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门风流-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越斜睨了张攸一眼,心想这勾当还是二伯父你解释来得妥当,于是便退后一步当了哑巴。而张攸倒也不扭捏,关切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爱妾,随即笑道:“她是芒市土司的独生女,曾经救过我两回,以后都是一家人,你们叫一声方姨娘就是。之前她不慎落水身子虚弱,幸亏是你们三弟救下了她。这些话要说起来就长了,先回家再说。”

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本是常有的事,张超张起听了这话也不过是微微诧异,没往深处想。而张越听说张攸的这位爱妾乃是芒市土司的女儿,不禁挑了挑眉。交趾临近云贵,云贵多是用情坚贞的摆夷女子,张攸既然说人家是曾经救过他性命的,这如胶似漆只怕不假。

北京城仍在大兴土木,但高大的城墙已经初显巍峨气象,进城的大道皆用黄土垫平,两旁植以杨树柳树,在这盛夏之际自然显得郁郁葱葱。众人在日头底下打马飞奔了一个多时辰,那尘土和着汗水油腻腻得发粘,让人觉得异常难受。

张越是回来述职,因此进城之后径直先赶去吏部,投过文书之后方才回了家里,拐进门口那条巷子时却看到张攸没有进门,而是站在正门的门楼下头发愣。

由于通州到北京颇有一段路途,张攸把几个亲兵和马车行李并爱妾都丢在了后面。他之前来北京已经是六七年前的事了,刚刚还吩咐两个儿子带路在城里头转了一圈。这会儿到了家门口时,他不禁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黑漆牌匾出神。

虽只是简简单单的张府两个字,但如今大哥贬谪交趾,三弟还只是江宁知县。这三间五架绿油锡环大门,竟是因为他的步步升迁方才得以装饰一新。他在南边辛辛苦苦拼杀多年,这便是最好的回报了!

此时那大门紧闭,倒是西角门处的一个中年门子听到有动静,遂探出身子张望。眼尖的他一眼便瞧见了张越,不禁揉了揉眼睛,旋即便冲着里头嚷嚷了起来。张越见状干脆一夹马腹纵马奔了过去,见门上众人都簇拥上来要牵马,他方才指了指大门那边的方向。

“赶紧去里头报信,二伯父回来了!”

二伯父?其他门子还在发愣的时候,一个年轻伶俐的却是拔腿就往里头跑,口中还高声嚷嚷道:“二老爷回来了,二老爷回来了!”

经这么一提醒,其余人方才恍然大悟,有的急急忙忙奔到张攸面前牵马,有的也忙不迭进去报信,更多人则是拥出了门,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哼不哈官却越当越大的二老爷。那可是二品武官,转眼就要进都督府的,如今他们这一家上下竟是就数张攸官品最高!

经这么一闹,等到张攸进了垂花门的时候,内院的上下人等只要是得闲的都迎了出来。东方氏盼星星盼月亮,盼得丈夫官运亨通,如今总算把人盼了回来,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喜悦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骆姨娘也带着女儿前来相迎,却不敢越在太太前头,等两边说完了话方才上来行礼。冯氏看到二房一家团聚,登时想起了自己的丈夫,攥着儿子张赳的手得一阵阵打颤,却只能强颜欢笑。相形之下,张越这一头自然少了几分关注。

“老爷这次回来得正好,老太太前几天感染风寒病了,今日刚刚略有些精神。”人逢喜事精神爽,张攸这一回来,东方氏纵使先头有那么一些不顺心地事情,这会儿也都丢在了脑后。见张攸面色微沉,她忙解释道,“大夫瞧过了,说是不打紧,安心静养就好。如今老爷和越哥儿都回来了,老太太一高兴,这病指不定就都好了!”

张攸这才扭头看了一眼张越,见他脸上又是尘土又是汗,料想自己也是同样光景,沉吟片刻就吩咐道:“既然老太太病了,也不急在一时,咱们各自回房换一身衣服再去拜见,免得身上带了什么不好的气息冲撞了老太太。其他人散了吧,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当下众人便各自归屋去整理行头。因三房张倬张越父子俩一南一北的做官,西院之中只有几个尚未留头的小丫头和两房管事媳妇,几间屋子都是先前刚刚收拾出来。张越匆匆忙忙打马回来,琥珀和连生连虎以及一应箱笼行李都在后头的马车上,因此几个小丫头翻箱倒柜好一会儿才找到替换衣服,打水洗脸等等又是忙活了好一阵。

等到换了一身衣服,张越便指了小丫头水晶跟着自己前往北院上房。由于他离家也快一年了,因此少不得询问了一番家里如今的情形。那水晶虽然不过十三岁,却是个伶俐性子,一路走一路低声解说了起来。

“老太太如今一个月好些天都吃斋念佛,并不管家里头的事。大太太身子不好,多半时间也就是教导四少爷,内外的事情都撂开了手,所以家中大小事务和银钱往来全都是二太太经手。之前二太太有意把玲珑姐姐给大少爷作屋里人,谁知道大奶奶的大丫头茴香有了身孕,老太太便把玲珑许配给了高管家的儿子。为着这事情,二太太暗地里说过大奶奶不贤惠,还说茴香不懂规矩勾引了大少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张越这一路听下来脑袋颇有些发胀,忍不住想起二伯父张攸的那个爱妾来。那位方姨娘既是土司的女儿,看模样那又不过是二十出头的花样少妇,自然比二伯母东方氏和骆姨娘这种年纪的黄脸婆更年轻漂亮,若是换成别人也就罢了,二伯母东方氏那性子连脾气好的媳妇都容不下,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分宠的爱妾?

顺着夹道来到北院的时候,他便看到院子里已经有好些人,都是跟着各房主子的丫头媳妇。他吩咐水晶留在外头,便上前径直进了屋子。这正屋里头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小丫头侍立在左边的一道门处,见着他忙打起了那斑竹帘子。他略一低头走进去,这才看到里头已经是满满当当站了好些人。

靠墙的那张紫檀木大床上,顾氏正倚着金线蟒引枕坐着,床沿边上坐着张攸。瞧见张越进来,她便眯着眼睛打量了片刻,直到他来到床前下拜磕头,她方才微微颔首道:“出去才几个月,想不到就瘦了好些,看来是用了不少心思。起来吧,坐上来让我瞧瞧!”

用了不少心思?张越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了一声,心想祖母这安慰还真是特别。坐下之后,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不料顾氏忽然抓住了他的手,紧跟着又把他的手和另一只手合在了一起。他诧异的一抬头,却见张攸也正好把目光投了过来。

“越哥儿,你既然回来了,有些事情就多多请教你二伯父。满朝功臣之后不计其数,但能够如他这般勤勤恳恳走到现在这一步的却没几个。虽说你们一文一武,但道理是相通的,明白么?”

第七卷 悲喜事 第009章 兴衰荣辱

英国公张辅正在宣府练兵,成国公朱勇掌中军都督府事,留守南京。这两位永乐朝最受信赖的公爵重臣,如今全都不在北京。皇太子朱高炽尚在南京监国,身体时好时坏,结果皇太孙朱瞻基一个月前不得不从北京赶往南京侍疾。老成持重的杨士奇这当口也还担着留守南京辅佐太子的重任。于是乎,北京城里张越能够指望的人,简直是屈指可数。

他不是锦衣卫押回来的,这一趟回来述职也没说是立功受赏还是下狱问罪,因此他递了公文上去,此后竟是一连三天动静全无。即便他心急火燎,恨不得四处拜门头打听消息,但他深知这当口一动不如一静,索性当起了孝顺孙儿,成日里在顾氏病榻前侍奉。

顾氏年纪大了,自然也喜欢孙辈承欢膝下,这一日中午服过药之后,她却不肯躺下休息,倚着引枕说起了当年旧事。提到那南北大军酣战时惊心动魄的往事,她竟是唏嘘不已。

“燕军和南师在河南山东境内连场大战死伤遍野,因为人人都知道你大爷爷将燕王中军,所以咱们全家不得不逃出开封城避难。那会儿还没有你,你二伯父将所有家中男丁编练成军,竟是连续劫杀了好几批南军,这才保住了全家性命。那时候你大伯父因为是解元,已经出仕,费尽千辛万苦方才从南京逃了出来,恰是你爹爹带人去接应的……”

这是一段张越从来不曾听说过的往事,他只知道伯祖父张玉就是战死在东昌之役中。而之后张辅子承父业多有立功,却不知道那时候祥符张家因为和燕王朱棣的关系几乎遭了灭顶之灾。果然,求富贵必然伴随着巨大风险。

“其实比起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靖难那会儿的凶险算不得什么。当初蒙元毕竟是正朔,你大爷爷和爷爷都曾经出仕,你大爷爷更从走大漠,洪武十八年方才归于大明,你爷爷也隐居了多年。如今想起来,那时候若早些醒悟,兴许一家人也不用吃那么大的苦头,但若是没有那段经历,张家人也没法真正看清天下大势。天下兴衰气数,我这个老婆子几乎都经历全了。只不过,张家有你大爷爷一个就够了,如今咱们已经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经不起又一次折腾。”

顾氏说着便露出了疲惫的表情。闭上眼睛眯瞪了一会,她又睁开眼睛打量了一眼张越,见其坐在那儿若有所思,便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他都听进去了,想必也能有所体悟。将脊背往后头靠了靠,她又说道:“你大堂伯一走已经是近两个月了,备兵宣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别的地方你如今也不方便去,得空了去看看你大伯娘吧。”

张越正想点头答话,就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间中还有一个高亢的声音。不多时,那一层隔着里外屋子的斑竹帘就被人高高打起,进来的乃是二伯母东方氏。只见她一身大红遍地金五彩妆花纱衫,大红杭绢挑线裙子,头上的凤钗在屋子里的蜡烛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同时更映照着那张气咻咻的脸。

“老太太,这日子没法过了!”

东方氏虽说看见了张越,但这会儿她满心委屈怨愤,竟是忘记了什么避讳之类的勾当,上得前来行礼之后往床沿一坐就抹起了眼泪:“老爷好容易从交趾回来,虽说带了一个女人,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她有了身子,我拨了几个丫头过去伺候,可她竟然还挑三拣四,在老爷面前拨弄是非!老太太,她还说老爷答应了要给她请诰封,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理儿!”

“好了好了!”顾氏本就在病中,哪里耐烦听这些,顿时就皱起了眉头,“她如今怀着老二的骨肉,又是摆夷人不懂规矩,你这个当家主妇要立规矩有的是时候。至于请诰封这类话你也当真,朝廷是有规矩的,她就算封一个恭人宜人,那也是为了安抚她家里,也不至于越过你去!”

听了这么一番话,东方氏顿时比吃了黄连还苦。她本就不是大度容忍的贤惠性子,成婚之后丈夫张攸因常年征战在外,家里不过只有一个懦弱没用的骆姨娘,如今好容易夫妻团聚,她稳稳当当成了二品夫人,谁能想到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年轻貌美有几分来头的妾侍,这妾侍偏生还有了身孕!心中大恼的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还想再说理,却不料顾氏又发话了。

“越哥儿你先去英国公府吧,记得找高泉在库房挑几样东西。英国公夫人先头生下女儿之后身体还有些亏虚,你从山东带回来的阿胶正好能用上。”

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张越,顾氏方才支撑着坐直了身子,目光犹如刀子一般在东方氏的脸上扫了一扫,随即忍不住咳嗽了两声。直到这时候,东方氏方才有些慌了手脚,一面上前扶着顺气,一面又嗔着丫头去倒热茶,最后才低眉顺眼地垂下了头。

“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和年轻媳妇一样不懂事!老二先头就禀报过我,她是芒市土司的独生女,当初做大媒的是黔国公沐晟。因为这一桩婚事,芒市土司给朝廷的交趾大军提供了不少方便,因为这缘故,黔国公那一头的其他土司也消停了不少,进贡朝廷的方物比以往厚了一倍不止,就是她自个也救了老二好几次,这也算是一桩佳话。若不是老二平步青云,你以为黔国公会这么热心?你只要当好大妇的本分,不喜欢就当没看见这个人,这不就成了?”

竟然是黔国公沐晟做的大媒!东方氏一下子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到了嘴边的辩白慢慢吞了下去,不由自主地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容易捱到老太太重新躺下,她带着丫头退出了屋子,那脸上渐渐便发了白。她也算是多年的当家主妇,刚刚与其说是一时气急败坏,还不如说是想来探探老太太的口气,谁知道竟是碰了这样一个硬钉子!

那个女人的年纪几乎可以当张攸的女儿,凭那身份嫁谁不行,偏生要给张攸做小!

张越来到前头找到管家高泉的时候,恰逢这位大管家正带着人清理库房,便直截了当道出了来意。高泉一听说是老太太的吩咐,连忙让两个小厮从堆积如山的库房中寻出了几件东西,又让他们取礼盒子打包,旋即亲自将张越送到了院子门口。

“刚刚二老爷吩咐下来找高丽参和玫瑰香,我带着人把整个库房翻了一个遍,竟是险些忘记了一件事。”高泉一面说一面从袖中取出了一份帖子,双手呈给了张越。又低声说,“这是一个时辰前门上递进来的,是孙家的帖子。”

孙家?张越轻轻打开一看,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有些奇怪——要知道这时候孙翰应该还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他怎么会在北京,还给自己下帖子?话说回来,世事真是难以预料,这位当初结交脾气相投的友人,再过些天就要成为自己的妹夫了。

“自从年前应城伯去世之后,孙公子就断了国子监学业,如今已经补了锦衣卫。”高泉见张越仿佛有些奇怪,便笑着解释道,“要说孙公子也是有福气的,他本是监生。这文学上头自然不比寻常勋贵子弟,一次随侍皇上去打猎的时候和了皇上一句诗,得了缘法连擢三极。如今外头好些人都羡慕二小姐的福分,虽说不是应城伯家嫡支,却是一个有出息的郎君!”

高泉说得絮絮叨叨,张越听得却着实心中高兴。如今不比当初洪武年间的时候,监生就算能直接当官,毕竟不是正途出身,凭孙翰的年纪要不知道要熬多少年,这一朝入了天子的眼,也不知道要少奋斗多少年。他再次低头看了看上头约定的时间。旋即接过高泉递过来的礼盒子,这才匆匆前往马厩。

由于张辅人在宣府练兵,因此英国公府门前的清水胡同自是显得有些冷冷清清,门外只停着一乘凉轿和几匹马,也不知是哪家府邸的家眷前来拜访。张越今天出来只带了彭十三,两人径直来到西角门前下马,心直口快的彭十三便对迎上来的门子问了一声。

“还能是谁,自然是西府里的二夫人!”那门子嘿嘿一笑便虚手将张越往里头迎,一路走一路说道,“二夫人的性子也忒软了,二老爷的长公子之前被皇上教训了一顿,好容易养好了伤,结果又看上了她身边的丫头,不由分说弄过去开了脸,她这个嫡母竟是压制不得。唉,前几天三夫人也来过一回,偏也是告状,夫人产后还没调养好呢,端的是不胜其烦……”

想到自家二房那头的家务事恐怕也是一团乱,张越暗地里不禁直摇头,接下来也不再多问。将随身带来的阿胶和几样东西交给了迎出来的管家荣善,他又问了问英国公张辅在宣府那边的情形,荣善也一一答了。眼看快要到那扇圆柱雕风百柳垂花门的时候,里头忽然呼啦啦奔出了一个丫头。

“荣管家,赶紧去请大夫,夫人忽然晕过去了!”

听到这消息,不但荣善大惊失色,就连张越也吓了一跳,急忙三步并两步地冲进了垂花门。等来到王夫人正房,他便遇上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邓夫人。一番忙活下来,等到大夫堪堪赶到诊了脉,却是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产后不过大半年的王夫人竟然又有了三个月身孕!算算时间,恰恰应该是张辅离去前的一个月。

第七卷 悲喜事 第010章 冷与热

年过四旬的英国公张辅除了一个女儿之外,早年也曾经有姬妾生下过儿子,但最大的也在三岁上头夭折,竟是没有一个养活的。因此,当得知自己再次有了身孕,今年便要庆四十大寿的王夫人不由得为之失神,竟是不敢相信那诊断。

那大夫之前也为王夫人诊过脉,此时少不得再三保证,又很是道了一番恭喜。出门之后,他从惜玉手中接过一个沉甸甸的上等赏封子,心中颇有些欣喜。等到里头追出来的邓夫人又追问了一番细节,他顿时想起王夫人的年纪,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夫人毕竟是年纪大了,之前刚刚诞下千金不多久,一直都在开方子调养,再加上这一回喜脉一直都不显,夫人也没什么孕吐之类的征兆,若不是今日我仔仔细细诊了一回,险些就错过了。只不过比起先头诞下的那位小千金,这一次一定要更加精心,不能有大喜大悲,从吃食到习惯都要一样样小心注意,稍有不慎……”

最后那句话即使不说,众人也是心中有数。这年头孕妇生产原本就是一道鬼门关,更何况王夫人这年纪自然算得上是高龄产妇。在邓夫人之后从门里头出来的张越想想刚才王夫人那种欣喜若狂的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