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的赞普也没有办法,值得派出来使团向汴京而来,这些吐蕃人也太没有礼貌了,直接就来了,也没有和大宋通通气。

可能他们觉得他们曾经打败了大宋,送朝廷一定会给他们面子吧。

“哼,这些吐蕃人真的是无礼至极,以为我们大宋败了一次就要迁就他们吗,好让他们的使团进京,朕倒要看看他们想干什么,当真以为我大宋怕了他们不成了吗?”

赵匡胤觉自己受了很大的侮辱,你一个吐蕃的使团来我大宋都不打招呼了,这分明是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呢。

不要以为打败了我宋军就可以横行无忌了,朕还不是哪一种任人欺负的皇帝。

“等到他们来到汴京。朕亲自接见他们,然后让他们直接回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把朕怎么样,不就是打仗吗,朕打得起。”

赵匡胤这就是有点小孩子脾气了,让人家来了直接走,这而是羞辱人家呢,赵旭在心里都觉得自己的老爹今天有点搞笑呀。

其实赵匡胤这也是气话,只是看不惯吐蕃人不懂礼貌,你们派出来使者应该和大宋的相关机构打声招呼呀。

怪不得人家赵匡胤生气,还以为你这是羞辱人家呢,看来这些吐蕃的使团这一次有点小麻烦了。

第1624章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吐蕃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去收拾他们,这不急,急也急不来,我一定着手在做了,等到有结果的时候您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赵旭现在已经开始图谋吐蕃了,至于什么办法却不能说出来,有些事情一点说出来就不灵了。

“对了父皇那李亦可的父母是不是您邀请过来的,我听母后说他们要到京城了,而且您要赏赐了房屋?”

想到要答应迎娶李亦可赵旭就觉得这是他父亲一个人的主意,今天一定要好好的问问。

“要不这样亦可那孩子不就已经出家了吗,再说了人家是一个好孩子,就当人给你找一个妃子行了吧,娶了她你也不吃亏。”

赵匡胤一提到这事情就生气,赵旭这家伙做事实在有点太过了。特别是人家李亦可说非他不嫁的时候,这小子直接拒绝了,最后李亦可直接要当尼姑去了。

这一下子赵匡胤不干了,李亦可可是自己的结拜兄弟的女儿,要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家了,自己以后还怎么见李亦可他父亲,人家不说自己当了皇帝普大了吗?

所以赵匡胤觉得李亦可这孩子还不错,于是和贺氏一合计,让赵旭必须将李亦可接回来,这边呢,向李亦可的父亲发出邀请,说是她女儿成亲希望他们能来汴京。

当然了如果能在汴京定居那就更加的可以了,李亦可一家人一听商议了一下,去汴京也好,反正自己祖辈都是北方人,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才到的南方,现在算是回归了。

“我这已经有好多妃子了,我真的不想娶了,谁知道您给我找了多少个未婚妻呢,不要到时候哪里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我真的吃不消。”

赵旭娶高桂英的时候莫名其妙,当时自己的父亲给自己订的亲,这到了江南碰到李亦可,也是赵匡胤当年给自己的订的亲。

这赵旭真的怀疑,当年赵匡胤到底给自己定了几门亲事,不要到时候又多了几个女子。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可是赵旭觉得自己的妃子是不是多了一点,自己又不是那好色之人,要那么多的妃子干什么。

要是给皇家留下血脉,现在也已经够了呀,自己也有了几个孩子,即使自己继承人都多了,娶那么多的妃子干啥,红颜易老,还不如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幸福去呢!

“呸,臭小子你当你是潘安呢,还想让老子给你找,不可能的,只是朕觉得李亦可从江南到南汉再回到汴京跟在你身边,你们已经有了感情,所以才同意你们两个,你要是再祸害别的姑娘,看看朕能饶了你。”

赵旭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的老爹怎么能这样呢,他给自己找的就行,自己找的就叫做祸害,怎么有这样的极品老爹呀。

“本来我这个都想娶的,您和母后这样逼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放心我早就说过了,妃子不在多她们几个就够了,真不知道桂英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会接纳亦可进门。”

这后宫的稳定很重要,高桂英他们居然主动要求李亦可进门,这真的让赵旭觉得有点匪夷所思,难道他们达成了什么协议不成吗,赵旭没有去问。

问了也没有结果,还不如不问呢,这些女人的心思你最好不要去猜,一个大老爷们猜中了也会被人家笑话。

“好了,你今天没有事情吗,朕今天很忙没有事情跟你谈论这些事情,你先下去吧。”

赵旭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赶紧下去,不想跟他说这么多了,他以为赵旭今天是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启禀陛下,外面素衣卫送来的紧紧情报,说是有了晋王的踪迹,现在正要去营救。”

小顺子那这素衣卫用来的情报,这些送情报的人也说了一遍,拿着纸不过是一个证据,为的就是让人家信服而已。

“好,务必要晋王给救出来,朕不希望晋王有任何的闪失,太子要你也去看看,晋王毕竟是你王叔,你也代表朕去吧。”

赵匡胤一听说有了晋王的踪迹,就让赵旭也去一趟,因为上面写着地点,距离汴京不远,让赵旭去是为了让缓和一下赵旭和赵光义的矛盾。

当年赵光义造反的是差一点将高桂英她们给伤了,这件事赵旭一直记在心里呢,现在赵匡胤想解开这个疙瘩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消除这个芥蒂,让赵旭去就是这个目的。

“以前的种种现在都已经过去了,你也不要计较了,你知道吗你祖母走之前曾经让我答应她,等到你二叔回来之后,一定要善待她,这是她的遗愿,朕不希望你祖母失望,这是她生前的愿望,朕不希望她带着遗憾离开。”

赵匡胤始终还是说出来了真相,为什么赵匡胤会这样对待赵光义,回来的第一天就直接封他为晋王,将他原来的爵位都全部还给他了,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么一档子事情。

“以后他只能是当一个闲散的王爷了,也不能掀起来多大的风浪,在加上他还是你的二叔,所以你还是不要再对他有敌意了。”

赵匡胤语重心长的说道,他知道赵旭心里始终是有一个疙瘩,谁让当初赵光义这个人实在做的不地道,为了篡位还挟持高桂英他们,还差一点闹出来人命。

这是赵旭一直放不下的,每当想起来这事,赵旭就恨得牙直痒痒,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年,想必也淡了许多,赵匡胤有特意的嘱咐了一下,不让赵旭再旧事重提了。

“放心我还没有那么小气,但愿他以后能老老实实的,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要挟持他,他刚刚回到汴京就出现这样的事情,到底是谁跟他有仇?”

赵光义即使现在回来也对赵旭造不成什么威胁了,他以前培养的势力早就被拔掉完了,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王爷了,想要闹出一些事情应该是不大可能了,所以赵旭很放心,对于赵匡胤的劝说他是赞成的。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戚,以前的一切就让他过去被,相逢一下泯恩仇吧,至此赵旭是彻底的放下了对赵光义的成见,以前的恩仇也算是一笔勾销了。

第1625章终得九鼎

“算他们为我们大业牺牲了,等到光明降临的时候,我他们一定光明神的保佑的,一个不留。”

一句话从五色庵里面传出来,没有见到一个人,只有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五色庵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了,在董镇海他们还没有攻上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其实人也没有去,楼更加是没有空,只不过现在五色庵在表面上行已经看不到人了,寂静的可怕。

只有佛前燃烧香飘出来的香烟在空中弥漫,这下面也没有见到人下来,上面怎么没有人了呢,这确实是有点奇怪,这董镇海他们攻上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事情。

这距离刘擒虎他们布置好一切的时候已经过去三个时辰了,现在五色庵的山脚下已经全部被戒严了,别说一只鸟了,就连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过去。

赵旭在自己的父皇的劝说下也特意赶了过来,两天之内,自己来这里两次了,不过两次的心情却不一样,第一次是来接人,心情有点复杂。这一次来救人,心情却有点沉重。

赵旭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赵匡胤所希望那样,让人家看看赵旭的心胸如何,这些大臣都知道当初赵光义和赵旭之间有矛盾,而且赵赵光义当初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杀赵旭的妃子呢,这是多大的仇恨,现在好虚能够亲自来救赵光义这形象就高大了起来。

“这么样我们的人现在已经全部到位了吧,想不到我能再一次来到这里,上面有额五色庵,里面的人不多,对了,能够确定匪徒有几个人,现在晋王到底是否安全?”

赵旭到了山脚小立刻就将他们全部召集起来了,他们一直在山下也没有见到有什么人下来过,也就是说他们一直都在山上。

“不知道,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没有上去过,至于上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还真的不知道,还有今晚生死更加不知道了。”

刘擒虎不好意思的说道,他们,恩确实没有上去过,也没有见到人下来过。

“那你们能保证没有人从上面下来过吗,你们的胆子还真的大?”赵旭不满的说道。

“殿下放心,这里只有这么一条下山的路,其他几个方向根本就不能上下,这些都是侦查过的,保证万无一失的。”

董镇海这个是拍着胸脯保证,他就没有想过万一真的失手了,自己这张脸往哪里搁。

“好了别废话了,我只相信结果,走我们还是上去吧,吧,这里我闭你们还要熟悉,走进去吧,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

“对快点跟上,还愣着干什么?”刘擒虎一看那些素衣卫还愣着,傻啦吧唧的还在站着,气就不打一处来。

董镇海他们两个立刻紧跟着赵旭,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有人能突然跳出来袭击赵旭一般。

“不用这么紧张,这里应该没有什么人,在这里埋伏他们没有人任何的胜算,走吧。”

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赵旭就觉得好笑,要是他么敢在这里埋伏,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董镇海他们这些人的。

按理说这些人应该不多,很有可能就只有几个人,也许他们早就知道了自己被包围了,那么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逃跑了,敢在这里,不怕被发现吗?

果然如赵旭所料的一般,他们一直走到了五色庵什么也没有遇到,即使是什么人也没有遇到,但是他们还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但是引入眼帘的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五色庵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个活人,他们全部在地上,都是一刀毙命,到底是谁杀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现场已经没有了一个活人,十几个尼姑没有一个活口,现场还有几个男子,看来他们就应该是挟持赵光义的那几个人了。

“让人四处去看一下,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都死光了,是谁下的手,晋王去了哪里?”

赵旭先让人看了一下四周的,没有一点被动过的痕迹,一切都是自然的形状,也就是说没有人从四周离开,那么到底是谁对这些人下的手,或者说,那个下手的人现在还在这里。

这个五色庵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这里的地方却不小,所以赵旭才让人小一点,注意仔细的查看。

这些人都是在毫不注意的情况下被人啥的,还有的人根本是没有来得及反应,看看他们脸上惊呆的表情就应该知道了,那是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这么说来很有可能是被他们自己的人给杀。

“没有任何的异常,这里一个人都没有,能找的地方我们都找了,可是依然没有任何的人,看来对手十分的高明。”

刘擒虎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他们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什么也没有找到。

“对了我们发现一个密室,不不过这里面都是一些平常香客捐赠的钱财,不过确实有点多呀。”

他们在五色庵找到了一间密室,这尼姑庵也有密室,里面存放着很多的钱财,刘擒虎说不上这些钱财的来源,只能是说是香客捐赠的,目前也只能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找到了,找到了,这密室里面还有一个通道,我们在里面找到了晋王,还有小白居然也在哪里,晋王说有重要的好事情要给您商议,让我们都出来,只要殿下您一个人进去。”

找到了,密室里面还有一个通道赵光义就在里面,而且赵光义也被找到了,但是他说还有重要的事情给赵旭说,让汇总按需下去。

赵光义还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说,赵旭想不明白,但是还是去了,小白也被请了出来,赵旭暂时没有时间去理会她,他要赶着去见赵光义。

这是他时隔几年之后正式和赵光义会面,赵光义也没有废话,直接给赵旭一个惊喜:

“这里有九个青铜鼎,我要是猜的没有错的话,就是九鼎,想不到被挟持一次能够见到华夏九鼎,这应该属于大宋的,但是不能让其他的人知道,要保密。”

赵旭也愣住了,华夏九鼎,这就是华夏的九鼎,但是怎么会在这里,但是赵旭也肯定这就是华夏九鼎了,这上面的古朴气息不会错的,想不到竟然会用这一种方式见到华夏九鼎。

第1626章九鼎的另一用处

“哈哈想不到这么容易就得到了九鼎,朕已经让一些人鉴定了一下,这些青铜鼎的出现的时候最晚也是在出现的,这应该就是九鼎,这年代不能造假,想不到被我们给找到了,哈哈。”

九鼎是这一次行动最大的收获,虽然中间还有很多的疑惑,比如说那些人到底是被谁杀的,杀他们的人又去了那里,九鼎到底是从那里得到的,为什么会放在五色庵呢!

这一切都没有被解开,一切都还是迷雾,但是赵匡胤都不在乎这一点,他的意思说这一次收获很大,得到了九鼎在,这比什么都强。

至于那些疑问都不重要了,这一次赵光义被绑架还带来了这样的效果,赵匡胤真的很高兴,他寻找九鼎这么长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想不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居然得到了。

你说赵匡胤能不高兴吧吗,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了,九鼎才是在他的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现在终于可以放下了。

再说了皇帝也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操心,这是赵匡胤最开心的一次,特别是自从吐蕃兵败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真正的开心笑过,今天他见到了九个青铜器,就真的开怀大笑了。

“这一次晋王真的是立了大功了,还有你那个小白朕要好好的赏赐他们那,是他们给我大宋带来了好运。自哈哈。”

赵匡胤今天真的是高兴到了极点,说一句话,能够笑三句,看来他的心情神的是不错。

就在刚才他还在提议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机会改个年号就简单一点,叫做九鼎,也是因为九鼎,所以才取了的这么一个年号,听着有点俗,可是这是有讲究的。

九鼎对于赵匡胤来说那就是天命所归,用九鼎作为自己的年号,那是向着天下昭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呀。

这在历史上是有讲究的呀,《汉书》上记载说,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

过了六年,汉武帝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

这些年号听着很怪诞,但是正是说明这些都是祥瑞,这所以用这个为年号,那是顺天应人,不过这个九鼎听着有点怪怪的。

在赵旭的劝说下才作罢,最后决定将九鼎放在太庙,按理说赵匡胤应该建造一个宫殿专门的去供着这个九个鼎。

可是赵匡胤觉得还是让九鼎待在太庙吧,这样可以保佑大宋万年长青,这而是赵匡胤的打算,要不然赵匡胤绝对会再建造一个宫殿之类的东西来存放九鼎的。

“祖爷爷你不是说九鼎没有其他的人知道,但是这一次我们得到九鼎真的是莫名其妙的,可是好像那真的是九鼎呀。”

赵旭特意找了一次赵恪,跟他说了一些九鼎的事情,赵恪也证实这九鼎是真的,虽然他一点也没有见过九鼎,可是那铸造的年代绝对是不会粗的,既然这不会错那就说明真的是九鼎了。

真的谁也没有见过,这就是真的,这对你大宋也有极大的好处,一时间整个大宋都知道上古流传的九鼎已经出现了大宋,还别皇帝陛下给收了起来,这一下子影响可真的就大了。

“九鼎呀,那可是圣器居然出现在了我们大宋,看说明老天对我们大宋不薄呀。”

“对,我还听说比陛下将九鼎放在了太庙,用来保佑我们大宋风调雨顺呀。”

“看来我们倒是那个真的是要受到上天的保佑了,这九鼎俺怎么听说很多皇帝都在寻找,为什么我只有我们的陛下给找到了,就像刚才说的,那都是天命,你以为这皇帝是谁都能当的吗?”

这些老百姓听说这九鼎现在在太庙里个个都议论开来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