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旭你要说出是谁教你说那一番话的,朕不但不罚你,反而要赏你起来回话。”柴荣坐在龙椅上,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那股知道李筠兵败的怒气。

“谢谢皇上,那些是臣猜测的,臣有罪,妄议朝政。”赵旭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跪了下来。

柴荣却是来了兴趣:“哦,你说是你的猜测,你是怎么推测的朕倒想听听。”

“小臣在昭义军的时候,曾经知道穆令均的性格,而他又是李将军的爱将,我想此次一定是他好大喜功才失败的,而且臣曾经深入过北汉腹地,知道张元徽此人足智多谋,善用伏兵,所以臣才大胆猜测……”

“哈哈”柴荣从御座上面走了下来,亲自把赵旭给扶了起来。

“好个赵旭,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头脑,好从此以后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吧,匡胤你有个好儿子呀,这羡慕。”

“陛下谬赞了,旭儿还不谢过皇上的恩典。”赵匡胤跪谢柴荣,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自己的儿子能跟在皇上的身边,那是多的福分,虽然美誉说品级,但是皇帝身边的人,还需要论品级吗。

柴荣起驾回宫后,后面的人一阵恭维庆贺。只有马军副指挥韩通拉住冯道问为什么陛下这么看重这孺子。

冯道告诉他:“赵旭说的和陛下奏章上面说的大同小异,这是绝密,他却能猜出来,却不由得陛下不重视。”

第7章亲征风波

次日柴荣召集众大臣早朝,年纪轻轻的赵旭得以有幸参加这次朝议,这是皇帝特批的。

大家都看着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让他来这里。

第一参加“最高国务会议”赵旭,有点不适应,毕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点忐忑。

这些人都是大周的“政,治局委员”呀,没有想到这次自己有幸列席这样的会议。

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熟知的人都在一齐交头接耳,似乎已经知道接下来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随着内侍一声陛下驾到,百官都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今日早朝就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应对北汉和契丹的入侵,众位爱卿有什么想法?”柴荣不愧一代明主没有一句客套话。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赵旭很想说些什么,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场合不是他所能放肆地方,老老实实的站在了百官的末班。

下面的百官没有一个人先站出来,在文官之首的冯道,从座位站了起来,这个时候的德高望重的老臣蒙皇上恩赐是可以在在朝堂上座下的,以示皇恩浩浩荡。

赵旭用眼瞥了瞥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不倒翁,倒也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不过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陛下,老臣以为北汉无端侵占我国疆土,杀我大将,我大周必定要大军攻伐,一显我大周国威。”

“丞相说的对,臣等复议。”

“臣复议”

“臣也复议”。

一群文臣看着自己的老上司,发话了,个个都是踊跃的支持。

真是想不到,这个时代也是拍马屁的多呀,上司不发话下面的人是不敢吱声的。

武将那边更是战意高涨:

“陛下,臣愿提精兵,前往北疆,和北汉决一死战。”这是禁军统领张永德,也是柴荣的表姐夫。

韩通等人也是不敢落后,个个嚷着要去,谁知道柴荣却面无表情,众臣却不知道为何。

无论什么时候武将只要好战,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不会弱的,经济实力再强,没有骨气的武将也会死百搭,宋朝不是这样吗?

大家在争论着,赵旭却在想着其它的东西。

只有赵旭心里明白,柴荣是想御驾亲征,可惜大臣们都没有想这方面想。

“肃静。”随着柴荣一声呵斥,整个朝堂瞬间静了下来,看着自己的皇上不知道说什么。

“众卿都是我大周的众臣,可是这次朕要御驾亲征。”柴荣说这话的时候是一脸的坚决。

冯道一听立刻跪倒在地:

“陛下三思呀,现今我朝兵多将广,陛下不必亲自率大军亲征,可派遣一员上将去前线即可。”

冯道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其实冯道心里想说的是;陛下您刚刚即位,人心还不稳,不可轻易的领兵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再者说了,陛下纵然有治国之能,可是这统兵的能力可能不如百战之将。

柴荣看着朝堂上的这些老臣,这都是太祖时候的老臣,还没有真正的为自己效力,他们效力的是太祖,还是欺负朕年少。

想想也是,柴荣只是郭威的养子,你郭威的内侄,如果不是郭威的子嗣全部都在兵乱中被杀,也不会有柴荣当皇帝了。

就说此时朝堂上的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郭威的外甥李重进,都是对柴荣的位置虎视眈眈。

“朕奉天承命,克承大统,不想北汉竟然趁着我大周国丧期间,侵我国土,无视我大周的雄师,这是对我朝太祖的蔑视。

他刘崇定是认为朕年幼,欺朕无知,朕决心已定,御驾亲征,杀他个措手不及。”

这回众臣算是明白了,原来这位新的帝王哪个是想借此树立自己的权威,年轻的皇上开始想有自己的班底了。

可是这个冯道好像故作不知,还是一个劲的劝皇帝不要亲征,隐隐约约的说皇上年轻,这更加的坚定了皇帝亲征的决心。

整个朝堂嗡嗡的在议论,柴荣也有些不耐烦了。

站在最末班的赵旭此时站了出来,此时的他倒是显得有些突兀了。

“下臣有话要说,下臣想给陛下讲个故事。”跪在地上的赵旭,缓缓的说道。

原本有些嘈杂的朝堂,立刻安静下来了,看着这个年轻的愣头青,你这时候蹦跶出来干啥。

也有不认识的赵旭的,在猜测这家伙是谁,以前没有见过,还站在百官的末班。

柴荣一看,这不是赵旭吗,对对是自己让他列席朝会的,自己的把兄弟现在还没有参与朝政的资格,他的儿子却在朝堂上了,这还真有点搞笑。

“嗯赵旭你起来回话吧,朕还真想听听你能讲个什么故事。”说实话柴荣对这个年轻的子侄还是比较欣赏的。

“谢皇上。臣讲的是臣小时候的故事。”

这时候百官心里十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我靠,你这时候将你小子讲故事干啥?”

赵旭确实没有看大臣们的反应:

“臣小时候,是个不安分的孩子,总喜欢和别的孩子打架斗嘴,无论是比我小的还是比我大的,我都是毫不畏惧。”

小时候打架斗嘴还就是那样,在场的人有的还有露出怀念的表情,看来这货小时候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呀。

“比我小的孩子,我自是不怕的因为我的力气比他大,但是比我大的我却是有些畏惧。”

“哈哈哈。”满朝堂的人都笑了起来,就连柴荣也是忍不住笑了。这家伙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呀。

“但是此时如果臣的亲人在我旁边我就会感觉浑身都有力气,就会将比我大的孩子打倒。”

“臣像对陛下说的是,平常人家的孩子打架还要找个靠山,何况是军国大事呢?如果皇上能御驾亲征必定会给边疆的士兵带来极大的鼓舞,必定是时期大震,到时候一定能所向披靡。”

众臣现在才明白这家伙为什么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了,还没有说什么世宗却开口了。

“好好,赵旭你这个故事好,虽然不入流,可是却是道理清楚,朕就是要振奋前线的士兵,朕意已决,御驾亲征,无需再议。”。

张德均拟旨:“着殿前都检点张永德,率领禁军随朕亲征,李重赞为河东道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

“令着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领武定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何徽领昭武节度使随朕一起北征。朝廷大小事务于冯相处理,韩通为大梁留守,从此军民为北征做准备。退朝。”

就这样柴荣就顺利的定下了北征的命令,众人诧异的看着这个最后跳出来的小生,似乎有所悟。

看来这个小家伙以后一定会平步青云的,每个人的心思都不一样。

柴荣已经决定御驾亲征了,圣旨也下了,可是还有人还要上书劝谏,当柴荣接到这个劝谏的时候已经在半路上了,令柴荣气愤的是这个人是他的亲信,也是这次随军亲征的人员赵晁。

赵晁在太祖郭威建立周朝的时候,被任命为作坊副使。当年慕容彦超在兖州叛乱的时候,任命他为行营步军都监。

后来兖州被平定,转任他为作坊使。后来跟随当时还是晋王的柴荣,多有军功。

后来柴荣即位,任命他为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可谓是恩宠至极。

这次柴荣御驾亲征,改任他为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可是此时它却上书劝皇上不要亲征,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更令柴荣大怒。

原来大梁城中的探子传来消息,冯道等大臣给赵晁秘密写了一封书信,据推测是想让他劝陛下回京,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

有文化,五代的时期最怕的就是武人掌权,还有最让皇帝忌惮的是文臣和武人勾结。

冯道等人和赵晁这次就犯了皇帝的忌讳,加上赵晁有事柴荣的亲信,这更加令柴荣大怒。

立即下诏革去赵晁的一切职务,关入大牢,其一切职务由东西班行首暂代,再有妄议亲征的严惩不贷。

赵旭洗了一口气,历史上的赵晁就是因为柴荣亲征北汉的事情,被免职。但是唯一的意外是,赵匡胤却接替了他的位置。

更加令赵旭不知道是,赵晁在被柴荣囚禁在并州不久,就在牢中吊死了,这是后话。

柴荣的一番命令令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家都不敢在议论柴荣的御驾亲征,毕竟谁也不想无故的丢掉自己的乌纱帽。

再说皇帝已经走到了半路,再说还有什么用,还不如兢兢业业的为战事做准备。

再说赵晁被柴荣革职关到并州大牢反省思过,可是他进去没有多久,就有几个带着斗篷的人进来。

“主上对你的这次行动十分的不满,好像柴荣已经有所察觉了,你放心的去吧,你的家人在下面等着你。”

说完他身后的几个人已经快速的上前,用绳子勒住赵晁的脖子,不断挣扎的赵晁很快就停止了挣扎,双眼瞪的老大。

“将他吊起来,做成是畏罪自杀的现场,这个废物死有余辜,看来主上的计划这次又要推迟了,可惜赵匡胤却是任了指挥使,他是柴荣的义弟,我们争取不过来的。”

说完几个人就迅速的消失在了天牢的尽头,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士兵出现,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些人。

这些是柴荣等人都不知道,他还在亲征的路上。

第8章大周再败

在北汉的中军大帐。

北汉的皇帝刘崇居中而坐,满面红光,毕竟自己已经拿下了晋州,看着速度攻破后周的大梁那是指日可待。

“张爱卿,你这次功不可没,等回朝后朕一定重奖,张将军请满饮此杯。”看那刘崇的得意的样子,好像大周已经被他被给拿在手里了。

“谢陛下,臣觉得眼下还是密切关注周朝的动向,以防不测,尤其是周朝廷的动向。”张元徽还是比较有头脑的。

“特别是这个时候,周国皇帝柴荣很有可能会御驾亲征,也许这正是个机会,是不是再调派大军来……”

“张将军多虑了,就柴荣那小子他不敢亲征,况且他新登基,一定不会亲征的。

再说我们和契丹联军多大数十万,一定可以顺利抵达大梁,到时候我们在汴梁把酒言欢,来我们只谈风月,不说朝政。”

刘崇到现在还是认为柴荣不会亲征,可惜他低估了柴荣,他也不是柴荣,张元徽还想说什么可以当他看到刘崇的样子,又咽了回去。

此时在赶往晋州的路上,柴荣坐在御撵里,旁边还有两个个人,那就是赵旭的老爹赵匡胤和赵旭。

“匡胤,你的那个儿子,可真是个妙人呀,朕亲征被他说成是为自家的孩子打架撑腰壮胆,哈哈哈也亏他能说的出来。”

柴荣完全没有打仗前的紧张。

旁边的赵旭听着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想到这个周世宗会这样的衣服表情。

倒是赵匡胤是替儿子开脱:

“陛下,旭儿还年幼怎么能理解陛下的宏伟目标呢”

“好了匡胤你我兄弟不必说那些,朕就是喜欢赵旭这孩子,要是朕有个公主一定嫁给他,嘿嘿。”

柴荣跟赵匡胤还是把兄弟,这时候倒是和他们父子开起了玩笑。这把赵旭搞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朕这次一定要打出威风来,让他那些老臣看看朕是不是可以统兵天下,省得总觉的朕年轻可欺。”

“对了赵旭你以前聚在李筠手下,有曾经进入过北汉,你觉得这次朕的亲征获胜的几率有多大?”柴荣转头问赵旭。

赵匡胤却在一边给赵旭使眼色,那意思是多说点吉利的话,可是赵旭却置若罔闻。

赵旭从容的说道:“陛下,取胜的关键是在于士气,在于统帅的指挥,胜负臣,猜不出来。”

柴荣听到这些脸色有些不悦,毕竟每个人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圣人也会死不例外的。

“旭儿,你们能这样跟陛下说话,陛下亲征当然是无往不利,陛下……”

赵匡胤慌忙解释。

柴荣摆了摆手:

“匡胤,好了,赵旭说的对,战争确实要士气和统帅的能力,但是朕坚信这次一定可以取胜,一定可以把北汉赶回晋阳。”柴荣信心满满的。

出了皇帝的御撵,赵匡胤和赵旭一块在外面骑着马:

“旭儿,以后跟陛下说话,千万要注意点,他现在是皇上了,不是以前那个你可骑在他脖子上撒尿的柴伯伯了,记住了吗?”

“我知道了爹,对了爹此次我们的任务正是要保护好皇上,刚才皇上让我这段时间跟着你历练一下。”

“这样也好,我们禁卫军保护皇上,是我们职责这阶段你就跟着我吧,你的那个都也被划归到我这里来了,我看他们训练有素他日必定是百战之师。”

就在刚才柴荣让赵旭跟着赵匡胤进入内卫军,就连赵旭的那一都人马也跟着赵旭进入了内卫军。

“对了爹你这次暂代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你可要注意些,赵晁听说是和内廷的大臣……”

“旭儿,不可胡说,我们只要勤勉王事其他的事情不要多过问就行了,知道吗?”赵匡胤大声的呵斥着自己的儿子。

柴荣一个人在御撵里面面色阴沉:

“冯道你们这些老臣在不安分,别怪朕对你们不客气,赵晁你个笨蛋,有头无脑,我一定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匡胤我看就可以。此时亲征一定要胜利。”

就在柴荣快到高平的时候,前放传来消息,潞州被北汉占领了,晋州已经危险可守了,前锋的部队溃不成军。

原来柴荣下令亲征的时候,已经下令让马军都指挥使兼武定节度使樊爱能,和步军都指挥使兼昭武节度何徽率军前往战场。

将兵的将领最忌贪功冒进,更不可急躁,可惜这两样樊、何二将全部犯了。他们派了两员大将,当先锋。

这两员大将一个叫崔亚强,另一个叫韩双业。在前锋大帐里。

“韩兄你说这次陛下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让我们将军两人带领前锋迎战北汉,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嘛?”崔亚强能对着韩双业抱怨道。

“崔兄,你也别抱怨了,陛下新近即位,当然要建功立业,树立权威了,将军让我们打前锋是重用我等,我们一定要尽力的大好这一阵,为陛下赢得开门红,到时候荣华富贵还不是任我门取。”

崔亚强一脸络腮胡子,把他整个面部都遮了起来,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看上去和猛张飞有一拼了。

“还是韩兄说的对,我们把张元徽擒来献给陛下,岂不是更好?”两个人在大帐里放声的大笑着。

双方军队子在高平相遇了,对方军队的统帅依然是那个用计杀了穆令均的张元徽。

这次张元徽对周国的援军是慎之又慎,在没有摸清对方的底细之前他也没有贸然的出站,而是细细的观察了一下,大周的队形。

大周的军队阵容整齐,军势浩大,这让张元徽也是很佩服大周的强兵,可是他并没有一次而害怕。

他深深的知道行军打仗不仅仅靠的是士气,更多的是战场上将军的指挥。

看着如此请打的大周军队,他知道正面很难取胜,于是就准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双方试探性的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都是以北汉的溃败而结束。

这让崔亚强和韩双业都是信心膨胀,觉得北军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甚至觉得旦夕之间就可以将北汉的军队全歼。

因此也就放松了下来。他们两个在中军大帐,饮酒享乐,而张元徽见迷惑敌方将领的目的达到了。

下令全军进攻周军的中军大帐,一时间北汉的军队全军出动尤其是骑兵当先,两翼的步兵掩护。直接向周军的中军大帐扑来。

可怜周军的两位主将还在饮酒呢,敌人的骑兵就到了辕门外,护卫中军的左右两翼瞬间就迎了上来。

一时间整个军营外边喊杀声冲天,哀嚎声连天,到处都是残肢断臂,不知道是周军的还是北汉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