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怎么说,换上了军人的衣服就成了官府的人了,由原来的贼变成了公人了。

于是他们更加的肆无忌惮,也正巧这些人也是跟着向美和湛敬他们去搜刮一番的人。

这时候他们绝活是齐出,无论百姓家中的财物藏得是多么的隐秘他们都能找得到。

毕竟你也不看看这群人是干啥的,将你的财物搜刮走之后还要给你扣上私通外敌的罪名,送到这个监牢里蹲上几天。

“怪不得我怎么觉得城中的士兵战斗力怎么这么弱,原来好多都是盗贼罪犯之类的人,这样就好理解了。”

赵旭在心里想道。

这时候他看到了陈思诲他们待过的牢房里面还有几人穿的是上好的衣服,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百姓了。

于是赵旭转头看着陈思诲和翟守珣,带有询问的意思。

“太子这些都是人都是本地的富商,他们都是被李重进强夺了家财然后被关到这里来的。”

翟守珣也是和这些人比较熟悉,所以由他站出来解释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你们就赶快将这些人放出来吧,但是不准他们离开,你们还需要仔细的甄选一番,不能让真正的贼人也混在其中。”

“对了,陈思诲你先权知扬州吧,翟守珣你先暂且辅佐陈思诲吧,你们负责处理这件事,要尽快的,务必公平公正。”

陈思诲一听是大喜呀,他原本是六宅使那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官,没有想到如今成了扬州知府。

这级别也不知道一下子提升了多少,他不高兴才怪。至于翟守珣这不用说了,本来他的地位在李重进哪里很高,但是也没有个实际的职务。

现在让他暂时给陈思诲当个副手,也就是扬州城内的二把手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两人都是跪下磕头谢恩,可以说是千恩万谢。

“对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这里关押着一个叫做方为民的人,他原本是李重赞的手下,应该是昨天被关起来的。”

赵旭这么问倒不是想重用这个人,他已经说过,这次参与此次叛乱的,只要是能排上号的人都要死。

不过还是还想见见这个人,可是令他失望了,没有人知道这个人,这几天也没有人再被关到这里来。

赵旭也没有多做停留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办,那就是要将这些叛逆之人斩首示众。

其实说是斩首那都便宜他们了,这种叛逆是大罪,是要株连九族的,斩首能是这么轻巧的就躲过去了吗。

李重赞自从被攻陷了东门,就被呼延赞给擒住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自杀就被五花大绑捆了个结结实实的。

他的儿子李延福则是因为觉得自杀太疼投降了,眼下父子二人都是被关在一处,不能说是关押。

他们没有在牢房,而是在一座小院子里,但是他们的行动范围左右不过十步而已。

周围都是沾满了士兵,个个都是拿着武器看着他们,只要煞有异动他们就会身首异处。

李重赞没有一丝的精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等人居然败的这么快,他真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他从来都不后悔,李重进是他的二哥,一母同胞他有什么可说的,当听到李重进而死的时候,他的心狠狠抽搐了一下。

也没有了抵抗的心思,正在他要拔刀自刎的时候,没有想到大宋的军队冲了进来,将他给拿住了。

看来这也是天意,他们李家这次是真的完了,看了看他身旁的儿子他竟然有点五味杂陈。

“福儿,说实话你跟着爹来支援你二伯你后悔吗,如果不是这样你还是你的少将军,每日过得优哉游哉的。”

“呵呵,爹你这说的是什么,我有什么好后悔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您认为如果你们出事了我还能有好日子吗?”

李延福虽然没有勇气自杀,但是他也不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我们李家同气连枝没有什么好说的,再说了不就是个死吗,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福儿真的是长大了。”李重赞还在感慨着。

他对自己儿子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那个飞扬跋扈的贵公子身上,曾几何时自己的儿子居然已经长大了。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赵旭走了过来,赵旭让守在这里的士兵全部退下去。

手里还提着两个酒坛子,看来他是来找李重赞喝酒的,还别说他还真的是认识李重赞。

“李大人我们是有些日子没有见了吧,今日我特地带些好酒来看看你。”说着赵旭就已经坐在了特美女父子的对面。

“刚刚好李兄弟也在,正好我们三个可以叙叙旧。”他口中的李兄弟是李延福。

李重赞看着这个青年是唏嘘不已,他是认识赵旭的,当年赵旭就在李筠的手下干过一段时间。

当时他也看不惯这个有点纨绔习气的年轻人,没成想短短的几年不见他已经是大宋的太子了。

“宋太子客气了,几年不见物非人非,你可是变化很大了。”李重赞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赵旭你不用假惺惺的了,要杀要刮随你的便,少跟我们来这一套。”

赵旭摇了摇头这个李延福的脾气还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变,冲动鲁莽。

赵旭将倒好的酒放在他们面前,可是李氏父子一点都没有动。

“怎么是怕这酒不好,还是害怕我在这酒里,下毒了,你们父子怕成这样。”赵旭笑着说道。

“哈哈,你要是想杀死我们还用得着这样麻烦,即使是下毒了这时候我还在乎这些吗。”

李重赞倒是不失本色,端起杯中的就,没有丝毫的犹豫,一饮而尽。

“福儿,好酒你也尝尝,这就是你常说的那种烈酒,在我们解州可是价值千金的。听说这种酒是汴京一家很有实力的酒楼买的,深受契丹人喜爱。”

“不瞒李大人,这正是我的饕香楼所生产出来的,恰好此次到扬州来我们随身带了不少,不然还真不高购买。”

“想不到这酒竟然是你所酿造,我真是看不懂你了,呵呵不提也罢,不知道你今天来这是?”李重赞停了下来直接了当的问了起来。

他不相信赵旭是多么好心来看自己的,即使他父子都认识赵旭,他更知道赵旭是不可能放过他们的。自古以来造反谋逆都是大罪,株连九族。

即使是再怎么仁慈的皇帝还不能允许他们这样,所以李重赞知道他们是必死之局,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赵旭也听了下来,其实他今天来到这里还真是有事情赵他们父子,那就是让那个他出面安抚那些解州军。

“李大人还是那么的快人快语,我来还真是求你一件事情的。”说完他紧紧的盯着李重赞。

“赵旭你还想刷什么花样,你有什么事情求我们的,我们已经是你的阶下囚了,你要羞辱我们何须如此。”

李延福对赵旭是没有好脸色,能有好脸色了自己还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呢。

“李兄何必如此动怒呢我真的是有事情来求你们,我相信令尊也一定会答应的。”

赵旭言之凿凿的,他还没有说什么事情就已经知道李重赞会答应的,这是什么事情他会答应,李重赞也不知道。

第139章黄巢的画像

“太子说笑了,你看我们这样子还能帮你办什么事情,你是拿我们寻开心吧。”李重赞也想不明白。

“哈哈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是真的有事情想让你们帮助我,我也相信你一定会同意的。”赵旭很自信。

李重赞看看儿子,他也是一脸的迷茫;

“既然太子这样说了,那你就说说是什么样的事情吧,看看老夫能帮你吗?”

“这件事你一定,也只有你能做到,是关于你的那些投降的解州军的。”赵旭慢慢的说了一遍。

这次李氏父子却是听明白了,原来他们被捕之后解州军有的投降了,有的还是再反抗。

虽然他们不能成气候,但是要剿灭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同时也可能给大宋的士兵造成一定的损失。

所以赵旭的意思是让李重赞他们父子出面,好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对于这些人赵旭还真的不想杀掉。

“哈哈原来是这事情,有本事你可以将他们杀死完,这事情我们是无能无力。”

李延福说完很是得意,这解州军是什么战斗力,他还想着看他们的笑话的。

赵旭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直接看着李重赞:

“将军你也是这么想的吗,你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好男儿失去们,你也知道我有能力将他们剿灭,我只是不想再让更多的人死去。而且……”

赵旭踱着步子:

“况且你也知道你们是活不成了,你们和李重进一块造反已经是是千刀万剐的刑罚,我可以答应你们如果办成了这件事,我可以给你们一个痛快。”

“再说只要你们一句话可以救下好多人的性命,这样的事情你不愿意做,再加上他们都是你忠心的部下你人心看着他们就这样死去呢?”

眼看李重赞有答应的趋势,李延福立刻开口阻止道:

“爹,不要听他的,他要我们死,但是我们也不能让他好过,让他自己去处理吧。”

“唉,福儿不要再说了,我答应他就是了。”

“可是爹……”

“别说了,老夫自有主张,我们死了不要紧但是不能连累无辜的兄弟受罪,这样我们岂不是百死莫赎了。”

这些人都是李重赞的心腹,不然也不会反抗到底了,所以他也是不忍心。

果然在李重赞父子的出面下,那些抵抗的解州军很快就放下了武器,老老实实的投降了。

“李大人你选了一个好结果,明天我会将一干的人犯斩首示众,甚至还有的是千刀万剐的,但是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会做到的。”

说完赵旭就走了,只不过桌子上面留下了一个小瓶,上面的标签是鹤顶红。

李重赞没有犹豫拿起来就喝了下去,李延福见自己的老爹已经喝了,自己也是一仰脖子将剩下的也喝掉了。

鹤顶红无色无味,见血封侯,这是李氏父子最好的归宿,死总比死无全尸的要好。

第二天上午随着一个斩字令牌的落下,众多的人被杀掉了,这些人大都是一些混在军中的罪犯。

至于李重进的那些个死忠的分子,都是在昨天和李重进死在了那一场大火中。

唯一的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就是张崇诂,这家伙躲在了乞丐群中,只不过被乞丐们给举报,被捉了起来。

谁让他平时横行惯了,记得前几天有个乞丐向他门前乞讨,被他看到,让家丁打了他一顿。

真不凑,这次他所在的那个乞丐窝正是被他所大的那个人所在的,这下子就完了。

所以说一切都是因果报应,这张崇诂现在是知道了,悔不当初呀,凌迟处死他是大宋开国第一个。

当时他还心存侥幸,以为能放过他,等到真正的上刑场的时候他才发现这是真的。

在一声声的惨叫中他被活活的凌迟致死了,城内到处张贴的都是李重进的不法行为。

当然也有张崇诂的,张崇诂还真的是该死,犯下的罪过还真是骇人听闻。

什么杀人越货、强抢民女,擅杀百姓,他都干过他这一死大家都是拍手称快。

这时候的赵旭正在李重进的地下密室,如果没有那个管家还真的找不到这个地方。

忘记说了那个管家叫晁大鹏,一个很俗气的名字,他的父亲当初正是想让他大展宏图,采取了大鹏这个名字。

“太子这就是李重进的密室,平时他不让任何人进来的,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进来我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东西。”

晁大鹏现在见李重进大势已去,就直接称呼他的名字了,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能够巴结上赵旭。

赵旭没有过多的理会他,只是让他出去,自己独自向前走去了,好像前面还有一副石梯子。

不过想不通的是这里是扬州扬州,这地下居然会石头的存在,想不通就没有再去想。

赵旭沿着石梯走了下去眼前只看到一道石门,石门前面有一个石桌,两个石凳。

赵旭走近一看石桌上面,好像有字,看上去年代久远了,已经看不清了,用手拂去灰尘,能看到这么几个字:

“万载轮回,宿世牵连,早有天定,一朝成空,异世来者,荡平天下”。

赵旭自己能看懂这几个字,但是觉得怎么好像是说自己的,异世好像说的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呀。

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石门外,之所以说它是个石门,完全是他就是和人世间一些家庭所修筑密室所用的个的门所造的一样。

最大的不一样是这里的这个全部是石头的,表面也是极其的光滑。

在打开石门的缝隙处,有一个星辰标记形状的凹陷,这个凹陷恰好是处在缝隙和石门的中间,两边各占一半。

看向凹陷处里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凹陷的底部有一些花纹,也不能说那就是花纹,赵旭看到它底部一些褶皱沟壑自然而然的就认为那是花纹了。

用力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废话了不是,这个石门近两三米高了,即使是内力充沛的一般高手,也不见得能轻而易举的推开。

不过看这密室也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这严格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密室了,好像一个小型的地下宫殿。

看着年代也不像是李重进修建的呀,想到这里赵旭句判定这里可能是原来就存在的了。

这道门既然用蛮力推不开,一定是有其他的机关所在,不然他李重进平时是怎么进来的。

这时候赵旭又把目光放到了门前的石桌上面,上面还摆了两个小酒杯,十分古怪。

为什么只有两个酒杯,而不是一个呢,况且还没有酒坛之类的子啊附近,要这东西有何用。

于是赵旭走到那石桌的面前,想试着将那酒杯拿下,一只杯子很快的就被拿下来了,可是令他郁闷的是,另一只居然拿不掉。

这时候他想到了前世的电视剧上出现的一个情节,那就是有一个机关是将一个花瓶转动几下。

这时候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轻轻的转动了一下那个拿不动的酒杯,没有想到,还真的能够转动。

在他转动的顷刻,石门居然也打开了,赵旭大喜过望,没有任何的迟疑他就闪身走了进去。

里面的情形更加的让他吃惊,里面摆满了金银珠宝,闪闪发光,这个李重进不知道何时收藏了这么多的钱财。

这还不算,旁边还有许多的名人字画,美玩玉器之类的,看来也是不少值钱呀。

这李重进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哪里来的这么多的东西,赵旭也是大大的咋舌。

这时候赵旭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小的箱子,它单独的被放在了一个角落里。

这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价值远远高于这些珠宝,当然也有可能是价值不如这些珠宝。

但是赵旭宁愿相信前者,能被他放到这里来的东西,能会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吗说给自己说,自己都不相信的。

赵旭缓缓的打开这个箱子,里面只有一幅画,什么画能让老李放到这里来。

赵旭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是一幅普通的人物画,画上面一个人身穿铠甲,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

在画的旁边还题有一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写菊的诗,没有什么特别的,画工是是一般般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上面的时间落款是唐中和四年,这只能说明他是唐朝时候的画像,看着这画的制材也像是唐朝的。

但是不知道李重进为什么把这幅画工极差的一副画藏到这里,有什么用意呢。

赵旭猜不透,他的目光随即看向了人物的画像的上面,看到这里他的心情不能平静了。

只见上面写着大齐皇帝点江山图。

赵旭搞不懂这个大齐皇帝是谁,既然国号是大齐,那么为什么下面的时间落款是大唐的呢,这不是有点矛盾吗?

他的脑海里在不停的想着大齐在历史上能成称大齐的有几个,突然他的样睁的大大的,这个人莫不是唐朝时候的黄巢?

第140章通判

黄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如果所唐王朝的衰败是始于安史之乱。

那么黄巢起义就是给大唐帝国披上了最后的晚装,虽然他最后战死,但是他的部下朱温后来却灭掉了唐帝国,历史也就进入到了五代十国的阶段。

赵旭在心里想到难道说的就是这个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以前说过赵旭的历史方面的知识还是可以的。

他记得这个黄巢曾经也是建立了一个叫做大齐的政权,他就是皇帝。

唐中和四年就是黄巢死的那一年,那么这么说这副画不一定就是黄巢让人家画的了。

想不通就不想了,说实在的赵旭还真的对这个黄巢十分的感兴趣,身为一个下层的人居然能撼动大唐的江山。

老黄原来是一个盐贩子,靠贩卖私盐为生,平日里和一帮子朋友喝个酒,赌个博,小日子过得倒也可以。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黄巢的一辈子也许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有一句话叫作时势造英雄。

唐朝此时已经是日暮西山了,李唐的皇室更加的无用,就知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黄巢的日子也是不好过,有时候碰到官府还不免要争斗一番,正是和官府你来我往之中,老黄练就了一身绝佳的功夫。

这一年在河南的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