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枭在唐-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衙役们面面相觑,不敢回应,老实说,他们也不知道所要抓之人的身份,只听到出了人命便来捕凶犯。

“齐侍郎息怒,我们偏听偏信没搞清楚情况才闹出这样的误会,我们这就走,回去调查调查,研究研究。”捕头讪笑着。

“滚!”齐济善没有心情来理会他们。

赶走了秦节高与衙役,又安慰了叶姬一番,齐济善这才离开商府去找赵含章商量找寻李怀唐的事宜。

在安西都护府府邸内,围绕着这场蹊跷的洪水,三位大唐大佬在争吵不休,将本该最重要的救援工作搁置一边。洪水的起因人人心里都明白,可武信的嘴上却不肯承认。

“荒谬!突骑施人不也在营地里么,他们也是受害者,而且,我们有谁亲眼看见突骑施人去决堤了?没有证据,难道就这样贸然指责突骑施人,然后与他们开战么?别忘了,我们现在正与吐蕃开战,这个时候出难题给圣上,你们居心何在?”武信义正辞严,天下仿佛就他最有道理。

齐济善反唇相讥:“我是没看见他们决堤,可我看见了他们放烟火,我们一到他们的营地就放起一道浓烟,难道这又是巧合吗?如果不是李怀唐警惕提醒我们,并坚持要走,恐怕秘书监此刻要到河底里与鱼鳖为伍了!”

武信冷哼一声,道:“这有何奇怪,胡人向来是烧火烤肉为食,烟火没啥稀奇的。而且赵使君不是说了么,去冬的暴雪数十年不遇,今年又热得特别早,洪水是迟早的事,也是预料中事,河里的水多了堤坝承受不住而崩溃也很正常。”

赵含章的脸红白相间,按武信所言,其潜台词就是他的失职才导致这场灾难。他没想到武信这么狠毒,无声无息中就摆了他一道,以报复他暗中倾向李怀唐。

“河堤因何而决,我们都只是猜测,还需要证据来支持。当然,给圣上的折奏,我会如实禀告,不偏不倚不枉不纵。”赵含章表明了立场,表面上他是中立,实际上他倒向了齐济善。

“折奏我也自然会写,我们就走着瞧。”武信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看着武信消失的身影,齐济善想起了什么,“对!秦节高,平时这人总是跟在武信身边的,今天却反常得很,不但没有去谈判现场,还仿佛有预感一样,这边洪水刚起,他那边就带人去抓叶姬。又是巧合?不!肯定有问题!”

齐济善的低声自言自语让赵含章很奇怪,“问题?什么问题?”

当齐济善将他的疑惑说出来的时候,赵含章立刻就表示赞同:“肯定是他,我就奇怪突骑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的泄洪地点呢,那里的堤坝最容易挖掘,也最容易放出河水。此人的嫌疑最大,只要抓到此人,真相自然大白。嗯,我马上下令全城搜捕这个秦节高”

赵含章不再顾忌武家,如果任由武信发挥想象力,谁知道他会在皇帝面前给他下什么套子,恐怕最轻也会给他弄个懈怠玩忽职守罪,如果真如此,他好不容易才立下的功劳转眼就要打水瓢,毕竟死在这场洪灾里的人少说也有两千人,这样的大事总需要人来背黑锅,不是突骑施人便是他。

当晚,三道递给皇帝的折奏通过八百里加急同时发往长安,至于内容,分别代表着三人的态度和立场。

救灾工作只进行了半天就结束。官方的解释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不可能有人存活,并且表示信不信由你们,反正他们是相信的。至于三天后洪水稍微消退,数十名虚弱的宁远铁骑将军骑将士得以获救,官方代表表示那是奇迹,与他们之前所言并无任何冲突。

获救的是六猴子他们,这数十人是被潜伏于宁远城的铁牛他们所救,因为缺乏舟船,铁牛他们全城搜寻了大量的木板作为简陋的浮水工具,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终于发现了躲在一处“孤岛”上的六猴子他们,遗憾的是,上将军不在其中。铁牛给叶姬带去了希望,旋之又给她带去了失望。

接下来的十数天里,随着阿克河决堤处被封堵,人们找到了大量的人畜遗骸,许多将军骑的将士也在其中,尸体被水浸泡得无法辨认,只能通过他们身上的服饰和物品来确认身份,将军骑的将士都穿着棉甲和丝绸里衬很容易就可以与其他人区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怀唐不在其中,因为李怀唐身上的丝绸里衣绣着苏紫紫与柳上月她们的名字,叶姬看见后又亲手将她的名字绣上去。

叶姬与安洛儿不顾苦累与烈日,亲往城外等候奇迹。

“姐,你说上将军会水是吗?会不会他游到了很远的地方迷路了?”安洛儿的内心确实如此祈祷的,尽管她知道那是万中无一的奇迹,可也是她唯一的希望。

叶姬凄苦地笑道:“嗯,四郎的水性很好,能游好远,这里的水难不倒他,一定难不倒他。必定是他迷路了,一时回不来。我有感觉,他在想着我,还有他的孩子。”

叶姬一边说着,一边摸着还没有任何迹象的腹部。

就算还有一丝希望,叶姬与安洛儿都不肯放弃,天天都守候在城外,齐济善闻讯着急出城。

“叶姬啊,现在非比寻常,你肚子里的生命意义重大,李郎子知道你如此不爱惜身子必定会责怪于你。”齐济善一见到叶姬便着急地劝说,俗话说得好,树倒猕猴散,蛇无头不行,李怀唐不在,除了怀有身孕的叶姬,谁也没有威望凝聚宁远城的各方力量,想都不用想,突骑施人的冰锋很快就要光顾宁远城。叶姬要做的就是赶快回去,利用她肚子里的生命给宁远城一个希望,否则,一旦她也出了什么事,宁远城就彻底完蛋了。

叶姬固执道:“不,我要在此等四郎,他会回来的,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的。”

齐济善恨铁不成钢:“相信舅舅,快回去好好休养身子,过两天舅舅再安排你回宁远城。”

“不!”叶姬坚决地表示了她的态度,“等不到四郎,叶姬绝不回去,没有四郎,叶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派胡言!”齐济善怒道:“你还有小汾娘,还有你肚子里李郎子的骨肉,还有宁远城。要知道,宁远城是你夫郎的心血,难道你想看见你夫郎的心血被突骑施人毁于一旦么?如果李郎子回来,而你却又保不住你肚子的生命,保不住宁远城,你如何对得住李郎子?”

“我,我,”叶姬想哭,很想哭,尽管她每夜都在暗暗流泪,几乎将泪水都流干了。

齐济善打铁趁热,详细地给她分析了当前形势,将她带回现实,将她带到宁远城即将要面临的困境之前。

“放心吧,安西之大不是一两天可以搜寻完的。你先回宁远城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再说,一旦发现李郎子,我马上派人护送他回去。”

临末,见到叶姬被说服,齐济善好言安慰。

叶姬被说服了,劝说的不止是齐济善,还有从黄石匆匆赶来的吕尚卿,他已获悉叶姬怀有了宁远城的未来,万一李怀唐不幸,叶姬的肚子将承担起宁远城十数万人的希望。所以,不管如何,将叶姬接回宁远城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第338章 鹊巢鸠欲占

凤翔是扼守着长安的西大门,是长安通往河西的险要关口,西出河西走廊必须经过凤翔,而从安西到长安也要经过凤翔,故而位于长安与凤翔之间道路上的人马常常络绎不绝。

其时已到夏季,在凤翔同往长安的驿道上,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来骑不避不让也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只是一路大喝:“八百里加急!阻者死,逆者亡!”来往于古道的商旅无不悚然避让,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此时,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人们好奇地盯着快骑消失的方向议论纷纷,西面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值得动用八百里加急?不知这次又得跑死多少驿马,累倒多少驿卒。

长安兴庆宫内,数名内阁大臣夤夜受召前来。皇帝李隆基刚收到安西急件,据宦官所透露,安西发生洪灾了。数名重臣很疑惑,虽说安西发生洪灾很罕见,可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皇帝绝不会深夜将他们请到刚竣工不久的兴庆宫。

果然,三份安西八百里急件证实了大臣们内心的猜疑。

“你们都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理?”书房里,李隆基心平气和,从他的语气与表面的神情上揣摩不到任何端倪。

宇文融道:“圣上,臣以为齐侍郎与赵含章所言甚是,突骑施人难逃责任。虽然我们没有任何的证据,可是不能就这样算了,请陛下下旨将远嫁的碎叶公主仪驾召回,以作惩怠。”

宇文融口中所指的碎叶公主就是裴若兮,她十天前才被送出长安前往突骑施人的碎叶大牙与骨咄禄王子完婚。

有一半的重臣同意了宇文融的意见,愤愤地指责突骑施人的卑鄙行径。半年来,随着齐济善的不断来信,大唐朝廷高层对近两年发生在西域的事情有所了解,尤其是突然崛起的李怀唐渐渐在他们面前脱下了其神秘的面纱。李怀唐与突骑施人之间的详细矛盾也展现在大唐眼前,基于同情弱者以及考虑到大唐的利益,没有人不认为是突骑施人的恶劣行径,对突骑施人所为莫不义愤填膺。

李隆基不露声色,目光有意无意地看向新任的中书令萧嵩。

萧嵩领会道:“圣上,臣的意思是暂时不宜追究责任,召回公主之举实为不妥。前些日子赵含章所报,吐蕃人已经和突骑施人联姻,同时准备阴妻以小勃律君苏失利,一旦小勃律落入吐蕃人的手中,吐蕃与突骑施便可直接来往。如果我们此时将首鼠两端的突骑施人逼入吐蕃人的阵营,安西危在旦夕,与吐蕃的战事很有可能因此被逆转。”

“陛下,不妥…”持反对意见的大臣急于表达意见,却被李隆基摆手阻止。萧嵩因对吐蕃之战有大功,正蒙受恩宠,先是进位金紫光禄大夫,而后又进封为徐国公,不但官至中书令遥领河西节度,其子衡还被招了驸马,尚给新昌公主,一时风头甚劲,他的意见在皇帝心中颇有份量,尤其是涉及到军事,一般大臣的意见更是不能与他相左。

“哦?那依卿的意思是我们就当此事没发生过?”李隆基依然不显山露水,故意询问萧嵩。

萧嵩道:“综合各方的消息显示,突骑施人所惧者乃宁远城李怀唐,宁远城对于吐蕃与突骑施人来说极为重要,如同一根鱼刺梗在他们的喉咙中,其所在位置正好切断了他们之间的来往,就算吐蕃人拿下小勃律仍然徒劳无功。如今这个李怀唐恐怕已凶多吉少,没有了主心骨,宁远城恐怕将要落入突骑施人的手中,从此突骑施吐蕃不再有来往的障碍。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李隆基颔首道:“嗯,卿所言甚是,只是我们要如何化解之?”

萧嵩笑道:“圣上,如果宁远城在我们的手中,一切将迎刃而解。”

“嘶!”大臣们相当吃惊,萧嵩的意思是鹊巢鸠占。虽说这个主意阴损了点,影响也不好,可不得不说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表面上宁远城还是李怀唐的宁远城,实质上已经为大唐所有,只要往城里派遣数千唐军将内城控制住,突骑施人想要攻破宁远城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且,占领宁远城对大唐来说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意味着大唐的势力重新踏入西域,以宁远城为跳板,完全可以将西域控制在大唐的手中。

“难道我们要抢在突骑施人前攻取宁远城?”宇文融提出了异议。

萧嵩早有想法,不急不忙道:“急件上不是说了么,李怀唐的叶姬夫人有身孕正等候在拔焕城,李怀唐不在,他也还没子嗣,换言之,叶姬夫人已经是宁远城的主人。我们只要将她保护起来,不怕宁远城不就范,况且叶姬夫人的舅舅不正是齐济善么。”

“妙啊!”一众同僚不禁赞叹,对萧嵩举起大拇指。

“好!拯救宁远城我大唐义不容辞!”李隆基终于露出了笑容。众臣工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早有此想法。

圣上的态度已明了,无人再提出相左的意见,只见数名重臣齐声道:“陛下圣明,高瞻远瞩!”

新任丞相裴光庭建议道:“既然要占领宁远城,臣以为不但要派驻军,更要迁徙部份人口填充以减弱当地的胡人习气,有利于我大唐长期据之。”

“迁徙人口?”李隆基皱眉思考。人口的移动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首先就是当地的权贵是否同意,没有了人口谁为他们耕作,谁来供养他们优越奢侈的生活?还有,谁会背井离乡去那荒凉穷困的西域?搞不好又是一场民变。

仿佛是知道了李隆基的心思,裴光庭继续献策:“前些日子赵含章与李怀唐联合从吐蕃人手中解救了上万的人口,至今还滞留在安西。何不将她们全部迁往宁远城,一举两得。”

所谓的一举两得裴光庭没全说,不过众人都明白,另外一得是解决了这些人口所带来的累赘。吐蕃人将她们掳掠走,她们家中空置的田地都被豪强趁机当作无主之地占领,如果让她们回去河西地区,不但无以生活,还会给当地带来许多麻烦,故而河西的官长都不愿意接受这些人,使得她们滞留在安西,为此,赵含章叫苦不迭,他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安置她们。裴光庭的建议刚提出,众人莫不点头称善。

方向已定,接下来就是安排人选问题。

“卿等以为首任宁远城都督谁最合适?”皇帝果然是皇帝,霸气十足,宁远城在他的眼中早变成了他的盘中餐。

还是萧嵩道:“臣举荐瓜州都督府都督张守珪前往。”

“好!张守珪文武全才,军事才能卓绝,这两年他在河西地区屡次大败吐蕃人,治下有方,功勋显著,有他镇守宁远城朕放心。守宁远城的将士与物资就交由萧卿拟定送门下省,越快越好。”李隆基果断地同意了萧嵩的举荐,“另下旨免安西都护赵含章职务,责其回京听候处置。”

处置赵含章是给安西人民一个交待,也是做给突骑施人看,大唐无意追究他们的责任。

庆兴宫内,关乎宁远城的命运已被作出,随着八百里快骑,飞往安西拔焕城,还有瓜州……

与大唐的驿站不同,突骑施人没有这样的管理方式,他们传递消息都是依靠一骑数马,可怜的骑士与战马从头跑到尾,遇上特别着急的事,跑死战马也是常有的事情。

苏禄汗得到李怀唐“遇难”的消息要比李隆基早上数天的时间,听到肯塔的回报,苏禄汗几乎是从胡床上跳起,虚弱的身体瞬间充满活力,仿如重症患者的回光返照。

如果此时让苏禄汗选择一个仇人,那他必定是选大食人,如果不是他们悍然入侵史国让他被迫调走主力,他绝对不会错过眼前这个拿下宁远城的千载难逢机会。他深信,只要他兵临城下,只要宁远城的军民获悉他们的首领李怀唐死于非命,坚固的宁远城必定不攻自破。根据各方搜集到的消息显示,宁远城远比他的碎叶大牙高大宏伟,人口众多,商业繁华,是个理想的栖息之地,苏禄汗甚至有了迁移牙帐的想法,他认为,只有宁远城才配得起他的身份,才是霸主应该拥有的城镇。

可惜的是,苏禄汗现在没有多少兵力,除了召回都摩支与阙伊难如,他别无选择。于是数十骑快马昼夜不息地奔向史国,督促都摩支尽快结束与大食人的战事。

从激动中渐渐冷静下来,苏禄汗的心中多了一丝疑虑,他开始不太确信李怀唐就这么容易就被干掉,他需要确凿的证据,比如李怀唐的人头,或者其遗物。还有一点,在这个事件中,大唐的态度如何?万一大唐向他兴师问罪就有点麻烦了。他倒不是害怕大唐,只是担忧因此受到牵制而失去夺取宁远城的机会。

“大汗不用担心,我们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便可。”墨托尽量在苏禄汗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如何个试探法?”

墨托笑道:“我们以迎亲的名义,派出一队骑兵去安西恭迎碎叶公主,同时责问大唐为何不能保全我突骑施人谈判使者,并要求他们就此事赔偿与我们。”

“哦?”苏禄汗在凝思。

墨托继续道:“如果大唐同意将碎叶公主嫁到我们突骑施,那便可以知道他们对我们没什么意见,反之就是对我们不满。”

“而且,我们还可以顺便打听马匪葬身于何处的消息。”

苏禄汗想明白了,击掌叫道:“好,贼喊捉贼!此计可行,你速速去安排。哈哈,伟大的宁远城,漂亮的大唐公主,我都要了,双喜临门!”

第339章 逃出拔焕城

拔焕城商府府邸外,这几天突然多了一群士兵,将商府严严实实地守个水泄不通,任何人都不被允许出入。 热书阁 叶姬数次想回宁远城都被他们无情地拦住了脚步。

商府的风光此一时彼一时,洪水之前,整个拔焕城谁人不知商家的玲珑双姝将要嫁给风头甚劲的李怀唐,商家将要与宁远城攀附上关系,从此钱途无量。不料风云突变,商家的运气随着李怀唐的失踪似乎到了尽头,李怀唐不在,大唐对宁远城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大转弯,明里说是要保护宁远城的叶姬夫人,实际上,谁都看出来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