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勋贵世家-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抬起头来,道:“如今笙歌已去,梨花将老,才知道名利难挣,富贵不易,我就是一时伤情,不想了,不想了。”

沈葳目光悠远,神色坚毅,道:“不想了?为什么不去想呢,花根本艳,翠绕珠闻,膏粱锦绣,驷马高盖,本来就是你我原来的生活。”

赵氏不安,沈葳一笑,捂住赵氏要说的话,“放心,我有分寸,有底线。倒是有件大事,今天我去回父亲。父亲另说了个事,父亲不想住在州府里,想到下面去。”

赵氏想了想到:“淳安县吗,那处宅子,家里主子仆妇这么多人,住不开呀。”

沈葳摇头道:“不是我们一家子都下去,父亲想一个人单住,就带上几个仆从,母亲都不让跟住,姬妾也不要。”

“这怎么可以。”赵氏诧问,沈老爷丢下一大家子人,孤零零一个人住到县里,不是显得子孙不孝。

“所以,我想把县里的宅子重修一下,到了盛夏,再让父亲下去避暑。”沈葳忍了忍,小声道:“父亲,不想见我们。”

是这个理由,那也没办法。虽然时下推崇孝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但是沈老爷一直觉得自己丢了爵位,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肝气郁结不散。

赵氏只好道:“那你去请用州府的工匠吧。”

生产

白驹过隙,转眼便是两年。

思伽以前没有抓过毛笔,重学的还是繁体字,加上脑子里有一套简体字记忆,两者相混,经常写出错字。加上小孩子手腕软,手劲小,自己骨子深处又是惰性十足,还真是两年多才摆脱了文盲的标签,字比年长一岁的思侬是写得好的。思伽每次被长辈比较着夸都是汗颜呐,真是白多活了十五年。

两年来,思伽终于弄清楚了自己最好奇的事,这是个什么时空,活在什么朝代。

史上四千年,和前生是一样的,三皇五帝,春秋战国,秦汉隋唐都是有的,唐末天下大乱,自己也不太清楚,天下久分,分久必合,归于大周,开国皇帝周太祖柴荣,这个名字有印象,原来是英年早逝的,这辈子一生东征西讨还能活过七十岁,于是乎,就没有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什么事了,大周国祚传承三百余年。

周末北地契丹族崛起,自号大辽,率兵南侵,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人祸,农民起义军遍地开花。现在国号大梁,皇族姓赵,开国皇帝太祖自幼被卖给大户人家做佛前替身,乱世之中,揭竿而起。五年间,太祖队伍壮大,率先攻入大周国都汴京,当时大辽的军队也占了半个北方,兵临汴京城下。好还,太祖不是李自成,挡住了契丹族的攻势,全国才没有换型。太祖登基,改年号光启,休养生息三十年,后倾举国之力,数年间夺回被大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逝于北征回师途中。太宗即位,为了加强对北方,特别是燕云十六州的控制,迁都幽州,改幽州为燕京。太宗在位期间,大辽不断反扑,想夺回几个北方重镇,二十年间大小战役不断。太宗逝后,仁宗上位,不到三年,暴病身亡。大辽觉得大梁五六年间换三个皇帝,是不详之照,觉得是个可乘之机,就尊上帝号,再次南侵。当今天子也血气方刚,拍上二十几年的家底,拉上了几乎全部的京卫军精锐,和大辽豪赌了一把。最后,以阵亡二十多万精兵,差点被俘虏的代价,打服了大辽,大辽取消帝号,退居蒙古尔山山脉,对大梁称臣纳贡。

思伽趴在杉木包镶竹黄的书案上,想着东拼西凑终结出来的大梁历史,能落在歪曲了四百多年历史的时空还真是庆幸,不然,算算时间,果真生活在大元朝的统治之下了就悲惨了,那个朝代汉人的日子可不好过。

正在愣神中,采荷一脸喜色的过来:“四小姐,三奶奶动了。”

“真的吗?三婶婶生了吗,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思伽算个急性子。何氏怀胎已经过整整十个月了,二十天里几次都说要生了,都是虚惊一场。

采荷拦下道:“这次两个产婆都给下准话了,才刚刚动的,哪有那么快,奴婢是受大奶奶差遣来叮嘱四小姐,三小姐要过来,请四小姐照顾三小姐一些。”

大人生孩子,小孩子都要回避的,何氏的长女思侬一直和思伽玩得好,这个时候就往思伽的次间送了。

说话间,丰儿带着思侬及其丫鬟冬末过来。思侬脸色有点苍白,看见思伽迎出来,撑出一张笑脸来。

古代女孩子,十八岁就算剩女了,十五就开始嫁人,十岁上,女孩子就可以拉出去相亲了,所以孩子们自然懂事的早,思侬今年七岁,该知道的都知道。

姐妹两落座,春燕端出切好的湃在井里的西瓜,采荷拿出一个四寸见方的荷叶样子的水晶碗,洗出两串葡萄来。

思伽看着两人摆好了水果便道:“采荷,你去抓一盘松香味的瓜子出来,我要和三姐姐自己剥着吃,春燕去厨房看看今日的点心有没有三姐姐爱吃的,拿两三盘过来。”说着看向思侬,笑道,“多开心的事呐,三婶婶终于要生小宝宝了,我们又要多个弟弟妹妹,三婶婶的孩子刚好和囡囡凑在一起长大。”

龚氏在七天前生下了四房的长女,取了小名叫囡囡,大名还没有给。小孩子的夭折率高,特别是一周岁之前的小孩,所以孩子大多过了周岁才会取名字。沈家这一辈的名字早定好了,据说,沈老爷在爹爹头婚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房间三天,拿辞海翻,想出了男孙女孙的名字各十个,男孩惟字辈,女孩思字辈,都走单人旁。老爷爷的心思,他自己都有四子二女,三个儿子开枝散叶,生下十个孙子,十个孙女也不多。

瓜子要磕着才好吃,不过,嗑瓜子太不文雅,小姑娘们是被禁止的,只能拿手剥,思侬心思不在瓜子上,对点心也没有胃口,平常最爱吃的玫瑰菱粉香糕也只吃了一块。

“四妹妹,你说我娘能生弟弟吗?”思侬丢开瓜子,托着下巴小声的问。

这话真不好回,女人刚怀孕的时候凑趣说是男胎是讨吉利,现在人都在那边生产了,再一味说一定生个儿子,万一生个女儿,不是现打嘴吗,思伽只好道:“三婶婶生个妹妹大家就不疼她了吗,你看四叔得了女儿多欢喜,洗三的时候还抱着囡囡好久,晚饭还高兴得喝醉了。”

“可是娘盼的是个弟弟,爹也想要儿子。”思侬脸上挂了一脸和年纪不符的愁绪。

思伽最不会的就是宽慰人。三婶婶何氏,典型的小家碧玉,俏丽可人,性子温柔,说话还带着点江南女子的软糯,读书识礼,算是当代少数的知识女性了。思伽觉得三婶婶什么都好,就是跳不开时代的局限,太看重子嗣,还是男嗣,怀孕后就心思重,自己给自己压力,一心想生个儿子,这个月几次都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假性生产。

“那我们就保佑三婶婶生个弟弟,就算这次不是,我们不断的虔诚期盼,总会如愿的。”

之后不久,思伊思仟也寻过来陪思侬说话,四个女孩子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聊开了,时间有打了。

晚饭时,何氏动都五个时辰了,还没有生下孩子。厅里就四个女孩子并惟佑惟俊六个孩子一起闷声吃饭。媳妇生产,丁氏作为长辈和婆婆,是要在何氏屋里当定海神针的,赵氏也长时间在何氏屋里守着,必要的时候,还得进产房,龚氏还没有出月子。已经派人到淳安县给沈老爷送消息,沈老爷这两年除了正月和中秋,都不会回严州府,沈节将再次做父亲,心里忐忑,把兄弟二人拉在书房作陪,沈葳沈茁也陪着他喝酒吃菜磨时间。几天前,也是那么陪沈茁的。

入了夜,思侬就在思伽处就寝了。

沈家严州府这处宅子,是由四个大小有差异的长方形院子合成一个四方形的。四个院落大小有些许差异,依次分配给了沈老爷和三个儿子。

沈葳这一房的院子有五间上房,正中间做客厅,客厅后还有两个小偏厅,一间做书房,一间做餐厅,两旁依次过去是梢间和次间,前后还有几间供丫鬟婆子值班居住用的抱厦排房,梢间和次间是休闲间或睡房,沈葳赵氏睡在左梢间,思伊睡左次间,惟佑惟俊安排在右梢间,思伽住右次间。

思伽想,按照家里那么讲究的居住分配方式,惟佑成婚后是住不开的。沈家宅子是在严州府城中,带点城市规划的,也不能随便起房子占了街道,只能趁机会买左右别人的院子。不过惟佑才十岁,离成家还有七八年。

思侬在床上翻来覆去像煎饼一样,轻声道:“我娘怎么还没有生下弟弟,会不会……嗯……,我娘不会有事吧。”

思侬话里漏字,思伽也听得懂,家人进了手术室,不管动什么手术,门外面的亲人先担心的就是人身安全,思伽安慰道:“别瞎猜,好好睡一觉,三婶婶就生出来啦,四婶婶也是半夜生下囡囡的。”思侬觉得这话有道理,强迫自己入眠了。

思伽话是那么说,心里是没底的,不靠谱呐,以前听说女人生孩子头胎困难,产道开过了就顺溜,生顺了就和老母鸡下蛋似的。思伽没见识过,现在想想这话就不靠谱了,龚氏头胎生孩子,半夜里作的,思伽都不知道的,一觉醒来,就多了个妹妹。何氏严格算来是第三次生产了,十二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生下来。

第二天,没有收到何氏顺利生产的消息,也不是难产,胎儿有点大,何氏娇小,平时又不锻炼,力气接不上。下午的时候,沈老爷收不到消息,亲自赶来严州府。

第三天,家里人参都用了好几根,沈节守着媳妇,沈葳带着大管家来登去外面又请回来三个产婆和一个大夫。思侬一天来也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思伽劝着自己也红了眼睛,和思侬一起提出要去何氏的屋里守着,大人当然不准。这该死的古代,剖腹产也没有。

天再一次黑透了,春燕冬末正伺候着两位小姐睡觉,思侬思伽人都是呆呆的了。家里人情绪都到谷底了,一个孩子生那么久,不是难产也怕憋坏了。

思伽正脱鞋子,采荷轻快的提着八角流苏莲花灯过来,笑道:“恭喜三小姐,三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小姐们快赶过去看看,小少爷还没有抱出来过。”

小孩子出生后洗干净会抱出来给家里的长辈过目,之后按规矩就要满月才露面了。

姐妹俩手忙脚乱的一阵穿戴,就借着月色灯光往何氏的院子里跑。沈宅全府众人一改颓色,一派喜气洋洋。三叔一脸傻相,在厅里转圈圈,呵呵的道“八斤八两”。沈老爷坐在正中的黄梨花如意云头纹交椅上,两年来,思伽第一次在祖父的脸上看到舒展的笑意。赵氏笑盈盈的招呼孩子们过来,拉着思侬的手道:“你母亲给你生了个小弟弟,八斤八两重,难怪把你母亲累得什么似的,大夫看过了,大人孩子都平安,等一会儿就抱出来了。”一排孩子都是一脸欢腾。

再过了一阵,产房的门打开一扇,孩子备好的奶妈抱着襁褓出来,大家都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到了孩子,一圈脑袋,凑着奶妈的手把孩子看了一遍,快九斤的孩子,特别虎头虎脑,皮肤在灯照下还是红紫色的。抱孙不抱子,有祖父在,机会就不是给当父亲的了。奶妈把孩子交给了沈老爷,沈老爷孩子抱得多了,接的很顺手,笑道:“八斤八两的孩子还是就是压手!”看着三子不停的搓手,也让他过了一下手瘾,才让奶妈把孩子抱回去。

庙会

孩子被奶妈抱回去了,沈节还没有从软乎乎的抱感中清醒过来,沈老爷叮咛道:“你媳妇这次受大罪了,你要好好待她,我们你也不必送了,先去看看你媳妇。”

沈节恭敬的听了,又向丁氏,赵氏,沈葳,沈茁致谢。孩子生了快三天,丁氏除开睡觉的时间都在正厅坐镇了,赵氏也常常进去陪伴何氏,关键时刻的产婆还是兄弟们寻访来的。

一大群人出了何氏的院子,沈老爷留了沈葳,沈茁去书房叙话,孩子们眼睛都眯起来了,早点回屋睡觉。

第二天,思伽就溜去找思侬说话。

“三婶婶醒了没有,身体好吗?”女人做月子,直系亲属是可以探望的,思伽这样的旁系晚辈,就要满月的时候才能见到了。

思侬摇头,道:“我昨天和今天早上看了娘,娘都在睡,不过听守着的人说黎明的时候醒了一回,喝了大半碗米熬,才确定是生下弟弟了”说到弟弟,脸上就漾出笑意,“我弟弟可能吃了,都已经吃了四顿奶。今天脸上点子少了,我看着比昨天好看了许多,哎,小手软软的,摸着可舒服了,以后抱出来给你摸摸。还有哦,爹爹给弟弟取了个小名叫八斤,等回过祖父就可以叫开了。”

思伽笑道:“八斤这小名取的贴切。”比起时下流行的贱名好听多了。

“娘说三婶婶,四婶婶平安生产,是阖家幸事,想早点去静明寺把香油钱添上,祖母也是这个意思。”

“大家都去吗?”思侬问。

思伽咧着嘴角道:“祖母说三婶婶,四婶婶出了月子必是要去还愿的,那时候再同去,二姐就说不去了。大姐正学着管家呢,母亲出门,刚好可以练手。”

思侬兴奋的拍了一下手,凑近道:“那不就只有大伯母,你,我三人了吗。那能不能和大伯母说说我们凑在庙会的那天去。我们早点去,早点完事,回程的路上再赶庙会,能玩两个时辰呢。”

思伽挨近道:“我也是那么想的。晚上和娘好好说说,今天十二,就是三天后了。”

如两姐妹所愿,庙会这一天,二门口备下两辆青绸马车,赵氏思侬思伽一辆,几个丫鬟婆子一辆,沈茁带着两个小厮护送。

大梁不崇佛道,不灭佛道,只是对佛道管理极严格。太祖做佛前替身的时候应该接触了不少佛门里的腌臜事,一生不信佛道,登基后整顿了僧录司,道录司,尼录司。取消了前朝所有的度牒,戒牒,全国僧尼道都重新考核,不合格的强迫还俗,没有上岗证书还以僧尼道自居的,被告是要坐监的。整个社会,有秀才以上功名之人,僧尼道,奴婢是限制税收,免服劳役,免征兵役的。功名难考,严州府上下,秀才只一百多人;奴婢是悲惨的,一生一体都属于家主,被家主打死了都是白死。佛门不是想进就进的,度牒,不是好考的,不比考个秀才容易,所以那种看破红尘了,潇洒的绞了头当姑子,剃了当和尚在这个朝代是不会生的,看破红尘了可以直接去死,谁知道你要当僧尼是真的俗世无所恋,还是要逃避朝廷的税法徭役呀。

大梁现在僧尼极少,寺庙也少,严州府只有一座官府承认的寺庙,静明寺。所以,静明寺一向香火鼎盛,寺庙聚集的庙会也日闹非凡。

思伽一向爱睡懒觉,这天一早也是精神抖擞,一路上掀着竹帘,透过纱窗往车外头瞧,还和思侬商量买什么东西。六七岁的女孩子,赵氏还不恨拘束她们。听见了外头隐约的撞钟声,便知静明寺不远了。

思伽骨子里是不信佛的,就算经历了诡异的穿越,还是不信佛教一套的信仰。大千世界,宇宙洪荒,冥冥之中或有主宰,也还不是人类能探索到的。

赵氏捐了香油钱,和寺里的妙善议下几卷经文,才算把正事办完了。思伽观察赵氏几年了,赵氏也不是多信佛教的人,难得来次寺庙,也不拜佛求签,完事后就带着孩子们看了一回静明寺后院的前朝古迹。后院的墙壁上。留着许多名人骚客的壁画诗词,十分雅致。

赵氏担心孩子们无趣,看不懂,自己看懂的也会解释几句,等肚子饿了,才去用斋。思侬思伽虽想着庙会的盛况,沿途的吃食,知道静明寺的素菜是一绝,也愿意腾出点胃口。

回去的途中,赵氏并没有逛庙会的兴致,只让丫鬟婆子们带小姐出去玩,自己在马车上午睡。

下午人已经少了很多,市面上并不早上拥挤。两个女孩子,一路玩过来,吃了一碗馄饨,两个野菜猪肉馅盒子,包了几样吃食,淘了些小物件,看上了一个精致的小篮子,用来挂吊兰不错,正在和摊主问价格,一个突兀的声音□来“摊主,这个篮子我家小姐要了。”

思伽不快,哪家的小姐这么想当冤大头呀,庙会的东西都能砍砍价的,不问价格就买东西,卖家都会涨几文钱的,还有,没看见我们这伙人正在议价了吗,什么人呀这么没有礼貌。

只见为的女孩子年纪七八,穿着一身玫红色杭缎圆领袄子,下头露着草柳色挑线裙子,脖子挂着一个银项圈,胸前一枚吉祥如意的金锁,金光闪闪,头上还插了两根宝石攒花的簪子。出来逛地摊,还穿的那么四模四六的,就差顶了一块“宰我吧”的牌子。思侬思伽出门的时候,特意备了一套寻常的穿旧的衣裳,下马车时,也摘了身上贵重饰,在这里显摆什么。

摊主一看插上来的人穿戴更加富贵,一个小姐身后跟了四个仆从,排场更大,道了声见谅,就把篮子转卖给了下家。

女孩子看着丫鬟拿了篮子,给了思侬思伽一个得意的眼神,就呼啦啦的走了。

原来是有过节呀,思伽转头问思侬:“三姐姐你认识?”

思侬拉住思伽的袖子,凑到耳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