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7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很简单,请问太子殿下你所学的知识比如识文断字是从哪来来的?”尼释挞玛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来问道。

“当然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书本上,那么太子殿下一定是读了很多的书了,这些东西现在都储存在您的脑袋里了吧,这一点不用说了,你看的写书一定比脑袋要大,那么那多的东西是如何进入您的脑袋了,那大千世界就是如何进入到须弥芥子里的。”

好机智的尼释挞玛呀,还学会用反问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僧人都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绝对比自己的脑袋要大,那些东西是如何进入到脑袋里面的,那大千世界就是怎么进入到须弥芥子里的。

赵旭点点头夜算是赞同了他的这个说法了。

第1880章吐蕃要出兵

“尼释挞玛法王,想不到你还真的精通佛理呀,孤真的很佩服佩服。”

赵旭也是吃了一惊这个挞释尼玛回答正是正确的答案,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客气了,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当不得殿下这么夸赞,阿弥陀佛。”挞释尼玛很是谦虚。

“法王佛法高深,我们万万不如,敝寺甘拜下风。”衍悔大师心悦诚服,在赵旭到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较量许久,基本上都是他们输。

“唉,衍悔主持严重了,输赢岂是我们这些人的在意的,只要能相互交流弘扬佛法就是我们的最大的收获了。”

尼释挞玛法王给大相国寺留足了面子,这些是不是他的心里话那就不不得而知了。

“好了,你们现在谈论佛法也完毕了,孤还有一些事情要和尼释挞玛法王交流一下,还请衍悔大师安排一间清静的禅房吧!”

衍悔自是无所不从,没有一会的功夫赵旭就和尼释挞玛法王两人就在一间很清静的房间之内了。

“说吧,这一次你来汴京干什么,不好好的当你的佛爷,难道吐蕃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吗?”

只有两人的是赵旭没有跟他废话了,他们两个是老朋友不假,但是尼释挞玛还有一个俗家名字,那就是孙晓东,这个名字很普通,别看他现在很风光,其实他就是一个无赖。

当初赵旭让江正和他两个人扮作和尚进入寺院里面,江正去了江南唐国,而这个孙晓东却一直在流浪,到了最后居然阴差阳错的去了吐蕃。

他和江正一样都是一些旁门左道,不过他又拜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是吐蕃的国师,这也让孙晓东身份大增,直接成为两个佛爷之一,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孙晓东的师兄,这他师兄现在才是吐蕃的第一国师,最近又别改名为威德法王活佛了。

孙晓东在赵旭的面前却不敢放肆,自己是一个无赖要不是眼前这位,自己也没有这个成就,赵旭还是自己的主子呢!

即使没有这个身份,要是自己的孙晓东的身份暴露了的话,自己在吐蕃也会很惨,这是毋庸置疑的。

“殿下小人给你请安了,小人这一次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商议。”

“起来吧,你现在的这个身份不适合再给我下跪了,这有辱你的身份呀。”赵旭嘴上这么多却坐在那里,如老僧入定一般。

“哪能呢,无论我是什么身份殿下都是我的主子,当初要是不是殿下,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乱葬岗埋着呢!”

孙晓东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对待赵旭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现在成了二国师也有所懈怠。

“难得你有这么一份心思,我心领了,不过我从来都没有把你当成下人看,你当初也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为改朝换代家道中落,才落魄于斯的,现在你凭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出人头地了,也父亲也可以瞑目了。”

“这都要多谢殿下的栽培,没有殿下也就没有我的今日,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会感激殿下的。”

孙晓东再一次跪倒在地上了,要不是赵旭他现在真的可能就是荒野中的白骨了,再造之恩非同小可。

“好了,别动不动就下跪,你这副模样要是被人看到了的话,那话了得,起来吧,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赵旭这一次是亲自将他给扶起来的,不过等到孙晓东站起来之后,赵旭却诡异的笑了笑:

“孙晓东呀,孤怎么听说你虽然身在佛门怎么还能娶妻生子呢!”

孙晓东也就是尼释挞玛法王居然有妻儿,当然在吐蕃人根本不知道这事情,但是赵旭却知道,毕竟孙晓东当初也是赵旭的一颗棋子,不可能让放任自流。

“那个,是当初没有遇到我师父之前的事情了,我的身份也不会让我娶妻生子的,殿下我想让他们母子在汴京居住,不知道可以吗?”

说着孙晓东将自己的头低下了,不敢抬头看赵旭,看到这里赵旭明白了,这家伙已经将他们母子给带来了,怪不得他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

“好了,我也没有怪罪于你,来就来了吧,反正汴京的房屋多的是让他们母子在这里好好生活吧,放心在汴京还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母子。”

这是举手之劳,赵旭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麻烦,而且还可以让孙晓东死心塌地的为自己的做事,为大宋做事,毕竟他的儿子还在汴京。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孙晓东终于了却看了一桩心愿,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的。

“好了,此件事了,你总不能专门为了这件小事才千里迢迢来这里的吧,说吧你来汴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刚才一进门的他就说来这里有重要的事情,来送他的妻儿只不过是顺带,一定是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殿下现在吐蕃很有可能要对大宋动手了,我那个威德法王谁懂劝着赞普要对大宋用兵,他们看准了现在我们大宋在北方和契丹纠缠,想让我们大宋首尾不相顾。”

嘶!

赵旭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是防备着吐蕃,可是这么多年了说实话大宋都有一些懈怠了,而且大宋和吐蕃也签订了友好同盟的关系的,这些年注意力一直都是放在契丹的身上,对吐蕃关注度小了一点。

“好个威德法王,这么多年以来,他还是想着要恢复吐蕃的强盛,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呢?”

这多年了,大宋一直和契丹对抗,怎么这么长时间吐蕃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谁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赞普好像也答应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兵,只知道这一次要举全部之兵了。”

倾全国的兵力,这是要和大宋死磕,大宋还真的不怕他,现在大宋不怕的就是战争,他们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也热衷于战争,因为战争可让他们取得爵位。

而且在西南还屯兵专门防备吐蕃的,更加的不怕了。

第1881章出兵吕宋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了,现在朕在西南的大军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囤积了,这么多年的粮草也终于能用上了。”

当赵旭将孙晓东也就是尼释挞玛法王的话转述给赵匡胤的时候,赵匡胤倒是十分的兴奋,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是在准备着,现在吐蕃要动手了,他隐隐约约的有点期待。

“不管怎么说我们提前做准备总是好事,这吐蕃上一次让朕吃了那么大的亏,要不是北方战事拖着,朕早就动手了,那里还让他们这么嚣张。”

赵匡胤接着又说道,吐蕃之败是赵匡胤的一生中少有的失败,一直是他的奇耻大辱,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

“父皇这件事我们不着急,我们要将吐蕃引入到我们的地方来将他们歼灭,毕竟他们那里的气候严寒,我们不适应。”

吐蕃的气候是上一次大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赵旭直接规避了这个问题,放他们进来,然后关门打狗。

“此外儿臣已经让尼释挞玛回去了,您也知道吐蕃的人大部分都是信佛的,尼释挞玛他的一句话有时候比军对更管用,只不过我要想办法让他成为国师,这样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吐蕃人现在很相信佛教,那些密宗佛教徒在他们眼中就是神,说起来赞普是政治领袖,而国师则是宗教领袖,其中宗教领袖的权威比赞普的高。

“朕现在想问一下,你和尼释挞玛法王到底是谁,朕虽然对你在外面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的不了解,但是也差不多了,但是知道你好像不认识什么吐蕃的高僧吧,而且朕总觉得这个尼释挞玛法王好像很在意你的意见?”

赵匡胤一直像问问这个尼释挞玛法王到底和赵旭什么关系,上一次尼释挞玛法王来的是,第一个问候的是赵旭,而不是他这个皇帝,这能不让人起疑?

“哈哈,父皇我一直等着你问呢,想不到你忍了这么久,今日我就告诉你吧,其实他……”

接着赵旭将尼释挞玛法王的身份详细的说了一下,赵匡胤听完之后那是摆手称快。

“哈哈,想不到当初你的无心之失居然成就了我大宋的一大助力,好好,也难得他还记得自己是宋人,好,赤子之心,赤子之心。”

赵匡胤大赞孙晓东,这样的人确实对大宋贡献巨大,要是能够多几个这样的人,大宋一定无往而不利。

“对了你不是说他的家人要在汴京居住吧,好朕就赐给他们临汴大宅一栋,封其子为开国侯,以表彰他的功绩。”

赵匡胤也舍得,直接改孙晓东的家人一栋房子,还是临近汴水的地方,这可是当初赵匡胤为安置那些君主而特意建造的房屋,已经成了大宋最繁荣的地方了,这里都是达官贵人。

当孙晓东知道这些的时候,兴奋的对着皇宫不停的磕头,最后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大宋流尽最后一滴血。

说完这些之后孙晓东马不停蹄的回去了,他要为皇帝尽忠,看看人家皇帝对自己多么的器重,还给自己的儿子封了侯,自己要怎么报答皇帝,那就是赶紧的会吐蕃,按照指示去办事。

“父皇你这般恩赐,孙晓东他一定会说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赵旭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智慧,多少战功赫赫的将领才封个侯。

虽然大宋的侯爷没有大汉和大唐时候的侯爷分量足,但是那也是光宗耀祖的爵位,多少人打破头都想要谋取一个爵位,这比官位要实惠。

官位是不能继承的,到了任期之内就没有你什么事情了,但是爵位就不一样了,你死了的话,你的儿孙还是可以继承的,各种待遇还是有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还是爵位来的实惠一些。

“以后你当了皇帝,这些东西都是能用得着,治理江山和打仗不一样,这就是帝王之术,你一定要好好的学习。”

赵匡胤父子开始忙着怎么实施玉斧计划了,但是有一件事有打断了他们的进程,气的赵旭直接发兵,其实这件事也不算是大事,但是大宋一桩,大宋皇朝想要立威,就要用他们做为震慑。

说起来只是大宋的商人被杀,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也不能用得着军队,那是因为被杀的地方不是在大宋境内,而是在吕宋群岛那里。

大宋的商人现在经常在各地跑,特别是远洋航行之后,大宋的商人在世界各地开始了做生意,只要是船队能到的地方,现在基本上都有了他们的足迹,获得的利润丰厚。

这一次是从远方归来的大宋商人,他们从外面带回来了大量的黄金和珠宝,更有很多的土特产,土特产在它的产地是土特产,可是在稀缺的地方却不是土特产了,那比黄金还要金贵。

可是在吕宋岛那里补充淡水的时候被当地的部落给攻击了,死了十几名商人,当时这些商人已经表明是大宋的商人了,可是他们依然杀了很多的商人,并且扬言大宋算什么东西。

有幸存的商人逃回来了,来到大宋的领土直接将这件事报告了上去,当地的官员一面整军备战,一面直接报告了汴京。

现在赵匡胤的手中拿着的就是当地官员的奏章,上面写的很详细,赵匡胤将奏章扔到了地上:

“岂有此理,居然敢擅杀我大宋的子民,胆大妄为,一定要严惩,不然外族都以为我大宋的好欺负,还怎么会有四海宾服。”

“那陛下的意思怎么办呢?”苗训拿不准赵匡胤的心思,也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

“怎能办严办,太子早就向朕建议过,只不过朕觉得我们大国,应该有大国的风范,现在看起,还是武力来的实际点。”

“来人拟旨,令广州和琼州个出兵五千,给朕踏平吕宋岛,凡是不服我大宋的,给朕打到服为止,宣扬我大宋的天威,朕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杀我大宋商人,朕要将他们灭国。”

第1882章殖民吕宋只是开始

“这个地方现在应该还没有政权,看起来这一切都是的比较大一点的势力所做的,但是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只有用武力让他们清醒。”

赵旭对南部拿下小岛上的人没有什么好感,这是个人的感情在作祟,要知道后世这些小岛上的人,给华夏带来了多少麻烦。

赵旭虽然改变了历史的运行轨迹,可是他却不能改变人的劣根性,现在这些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这才是最可怕的。

“父皇我看一万人不够吧,我有个想法,既然我们出兵了,总要治理那里吧,这样吧,我们的大牢里面不是有一些囚徒吗,那些犯死罪却又不是罪大恶极和故意伤人的,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

几日后,几艘大船装着近千人在扬州的港口出发了,这些人穿着破破烂烂的,面黄肌肉,但是他们眼睛中充满着兴奋,原本此生他们是没有办法再出牢狱,一辈子只能等死或者被处斩。

但是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机会,他们当然要把握了,他们手中都有武器,上面的人说了,到了那里抢到什么都是自己的,如果没有能耐你就饿死吧。

他们要去一个叫做吕宋岛的地方,听说那里比北方炎热,而且地域广阔,其实他们也不会过问那么多,只要能生存下来,其他的都是小事了。

这些都是汴京周围的县城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囚徒,有的是终身监禁,有的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被判处死刑。

“弟兄们,陛下仁慈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说话的人是一个脸上有一条狰狞的刀疤的人,脸上有浓密的胡须,他是被朝廷委任为这些人的头头。

“胡老大您放心吧,以前咱们触犯了律法被处斩那是自然的,现在皇恩浩荡给我们一个机会,咱们自然要珍惜。”

“就是胡老大,想不到太子殿下还亲自接见我们,这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了,要是在那里干不出来一点模样来,我们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

这些人三教九流都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大宋有着强烈的归属感,都知道自己是宋人。

胡老大,叫做胡家印,祖籍河北,以前是军人,只不过看不惯家人被官府迫害致死,将那个官员给杀了,最后那个官员证明贪污受贿无辜置人于死地,即使他不死,朝廷也要处斩他。

但是杀人就是杀人了,但是胡家印也算情有可原,被判终身监禁,一辈子只能在监狱中渡过了,可是突然赵旭要见他,并且交给了他一个任务。

不惜一切代价在吕宋岛战住脚,配合军队作战,并且要在当地扎根,让那里成为大宋的行政区域,这样他们这些人不仅不是囚徒了,还会成为大宋的功臣。

“好既然打击都有这个意向,那就好,只要我们能够立功,那么我们不仅没有罪还会成为功臣,到时候我们就光宗耀祖了,所以各位我们千万不要懈怠,富贵险中求,大家要按照我的命令行事,这也是为了大家。”

赵旭之所以选择胡家印,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一名指挥使,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将这些人交给他赵旭也放心,即使失败了,就当是提前对这些死囚来一个死刑执行罢了。

“胡老大放心吧,我们都是粗人,这里只有您当时在军队,加上朝廷让俺们听你的,俺们绝对会听你的,这一次俺跟俺儿子说了,一定会风风光光的回去的。”

小六子十分的兴奋,他是一个强盗,还没有开张就被官府给抓了,这也够背的,被判了好几年,刚入狱不到半年就被放出来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

“对,我们都听你的,我听那些商人说海外都是财富,这一次朝廷也说了,只要不骚扰我们宋人其他的随便我们,哈哈哈。”

……

“朕可是顶住了朝中大臣的压力,抽出来这么多的囚徒,你千万不要给朕搞砸。”赵匡胤捏了一把冷汗,自己是皇帝不假,可是有时候也不能太过分。

“放心,即使他们都死在外面也没有关心,反正他们在你狱中也是虚度光阴的,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赵旭撇撇嘴然后接着说道:

“要是胜利了,谁还岁在意他们曾经是什么人,只会记得,他们曾经是国家的功臣,有些事情咱们的士兵不可能去做,他们却可以去做。”

这些囚徒赵旭的意思是让他们干一些违法的事情,这些事情军队不方便出面,但是那些人可以呀,就像英国女王,支持海盗,然后从中分取利润一般,胜利了,他们是功臣,要是失败了,和朝廷一点关系都没有。

以前大宋的航海只不过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