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畅销80国世界级励志书:不抱怨的世界-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三明治!我要吃别的东西!〃他的朋友想帮点忙,便问他:〃你为什么不干脆叫你太太帮你做点别的?〃第一个人满脸疑惑,答道:〃你在讲什么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
  厌倦了日复一日的菜单吗?那你也是每天自己做午餐。改变自己说的话。不要再抱怨。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当你抱怨时,你就是用不可思议的念力在寻找自己说不要、却仍然吸引过来的东西。然后你抱怨这些新事物,又引来更多不要的东西。你陷入了〃抱怨轮回〃,这样的现象将在未来自行实现…表露抱怨、招致抱怨;表露抱怨、招致抱怨;表露抱怨……就这样一直反复延续,永无休止。
  卡缪在《异乡人》里写道:〃仰望灰暗的天空,闪烁着星座与星辰,头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开。〃宇宙是善意的冷漠。宇宙或神,或灵,或无论你如何称呼,都是善意(好)的、却也是冷漠(不在乎)的。宇宙不在乎你是否用话语呈现思维的力量,为自己呼求爱、健康、快乐、丰盛、平安,或为自己引来痛楚、苦难、悲惨、孤单、贫穷。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当我们用消弭抱怨来控制言语时,我们就能主动创造生活,引来我们渴望的结果。

第9节: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1)
  5。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
  你扮演过病人的角色吗?或者你就正在这么做?健康不良是一般人最常发出的抱怨之一。人们抱怨自己不健康,好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并且回避让自己〃反感的事件〃…例如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我们抱怨身体不健康,可能会尝到这些甜头,但又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数十篇研究报告均显示:一个人对于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将导致这样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实现。我曾听过一则报导:医生如果告诉病人,有一种药很可能治愈他们的疾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药方,却没有接收到这项讯息的病人大了许多。
  报导继续指出:曾有一项研究发现,患有其他生理疾病(如高血压)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服药的疗效常会打折扣,因为他们的记忆衰退,可能记不得要每天吃药。心理之于身体,确实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几个月前,我受托到医院去探望一位加入我们团体很久的老朋友。进病房之前,我一如往常,先到了医护室向医生和护士探询她的病情。一位护士说:〃她没事。〃医生也点头说:〃她中风了,但是可以完全康复。〃走进病房时,我却看到一个完全不像〃没事〃的人。我说:〃珍,哈罗,珍,是我。〃她气若游丝地说:〃真高兴你来了。我只剩下几天的时间……我快死了。〃
  〃你说什么?〃我问道。〃我快死了。〃她说。
  当时,一位护士来帮她做例行检查,我把她拉到一边,说道:〃我以为你说她没事。〃
  护士说:〃她是没事啊!〃我说:〃可是珍刚才告诉我,她快死了。〃
  护士诧异地瞪大了眼睛,走到床边。〃珍?珍!〃珍睁开眼睛。〃亲爱的,你是中风,不是快死了,你没事的。再过几天,我们就会把你转到康复病房,你很快就可以回家,和猫咪马提在一起了,好吗?〃
  珍微笑着说:〃好。〃
  等到护士离开病房,珍才开始巨细靡遗对我说起,她的丧礼要怎么办。〃可是你还没要死啊!〃我提出异议。〃我会先记下来,等你死的时候还久得很,我才能为你主持丧礼。〃珍摇摇头,说:〃我现在就快死了。〃然后又继续跟我说起她的追思礼拜。

第10节:抱怨疾病,是在消灭健康的能量(2)
  我离开病房后,又去找医生谈了一次。我说:〃她确信自己快死了。〃她微笑着说:〃好吧,我们都难逃一死,珍也不例外。但她只是中风,这不会要她的命。她真的不会有事。〃
  两个礼拜后,我主持了珍的丧礼。医生和护士都没办法说服她不会死。她早已认定自己快死了,而她的身体也相信了她。
  当你抱怨健康问题时,就是丢出负面的说词,让你的身体听见。这种负面的说辞会烙下印记,而你的想法(心)也会将这股能量导入体内(身),引发更多的健康挑战。你是否注意过,抱怨自己健康问题的人,也会有愈来愈多的事情可以抱怨?
  说:〃可是我真的病了。〃请了解,我并没有怀疑你相信自己生病。但你要记得,医生估计有百分之六十七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为生病〃造成的结果。我们的想法创造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抱怨疾病并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减低疾病的严重性。
  请认真想想,当你谈起自己的病,有多少次也许只是想要博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你可能不想回答,但它至少是个值得玩味的重要问题。当你抱怨健康时,请记得你可能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你可能想变得健康,但当你抱怨疾病时,你就是在把限制健康的能量传送到全身。

第11节:杜绝抱怨,才有健康的沟通(1)
  6。杜绝抱怨,才有健康的沟通
  《天地一沙鸥》的作者李察·巴哈曾写下一则简单深刻的真理:〃同类相吸。〃相似的人,无论是同样在抱怨、或是同样感恩的人,都会彼此相吸。不相似的人,则会互相排斥。我们都是能量的生物,而振动频率不同的能量,是无法协调、交融的。所以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说你想要的东西。
  我认识一群每周都举行聚会〃互相扶持〃的女性,而她们的〃扶持〃方式,主要就是抱怨男人。据我了解,她们最喜爱的话题就是:〃男人很自私〃、〃男人不要承诺〃、〃不能相信男人〃。无怪乎,这些女人没有一个能和男人维持健康幸福的关系。她们想不想要这样的关系?当然想,但是通过抱怨,她们却向外发送了〃男人不好〃的振动能量,使得〃好男人〃都不会在她们的生活里出现。她们用自己的抱怨,创造了这样的现实。
  几年前,我和桂儿认识一对夫妇,他们有个儿子和我家女儿同年龄,我们四个大人有很多共同点,小孩也喜欢玩在一起,所以两家人花了很多时间相聚、相处。然而,过了几个月之后,我注意到我和桂儿都不再期待这种聚会了。一天晚上,桂儿说:〃我真的很喜欢他们两个,可是她每次一跟我说话,就只会抱怨先生。〃我告诉她,我和那家的先生单独相处时,他最常做的事也是抱怨太太。
  我们发现,这对夫妻在这样的发牢骚时段里,不但各自抱怨对方,而且似乎还打定主意,要帮忙为我和桂儿的夫妻关系挑出毛病来。他们试图要让我们转而去注意或谈论到底不喜欢对方什么。觉得自己悲惨的人不但喜欢把别人也拖下水,还要证明这一切都是其来有自。久而久之,我们便找藉口疏远这家人,最后终于和他们断了联络。
  我和桂儿有我们自己的挑战要面对,任何一种关系中的两方也是如此。和你同处一段关系中的对方,时常会引发一些你必须承担、也终究要解决的问题。我和桂儿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找对方谈,而不是跟其他人说。不去和引发你负面感受的人谈,反而去找另一个人说,就等于制造了〃三角问题〃如果你不太懂,这是指你和某人有疙瘩,却和另一个人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直接找当事人解决。
  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在你自己的人生中,可能也经历过这样的事。你的一个孩子可能会对另一个手足很生气,却跑来找你投诉,而不是直接找他讨厌的那个人沟通。于是你这个睿智、仁慈的父母便介入了你要不就是劝诫这个不满的孩子,要不就是雪上加霜,亲自去找另一个孩子兴师问罪。短程来看,你可能化解了当下的困境,但你却没有给予孩子所需的方法,去处理他们未来生命中的问题。你允许这个抱怨的孩子在当前的情况下继续当个受害者,而且让他继续维持这样的模式,去因应往后人生的挑战。

第12节:杜绝抱怨,才有健康的沟通(2)
  你想帮助、支持孩子,但是当你试图解决他们彼此之间的问题时,你并没有树立起健康沟通的榜样。甚至,你还无意间在鼓励孩子,习惯性把你卷入他们的冲突中,不管情况严不严重、事情重不重要。你最好请他们彼此沟通,信任他们能藉由内在的引导,化解彼此的冲突。这么做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份重要的礼物,教他们学习健康的沟通,而你也帮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三角问题在一些团体里也很盛行。最近我听说,有位导师向一位导师说起另一位导师带领团队的方式。滔滔不绝讲了几分钟之后,那位倾听的导师(他一直保持沉默)按下了电话的扩音器,打给被毁谤的导师:〃吉姆,我是杰瑞。我和麦克坐在这里,他正在分享他对你和你们团体的观感。我不想变成这三角习题里的一角,而我知道你一定很高兴听到他想分享的内容。所以,麦克,吉姆在听啰。〃麦克目瞪口呆地坐着,满脸通红。那一刻,麦克清楚地收到了这个讯息:在背后议论别人是不正直的事;而杰瑞也设定了明确、严正的界线,确保自己不会再被卷入麦克的闲言闲语里。
  这个故事解释了我为什么把闲话和抱怨放在一起谈论。我反对闲话吗?绝对没有。只要:
  1。你说的话是恭维那个不在场的人。
  2。那个不在场的人如果现身了,你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复自己说的话。
  如果你能遵守这两项简单的规则,就尽量说闲话吧!试试看吧坦然不讳地说出:〃她穿得那么丑,不是很棒吗?〃把这句话说得很正面,即使你知道它背后潜藏的讯息是批评。这都是同一回事。有句俗谚说:〃在堆肥上铺满糖衣也不能把它变成蛋糕。〃如果你不会直接在那个人面前说,而且能让他感觉受到恭维,这些话就是闲话和抱怨。
  如果你是个平常就会说闲话的人,那你会发现,只说好听话赞美那些不在场的人,一点都不好玩。在今天的社会里,说闲话就像是在〃挑虱卵〃,也就是〃吹毛求疵〃。所谓的〃挑虱卵〃,就是要从头皮里挑出头虱的幼卵,而头虱最爱从一个人身上传给另一个人,所以不要随便乱挑,不然你可能会被传染。

第13节: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样(1)
  7。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样
  我们说闲话或抱怨的主因之一,就是要让自己在相较之下,显得更为优秀。〃至少我不像某某某那么糟。〃当我指出你的缺点时,就是在暗示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
  抱怨就是自夸,没有人会喜欢爱吹牛的人。
  还有一个事实你也必须认清:你会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些缺点,是因为你自己也有。就像那些觉得〃身边的人都满腹牢骚〃而来索取紫手环的人,通常也都有惯性抱怨的倾向,你会发现自己对其他人的厌恶之处,就是你和他们的共同点,只是你对自己个性中的这一部分,还处于〃无意识的无能〃阶段。在另一个人身上注意到这个缺点,是宇宙指引你在自己身上认出它,并且加以修正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想指出某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察觉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还有,请好好牢记这项推论,因为别人的优点(亦即你赞赏别人之处)会吸引你,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你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优点,是因为你自己也有,这也是你的特质。这些正面的特点可能潜伏着,但如果你聚焦于此,在自己身上认真寻找、而且好好培育,你就会凭藉着专注力,让这些优点浮现出来。
  你不只是通过思想和言语创造了自己的现实世界,同时也在影响着周遭的人。下次坐在观众席里,当大家开始鼓掌时,请注意一件事:如果掌声够长,每个人就会渐渐开始以同样的韵律拍起手来。他们会保持同步的节奏。这称之为〃曳引〃作用(entrainment)人类在振动中会趋向和谐,若是无法达到和谐,振动就会消散。人们在鼓掌时能够〃曳引〃,掌声便有延长的倾向,反之则会停止。
  这样的现象,在我对大批群众演讲时,已经证明过好几次。我没有告诉观众理由,只是要他们继续鼓掌,直到我请他们停下来为止。有时候,同步的现象顷刻就发生了;有时候则要等一两分钟,但最后一定会出现。掌声成为一种拍子、一种节奏:这一群人开始有韵律地鼓掌,就像是同步的人类节拍器这就是曳引作用。

第14节:觉得别人常在抱怨,是因为你也一样(2)
  我母亲家里有四个女儿,而她告诉我,她和阿姨的经期都是在每个月的同一时间。她们只是因为住在一起,生理上便有曳引的现象。当大阿姨离家上大学时,她的经期很快地就转而与室友契合;暑假返家时,又重新变得和姊妹们一样。人类的天性是曳引、是同步,会调整成与周遭相同的模式。
  曳引正如地心引力,它也是一种原理。它不好也不坏,只是存在着;而且它也像地心引力,随时都在运行。你一直都会与周围的人们保持同步;你曳引着他们,他们也曳引着你。当你待在其他抱怨者身边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
  察觉出你周遭有多少抱怨,有助于让你明白,你可能正藉由自身的参与而引来抱怨,然后发出抱怨。这都是你要转化人生必经的一部分过程。有时候,在你改变之际,你也会摆脱掉一些旧关系。当我进行二十一天的挑战时,我发现大部分时间自己都做得不错,唯独每次和一个老友说话,最后总是会口出怨言。有一次讲了十五分钟电话,我的手环换了四次,我于是对自己说:〃如果史考特不要那么消极,我就不会在我们交谈时,受到怂恿而抱怨。〃下次我们说话时,我刻意努力地要让对话朝积极、正面的方向进行,却发现非常困难。我们之间其实没什么话好说。我发现我们的关系是建立在抱怨之上,而且我们都很好胜,想要〃赢过〃对方的牢骚。如果有〃抱怨奥运会〃,我们两个谁会得金牌还很难说呢。为了完成挑战,我不再接他的电话。我怀着优越感,对自己说道:〃都是史考特的错。〃然而其他认识史考特的人,和他相处时都没有这种经验,他总是表现得欢欣、乐观和开朗。
  好痛啊。
  我必须承认是我的问题。是我的负面想法在喂养我们关系之中的怨言,所以在离开他的空档里,我努力让自己摆脱抱怨,而不是把错怪到他头上。
  所以,检视现实的时刻到了。你会说自己最常相处的那些人,都经常在抱怨吗?如果是,那你的紫手环(或其他自我监控装置)怎么样了呢?你是否发现,自己表露不悦的次数,也超出了正常程度?你会习惯性地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吗?没关系,如果是,那你很正常。但是,你可以比正常更好。你的内心想要变得更杰出,而我们可以一起达到这个目标。

第15节:想要别人改变,你得先以身作则(1)
  8。想要别人改变,你得先以身作则
  常有人问我:〃要怎么样才能让老板(或朋友、情人、配偶、孩子、员工等)不再抱怨?〃答案是:你不能。但我不是在前一章里说过你能吗?是的。改变就是这样复杂而矛盾。你不能让另一个人改变。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想要设法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更紧守住现有的行为,不肯放弃。〃不要试图教猪唱歌,那只是浪费时间,还会惹猪很生气。〃
  被你惹毛的猪不会报名参加你开设的歌唱班。要激励其他人改变,富兰克林的结论是:〃最好的训诫就是以身作则。〃而甘地是这么说的:〃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但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从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掺了一脚。
  你可曾注意,当人们聚在一起,对话是怎么进行的吗?有人可能提到一本他们最近看的书,话题就转到书本上一阵子;如果提到的那本书是以露营为主题,对话可能就朝着交谈者喜爱或觉得刺激的露营旅行经验来发展。对话从一个主题晃到另一个主题,就像伟大的交响曲,会重复演奏特定的旋律,直到其中一种乐器发出微妙的转换,一整段新的旋律也随之开展。
  酗酒者和吸毒者的勒戒文学写着:〃我们的疾病是与日俱进的。〃抱怨也是。下次当你跟一群人在讲话,而有人开始抱怨时,就要特别注意了。当较劲的态势出现,抱怨就会变成一场竞技运动。讨论的语调会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