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月平和地笑了笑:“没什么,我现下已经习惯了。”
看得出人家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崔庆和抱歉地一笑,说道:“是我失礼了。”说完,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询问道:“晓月姑娘,你们姐妹怎么搬到这里来了?小蛮姑娘她也。。。。。。成婚了吗?”
晓月没有回答,而是盯着崔庆和细细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崔庆和被她看得低下了头,她才轻轻说道:“嗯,我妹妹她也成婚了。”
“小蛮姑娘她。。。。。。成婚了?”崔庆和全身如遭电击,他木木呆呆地僵立当场,一张本就白的脸变得更加白了。
看着这样的崔庆和,晓月忽然间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眼前这个人是真心喜欢妹妹的吧,可惜两人注定没那个缘分!
房间里不知安静了多久,晓月带着淡淡忧伤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崔公子,小妹她如今的日子过得很好,所以请你。。。。。。放下吧!”
崔长河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本来还想着考完试就去请媒人上门提亲的,没想到晚了一步。小蛮姑娘既嫁得好,我。。。。。。祝福她。”他嘴上虽这般说着,心里却一阵阵地在发疼。
晓月扭过脸,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回过头道:“崔公子,你是个好人。以前是我。。。。。。是我鬼迷了心窍。早知道,早知道。。。。。。”
崔庆和目露惊讶地看着她。
晓月说着说着,泪水猛地涌了出来,哽咽道:“崔公子,有一件事情。。。。。。我要告知与你。其实赵公子他。。。。。。并不是如公子你想的那样。他。。。。。。嫉妒公子你学问比他出众,早就心怀不满,便。。。。。。便引着你饮酒寻乐,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毁掉你。”
崔庆和已经被今天收到的几个消息给打击得麻木了,短短一刻之间,先是失去了爱情,接着又失去了一段在原本的他看来相当珍贵的友情。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感觉,就仿佛他被整个世界遗弃了一样。
在晓月看来,能在这里碰到崔庆和,这也许就是老天的注定,是老天爷要让崔庆和知道事实的真相。既如此,她何必瞒着?
一时的痛总好过长久的痛,于是她继续说道:“我和小蛮。。。。。。说穿了,不过是赵泰用来勾引你的棋子。。。。。。是我们对不住你。”
“别说了,我求你别说了!”崔庆和忽然抱头大喊一声,打断了晓月的话语。
晓月咬了咬嘴唇,说道:“那我先出去,你好好静一静。”
走到外面的晓月恰好撞上了买吃食回来的丈夫,她刚擦干净的眼泪又簌簌地掉了下来。
“晓月,你怎么了?”曾大牛一看到妻子的泪水,登时心疼地不行,把买来的东西往地上一扔,赶紧上前抱住了她。
晓月倚靠在男人温暖的怀抱里,低声道:“大牛,我们会永远幸福的,是不是?”自己终于把埋在心底的愧疚说了出来,所以老天爷应该不会再惩罚她了吧。她以后肯定能和丈夫过上安稳日子的,是不是?
第73章秀才
用过饭之后,曾大牛把崔庆和送回了城里的客栈。
距离他失踪已有好几个时辰了,崔元玮几个人自是急得不行。正商议着要去报官呢,不想人却回来了。
崔元玮率先上去问道:“庆和弟,你跑哪儿去了?叫我们好找。”
他一开口,其他人也围住崔庆和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此刻的崔庆和精神尚未恢复过来,强撑着力气道:“元玮哥,诸位兄台。。。。。。我赏荷时不小心落了水。。。。。。”
“天哪,你居然落水了?”
“庆和弟,我知你不会水,这。。。。。。”
崔庆和露出一个虚弱的笑道:“幸好有人救了我,还把我送了回来。诸位兄台,我先回房歇息去了。”
崔元玮不放心,伸手搀着崔庆和回了房。
将人扶到床上,崔元玮倒了一杯茶递过去道:“庆和弟,先喝口茶。”
崔庆和接了,又听崔元玮道:“此番情况凶险,幸亏有人搭救,不然。。。。。。”他本想说叫我心头何安?想想还是没说出口,换了一句话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一个读书人,莫非不懂这个道理吗?”
“是,我知错了。”崔庆和低声道歉道。
见他认错态度良好,崔元玮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叮嘱道:“这几日你就别出去了,等放榜那天我自会来叫你。”
崔庆和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两天后是院试放榜的日子,一大早崔元玮敲开崔庆和的大门,二话不说便拉起他小跑着奔向了贴榜的地方。
院试榜单有十二张之多,一府一张榜单。
十二张榜单贴在一起,榜单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崔元玮紧紧拉着崔庆和的手道:“庆和弟,快,我们挤进去。”
“人那么多,要不我们还是再等一等。。。。。。”崔庆和被挤得十分难受,不说身体间的碰撞,光是闻着各种汗味就已经让他产生了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元玮,元玮,你中了,中了,我看到了!”人群里有人传出声来。
真的?崔元玮激动地放开了崔庆和的手,用力朝前挤了过去。
崔庆和看着族兄的身影,慢慢朝后面退了两步。忽然,人群中又响起一道声音:“唉呀,庆和老弟也在榜上!”
我没有听错吧!崔庆和立刻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什么冲撞,什么味道,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激动地从嗓子里发出嗷地一声,奋力拨开人群,朝着榜单杀了进去。
宁安府榜单上共四十人,第一名陶亦然,第二名冯永书,第三名陈平。。。。。。第三十三名崔元玮。。。。。。第四十名崔庆和。
崔庆和看着榜单末尾的名字,难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嘴巴张大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你没看错,考上了!我们俩兄弟都考上了!”崔元玮一把抱住了崔庆和,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
“我。。。。。。我没想到的,我真没想到。。。。。。元玮哥,你掐我的脸试试,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崔元玮从善如流,狠狠地往崔庆和的脸上掐了一下,崔庆和痛地跳了起来,眼睛却变得亮晶晶的,笑容很快浮现在脸上:“原来我没有做梦啊,这一切都是真的。。。。。。”
“傻兄弟。”崔元玮又拍了拍崔庆和头,哈哈一阵大笑。
同来的一帮乡人中,唯有崔元玮两人考上了,其余人失落的同时自然也没忘了向两人表示恭喜。
“元玮兄,庆和兄,恭喜恭喜!”
崔元玮还礼道:“诸位兄台客气。”
崔庆和则是腼腆地一笑,拱手道:“我能考中,实是侥幸!”
其余乡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崔庆和头顶烈日答题的情形,不由地纷纷暗叹起他的运气。
他们七八个人正在说话,身后不防响起一道傲慢的声音:“能说出纯属侥幸的话,呵呵,倒也有自知之明。”
众人转过身一看,说话之人身穿宝蓝色夹纱直裰,手摇折扇,端的一副翩翩公子的形象。
“咦,是南溪才子陈平。”
陈平走到众人跟前,一边摇着扇一边漫不经心地瞥了眼崔庆和道:“若不是提学大人有所考虑,我们宁安府这一届不过录取三十五名而已,所以你这第四十名。。。。。。真的是运气了。”
他不说,众人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便有一人好奇出声道:“请问陈兄,提学大人所虑为何?”
陈平拿扇一拍掌心道:“此次院试跟以往不同,十二个府集中在一起考试,考棚不足也属正常。我们宁安,顺安几府的学子被安排在最末几位进场,没有考棚遮挡烈日,不少本来很有希望考中的学子纷纷中暑。如此一来,本来无法考中的某些人自是捡了个大便宜。”
在场之人皆听出了陈平话里的不屑之意,崔庆和刚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从街道的另一边走来了一位身穿白色直裰,头戴毡巾,风姿卓然的少年郎。
“啊呀,快看,那是陶亦然,小三元陶亦然啊!”
“没想到宁安府的陶亦然生得如此出众,不会是女扮男装吧。”
“打住,打住。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男子。”
“真是没天理啊,你看人家,不但长得一副谪仙模样,出身又是名门望族,人比人,气死人呐!”
陶亦然似乎没有听到别人对他的议论,施施然走至崔庆和一干人面前,温和地笑道:“庆和兄,提学大人邀请我去参加簪花宴,不如你也来吧?”
啊?这什么情况?崔庆和居然同陶亦然这么熟?簪花宴啊,提学大人的簪花宴,没几个人可以参加的,好羡慕崔庆和啊!
崔元玮推了推尚在愣神的崔庆和,连忙替他应了下来:“陶案首盛情,敢不承领?”
陶亦然嘴角溢出笑,神色间似乎对这样的回答感到很满意,说道:“既如此,庆和兄,走吧。”
“哦哦。”崔庆和看了看陶亦然,傻傻地应了两声,随即紧紧跟上了他的步伐。
在崔庆和跟着陶亦然去参加簪花宴的时候,崔元玮回到客栈,快速提笔写了一封家书,封好信口,让人带到了驿站。
几日后,他的这封信抵达了上河村。
七叔公拆开信一看,当即笑得合不拢嘴了:“老大,老大,快,快去把庆和中秀才的消息告诉长河去!对了,过年使的鞭炮还有没有?没有的话,你让元冲去镇上买,要快!”
“知道了,爹。”村长也是乐得不行,拿起书信就跑出了家。
一路上,村人们看着平时稳重的村长像是变成了个傻子似的,纷纷上前拦下他道:“村长,你咋了?是不是出事了?”
“没,没。”村长眉飞色舞的道:“我是高兴的,高兴的。我跟你们说,我们上河村终于出秀才了,而且一出还是俩!”
“是吗?太好了!”听到的村人马上跟着乐呵起来。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农问道:“考上的人是谁啊?”
村长一挺胸脯,自豪地答道:“还能有谁?自然是我家元玮,还有长河家的庆和了。这不,我赶着去给长河报喜呢。”
“村长,我和你一起去。”
“村长,我也去,我也去。”
很快地,村长屁股后头就跟了一大帮人。
走到崔家,恰逢崔长河背着锄头走出来。他一看到家门口突然涌现出那么多的人,霎时惊住了。
“村。。。。。。村长,这是怎么了?你们。。。。。。”
没等村长回答呢,身后一个中年男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宣布了答案:“长河,我们是来给你报喜的,你家庆和考中秀才了!”
“什么?”只听“咚”地一声,崔长河肩上的锄头落了地。下一刻,他转身就往家里冲去,嘴里一边大喊道:“他娘,他娘,你快出来。我们三郎考上了,考上了!”
这声喊叫把尚在家里的所有人都给招了出来。
“你说什么?”徐书怡拿着绣到一半的荷包问道。
崔长河再度地大声喊道:“我说三郎考上秀才了!”
考上了?徐书怡顿时大喜过望,说道:“消息到了?”
“到了,到了。”村长手举着书信,笑呵呵地道:“元玮写来的书信,说两个人都考中了!给,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崔长河的目光投向了徐书怡,只因她是家里唯二的识字之人。
徐书怡接过信件,拿出来一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冲家里人点头道:“确实如此,三郎考上了!”
话音刚落,村民们的恭喜之声如潮水般地涌了过来。
“恭喜啊,长河家的,恭喜恭喜。”
“长河,你有福啊!”
“哎呀,别忘了恭喜村长。”
“是是是。村长,长河,你们都是有福之人。生的儿子好啊!”
“长河家的,我早看出你们庆和一定能考中。我这眼光多少好!”
徐书怡感觉自己笑得都快抽筋了,一个劲儿地回道:“哪里,哪里,我们三郎就是运气好了点。你们的孩子也都不错的。。。。。。”
真是繁忙而又开心的一天呐!
第74章冷水
东方才稍稍露出鱼肚白,崔庆和坐上了父亲的牛车,踏上了去往永和镇的道路。他回来已有两日,今日是去学堂里拜谢恩师曾夫子的,顺便邀请人来家中吃酒。
昨日村长家摆了流水宴请全村人,今日则轮到了他们家。
进镇以后,父子俩马上分了开来,奔向了不同的目的地。
崔长河找了地方停好车,随后便去了秦家。早在四月份,秦家派了人到崔家下了聘,约定来年二月成婚。家中既有喜事,自然不能忘了秦家这个亲家。
秦家的宅子位于开元胡同,共有两进,白墙灰瓦,看着比较新的样子。
因崔长河来得早,秦家父子都尚未出门,给他来开门的便是秦雨。
秦雨门一开,认出了门外的老丈人,忙热情招呼道:“叔叔,您这么早就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
把人领进屋子,秦雨告了声罪,忙又往后院去叫父母。
崔长河在堂屋里没等多久,便听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是亲家到了吗?”随着说话声,穿着一声灰色细葛布长衫的秦长天走了进来。
崔长河笑着从位子上起来道:“亲家,一大早就来叨扰你们,不好意思。”
秦长天热络地上前拉住崔长河的手道:“亲家说的什么话?快坐下,快坐下。你可是贵客,我们巴不得你天天来呢。”
说话间,袁氏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过来了。
“亲家,你吃了早饭没有?我打发雨儿去前街买葱卷煎饼和灌汤肉包了,你待会儿多用一点。”
崔长河笑道:“亲家弟妹,我路上已经吃过了。”
袁氏笑道:“吃过了也无妨。路上赶车辛苦,合该多吃一些。”
早饭不过是很小的事,崔长河不愿拂了袁氏的好意,便应下来道:“好,那我不客气了。”
放下茶杯,他继续笑着说道:“亲家,亲家弟妹,我今儿来是想请你们到我家吃酒去的,不知你们俩可有空?”
吃酒?秦长天随即想到了前几天秦昊跟他说的话,连忙问道:“莫不是为了庆和侄儿考中秀才的事?”
“是,咱们上河村此次出了两个秀才,不办酒席说不过去。”崔长河说这话时,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骄傲。
秦长天和袁氏不禁相视一笑。秦长天说道:“怎么没空?当然有空了。侄儿的大喜事,我们怎能不去?”
崔长河听得高兴,说道:“那你们早点来。”
从秦家出来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崔长河辞别送他出门的秦家父子,抬腿朝胡同外面走去。
邀请了秦家人,他还要去当铺邀请秦昊。
崔长河前脚一走,后脚秦雨便去了张家药铺请假。
屋里只剩下夫妻俩了,袁氏唇边露出一抹揶揄的笑道:“如何?我的眼光可比你强得多。”
秦长天苦笑道:“子娴,你这话都说了好几遍了。”
袁氏睨他一眼,说道:“我不是怕你被兄妹情给迷了眼睛吗?哼哼,当我不知道罗家的打算呢!”
秦长天讪讪地笑了声,捧起茶杯做喝茶状。
若在平时,袁氏少不得要揭穿丈夫的这套把戏,可现在她心情好,不想与丈夫多做计较。便说道:“去亲家家里,我得换身新衣裳去。对了,你也把身上的衣裳换了。”
然而,她的好心情很快就受到了打击,因为她的小姑秦长玉领着罗玲又上门来了。
平素待人接物相当老练的袁氏,见了这对母女,却是连装一装样子都不肯,“噌”拉下脸道:“我忽然身体不适,先回屋去了。”说完,看也不看两个女人,径自离开了。
秦长玉尚且好些,五六年了,多少次袁氏给她没脸,她渐渐地也已习惯了。只是她身边的罗玲,面色就不那么地好看了,毕竟她心里还抱着想让袁氏接受她的念头。
见妻子冷着脸走了,秦长天的脸上添了苦涩,对妹妹说道:“你们怎么来了?”
不是瞧不出大哥日渐冷淡的神色,但一想到家里的烂摊子,秦长玉不得不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地上门来。如果不靠大哥时不时地接济一下,家里的日子怕是会更加地难熬。不止如此,还有女儿的事情。。。。。。
思及此处,秦长玉抚了抚鬓角,装出高兴的样子道:“听大哥说的,我是你亲妹妹,来找你怎么了?”
罗玲走上前,小声叫了一句:“舅舅。”
秦长天指着左边的凳子道:“坐吧。”
堂屋里的气氛有点沉闷。秦长玉抿了抿嘴唇,轻声道:“大哥,升儿昨日回家来说你替他找的活计挺不错的,就是。。。。。。就是那老掌柜好像不大喜欢升儿,我来。。。。。。我来就是想问问你。。。。。。”
话没说完就被秦长天打断了:“上次找的活,元升说太辛苦,这次找的活,又说掌柜不好伺候,妹妹,元升究竟要想找什么样的活呢?”
“当然是。。。。。。”又轻松又赚钱的活啊!幸而秦长玉也知道接下去要说的话不妥当,话开了个头就及时止住了。
罗玲看了看母亲,抬起头对着秦长天道:“舅舅,我娘就这么顺嘴一说,没别的意思。您别放到心里去。。。。。。要不是这几年舅舅帮衬着。。。。。。家里早就不成样子了,所以。。。。。。真的要谢谢舅舅。”
一席话说得秦长天和缓了脸色,目露欣慰地道:“玲儿比你哥哥懂事。”
罗玲微微笑着道:“哥哥他比先前懂事了许多,这些日子每天早出晚归的,和嫂嫂的关系也变得好了。前两天,他还特意给娘买了娘爱吃的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