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门风流-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学学子都能够多多往来走动,这倒是一件大好事。

由于张越年轻,听过他名声的那几个教授训导原本还担心他锐意十足指手画脚,如今见他听得多说得少,摆足了一副谦逊态度,他们自是松了一口气。于是,当张越提到想让李国修和芮一祥两人在这里旁听一个月时,众人都是满口答应。

眼看已经是快晌午了,张越被几个老夫子盛情挽留,不得已留在这里用了午饭。等到离开应天府学时,他忖度衙门那边没什么要紧事,再加上心里还有些想不透彻的地方,便索性带着几个随从在街上转转。

如今虽说过了正月头几天,但不久又是元宵节,因此大街上还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偶尔还有小孩子在放鞭炮。看到那些孩子拍手叫嚷笑得极其开心,张越忍不住想到了自个留在京城的女儿,心中不禁思念得紧。由于此次出京就是接近腊月,路上来回麻烦,再加上父亲张倬早吩咐过,他就没有再费神让人送节礼回去。只在前两天让人捎带了一些礼物给英国公张辅,其中便夹杂着朱瞻基要的东西,同时还有关于下番官军的措置。

“张老弟!”

听到这声音,张越就停下了马,循声望去,看见不远处一个健硕汉子引马而立,赫然是朱瞻基提过的那位府军前卫魏指挥使,他连忙策马靠近前去。别人叫得亲热,他便含笑点头道:“魏兄回来了?我前些天上门拜访,听说你出城练兵去了,于是只给嫂夫人送了节礼。”

魏知奇如今是南京府军前卫指挥使,听着仿佛是平调,却和从前在北京时的待遇大相径庭。同是有府军前卫四个字,那会儿他是皇太孙亲信,不论赏赐还是禄米等等都是头一份,上门巴结的人不知凡几;如今他家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大过节的被撵出去练兵,这苦楚可想而知。此时听张越这么说,他连忙打蛇随棍上。

“我都听家里人说了,难为这会儿你还记着我。”一面说一面指了指前头说,“既然你之前扑了个空,眼下还早,索性到前头我家里坐坐如何?”

横竖眼下无事,张越自不会有异议。等进了魏家那座狭窄的小宅院,到了正厅坐下,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魏兄不必因为到了南京便觉得前途蹉跎,我前时来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意思,实是太子殿下让我来瞧你一瞧。虽说这南京不比京城,魏兄还请放宽心,只一个等字,太子殿下不会忘了你。”

原本把张越请来,魏知奇只是想探听消息,顺便诉诉苦衷,谁知道会听到这样一句出人意料的话。想到那位尊贵的皇太子还记着自个儿,一时间,他这些天被人忽视的鸟气仿佛一下子出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难以名状的兴头。

“张老弟,多谢你告诉我这么一句要紧的话!嘿,虽说南京府军前卫足足有四个指挥使,但我也不是吃素的。以后你要是有什么筹谋,尽管找我去办!”

扬州乃两淮重镇,富庶繁华自不在话下。相比苏松以田赋甲天下,如今的扬州却是因一个盐字在整个江南赫赫有名。天下都转运盐使司共有六处,淮盐素来为诸盐之冠,南直隶、江西湖广以及河南大部,行的都是淮盐。纵使是用长芦盐的京师,也有不少北迁的权贵用惯了淮盐,不惜重金去买。因此,但凡地道的扬州本地人,或许会不知道知府衙门在何方何地,却绝不会不知道两淮盐运司的衙署。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衙署位于运司街,顾名思义,这大街的名字就是因衙署而来。相比大多数坐北朝南的衙门,衙署门厅却是坐西向东,悬山顶上铺着筒瓦,面阔三间,进深五檩,脊高两丈有余。大门前有石狮一对,两旁则是贴着各式榜文的八字墙。由于如今盛传开中盐有变,不少商人都挤在衙门外头等批文,这议论声不绝于耳。

相比正门的喧哗聒噪,衙门后头的火花巷就显得安静多了。毕竟,后衙乃是家眷们住的地方,因此虽有不少摊贩在这儿卖些针头线脑或是小吃之类的东西,却都不敢过分高声。只是,进进出出的除了丫头媳妇和婆子之类的下人,偶尔也有看似不起眼的马车。熟悉内情的人们都知道,这些车上下来的人大多比堵着前门的商人要紧多了。

然而,这些天后门口进出的马车却渐渐少了,那些小贩虽说不可能联想到新君登基的那一条条政令,但都敏锐得察觉到府中的动静有些不对,于是一闲下来就暗自闲磕牙,偶尔还对出来买东西的下人们问上几句,也好作为回去向人炫耀说事的本钱。此时此刻,一个卖五彩绣线的货郎一面向一个中年妈妈殷勤兜售,一面拐弯抹角地探问,到最后终于急了。

“李妈妈,就看在我常来常往的份上,您好歹透露一些!谁都知道您这家里的人是最大方的,万一大人真的要迁调其他地方,我也得早点想着挪地方不是么?”

那李妈妈却是只板着脸,半晌才说道:“就是有那天,也是我们预备着,和你这个小猴儿有什么相干?好好做你的生意,少打听这些有的没的,小心惹祸上身!”

就在她选好了几色丝线,正在数铜子的时候,忽然就听到巷口那一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她闻声看了过去,见是一骑人风驰电掣地奔了过来,在后门口处利落地跳下,不禁皱了皱眉。待到那人侧过头来,她恰好看清了那人的脸,一惊之下随手抓了一把铜钱与那货郎,也顾不上多了还是少了,揣上那丝线就急急忙忙走上前去。

“彭师傅!”

彭十三正打算找个人带信进去,听到这声音就转过身子,上下一打量,他就隐约认出这仿佛是王勋亮正室罗氏的身边人,当即点了点头:“还请嫂子进去报个信,我有急事。”

“太太打徐州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念叨,总算是有了消息,看到您指不定多高兴呢。”李妈妈笑容可掬地微微屈膝行礼,随即就抬手把人往里头让,口中又说道,“您又不是外人,哪里还要什么通报,既是我正巧撞上,自然是直接带您去见太太。”

她一面说一面吩咐门里的一个婆子出来照管那马,又使人往里头去知会一声,然后就把彭十三带到了里头,一路少不得絮絮叨叨说着这些天外头的情形,语气却是忧心忡忡。听着这话,彭十三想起出京前张辅的吩咐和南京那一头的情形,忍不住摇了摇头。

自家老爷都已经是那样的高位了,却反而成了一块最鲜明的靶子,连出手都是难能。

因王勋亮在都转运使任上一干就是十年,因此这盐运使司后衙几乎就成了他的家,几经修建之后,赫然是典型江南官宅的模样。虽因朝廷制度不能小桥流水,但内中花园游廊穿堂等等一应俱全。彭十三先头来过一两次,但毕竟是多年前,此时走在其中,隐约只觉得仿佛加了几处屋子。等进了一处月亮门,却有一个面相精干的中年人迎了上来。

“林管家?”

“李妈妈,劳动你带路一趟。老爷听说彭师傅来了,专程让我在这等,说是直接请到书房说话。你给太太捎一句话,请她稍安勿躁。”

既然都这么吩咐了,李妈妈也不好再说什么,对彭十三打了个招呼,又福了一福,随即匆匆离开了去。彭十三倒无所谓去见哪个,只那林管家和李妈妈完全是两个性子,一路上闷葫芦似的埋头带路,等到了书房门口,他轻轻推开了门,随即就侍立在了一旁。

扬州虽富庶,却是最讲究风雅,因此王勋亮尽管不是什么学富五车的文坛俊杰,书房却是极其考究。对着正门的墙上挂着一幅紫竹杆白绫装裱的《东坡怀赤壁》古画,角落的高几上摆着一只钧窑彩绘美人花瓶,旁边则是四扇大理石屏风,上头雕着些飞禽走兽的祥瑞图案。彭十三素来不耐烦这些,只扫了一眼就绕了过去,就看见王勋亮已经是站在了那儿。

王勋亮年近五十,由于在这两淮富庶之地一干就是十年,上升无望日子无忧,因此身子发福,脸颊亦是圆滚滚的,那眼睛仿佛也一直陪笑一般,看上去没什么威严。因他是王夫人的堂兄,这关系说不上多少亲近,但毕竟是正经亲戚,彭十三便上前行礼,称了声舅老爷。

他这腰刚刚弯下去,王勋亮就连忙上前搀了。他往日固然是长袖善舞极其善于说话的人,这时候却顾不上那些场面客套。把彭十三请了坐下,他便咬咬牙直截了当地问道:“老彭,之前内子见杜宜人时,听说小张大人病了,不知道如今可好了些?说一句实话,我知道我家那孽畜是混帐,可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英国公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我只能指望他了。”

“回禀舅老爷,少爷说了,此事他会竭力周全,还请您多多放心。”彭十三一面说一面从靴子里抽出一张纸片,信手递了过去,“还请舅老爷看看这个。”

尽管得了保证,但王勋亮哪里能真正放心,仍是患得患失。伸手接了东西,他匆匆扫了一眼,面色顿时变得煞白,就连一颗心也是不争气地噗嗵噗嗵跳得飞快。死死抓着扶手深深吸了几口大气,他这才定下神来,却是再也忍不住心头怒火。

“欺人太甚!”

骂过之后,他明白仅凭自己决计是难以翻转此事,再一想张越竟能神通广大弄到这种东西,心头又有些骇然。只他如今唯一的儿子身陷囹圄,朝中又有盐政归改的风声,他已经是穷蹙无法,因而只能把那些顾虑都丢在了一边。毕竟,什么都没有儿子重要。

他的品级只比张越高一级,再加上有事相求,因此在彭十三面前也不好托大称张越一声贤侄,于是便含含糊糊地问道:“小张大人既然让你送来此物,可还有其他什么话说?”

“这事情是南京锦衣卫自作主张干的蠢事,少爷如今得到了消息,这边锦衣卫立马就会有变化,所以那刘俊不足为惧。舅老爷那位公子的首尾,少爷一定会设法,所以,趁着过年,舅老爷不妨让人往南京走一趟,只管先放低姿态敷衍着,态度不妨软和一些,哄得那刘俊得意忘形最好。少爷说,只一个等字,舅老爷放宽心,事情很快就会扭转过来。”

第十四卷 定乾坤 第022章 借力使力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姑且不论徐达之死是否是洪武帝朱元璋的手段,但朱元璋这句评语却在民间广为流传。相比大多数被诛戮的功臣,徐家至少看上去还是满门荣华。徐达三个女儿全都联姻帝室,一是徐皇后,另两位则是代王妃和安王妃。四个儿子里头除了次子徐添福早夭,更是出了两位国公。只这两位国公一位夺爵幽禁至死,一位横死殿前,后代袭爵也是风波重重。

因此,真正享着了祖上福荫的只有三子徐膺绪,他安安稳稳擢升中军都督佥事,世指挥使,活得逍遥自在。他故世之后,长子袭了指挥使,食禄不视事,次子徐景璜也在军中不上不下挂了个职衔。这原本是勋贵子弟们常走的一条路,但是,徐景璜自小便过惯了荣华富贵的日子,那一丁点俸禄哪里看得上,于是三番两次托人陈情,日前总算是得了任命。

“老爷,如今上头任命一下来,看还有谁能小觑了您去!”

“就是就是,别看如今本家还有魏国公定国公,可魏国公的爵位不过是刚刚发还,定国公之前还因为居丧不出宿遭了弹劾,这宠眷上头大打折扣,不过是虚挂了国公名头而已!”

“小的可是听外头说皇上要迁都回南京,到了那时候,您这个锦衣卫指挥佥事便是御前数得上号的人物,立功授封不在话下,咱们家说不定能再出一位国公爷呢!”

徐景璜本就爱听好话,听一帮小厮叽叽喳喳奉承逢迎着,他不禁志得意满,就连走路也有些飘飘然。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偏宠他,可即便如此,自家终究比不上袭封国公的那两家来得尊荣,虽说他文武上头样样稀松,可做梦也想如祖父徐达那般显赫,因而在钻营上头动足了脑筋。想起前两日在锦衣卫衙门里头受下属参礼的情形,他脸上笑意就更深了。

“只不过,那位刘大人却冷淡得很。他以为自己算什么人物,一个世袭百户出身的军户,到这个位子已经是祖上积德了,还敢对老爷指手画脚,什么玩意!”

听了这话,徐景璜顿时眉头大皱。这些天在衙门里头晃悠,他确实觉得刘俊总是伴着一张脸很让人不快,但人家毕竟是他的顶头上司,也就只好忍了下来。此时他没好气地瞪了那个多嘴多舌的小厮一眼,随即轻哼一声道:“今儿个是元宵节,老爷我高兴,少说这些扫兴的话。这些天忙着打点上下,如今总算能松乏一下,去秦淮河边的万红阁!”

尽管大明定制是官员不许眠花宿柳,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奢靡之风大起,京师的文武百官尚且在饮宴时歌姬满前,更不用说江南之地了。在起初国丧的时候,秦淮河上很是冷清了一阵子,如今河上画舫旁边的酒楼渐渐又是高朋满座笙歌曼舞,奏的是靡靡之音,跳的是天魔之舞。饮酒作乐的不是勋贵高官便是富商大贾,那喧闹声几里外就能听见。

万红阁是秦淮河边上一处极有名气的酒楼,进进出出的都是些有身分地位的宾客。自然,饮宴要尽兴,各雅座包厢中少不得叫了歌舞伎相陪。到这里来的都是为了享乐而不是为了商谈事情,遇上知交友人甚至还会一块乐和,因此楼上的一众雅座都是用四扇或是八扇大屏风隔开,各自饮酒行令的声音往往会传得四处都是,喧闹无匹。

然而,在这一片喜庆气氛中,往日被奉为上宾的徐景璜眼下却是和几个小厮枯坐在那儿,面前那个老掌柜正在不停地打躬作揖。

“不是小的们有意怠慢,实在是今儿个元宵,秦淮河上那些有名的姐儿们都被出条子叫走了,剩余的那些都要应付这儿酒楼上的客人们。刚刚倒是有一批姑娘空闲了下来,锦衣卫的刘指挥使却是恰好使人过来,出条子一下子全都叫走了,说是要宴宾客。徐大人,您可是常来的主顾,小的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您哪!”

原本是满心兴头,被眼下这种情形一冲,徐景璜自然是恼火至极,当下也不搭理那掌柜,却打发了一个小厮去打听。满桌珍馐佳酿没有人陪侍总是无趣,他味同嚼蜡地填了个半饱,那小厮就一溜烟跑了回来,禀报的话却是和那老掌柜没什么差别。非但如此,他还添油加醋地说了之前锦衣卫那边派人出条子时的骄横,仿佛是自个亲眼看到了一般。

“咱们走!”

徐景璜只气得七窍生烟,丢下筷子就起身拂袖而去。那掌柜追着送到门口,看见一行人上马风驰电掣地走了,这才哼了一声,又眯着眼睛低声嘀咕道:“这先头中山王那样英雄盖世的人物,怎得子孙后代就养出了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策马在大街上狂奔了一阵子,被那冷风一吹,徐景璜便渐渐放慢了速度,但心头的邪火仍是未消。见一众随从都簇拥了上来,他便咬牙切齿地吩咐道:“走,去锦衣卫衙门瞧瞧!”

到了地头,他一甩缰绳下马就径直往里头闯,到了二门却被好些军士拦了下来。不管他怎么发火,他们就是死活不放人进去。眼看徐景璜眼睛通红,赫然是气头上,那个为首的百户却丝毫不惧,甚至还阴恻恻地说:“徐大人请放尊重一些,大人正在里头宴请要紧客人。这会儿您又没有公事,何苦一定要进去?咱们大伙儿敬您是贵胄,您才上任没几天,要是闹出不敬上官的丑闻来,这御史一弹劾,那可不是好受的!”

尽管纨绔,徐景璜毕竟不是傻子,一听这赤裸裸的威胁,他心里怒火更是高炽,脑袋却清醒了许多。气咻咻地瞪了那家伙一眼,他便扭头就走,等走出锦衣卫衙门,他不禁怒气冲冲地一鞭子狠狠打在了那个石狮子上,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刘俊,你等着瞧!”

这么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出了巷子时,那边正好也有人拐出了前头那条大街的西牌坊,两边险些撞在了一块。因徐景璜正在怒火冲天的时候,当下就不管不顾喝骂了两句,等看清了对面这一行人,为首的年轻人穿的体面,他便恨恨地住了口。这时候他也懒得理会其他,掉转马头就准备走人,还没来得及走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可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徐世兄?”

听到这一声,徐景璜当即停住了,又转过头来瞧看了一眼。发现没有丝毫印象,他就没好气地问道:“你是何人?”

“徐世兄这记性真是……年初三咱们之前不是在魏国公府上见过?”孙翰看见徐景璜仍在狐疑,便立刻自报家门,还不等这人有什么反应,他便上前一把拉住了那缰绳,“元宵佳节,我正好有个朋友请客,撞上了就是有缘,咱们一块去喝一杯!放心,这请客的人你也认识,他特意叫了好些当红的歌姬,有的是乐子!”

别人既是盛情相邀,徐景璜也不想回家去对着自家那些吵吵闹闹的姬妾,因此没怎么细想就答应了。等被人拖到了地头,看到那酒馆中果然好些是自己认识的狐朋狗友,座前尚有美貌歌姬舞伎,他只觉得心头郁郁之气一扫而空,一屁股就在一个空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