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枭在唐-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够的军需,还可以送走伤员、俘虏和缴获的财物。

第601章 唯我白大将军

李怀唐到达檀州第三天便誓师出征,形势不容乐观,张守硅派快骑送来急报,小股渤海军联合契丹余部不停侵扰营州,营州告急!

出征大军一共三万五千人,轻骑加武骑,高度骡马化。 热书阁

轻骑由一万余宁远铁骑与乌知义率领的五千名万骑将士组成,武骑以两千名强弩手、一千陌刀手和万余新募军组成,主要负责运送并保护粮草箭矢等军需物资。

按计划,大军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迅速直插辽西故郡(今锦州),从侧翼策应营州。

辽西走廊北起辽西故郡城,南至榆关(山海关),一侧高山,一侧辽东湾,地形险恶,一旦前进之路受阻,三万余人只能在狭窄的辽西走廊上摆开一字长蛇阵,随时会受到来自两面的截击而溃不成军。

所以,辽西故郡城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欲进入辽东腹地,必先攻克此城。

白孝德又一次被李怀唐点将,挑起急袭,为大军打通东征之路的重任。

论才华,白孝德要逊色于王忠嗣,但是,皇帝老儿不肯放王忠嗣前来,这多少让李怀唐感觉遗憾,看来,李隆基也相中了这匹千里马。

不过,白孝德亦非泛泛之辈,有勇有谋,年少气盛又不乏作战经验。李怀唐在洛阳运筹帷幄之时,他已未雨绸缪为攻取辽西故郡城做谋划了,以极富前瞻性的眼光派出的精锐斥候搜集到相关大量信息,具体上甚至包括守将的性格和习惯。

先知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之人。白孝德准备得足够充分了,就赌运气女神是否站在他这边。

辽西故郡城的重要性只要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白痴都能看得出,何况才能出众,野心勃勃的大武艺?

被他指定镇守该城的是以小心谨慎而闻名的儒将张文崇,渤海国水军大将张文休的兄长。张家一门三杰,其中最为年少的将军张文白运气糟糕,在追杀叛徒大门艺的过程中,不幸遇上李怀唐,成了阶下囚早早退出战争的舞台。

文崇博学多才,进取不足,守城有余。这是大门艺对他的中肯评价。

说起小心谨慎,张文崇确实无可挑剔,他镇守的城池天下别无分店,只有半个门。

是的,只有半个,在他上任之前,辽西故郡城有三个门,他到任后,下令彻底堵死两个,剩下的一个门也封住一半,而且,这扇城门还是北向,对着老巢腹地。

曾经,大武艺率军前去观瞻雄伟的山海关,路过辽西故郡城,入城已郁闷,只开一半的城门让他很不爽,等想出南门时,整个人当场瞠目结舌:门呢?

老张的回答理直气壮:对不起,大王的问题不在本将的职责范围内。本将只管守城,不管出城。

那,本大王要南下,怎么办?难道要出西门绕城小半圈吗?

回答让大武艺前所未有的蛋疼:请原谅,西门并不真实地存在。如果大王要达成目的,可以,原路返回,绕城半周即可。

对于这样的恪尽职守的将领能职责么?答案是无奈的否定。

难怪老张不担心胸膛会被拍坏,每年述职时总信誓旦旦,城防绝无问题。

能有问题么?突破城头防守的唐军恐怕会吐血!城门,有,但徒有外形,门后面的通道全被泥石彻底堵死了。

如果换作其他人,遇上老张必然要大吃苦头。可是,白孝德不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的查探侦查得到了回报,关于目标城池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当然,这得感谢乌鸦等斥候的胆大心细。

奇袭关键在于隐秘突然,注定人手只能少量且精干。白孝德带来的人不多,仅仅五百人,相对于城内的三千守军,劣势明显。

白孝德没打算硬拼。根据乌鸦提供的情报,他自有计划。

辽西故郡城北的一大片树林里,白孝德等人潜伏了整夜,他们轻装出发,避开渤海军的斥候,花费好几天功夫翻越崎岖起伏的山区,绕到故郡城之北。

以张文崇的性格,自己的后方肯定少不了斥候。命令很好,可是官长的意志更多时候取决于执行之人的贯彻力度。数十年来,莫说后方,即使是南面的辽西走廊也鲜见唐军身影,久而久之,斥候每天的任务逐渐流于形式,检查成了沿大道走一圈的游行。

渤海国斥候的疏忽大意给白孝德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广阔的原野上,牛羊遍地,牧民悠闲,谁也没想到,在他们眼皮底下有数百名致命的杀手。

作为军事重镇,故郡城城内的居民全是随军户,闲时,他们为守军放牧,战时,他们临时为兵。

牧民们的作息规律很严谨,天亮驱赶牛马羊出城北十数里河畔草场,傍晚赶回,或许是因为地处己方地盘,又或许是兵力不足,守军没有派兵随行保护。

日薄西山,眼看又一天要逝去,牧民们赶着成群饱食喝足的牲畜朝北门赶。

每天这个时候,谨慎的张文崇都会率军在城头上等候,风雨不改。

今天的张文崇心神不宁,兵力的减少让他感觉前所未有的虚弱。据幽州的探子汇报,大唐有意讨伐渤海,然而,大王此时却选择两线作战,主力去打新罗,另分一部联合契丹残部准备拿下营州先给大唐一个下马威,他所辖之城有任务,须分出五百人运粮。

五百名士兵的离去,带走的是五百份安全感,孰料,这只是开始,昨天,一名衣衫褴褛的骑士出现在城下,带来了噩耗,大王新娶的新罗美人在出游期间,莫名其妙偷偷跑到都里镇观海瞭望什么富饶的大唐,很悲剧地遇海寇被掳了去。

他恨死了报信的内侍,却又很无奈,谁让这名内侍持有大王的令牌?而他的驻地距离事发地点又很近,营救王妃责无旁贷。

令牌所承载的愿意是让各城的守将给予出游的美人保护。本来在大后方,所谓的保护最多不过派人装装门面而已,谁知弄巧成拙,出兵抢救的霉运降临到了张文崇头上。

来骑的令牌并非绝对,张文崇找了许多藉口推搪。可是,俗话说得对,一种米养百样人,副将朗桂献媚悦上的性格就与他格格不入,他不愿意去,并不代表朗桂甘心放弃这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结果,朗桂去了,带走了八百骑。

也就是说,张文崇的手上只剩下千七士兵,其中,还要分两百斥候游弋于河西走廊,真正守城的只有千五人。

张文崇似乎被霉运缠身了,在他不停诅咒带来令牌的内侍之时,一名牧民快马奔到城门下。

“什么?被一群野狗袭击?”

喝凉水塞牙的传说意外地撞了一下老张的腰。与霉神交恶之时,什么离奇怪象都有可能发生,居然不知从哪钻出一群凶狠的野狗,疯狂攻击牧民的牛羊群,牛羊惊骇,四散而逃。

夜幕很快降临,野外各种猛兽叫声依稀可闻。

牛羊是城里守军的粮食,如有闪失,即将到来的寒冬日子里,他们唯有喝西北风填肚了。

“该死!统统该杀!”张文崇终于爆发,心头里积郁回荡已久的怒火以火山喷发之势,宣泄在牧民身上。

一顿马鞭之后,赶紧下令亲兵跟随他出城驱狗并收拢牛羊群。

守城将士面面相觑,这样的粗重活实在难为以儒将自居的张文崇了,不过没有办法,时间不允许再集合其他部队。

随张文崇出城的足足有五百骑,卷起漫天的尘土。

时间在流逝,天色渐昏暗,远处,守将消失的方向,终于传来隆隆马蹄声。

回来了!

守门将士慌忙将半边城门拉开迎接。

马蹄声渐近,不慌不忙。

“口令!”

一楞头青习惯性张嘴。

“啪!”

守门将官的五指山印在不懂事的部下脸上。

找抽啊你?没注意到张将军的心情很糟糕吗?活该当一辈子的小卒……咦?兄弟,你好面生啊,张将军呢?

回答门将的是一把弯刀,闪电般从他眼前划过,及时切断他的惊恐呼叫。

愣头青呆眼了,不就问个口令么?张将军何以恼羞成怒至斯?不对!

愣头青的惨叫同样被堵在喉咙里。

骑兵蜂拥入城,无可阻挡。当先一骑勇猛无敌,手中马槊如臂使指出神入化,遇者要么被他挑飞,要么被扫飞,竟无一合之敌。

鱼贯入城的骑兵们分工明确,百骑乘势入城冲杀,将城内搅个稀巴烂,迟滞敌人集结反扑的时机;两百人下马登上城头;两百人用尸体杂物堵塞城门。

城头上的守军不多,很快被扫荡干净。眨眼之间,故郡城唯一的城门易手。

紧接着,数道焰火在城头天空上绽放,光耀眼亮,十数里外可见。

“好!谁能横刀立马,唯我白大将军!”

李怀唐松吐一口气,为保险起见,他亲率五百骑尾随,停留在距离辽西城之西十数里外的山坳里。万一奇袭失败,还可以将启动第二套备用方案,如果得手,他马上支援。

“出发,去助白将军一臂之力!”

同样是看焰火,张文崇的心情截然相反。他治军严谨,麾下将士绝不会冒杀头危险搞这玩意娱乐。

如果焰火不是守军所放,哪还会是谁?

张文崇连想的勇气都没有,收集一半的牛羊也不要了,集合部下匆匆往回赶。

第602章 斩将夺城

辽西故郡城内,守军很不幸,城门告破一刻恰逢晚食时间,汇集而来的士兵手里多数只有饭碗,注意力全在食物之上,懵懵懂懂地被突如其来的百骑横扫。 热书阁

来敌凶猛,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处卷起腥风血雨。守军死伤惨重,胆气尽丧,最致命的是群蛇无首,不知该如何应对。

有人说,主将已弃城而逃,也有人说,主将战死,唐军大队人马已入城。直到城外传来进攻的号角声,乱糟糟的守军才发动首次反扑。

恼羞成怒让张文崇忘记了一点,他并不善于进攻。有什么主将就有什么部下,何况城内的部下听不到他的具体命令,连续两次备受教科书推崇的内外夹攻都虎头蛇尾。

在防守中,宁远铁骑的精良装备和训练有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辽西故郡城始终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上。

两次攻击的结果直接导致张文崇的五百亲兵损失过半。根据唐军的战斗力计算,他得出判断,占据城头的唐军至少有千人!否则何以解释那密集而准确的箭雨?

该继续进攻还是维持现状等待援军?

城门有失,事关重大,张文崇不敢隐瞒,向三个方向都派出了快骑报信请求援军,第一个通报的是他弟弟,渤海水军总督张文休,不止因为距离近,重要的是亲兄弟好说话;第二个通知营口方向的金壤平将军,最后才是遥远的渤海都督府。

还是等待援军吧。选择符合张文崇的保守性格。

刚作出决定,震颤人心的马蹄声从西方传来,将张文崇送进惊疑境界。

援军?应该没那么快。

唐军?可能吗?城头上已经有一千了,还不知道他们怎么瞒天过海潜过来的。

时间到,答案揭晓,超越正常选项。

来骑的装备显然与唐军不同,战刀长而稍弯曲,却锋利异常,身上非皮甲,而是他见所未见的说不出的奇怪战甲,称它为战甲,那是因为其坚固程度不输明光铠,砍在其上的弯刀都无法带给对手伤害。

对手之犀利远超预料,张文崇大吃一惊,想逃已然来不及。

“快扔掉火把!”

张文崇醒悟,企图消灭光线,借夜色逃生。

命令很正确,却太迟,甚至给他招致杀身之祸。神秘的敌骑当中,一骁勇快骑似乎注意到来了他是施号发令的角色,果断杀奔过来。

勇敢的亲兵上前阻挡,两骑相错而过,没有意外,无畏死亡的亲兵中刀落马。

连续的损兵折将,张文崇身边的护卫死伤殆尽,他是儒将,喜欢唇枪舌剑,不屑舞刀弄枪,面对砍来的冰冷战刀,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

快骑呼啸而过,手中战刀滴血淋漓,嘴上痛快狂呼:“敌酋授首!”

跟随其后的数骑相当紧张,显然担心他的安全。

“上将军歇歇吧,剩下的残羹冷炙留点给将士们吧!”

趁着快骑勒马转身的空档,数骑拦住了他的回头路。

“哈哈,李忠心你小子越来越不老实了,是不是夫人又叮嘱你啥了?”快骑笑道。

“嘿嘿,上将军知道就好,属下不好办啊。”

“别废话,限时一刻钟结束战斗。”

“是,保证完成任务!”

砍杀张文崇之人正是李怀唐,他率五百骑到达的时机刚刚好,那时张文崇麾下死伤惨重,士气低落,连跑路都还没开始准备。五百名宁远铁骑如猛虎下山,几个来回横扫,战场再无抵抗者。

城外战场尘埃落下,城内正如火如荼。

李怀唐的歼灭战引致城内守军的误会,以为主将又开始第三次尝试了,纷纷鼓起勇气扑向北门。他们终于意识到,北门是他们唯一的逃生口,如果不能抢回来,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兔子急了也咬人!何况他们不是兔子,而是兵甲齐全的战士。他们已从慌乱中恢复,各种利器,包括弓箭坚盾铠甲都从库房搬了出来,随着他们投入战斗。

城头上,城门下,白热化的肉搏战一触即发。白孝德等人此来轻装上阵,所懈怠的羽箭不多,之前两战已告罄。

无奈城门被堵,门外还倒伏着大量的渤海军尸体。李怀唐站在城下干着急。

“叠人墙,上城!”

活人不能给尿憋死。

“上将军,紫紫夫人有令,你不能冲锋陷阵!”李忠心苦苦拉着杀兴正浓的李怀唐,情急之下报出了杀手锏。

李怀唐怒道:“废什么话,站好喽!”

故郡城高大,那是指南面,对着大唐方向的城墙,向北的城墙相对矮小,三人垒起即可轻松登上。

李怀唐第一个跳上城头,飞身将一面步步向宁远铁骑将士紧逼的牛皮盾踹倒。由三面牛皮盾组成的坚阵露出了破绽,李怀唐落地,挥刀连续狠砍,两名盾兵的脑袋被削开,红白之物飞溅满地。

不得不承认,张文崇对故郡城的防御作了不少攻陷,守军的装备异常精良,铠甲盾排,一个不缺,其中还有不少铁盾,给白孝德等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李怀唐悍勇出现,极大鼓舞了宁远铁骑将士们的士气,同时也激发了守军的报复心理。

两面沉重的铁盾掩护着两名长矛手向他推来。

“哐当!”

汉刀对决铁盾,火星四溅,锋利的刀刃切入盾面三分,却无法深入,被牢牢卡死。

盾手一拉一扯,李怀唐手中的汉刀断成两截。

“该死!”

李怀唐被迫后退,两柄长矛的威胁相当大。

“上将军后退,让我来!”韩二郎及时出现,手举狼牙棒,一边说,一边怒砸向铁盾,先刺来的一把长矛被折断,而后铁盾巨响,盾手吃力不起,连连后退,“哗啦”撞到一片。

还真是一物降一物!

李怀唐没有犹豫,赤手空拳跳入敌阵,将剩余的一名盾手揪住,发力一甩,“砰!”巨响过后,又倒下一片。

还是这管用!

李怀唐醒悟,立刻抓起地上的尸首,又是一甩,“砰!”有一排盾阵轰然倒地。

力量才是王道!

李怀唐豪气干云,踏步向前,扛起被遗弃的铁盾,还是那一招――砸!

在李怀唐与韩二郎的蛮横无理打击下,守军自恃的盾阵被迫后退。

怪兽,有神力怪兽!

渤海国士兵惊恐无状。

当李忠心将张文崇的首级用长矛挑起示威时,渤海军士气瞬间跌入谷底。

“杀!”

李怀唐不失果断,带头冲入慌乱后撤的敌阵,欲将剩勇付诸穷寇。

上将军之令如山,将士们尊为天命,毫不犹豫相随追逐血腥。渤海军的溃败因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603章 反扑

营州,守将安禄山长松一口气后瘫软坐在城头。 热书阁

城下,一片狼藉,尸体横七竖八,刀兵满地,箭矢或插在尸首上,或插在地上,浓重的血腥味随风飘荡。

“***,他们怎么打着打着就退了?”

渤海军与契丹人残部虽然死伤不少,却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主动撤走必然事出有因。安禄山疑惑纳闷,生怕对手杀个回马枪。

“还用说吗?安将军英雄盖世,击破敌酋!”

“恭喜将军又立大功,为我大唐保住营州城!”

心腹史崒干、田承嗣一唱一和,高帽乱飞,只可惜欠缺点文化水平,没用上文成武德千秋万代这类的颂词。

高帽飞来,安禄山得意接住,欣然笑纳,虽然这些天来战况激烈险象横生,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的胜利更彰显功劳的含金量。

不管渤海国与契丹联军为何退兵,事实不可改变,他守住了营州城,让侵犯大唐国境的敌人死伤惨重,城外的人头够他请功了。

安禄山的升官发财梦再一次飞到洛阳城……

如果让李怀唐知道他的行动无意中解救了安禄山,他肯定会哭笑不得,事实证明了,他竟然是他所恨之人的福星,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只要遭遇上安禄山,总能给他带去好运,一次又一次将他催肥。

同样,换作安禄山,他也一定会惊讶。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眼下,李怀唐不得不面临渤海国大军的反扑威胁。

来自辽东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