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汉也是老老实实的龟缩在自己的辖地,不敢越雷池一步,在此后的好多年里都不敢在南下。

期间赵匡胤抓住北汉的副枢密使宠臣王延嗣,当即柴荣就立刻将他推出去斩了,首级悬挂在辕门外。

在这几天里周军已经好几次围攻晋阳城,可是每次双方都是互有伤亡,柴荣为了避免士兵的伤亡,下令退出北汉,回到周军的属地驻扎。

此时大周共计歼灭北汉军队四万多人,投降的士兵还没有算在里面,说是一个大胜也是不为过的。

潞州城里到处都在庆祝,大周打了个大胜仗,到处载歌载舞,百姓自发的庆祝。

柴荣也是乐得合不拢嘴,只有他的心里知道。

高平大战,其实直接关系了大周的生死存亡,如果此战不能胜利,那么他柴荣的皇位就会岌岌可危了。

柴荣的亲征很大的程度上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也会死扭转了战局,同时也增加了他的威望。

柴荣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况且唐太宗也是柴荣的榜样,此刻柴荣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因为有人就夸他似太宗。

现在军中许多士兵都在流传,陛下冒着青林弹雨,顶着飞矢亲临战场,和我们同生共死,这是我们的荣幸。

我们以有这样的皇上而感到荣幸,陛下万岁。

每当柴荣听到这里心里就美滋滋的,这就是民心,得到民心就意味着自己的皇位能够长久一些。

要是换做其他的君主或者假若他不能果断的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在后世来看整个历史都将改写。

柴荣就是柴荣,假如他身在刘崇那样的险地,相信他也不会逃走,将自己的士兵抛弃在战场上。

这就是一个贤明君主和一个昏庸君主的区别。

在庆功席上的柴荣此刻红光满面:

“来诸位爱卿,为了我们的高平大胜干杯。”他率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诸将齐呼万岁,也将手中就酒喝干。

柴荣看着手下的诸将,再次感到做皇帝的好处,那种手握乾坤的感觉就是大字四个叉,爽呀。

“此次出征,众将功劳极大,朕心甚慰,等回京后众将均有封赏,特别是赵匡胤父子,功劳甚大,来朕敬你们一杯。”说着柴荣再次举起了酒杯。

众将都是羡慕的看着赵氏父子。

赵匡胤父子起身跪在地上;

“谢陛下,全赖陛下洪福,将士们用命,是天佑我大周,微臣不敢贪功。”

“平身平身,今天没有俗礼,今天就当是平常的酒宴,谁再多礼,就自罚三杯,大家尽兴来来。”

一众军中大老粗最讨厌的就是繁琐礼仪,听皇帝这么一说大家都扯开嗓子要和起来,一时间觥筹交错。

席间张永德过来给赵匡胤敬酒,赵匡胤连说不敢,但是还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皇帝夸奖赵匡胤父子,他脸上也有光,毕竟赵匡胤父子都隶属禁军。

身为都检点的张永德老脸上也是极其有光的,其他的将领也是纷纷来敬酒谁都知道,这次赵氏父子回京一定会高升。

赵旭注意到,这个李重进看着他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仇恨,赵旭还纳闷了,我有不认识他,怎么对我充满了敌意呢?

李重进此时却是心里暗恨:“要不是你们两个王八蛋,柴荣很可能就会被围在这里,整不好还会身陨于此,我的机会就来了,没有想到……”

也许正是在这个时候李重进就对赵家父子记恨在了心里,以至于后面发生了许多针对赵家父子的事情,这也是赵旭没有想到的。

没有注意这些,大家都是在尽情的宴饮欢乐,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马革裹尸,大胜之后的娱乐,是他们发泄的一种方式。

整个宴会之中,到处是觥筹交错,喝酒划拳的声音,倒也符合军中人,粗狂的性格,可是赵旭却不见了。

此时他正在外边和几个守夜的兄弟在亲切的喝着小酒,守夜值班的人是不能喝酒的,但是这么冷的天气,喝点小酒还是可以的。

赵旭的体贴和理解都令大家十分的感激。

还好整个庆功宴还是比较顺利的,大家都是尽兴而归。个个将领喝的都是东倒西歪的,就连柴荣也会是醉倒了。

内侍张德均慌忙吩咐小太监吧柴荣送回御帐内,其余的一众将领也是被被他们的亲兵给一一的扶了回去,大胜之后的短暂庆功,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柴荣宣布大军在高平驻扎一天,整顿休息,然后班师回朝。

第13章父子升官

柴荣皇驾回京,一路上浩浩荡荡的,路上也不进行回避封路,许多百姓都是可以一睹天颜。

很多百姓自发的自带酒食来犒劳这些得胜回来士兵,当然柴荣期间更是进入百姓家和百姓一起用餐。

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他是个普通的庄稼汉,一时间柴荣的亲民形象深入百姓心中,威望也是极大的提高。

其实最震惊的是宰相冯道,他没有想到皇帝这么快就打败了北汉,凯旋回朝了。

这让他的计划落空了,难道柴荣真的是天命所归?

身为宰相他还是吩咐下去,准备一下让迎接陛下入城,在大梁城的北门迅速布置迎接的一切。

军民一起迎接世宗柴荣入城,整个场景可以算得上是,五代以来最大的欢迎仪式了,柴荣的虚荣心极大的得到了满足。

在宫中柴荣上朝,大赏有功之臣;

内侍官张德均手拿圣旨缓缓念道:

“圣旨下百官跪。”

随着张德均一声呼喊,百官全部跪在了地上。

张德均手持一个黄绢,缓缓的展开:

“显德元年,朕克承大统,然北汉却与我国丧期间大兵压境,夺我疆土,杀我士卒,朕无奈起兵伐之,全赖将士用命,高平大败北汉,先对我功之臣予以封赏。”

“殿前都检点张永德,身先士卒,加封检校太保,原河阳节度使刘词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徙镇永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加兼侍中,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以功领忠武军节度……。”

一个个的封赏下去,受封的人都是喜笑颜开。

“原东西班行首,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赵匡胤,改任殿前都虞侯,殿前都指挥副史,领严州刺史,授散官归德将军。”

赵旭暗暗的想:“老爹还是进入了殿前司,并且这次还多了个殿前都指挥副史,散官没有实际意义,都是武官。但是兖州刺史就值得玩味了,是文官,这代表他也可以出将入相。”

“原营副指挥,力斩张元徽,杀敌无数,特封殿前副都虞候,授从四品宣威将军,其余留守的各级官员和高平的各级士兵具有封赏,钦此。”

其实在赏罚的问题上柴荣也是有过犹豫的,不过在张永德一番劝解之后柴荣才下决心用赵匡胤。当日张永德见柴荣对处罚的事情犹豫不决,于是跟在柴荣的身旁,等待机会想柴荣谏言,到了半夜还不肯离去。

柴荣也是很奇怪这个妹夫难道有什么事情,于是便开口询问,才知道他是为了樊、何将领的事情来的。

柴荣就问他的意见,张永德毫不避讳的说:“爱能等将领,平素无大功,全部靠陛下的恩宠才得以身居高位。

可是他们望敌先逃、置国法军法与何地。臣知道陛下想要统一天下,如果没有严厉的军法,有志之士还会来我朝吗?那些士兵还会为我朝效力吗?”

柴荣闻永德之言,大笑,称赞张永德是忠诚之士。

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故息之政矣。

圣旨念完,大家都愣住了,尼玛感情这是招式父子的封赏会呀,他们父子被封为正副都虞候,一跃都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赵匡胤升任都虞候大家还能接受,撇开柴荣的拜把子兄弟这层关系不提,赵匡胤本身也是能力出众,再说这次也是活捉了北汉的重臣,升个都虞候很正常,大家能够接受。

他的儿子赵旭,只是个不入流的都头和营副指挥,这一下子成为副都虞候,大家脑子还真有些转不过弯来。

张德均看着大家都是愣在哪里,出言提醒道:“众位大人还不谢恩?”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呼吾皇万岁。张永德也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封赵旭做个副都虞侯爷。

“陛下,臣有话要说。”立刻赵匡胤跳出来,向柴荣奏道。

柴荣一向对这个义弟还是比较看重的:“匡胤,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谢陛下的恩典,但是我始终觉得,旭儿不适合担任这么高的位置,他的年纪……”

这时候就连赵旭都快要占了出来,老爹都开口了他能无动于衷吗?

“陛下……”

他们都还没有说完柴荣就阻止了他们:“好了,你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赵旭年纪小,不适合担任副都虞候,你们是不是以为朕糊涂了?”

百官都口称不敢。

“朕用人的标准,是不依亲疏,也不依年龄为标准,靠的是功劳,赵旭年纪虽小,但是高平之战中,他一人力斩张元徽,使我大军得以顺利取胜,这是首功,谁要有这样的功劳,朕一样赏他,不必再议了,望卿等以后戮力王事。”

柴荣仪的一番话,无疑就是告诉大家,只要你有功我一定赏赐,无论你的年纪大小。

赵氏父子又是一番谢恩。赵旭内心也会死相当的激动,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高级军官了。

当然赏功罚过是千古的定理,柴荣下旨,由于樊爱能、何徽,崔亚强,韩双业等七十余名将校,临阵脱逃,导致东路军全军覆没,以上诸人立斩不赦。

随后退朝,随着柴荣的离开,大家都纷纷过来祝贺赵氏父子,任谁都看的出来,赵氏父子是一定会平步青云,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锦上添花吧。

赵府。

全府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就像是过年一样,赵弘殷因伤在家修养,不过现在的他那里有一丝的病态。

长子(赵匡胤其实是第二个儿子,但是他的长子早夭)和长孙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立盖世的奇功,因公擢升正副都虞侯,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杜老太太时不时的抚摸着赵旭的头,满是溺爱,母亲贺氏也是相当的高兴,唯一的孩子有出息,母亲怎么能不高兴。

“匡胤,旭儿你们这次真的是为我赵家争光了,来老夫敬你们一杯。”赵弘殷笑得是合不拢嘴。

赵旭父子慌忙的举起举杯,一饮而尽。

这边赵匡义也是高兴的敬了他们父子几杯。原本滴酒不沾的杜夫人和贺氏也是高兴的喝了满满一杯。

家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杜老太太却说话了:

“老爷,匡胤你们都在,我有件事情要给你们说,趁着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我觉得是不是该说一说旭儿的婚事了。”

“噗”

赵旭几乎将嘴里的汤都吐出来了,什么我的婚事,我才多大,就要说我的婚事,太扯了吧。

“爷爷,爹,你看这个是不是缓一缓,我才十三岁,那个,这个婚事……”

“什么还早,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娘已经进门了,你怎么还说缓一缓,我看不能缓了。”杜老太太不愿意了,看来是想包重孙子了。

赵弘殷也是点了点头:

“是呀,旭儿也不小了,这次又立了大功,我看可以成婚了,再说当年我当年和尚质兄已经商议好了要结成儿女亲家,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女儿,儿子早都已经成亲,就商议在孙子辈里完成。”

“后来尚质兄的长子高怀德娶妻生了个女儿,而旭儿那时候也刚好降生,于是那时候我们就给他们两个定下了娃娃亲,想来现在她也该出落成大姑娘了。”

赵弘殷满脸的怀念,他口中的尚质兄就是名将高行周,后世的时候看一本演义说是高行周死在赵匡胤手中,最出名的是赵弘殷向高行周借头。

赵旭依然记得那时候看的赵弘殷写给高行周的一封借头信。

行周贤弟台鉴:

临表唏嘘,悲怆不胜。你我旧朝之元勋,新皇之贰臣,此生格局已定,只有听天由命;

而子女何辜,受此茶毒:犬儿匡胤征讨之行,岂是本意,实为驱使,盖欲假贤弟之手以诛愚之见之后,而逼你我狭路相伙也!

世情衅险,命多乖舛,刀剑斧铖、引颈受之而无憾;而祸延子孙,心实不甘。故敢冒斗胆,愿借仁兄项上之首与匡胤,以败彼奸。攻首?罪乎?青史可鉴,异日愚兄当于泉下跪谢于贤弟尊前!

赵弘殷泪垂顿首。

就是因为这个封信,高行周心甘情愿的将自杀在赵匡胤面前,后来赵匡胤做了天子,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做了大将军,可能是对高家的补偿吧。

赵弘殷此时想起高行周似乎心情不佳。赵匡胤连忙开口道:

“爹,我也答应了高伯父要好好的对待怀德兄弟两个,现在的怀德兄弟已经因为此次的战功升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我看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他和桂英成婚吧!”

“老爷我看匡胤说的对,匡胤明天你领着旭儿去拜见高怀德,把他们两个的婚事办一下吧?”杜老妇人急促的说道。

赵弘殷父子都是点点头,剩下赵旭在哪里做无声的抗议,不过没有人理他。

赵旭是欲哭无泪:“我居然有未婚妻,怎么没有印象?”

第14章做客高家

在一家的人叮嘱下,赵匡胤来着不情愿的赵旭来去高怀德的家里,这是女婿去见老丈人的节奏。

虽然两世为人但是他还地地道道的初哥,上辈子喜欢一个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个军区的司令。

他虽然面对敌人是面不改色,可是一碰到她就面红耳赤,一说话就结结巴巴,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她的身影。

但是他始终不敢对她表白,有一次他们是单独的相处,龙这家伙想表白来着,可是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

再一次追击毒枭的战斗中,她不幸被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在整理她的遗物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张龙的照片。

照片的背后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我爱你”三个字,他后悔不已,恨自己的懦弱,没有亲口对她说我爱你。

她的葬礼之后,他消失了几天,等他回来之后,倒头就睡,这时候人们注意到一条国际新闻:

“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基地,昨日遭到袭击,大小毒枭和其保镖全部死亡,预计死亡人数超过两千……”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喜欢过任何的女孩子,性格变得也是越来越冷淡,没有想到,来到这个时代居然订了个娃娃亲,这让他苦笑不已。

早早的赵匡胤就和高怀德通了气,说是今天要来带着赵旭拜访,高怀德当然是乐得高兴,两家本来就是世交,再说赵、高两人的交情还是不错。

高怀德也知道这次赵匡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婚事,这也是他父亲高行周在世的时候订下的娃娃亲,那能会不同意吗?

再说赵旭这次在高平立下了战功,陛下破格晋升为副都虞候,这回多大的恩宠,他毕竟才十三岁,以后前程似锦,女儿跟着他一定会享福的。

高怀德想到这里满脸的笑意。这边管家前来并报说是赵大人到了。

高怀德忙到门口迎接,远远的就望见赵匡胤一家三口带着抬着大箱小箱的礼物来到了。

高怀德迎了上去双手抱拳:“赵贤弟,远道而来愚兄不曾远迎罪过罪过。弟妹也来了,你嫂子早就念叨你呢。”

赵匡胤也会死抱拳向前:“高兄,客气了我们兄弟还分彼此吗?再说我们马上就要成为一家人了不是吗?哈哈哈……”。

赵旭的母亲贺氏也是,缓缓的想高怀德施了一礼。

“对对是为兄孟浪了,待会你我兄弟一定要多喝几杯,走走。”说着就拉着赵匡胤就要向里面走去。

这时候赵匡胤却来着赵旭给高怀德介绍:“高兄,这就是犬儿,赵旭。旭儿这就是你高伯伯,快拜见高伯伯。”

通道父亲的提醒,赵旭纳头便拜,这可是未来的老丈人一定要表现好点。

此时的高怀德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年轻的殿前副都虞侯。

年岁不大,双目炯炯有神,天庭饱满,面容丰润,不可多得的贵人之相,满意的点了点头。

慌忙的将他给拉了起来,其实赵旭也在暗中的看着这位大宋初期的名将。

只见他面容无须,满脸的坚毅,黑色的眸子透露出智慧的光芒,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赵旭在心里暗暗的想到。

他不是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个异性兄弟,最后都是开国重臣。

却是能够得到大宋立国后赵匡胤的信任,历任殿前副都点检、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被追封为渤海郡王。

可见这个人不简单赵旭在心里想道。

高怀德将父子二人领到会客厅,分宾主落座,之后赵匡胤开始进入正题。

“高兄,小弟这次来是来恭贺你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的不凡战功,得蒙陛下隆恩,老兄应经被封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了,真是可喜可贺呀!”

赵匡胤是真正的祝贺高怀德,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