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作死之旅-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看上去就是不健康的模样,当然他这纯属是被疼的,毕竟这年头没啥止疼药。

李世民冷淡的跟杨淑妃说了两句话,转头便安慰了一下李恪,李恪看着杨淑妃有些尴尬的站在一边,不由得扯出一抹带着傻气的笑容:“谢阿爹关心,儿子已经没事了,只是药好苦啊,幸好六郎不用喝。”

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恪,然后就看到李愔站在李恪身边还是一副亲昵的样子,不由得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六郎年纪还小,你也不要同他较真。”

李恪睁着一双大眼睛眼神纯洁的堪比年幼的李愔,然后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是我太急了,若不是我六郎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且也不至于累得阿姨这两日都休息不好。”

李世民转头看着杨淑妃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

杨淑妃不是傻子,是傻子也混不到这个地步,她顺着李恪的话,满面愁容的说道:“那日侍御医严格叮嘱我说不能让三郎太过随意,可是偏偏他这两天闲来无事还经常带着六郎玩。”

李恪鼓了鼓包子脸,李世民刚想说什么就看到有小宦官快步跑进来说了句:“圣人,大郎来了。”

李恪听了之后眼睛一亮:“大兄来了?太好了,两日没有见他,我都有点想他了。”

李世民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可惜这次你却不能和他继续比试了。”

李恪听了之后一张小脸顿时垮了下来,而就在这时李承乾也走进来了,他看到李世民的时候似乎有些惊讶,连忙快步上来行礼:“阿爹。”

李世民轻轻颔首问道:“来看三郎?”

李承乾偷偷看了一眼李世民低头说道:“儿子听说三弟受了伤,就想过来看看。”

他不仅仅自己过来了还带来了好多东西,食物药材应有尽有。没有父亲不喜欢儿子们手足情深的,尤其是他经历过手足相残之后,对于儿子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更加严苛,而李恪和李承乾这个度把握的也很好,虽然时不时的要互相比试一番,在李世民面前却一直都是关系不错的。

李恪眼睛一转就嘲笑道:“大兄今天的功课肯定还没做完!”

李承乾悄悄瞪了李恪一眼,李恪则躲在李世民身后偷笑,李愔看着两位兄长眼里颇有些疑惑——总觉得两位兄长看上去不是那么和谐啊。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直觉总是最准的,李恪和李承乾最想做的事情是互殴,才不想表现什么兄友弟恭,哦,确切来说是李承乾想要殴打李恪,而李恪搞不明白原因,却也不妨碍他反击。

李世民事情多,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儿子们说话,他在临走之前特地嘱咐杨淑妃要关照一下李恪,杨淑妃柔顺的答应了,心里却有些担心,李世民虽然没有点出她作为母亲的失职,但是话语里的意思却是很明白。杨淑妃也担心这次的事情会影响李世民对她的观感。

李世民走了,李承乾自然也跟着一道走了,李恪看着李承乾的背影心里直叹气,要不是因为这货他现在也不用处心积虑的一边安抚杨淑妃一边讨好李世民,毕竟只有得宠的皇子才能在太子的步步紧逼之下还能翻盘,不得宠的就等死吧!

他还没机会开始找系统呢,怎么能被李承乾弄死?

李世民走了之后杨淑妃看着李恪温言说道:“今日三郎就不要读书了,好好去休息吧,六郎,不许闹你三兄。”

李恪从容的对着杨淑妃点了点头,然后就走了。只不过他虽然揣摩着杨淑妃的性格做了最好的应对,但是人心却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从小到大杨淑妃都非常明白母凭子贵,子凭母贵,而如今坦白来讲,她的儿子想要凭母而贵其实也就那样了,毕竟她身份敏感,但是她的儿子若是优秀,她也是能够得到宠爱的。

可是如果那个优秀的儿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呢?这根刺一直在杨淑妃心里扎着,不是说亲若母子就是真的母子了,更何况杨淑妃不止一遍的想过,萧氏想要恢复大隋天下,是因为那个时候她就能登上太后宝座。

可是杨淑妃到时候却只能是个公主,还是个寡妇,公主和太后……这两个显然是后面那个更加吸引人一点,那么如果非要扶持一个孩子登上帝位,为什么不能是她的六郎?杨淑妃在犹豫,这种事情并不是那么好下决断的。

帮助她下决断的却是李世民对皇子诸臣的分封,李世民登上帝位他手下的许多人是出了大力气的,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于是在登上皇位之后,李世民直接就开始分封诸臣,其中得到最多的却不是大家认知中的长孙无忌,而是裴寂。

以裴寂为首的六个人皆被封为国公,封户以裴寂最多一千五百户,其他人却都只有一千三百户,裴寂圣眷正浓由此可见。

而对于诸皇子的分封大家却也在盯着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太子的位置了。

贞观元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蚀之。

日蚀来了,长孙无忌没有动,但是他手下的狗腿子却立刻上奏疏表示日蚀定然是因为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所以还请圣人早定太子。

太子之位李世民早就有了腹稿了,并且太子的制服之类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既然有人上奏疏他就也顺水推舟的准了。

冬十月癸亥,立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同时徙封长沙郡王恪为汉王。

第21章

这一次分封李世民只封了两个儿子,其中李承乾是太子自然没人有意见,作为圣人的嫡长子,他不是太子谁还能做太子?只是另外一个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很多人都以为这一次李世民大概要给儿子们都封王的,只是没想到最后却只有李恪一个人。杨淑妃有些坐立不安,她的六郎呢?现在李世民的儿子一共有七个,虽然只封了李恪,但那是因为在这之前,跟李恪同年出生的李泰已经是卫王,并且授予上柱国。

好,这位是嫡子李愔不能比,可是同为庶子并且只比李愔早出生两年的李佑也已经是宜阳郡王了,李贞……李贞也不过两岁不封王也说得过去,可是李愔已经四岁了啊。

杨淑妃心里明白作为皇子李愔的至少是个郡王,但是在别人都有而自己儿子没有的时候,心理就会不平衡。

而此时被封为汉王的李恪正在纳闷,总觉得有点问题,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李佑应该会在这一次被封为楚王,怎么这次就没有他的事儿了呢?

不过很快李恪也没精力去管李佑怎么样了,因为他发现最近杨淑妃的举动非常的……耐人寻味。因为他受伤,李世民在不忙的时候也会来看看他,毕竟李世民如今的儿子还少,稍微大一点的也就是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他们三个了,也只有这三个如今学文习武都看出了点苗头。

而在李世民过来的时候,杨淑妃经常会把李愔给推到前面,再跟李世民说话的时候也是三句话不离李愔。李恪不动声色的看了杨淑妃一眼,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他心里猜的出杨淑妃的意思,不就是不是亲生的靠不住吗?说实话这年头其实亲生的也不一定靠得住,不过只要杨淑妃没有要揭发他的意思,那就爱干嘛干嘛吧,如果杨淑妃将希望转到李愔身上,李恪更是求之不得。

当然杨淑妃并不敢表现的太明显,表面上对李恪也依旧关爱有加,李恪的胳膊也慢慢的恢复,他拆掉夹板的时候正好也入冬了。

李恪当了三个多月的失学儿童,虽然每天也读书,但是字和骑射却是拉下了,胳膊好了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这两只胳膊跟不是自己的一样,特别的不好用。

李承乾在知道之后则笑着说道:“三郎伤势才愈,功课方面也不必太过心急,若有不懂尽可来问我。”

在李恪的眼里,李承乾就算说两个字他都要掰开了揉碎了去思考一下,李承乾这番话看起来似乎在安慰李恪,但是李恪总觉得他是在表述自己的地位。

而此时李泰却说道:“正是,弓马骑射三兄可以请教于太子,书法书画方面愚弟到多少有些涉猎,可以与三兄共同探讨。”

李恪看了一眼李泰笑着说道:“如此就谢谢太子和四弟了。”

这一番兄友弟恭其实也是另类的争宠,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泰,又看了看李恪,心下总觉得奇怪。

他本以为三弟四弟会联手对付他的,但是没想到现在这两个人一点结盟的意思也没有,当然四弟倒是有点意思,不过三郎……总觉得有哪里不太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李恪再傻也不会去跟李泰结盟,不说他对皇位暂时没兴趣,就算有兴趣也是宁可培养庶弟也不会跟李泰联手的,毕竟李泰也不算太聪明,更何况李泰是嫡子,到时候他们赢了这个皇位也没有李恪什么事儿。

之所以李恪是暂时没兴趣主要是因为如果李承乾在他步步退让之下还穷追不舍的话,他就真的要对李承乾下手了,他从来就不是会被人揉捏而不敢反抗的人。

李恪胳膊好了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要补功课,说实话,他现在需要下功夫的也不过就是骑射,文学方面已经没啥问题了,之前之所以每天刻苦读书只不过是想要给李世民给所有人都留下一种他很努力的印象。

如今这种印象已经形成了,他松懈一点也不会怎么样。而这个时候李恪开始勤快的往李渊那里跑。

李渊虽然对儿子不满,但是对孙子还是很喜爱的,毕竟隔辈亲,而这之中大概以李恪为最,毕竟李恪跑得勤还嘴甜。

“三郎日日过来,可不要落下功课啊。”李渊看着李恪,虽然脸上有笑容,但是那个笑容实在是太淡了,跟以往都不太一样。

李恪挺了挺胸脯说道:“虽然没办法习字,但是三郎每天都有认真读书,阿翁不信可以考校于我。”

李渊还真的捡了一些初级课本上的东西考校了一下李恪,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李恪居然还开始读史了。

“是杨淑妃教给你的吗?”李渊有些诧异,毕竟李恪年纪还小,读史也未必明白其中之意。

“不是,是我自己看的!”李恪略微得意的笑了笑:“虽然有的地方看不太懂,但是阿爹说我能记住已经很不错了。”

李渊在听到李恪提到李世民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基本上都要消失不见了。李恪看着李渊犹豫了一下才问道:“阿翁今天不高兴,是有人惹您生气了吗?”

李渊看着李恪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还小,不懂。”

李恪有些疑惑,之前在他努力不懈的装傻卖萌之下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已经缓和很多了啊,现在怎么看起来似乎又出问题了?

是的,在太极宫里面估计除了李世民没人敢给李渊添堵。李恪带着疑问回到了凝云阁,他没有去问杨淑妃,问了她也不一定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一定会告诉他。

他和杨淑妃之间大概也就是剩下那点表面功夫了,李恪也没觉得杨淑妃想的不对,人家有亲儿子不去扶持非要扶持你?萧氏看中他还不是因为他是杨广的儿子?

杨淑妃不能问,于是李恪直接去问李承乾了,是的,哪怕他们两个心里都清清楚楚的把对方的名字填写在了敌人那一栏,表面上却还是亲密无间的。

李承乾在听了李恪的叙述之后,微微冷笑着说道:“你近日一直在养伤大概有所不知,阿爹下诏将宗室亲王者降为郡王,将郡王降为县公。”

李恪瞬间悟了,历史上的确是有这么一出,不过,李世民这一手也够狠的,一下子撸了多少人,最主要的是眼看着就到年底了要发俸禄收食封的时候了,这一下子节省出了多少国家税收。

只不过,李世民是拿宗室开刀的,所以朝堂之上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弹,然而李恪却决定最近不跟李承乾较劲,因为李世民很快就要开始心塞了。

李氏宗室没有一个是包子,李世民降人家的爵位,人家就敢造反!再加上到了冬天突厥又蠢蠢欲动……李恪决定去猫冬。

过了年之后就是贞观元年,贞观盛世由此开篇,然而这个开端却并不是很好,年都还没过完的时候,燕郡王李艺反了,而且是在泾州与突厥勾结,他的弟弟李寿也跟着反了,然后就是长乐王李幼良也有谋反的意图。

好不容易将这两个人按下去之后,到了夏天山东又大旱,焦头烂额之际王君廓也反了,紧接着就是利州都督李孝常。

可以说贞观元年其实就是个造反之年,大家似乎都有志一同的打算在李世民皇位还没有坐稳的时候把他拉下来,可惜没有一个人成功。

结果让人措手不及的是,青州那里有人打出了李建成的旗号。只是李恪万万没想到这事儿还牵扯到了自己身上,那些人胡扯说是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子都纳入后宫,就是大小杨氏,然后进化到了李恪应该是李建成之子。

李恪:妈的智障!

第22章

因为各种造反,整个贞观元年从上到下都过的不是很好,李恪虽然觉得青州谋反的那些人都是傻X却也没有别的举动,一直都按照自己的步调过日子,毕竟谁都知道那些人只不过就是想要打出一个旗号显得自己是正统而已,只可惜他们碰上的是李世民。

李建成这三个字绝对是李世民的逆鳞,在这么敏感的时期谁提谁死,这帮人下场好不了。

果不其然,李世民对待别的反军都是只诛其首,那些大头兵们基本上能放就都放了,而到了青州这些人这里,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没跑掉。

全天下局势紧张其实对于后宫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至少对李恪的影响不是很大,除了偶尔吐吐槽,他还是要每天上课习武。只不过双臂骨折到底对他是有些影响的,哪怕现在看上去好了很多,但是在短时间内他也不能太过用力,练武也要适可而止。

李承乾现在就喜欢每天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武力值,然后还假惺惺的关心一下他的胳膊,气的李恪牙都快咬碎了。

当然李承乾本来是想要刺激李恪,但是李恪不是真正的小孩子,虽然也生气却不会真的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李泰!

李泰跟李恪也就差这几个月,虽然每天看上去乐呵呵的,但是心眼一点都不少,小小年纪已经下意识的开始跟李承乾争宠,这个时候的他可能并不敢肖想太子之位,但是每次看到李世民赏赐给李承乾什么好东西,他都会下意识的有些不服气。

毕竟也是从小被娇养长大的,在王府的时候差别待遇还不明显,毕竟哪怕李承乾是嗣王,但是他也有了亲王位,可是等李世民登台之后,差别待遇就出来了,李泰对生活的要求颇高,结果不幸最好的东西都在李承乾手里,再加上他在功课方面与李承乾颇有差距,心里就更不平衡了。

是的,李泰体育课不太好,所以就在文科方面颇下苦功,可惜李承乾那真的是文武双全,作为多年的敌人,李恪对李承乾是十分了解的,哪怕这位不是重生的,无论哪方面也都比李泰要强上几分。

李泰心里不平衡之下,就喜欢找李恪玩,反而不喜欢找胞兄。所以最近李恪去李渊那里的时候身边时常还会跟着一个李泰。李渊对于李泰这个小胖子也是蛮喜欢的,大概老年人都喜欢拜拜胖胖的男孩子。

只不过在青州那里揭竿而起之后,李渊看着李恪的目光就有些微妙,看着看着他就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总觉得李恪跟李建成之间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当然相似啦,李恪的父母本来就是表兄妹,李建成和李世民又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长得相似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哪怕知道李恪不可能是李建成的儿子,李渊也免不了对他另眼相看。李恪心里有数却不戳破,否则让李世民知道他之前的努力大概也就白费了。

虽然贞观元年各种事情都很多,但是此时已经隐隐有了之后盛唐万国来朝的气象了,年初就有好多周边国家来上贡,只可惜李恪还小不适合出席国宴,当然对于这一点李泰是有异议的,年纪小不能出席国宴这件事儿他能接受,但是凭什么李承乾就能去?

是的,每一次国宴李世民都把李承乾带在身边,后世史书中所谓的李泰宠冠诸王,也不过是对比诸王而已,比起李承乾其他所有的儿子都要往后退,包括李泰。

使者来朝也带来了各种好东西,李世民将一些香料布料交给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斟酌的分给了后宫妃嫔,当然她们拿到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东西在李渊那里。

哪怕李世民不愿意也要做出一个样子来,自古以来没有帝王会喜欢被说不孝的。只是李恪万万没想到居然还会在李渊那里看到一只白猫!

白猫不知道是哪个小国上贡的,在这年头白猫还是很稀罕的品种,而李恪在见到白猫的时候眼睛都直了。

一瞬间他脑子闪过许多想法,到最后却定格在了:这是不是他丢掉的考核系统?

那只白猫看上去懒洋洋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的确是有点像,并且还不喜欢被李恪抱,甚至李恪想要摸摸它都会被咬一口。

李恪偶尔会趁着李渊和李泰不注意的时候低头跟那只猫说点话,比如说用英语用法语用普通话,然而那只猫总是半眯着眼睛看都不看他一眼,李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