵旭的话很明显,你们这些大臣将眼光放远一点,放眼整个天下,至于现在的事情本太子都是有安排了,你们都不要说了。

“还有今天也不是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是要尽快的回复武平,这才是主题,我们千万不要偏离了主题。”

你们这些个大臣不要胡扯,本末倒置现在能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吗,现在是好好的回复人家。

对呀现在人家太子说的十分的正确,现在还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现在是好好的安抚人家的武平君臣的时候了。

虽然大宋一直不承认这个武平是一个朝廷,但是人家确实是一个小朝廷。

“陛下太子殿下说的对现在我们礼部应该回复这武平的使者呢?”

陶谷还在郁闷,我在大殿上就是说让皇上决定怎么办呢,你们却在这里说起来其他的了,真是扯淡。

现在赵旭又见话题给转到这个上面来了,这让陶谷也是十分的感谢赵旭。

这个时候众臣也是想起来了,刚才还在说着,这武平的事情怎么办,现在人家等着皇帝给人家回复呢。

“恩太子说的对,来人拟旨准许周行逢以王爵之礼入葬,追封南平王,封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辖制武平的军政大权,其余都有封赏。”

赵匡胤一锤定音这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商议,他就能定下来了,刚才只不过是试一试群臣的反应。

看来大家都是想着征服天下,有这样的心就好了,赵匡胤十分的满意。

“还有任命将军呼延赞和高怀德为钦差前往武平宣旨,退朝。”赵匡胤说完就慌忙的离开了。

“太子皇上请你过去,说是有事情商议,你快随奴婢来吧。”小顺子现在已经成了赵匡胤身边的大太监了。

不过他现在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一点的放肆,他的前任是怎么回事,这一点别人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

况且眼前的这个人说让自己死,谁也挡不住他更得小心翼翼的,一点也不敢造次。

赵旭没有理会这些大臣的在身后的议论,直接跟着那小顺子去见赵匡胤了。

“坐吧,你跟朕说说,今天在朝堂上你为什么给朕使眼色,你对武平有什么打算,朕记得你是从南平回来的,你难道在那里有什么安排吗?”

今天在朝堂上一说到南平赵旭就给他的老爹多次使眼色,然后让大臣们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里这样的小地方,赵匡胤就知道有问题了。

“嘿嘿,您都看出来了我给您说吧这里我早就安排好了,最近也是应该快有结果了,您不是一直说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马上这个理由就有了。”

赵匡胤一直说无论是什么战争一定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所以赵旭给他一个理由。

赵旭告诉赵匡胤他一定准备好了,您现在不要问了,我一定会将南平给顺利的拿下。

赵匡胤听完赵旭的这番话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看着赵旭,然后父子两个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外面的太监们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556章会谈前夕

“既然这件事情你已经有了安排了,那么朕也不就多过问了,朕相信你,不过你要抓紧时间去吧。”

朕相信你,你是朕的儿子,朕不相信你还相信谁,朕更加的相信你的能力。

这对父子可谓是古往今来最为奇特的一对父子了,太子不想当皇帝。

当皇帝的老爹居然对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是相信,根本不担心太子会把自己给废掉。

“你现在依然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事情朕就放心的交给你了。”

“对了我决定让你的岳父出任兵部尚书,曹彬的威望不够,所以朕决定让他来掌管兵部,毕竟是你的岳父亲,朕相信他。”

让我的岳父做兵部尚书,对了,你说的是哪一个岳父呀,赵旭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嘿嘿那个老爹你说的是那一个岳父,这个你也知道我的那个岳父是有点多?”

赵旭不好意思的说道,说实在的他的岳父还真的是不少,你看看高怀德是一个吧。

符彦卿、宋延渥,还有一个张令铎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名噪一时的大人物,都是他的岳父。

你说他的岳父,没有说是哪一个你以为他自己知道说的是谁吗,你就不要难为他了吗?

“你这个臭小子,现在知道岳父多了也是一种累赘了吧,你呀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

赵匡胤是笑骂不已,可是仔细一想,他的岳父还真的是不少,这小子。

“当然是桂英的父亲了,高怀德,他为人素有威望又是你的岳父没有什么野心,让他来震住那写将领,朕看行,而且他以前当过一阶段的兵部尚书,这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

赵匡胤居然是让高怀德来再次来当兵部尚书,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以前刚刚将禁军的大权收回来的时候,他曾经想着让符彦卿来掌管禁军。

因为那个时候赵旭已经辞去了禁军的职务,赵匡胤就想找一个可靠的人来掌握自己的禁军。

他看中了符彦卿,因为这个人有威望跟自己的关系又近,这让赵匡胤十分的满意。

但是赵普知道之后就反对了,他的理由十分的充分,赵匡胤说的也是没有词了。

当时赵普是这样说符彦卿的:

“符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权。”也是就是说他的名位已高,可能也有声望,如果兵权也归了他,不知会有什么结果。

但赵匡胤的主意不变,赵普就一次再次地劝谏,赵匡胤也有点心烦了就说,“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

其实赵匡胤还想说,他是我孩子的岳父都是自家的人,我相信他,外人我不放心。

赵普大着胆子说到:

“当初世宗对陛下如何呢?”

当初周世宗对您怎么样,可是您最后也是反了后周,建立了大宋,这些都是赵普的话外音。

赵匡胤没有话说,默然之后,不再坚持,也是对这些人有了戒心,所以他现在用的人都是那些威望不是很高的人。

现在怎么就开始想用高怀德了,当初他杯酒释兵权的时候高怀德的职务都是被收回来了。

现在又要将高怀德给请回来,赵旭也是不明白这老爹的脑子里想的什么。

“你是不是迷惑朕告诉你,这一阶段素衣卫报告高怀德安分守己,总是希望能够在为国效力,所以朕给他个机会。”

“最重要的朕相信他,还有是为了报答他父亲对我的成全,所以我也要用他,还有你将来的皇后一定要是桂英知道吗?”

原来赵匡胤这样的用意除了是高怀德有能力,还有是报恩,原来赵匡胤还是没有忘记刚出高行周在自己面前自刎的事情。

“对了,陶谷说的那个契丹的使者的事情,朕看看也是应该解决了,他们来到汴京也是这么长时间了,你先去代朕看看他们吧,先和他们谈谈,看看他们来干什么,最后朕在做决定。”

赵匡胤他们父子两个在这里谈了一会,很快圣旨就发出来了,令赵旭赵普和礼部尚书陶谷去行馆和契丹的使者进行正式的交谈。

赵旭这几天一直没有忘记这些人,时刻都在监视这他们,他们除了着急要将朝廷的官员之外,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

此时在迎宾馆的耶律贤等人已经得到了朝廷已经派出了他们的太子来见他们了。

“王爷听说他们的最近朝廷里面发生了大事,不过属下没有查出来,看样子他们隐瞒的很好。”

“哼,大哥这些中原人就是知道窝里斗,看来他们一定是为了什么事情又在内斗,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但是他们的春节挺热闹的。”

萧绰没心没肺的说道。

“萧将军,听所这大宋的太子年轻有为,当初他就是在北汉的打败了我大辽的军队,我们要小心,但是也不能堕了我们大辽的威名。”

耶律贤虽然年纪小,但是成熟稳重,倒不像是一个小孩子,少年老成。

“小贤子你这么不开窍你的那个皇帝叔叔不就是想让你来这大宋送死吗,这根本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你还想着大宋的威名,哼。”

萧绰来到中原这里也学会了中原的称呼,居然称呼耶律贤为小贤子。

“就是王爷,燕燕说的对,本来这皇位应该是你的,没有想到居然是他,你看看他现在把大辽弄得是乌烟瘴气的。”

萧天佐也是符合这萧绰说了起来,看来他还是耶律贤的忠实支持者。

“你们不要说了,现在他是皇帝,我们大辽的子民一定要服从他,你们都是不要说了我自有安排。”

“另外这一次看看大宋的要求是什么,只要他们的要求不过分我自己将这些东西拿出来,这样皇上也就没有理由将我除去了。”

“你们都去准备一下,我看宋朝的太子就要来了,这样的haunted我们也不能失礼是不是。”

赵旭不知道在他来之前耶律贤他们在内部还有一番争论,好像是大辽现在的耶律对这个侄子不满,要他来这里谈判谈不成好像要他的命。

第557章石敬瑭(上)

“则平先生你给我说说这个燕云十六州到底是个怎么回事,我只知道他是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不清楚了。”

赵旭他们几个人都是骑着马,没有坐轿子,现在的人还不大习惯坐轿子的。

赵普和陶谷两人不知道赵旭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燕云十六州不是现在大宋朝廷考虑的事情。

这赵旭应该知道,现在朝廷的重心应该是在国内,一统天下,这太子应该是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赵旭这么关心燕云十六州,身为一个后来的人燕云十六州是每一个华夏人心中永远的痛。

华夏的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中这燕云十六州始终是影响这华夏的政局,我而且一直延续到辽国的灭亡。

“殿下这个燕云十六州说到底还是因为后晋的石敬瑭割让给当时的契丹的,就这样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了我们中原王朝的一块心病。”

虽然不知道赵旭的用意,赵普还是说了起来,这些东西他是经过研究的,来龙去脉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也差不多了。

要想说燕云十六州必须要说一个人,那就是石敬瑭,一个出名的人物。

这个事情还是要从大唐末年的时候说起,这个时候强盛的大唐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君臣在上政治上没有任何的作为,朝中有宦官擅权,外边有群雄争霸,皇帝就是一个傀儡。

正在这个是时候有一个和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发生了,估计后来的人知道这个人都是因为他出了名的懦弱。

他本人也成为了一个千古的笑柄,被人鄙视的皇帝!

这个时候的河东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后来的五代这里也确实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河东这个地方是民族混杂的地方,很多民族都是在这里,其中就有沙陀族。

提起来这个沙陀族大家都会想起来两个人一个叫做李克用,另外一个叫做李存勖。

此时在一个在一个沙陀族的男子正在门外走来走去,这个男子叫臬捩鸡。

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好听,但是沙陀人吗,他们的名字跟中原是不一样的。

这个家伙勇猛善射,谋略超人,自从跟随沙陀族首领归唐后,辅佐本族权贵李克用父子征战,官至州刺史。

也就是说这个名字十分拗口的人居然是有这么大的能耐,这是谁都想不到的。

这个人他特别的崇尚汉学,自谓是汉景帝丞相石奋之后,又娶汉女何氏为妻,还给自己取了个石绍雍的名字。

现在他的第一个孩子就要出生了,他能不焦急吗,所以才在屋子外面一直走来走去。

一声嘹亮的啼哭,哈哈哈石绍雍高兴的不得了,毕竟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恭喜大人,夫人生了一个公子。”

石绍雍第一个孩子就是个男孩,这让石绍雍更加的是十分的高兴,自己有后了。他给眼前刚出生的次儿取名叫石敬瑭。

他不知道这个名字以后会给中原的百姓带来什么重大的灾难,只不过此时的石敬瑭还是一个小孩子。

时逢乱世,礼崩乐坏,小百姓会副拳脚以自保,大人物拥兵自重以封疆,这种潮流在沙陀人中表现尤为突出。

沙陀人原是突厥、回鹘民族的一个分支部落,世代游牧在新疆境内的沙陀渍。

恶劣的环境让他们身体素质十分的强悍,骁勇善战,突厥后来头像,沙陀族也来到了大唐!

后东迁投靠唐王朝并建功,被安置在山西大同附近。沙陀男孩生来不离马背,骑兵军队颇具战斗力。

这个刚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他的命运就注定了,他注定是要和其他沙陀族男孩子一样跃马杀敌!

年轻的石敬瑭练就一身好武艺,在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的帐下听命。

他一点不像本族男人那样莽撞浅俗,反而为人朴实,行为稳重,平时少言寡语,不拘言笑。

他喜欢钻研兵书,非常崇拜战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勃,为人厚重但是却不凡。

乱世就是能够出英雄的地方,时势造英雄这是千古名句,事实上证明石敬瑭也是个这样的人物!

他是跟随着李克用政权的,这也是他起家的地方也是他才华展露的地方,也使得他的势力渐渐的变大。

当时,身为河东节度使的晋王李克用不承认他的死敌朱温建立的后梁政权,依旧尊亡唐为正朔。

他也不是真的尊重唐朝,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势力,靠上这个大旗子,培养自己的实力。

李克用带领儿子李存勖不断和朱温的军队争战不休,战争从来都是有能力人的天下。

石敬瑭在战场上不惧生死,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很得李氏父子的赏识,这样的人一天也是能够有自己的势力的。

公元公元九百一十五年的清平战役中,李存勖中了埋伏生命危在旦夕。

这个时候石敬瑭率领十几名亲军从天而降,拚死相救。脱险的李存勖拊其背赞叹道:

“人们说将门出将,果然不假。你们父子都是我们李家的恩人呀!”

更是对他大加的赞赏由此石敬瑭更加的出名士卒对他更加的是尊重。

还有一次,在梁晋胡柳陂大战中,李存勖冒险出战,致使损兵折将,石敬瑭又率领军队和李嗣源一起,将后梁军队杀得人仰马翻。

关键是,他在杨柳镇等战役中,数次把李嗣源从危急之中解救出来,不仅得到器重,成为心腹。

还成了李嗣源的乘龙快婿,把永宁公主拥入怀中,同时统率着岳父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

后唐同光四年,各地不时传来叛乱的消息。庄宗李存勖早对义弟李嗣源有隙,可又没将可派,只能让他带领石敬瑭一帮将士出征邺都平叛。

不料,平叛部队也叛乱了,劫持李嗣源,执意要拥立为主就像后面的赵匡胤这样要黄袍加身。

可是李嗣源和郭威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面对这种情势,一面大哭道:

“这下子是黄泥巴调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一面还想脱身回去,向庄宗表明心迹。

就是说他也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上皇帝,这毕竟是要杀头的大罪,他的能力也是有限。

第558章石敬瑭(中)

“则平你说这李嗣源还真的是有自知之明呀,他的能力其实还真的是不如李存勖的,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赵旭一边听这赵普讲着石敬瑭的故事,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石敬瑭历史上记载的都是没有这样的。

赵普说的应该比历史上记载的还要详细一点,赵旭能从这里面得到最为真实的石敬瑭。

“殿下说的对,这李嗣源是有自知之明的,可是有的人不同意,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李嗣源是不想背叛自己的哥哥,虽然这个哥哥是自己的义兄,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就是石敬瑭了。”

赵普继续总结道。

他说的很对,善于把握形势的石敬瑭却极力反对岳父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他说:

“未闻将帅领兵,士兵哗变,而主将可以免罪的道理!即使回到了京城,皇上也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不能临机决断乃兵家大忌,此乃天命,不如趁势南下!大梁是天下要害,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得之则大事可成。”

李嗣源想一想也是,于是,石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