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转念,又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于她们来说,是等待真爱还是投身婚姻,这真是一个难题。
所以,甭管那些剩女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爱情的道路上被剩下了,在某种程度上,我倒是很欣赏她们这种对爱情宁缺勿滥的人生态度。结婚就应该是心甘情愿的,是两情相悦的,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结婚的,而不是为了附庸于什么,或被什么所迫。这样日子虽然过得有些压力,但却有拥有了一份难得的自由心境。
剩女们说,单身久了,还会有点享受一个人的生活。不用忍受电视机里没完没了的足球节目,玩到多晚都不用觉得对不起谁,在聚会中,未婚的身份多少是个加分。枝枝蔓蔓地长成一个单身生活的小丛林,一个小小的生态圈,倒是也乐得个自给自足。就是偶尔有点闷,有点不甘心,假日和周末还是需要忍一忍,但即使这些,也会渐渐被习惯。再说了,孤独和寂寞,又不是单身女子特有的。全世界的人都很孤独和寂寞。一个人在婚姻生活中很幸福,但是也有时候,会觉得特别的孤独,而且这种状态的出现频率不见得比单身的人低。于是,不少剩女们说:“再去过两人生活,好像越来越难了。”
所以剩女们现在越来越有了一种襟怀:业余地用情,专业地修炼自己。她们把自己修炼得炉火纯青气定神闲,有闲暇的精神和时间,再用感情来滋养自己。她们笑谈:把男人当成美容产品,比把男人当成出路,一定轻松自如得多。
当然剩女们也在梦想着,有朝一日,与一位出类拔萃的男性一见钟情之后,从此步步莲花,进入如鱼得水的理想状态。从此,他们一劳永逸,结婚生子,幸福无限。其实,这种期待是世间女子的一个普遍的梦想,也没有什么错,大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只是,在现世真实的情感际遇里,还是显得太理想主义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左手持理想主义,右手持现实主义,目光远大,姿态放低,如是方能成就人生的爱情与婚姻之大业。
《剩男剩女》第二部分四、连上帝听了都会失眠的苛刻诉求(1)
——我挑我挑我挑挑挑
优秀女人和汽车一样,越来越多,而且功能和配置越来越好,款式和风格也各异。而好男人就像停车位,越来越少了
——某剩女语录
32岁的私企老板梅姐和朋友夜宵后独自开车回来,打开房门第一个动作是踢掉高跟鞋。
对结婚彻底失望的那一天梅姐就买了房。梅姐对自己身边的朋友说过:“男朋友和丈夫完全是两个概念。男朋友我不愁找不到,丈夫就不一样。你说你为什么要结婚啊,这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为,要跟他生孩子,要把两家亲戚放到一起,要一起出去见人的。”
31岁生日那天,她就对自己说,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现在凭什么随便找?女人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那就好像男人到了一定社会地位,买表也只好买上档次的瑞士表。容貌、才能、经济基础,梅姐都有90分,你说她能不能找个60、70分的男人呢?
所以梅姐现在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是如果实在找不到才华与财富并重的男人,那就干脆等到再老一点,到40岁的时候,找个六七十岁的男人好了。那时候对于她来说,地位和人品是最重要的,其他就可以降低要求了。要么就干脆不结婚了,其实梅姐现在已经很能够享受单身生活,偶尔带男朋友回来,都会觉得他们很麻烦,又不讲卫生。年轻男孩不懂事,老一点的男人又总是满腹心机地算计来算计去,实在让人觉得委琐得很。
梅姐的状况在三十岁以上的剩女中很有代表性。她们在经济上有所积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好男人不是别人的男朋友就是别人的老公,自己怎么就碰不上呢?”待价而嫁五、六年后,每次拿出自己的择偶条件看看,一样都舍不得降低,于是就这样待下去,不甘心却也只能如此。三十多岁了还在挑老公,那就绝对不能将就,这跟女人挑选手表是一个概念——最要紧的是戴(带)得出去。再往后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每一种生活状态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结婚有结婚的好处,单身有单身的好处,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如此这般,想要结婚的念头就会渐渐淡了。
从梅姐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剩女们与过去的“老大难”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她们在经济能力、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均不在男性之下,而且注重生活品质,同时她们的外形条件也并不差。也正是因为她们太优秀,反而使婚姻问题变得困难。这些优秀的女人,她们独立能干有主见,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散发着迷人气息,有个性有气度,却也由于太过挑剔,令男人望而却步。
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要挑家室、挑条件、挑外表,哪里有那么多钻石王老五等着你挑啊!有人戏言说:即使有这么多钻石王老五,也要拿来配珍珠翡翠女强人不是?
有媒体做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统计,就是女性对男性各方面的关注度排序。在对300名女性进行过统计测试后,结果发现:以前大家比较重视的地域和年龄差异已经被慢慢淡化,性格因素似乎更受当今独立的女性们的关注。不过,学历、收入、职业这些因素还是一如既往地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还有一份由某时尚杂志策划发起的“中国城市单身女性排行榜”调查。这份调查问卷一共设置了35道题目,涉及外貌评价、个人资产、月花费、工作状况、性生活状况、购物习惯、单身原因等多个方面。在反映经济状况的题目里,有近五成的人表示自己有房产,超过两成的人有私家车,这证明现代单身女性经济上越来越独立。在对待性的态度方面,有接近七成的女性表示虽然是单身,但性生活并不空白,她们有固定的男友。但是,当问及保持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有八成多的人表示是“没有合适结婚对象”,看来大多数单身女性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仍然在“选择”中。
在很多时候,选择多了,其实不见得是好事。有选择,就意味着有退路。一位有很多追求者的女人,不一定会比只有一个男人死心塌地爱她的女人幸福。没有选择的人,因为没有比较,也就没有烦恼,不用比较到底是咸菜下饭还是鱼翅有营养。她会无师自通地领悟到,明白任何东西都没有完美的,咸菜有咸菜的可取之处,鱼翅有鱼翅的作用。鱼和熊掌,从来不可兼得,得到的那一个,肯定会有不足的地方,但再怎么说,至少也有一种伸手可及的实在感觉。而只要有一个以上的选项,问题就会从此复杂起来,因为任何一种选择可以说都是错误。这样说并不是诡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类似的感觉:一个人选了咸菜会羡慕鱼翅的富足,选了鱼翅怀念咸菜的家常,不平衡感便由此产生。
有社会学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般来说,美女是男人们追逐的热点对象。假如最初有10个男人追,美女们总是在10个男人之间挑肥减瘦,并从一些外在信息上对追求者做出判断和选择。随着追逐者的增多,男人们也对美女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好男人们逐渐失去耐心,纷纷退出角逐。在众多男人的博弈中,“劣币驱逐良币”,有钱有权但品行不佳的成了最后的胜出者,女人的命运也就注定要悲惨了。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女人总找不到优秀男人的道理之一。
《剩男剩女》第二部分四、连上帝听了都会失眠的苛刻诉求(2)
“过于挑剔”这类指责大多来自剩男剩女们身边最关心她们的亲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许多人条件降格以求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工夫来挑剔?尤其是剩女们,更让她们感到心情恶劣的是,不仅早年间的优势(比如容貌)正一天天地失去,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80后”甚至“90后”的姑娘们又像水葱似的一茬茬不断地冒出来了,所以婚姻市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30岁了,一切都该有结果的年龄,婚姻却遥不可及。不断热恋失恋的她们确实开始感到累了,好男人在哪?为什么我们被剩下了?真的是因为我们要求的太多了吗?这些话题与剩女们谈起来,便成了怨女申诉会,有类似境况的可不止一个。
“A没有房子、B学历不高、C不够幽默……”北京某报社的记者崔小姐表示自己对爱情一直有种“完美主义”情结,坚持宁缺勿滥,并相信她最终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就是因为这样,按照崔小姐自己的话说,身边的朋友已经恋爱了一次又一次,虽然是离离合合的也并不稳定,但从她们的脸上就可以看到相对丰富的生活。而自己呢,却像一个老顽固一样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独自运行在自己认准的轨迹上,而且越到后来,自己也变得越不能放开了,更加害怕自己走差一步而没有了回转的机会,因为毕竟自己已经二十九岁了。“不过最急的不是我,家里人已经倾巢出动,将我向外推销了。”崔小姐笑着说。感觉她的心态保持得不错,不过她后来说了一句:“转头看看自己一路的挑选过程,也不能说每一个选择自己都能做到没有一丝后悔。”我们才看到她脸上飘过一丝怅然。
25岁的广东女孩玉华一年时间里快速谈了3个男朋友,最后一个都已经到了双方家长见面的程度还是没嫁掉。要说原因应该还是没碰到有缘人,不过玉华自己说:“我自己也有原因,我想我是又想凑合偷懒又不甘心,风吹墙头草结果哪边也靠不上。本来想找个合适的人结婚算了,只要人品好,经济基础还不错就行。但我始终还是看不透爱情,两个没有爱情的人像木头一样一起生活实在是太可怕了!做爱都会睡着!”
结束第三段感情后玉华认真想了一下,其实别人说什么都不是最重要的,人总是还要过自己的生活。之前女朋友们都劝她像大家一样趁着还年轻找个人结婚生子算了,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就当找了个长期水暖电气工。玉华也这么想过,但是结果失败了。人和人还是不一样,别人能过的日子换一个人未必能过,还是要对自己负责。
“过去的我大概是因为工作太辛苦了,所以起了懒惰的念头。找个人养听起来不错,实行起来代价很大的。毕竟你是一个人嘛,是人就有自己的感情,你当它不存在它就会让你痛苦。”
玉华现在正在积极复习,准备考试出国。也不是一定要出国,只是这样一个人过日子很容易寂寞的,找点事做分散精力,好于乱交男朋友。“开始复习后我也很少出去玩,像卡拉ok啊,买新衣服啊,结果也储蓄了一笔钱,算是意外收获吧。”
我们后来认识的在一家国际旅行社上班的宋瑜,显而易见也是一个挑剔的人,但她就属于另一个比较极端的类型了。她说:“我也是很挑剔的。我抱着的恋爱宗旨是宁缺勿滥。所以除了年少时一场青涩朦胧的初恋以外,我见过这么多的对象,却无法再次恋爱。虽然这与现代女性的个性、经济都比较独立有关,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对轰轰烈烈的爱情已经不再向往,对时下流行的恋爱法我也不那么赞同。虽然我并不排斥身边的朋友有这样那样的观念,但我对每一个试图追求我的人都坦言,我是以结婚为目的,才谈恋爱。”
大部分听到宋瑜如是说的人都退去了,但也留下少数热爱挑战的。他们不是试图说服宋小姐的,就是希望重塑她的,要不就是没有谈过恋爱一头栽进去的。对于前两者,宋小姐只有说再见,“这又不是恋爱游戏,我既然已经成年,就会有自己的价值观,请不要用你们那很浅薄的经验来破坏我的观念,因为它是用弹性系数很高的材料制成。对于后者,我更是不敢碰触,我并不是恋爱专家,初恋的成功率是多少,我心知肚明。抱歉,我的心境已经老了。”
这位宋小姐说起来对于外在的条件要求并不算高,但是“他绝对不能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做事没有主见、无法分辨是非的人。不一定能赚很多钱,但是绝对不能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不一定能成为我炫耀的资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上进心;不一定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起码得门当户对;不一定得是百事通,但是一定要懂我爱他的心;不一定懂得营造浪漫,但是绝对不能用甜言蜜语哄骗。最最希望的是:他能够给我如沐春风的感觉,给我的心能够真诚。”
可想而知,虽然是“要求不算高”,大部分男人也是会知难而退的。这样的人对于宋瑜来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她至今还在为自己心中的这个梦想而寻寻觅觅。“有幸能让我找到他,我会立马从‘剩女’升级成为‘结婚狂’,直接拐他进礼堂。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相依相伴,慢慢变老,不需要激情似火的恋情,有的是一辈子的细水长流,相知相携相惜。每一段回忆都是清香的茉莉、甘美的果实,每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默契交融。事业路上,我们能相互扶持;人生路上,互为对方珍重。是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人,那他就是我梦中城堡里的王子。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相见,但是,我就把这段岁月作为神对我们的考验吧……”
《剩男剩女》第二部分四、连上帝听了都会失眠的苛刻诉求(3)
剩女们社会阅历一般都比较广泛,身心更加成熟,可谓是久沐江湖,得大修炼。所以,她们在择偶时往往比一般女性少了激情,多了理智,这就使得她们对待自己的婚恋问题过于冷静、挑剔。见人之前提前把框框树好,“宁可不嫁,也绝不轻易下嫁”,这种过分理智的心态往往容易导致择偶“理想化”的倾向:奢求男性的各种优点集于某君一身。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条件达标的男士多在35岁以上,而此类男子则又多喜欢20岁左右的单纯女孩子。在调查中我们接下来认识的吴靖就属此例。
吴靖在名牌大学硕博连读,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是这么容易达到的,可是她做到了。虽然这么多年大学校园生活她为了专心学业拒绝了不少追求者,至今没谈过恋爱,但她所在的医院,拥有这样的学历的女医生屈指可数,也因为这样她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男方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不能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最好能有自己的车,周末可以出去兜风;学历最好和我一样,年龄在35岁以下。长相当然越帅越好。这些都是硬件,至于浪漫、幽默、体贴方面的软件自然也不能少。”吴靖的择偶标准说明,学历和女人的天性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25岁开始父母就整天在她耳边唠叨:“女孩子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了”,亲戚朋友们也都纷纷劝告她:“女孩子25岁是个尴尬的年龄了,25岁前是你挑别人,过了25岁就是别人挑你了”,甚至还有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趁年轻找个好对象才是上策”。随着女孩子年纪的增长,这类的话语也会与年俱增,不绝于耳。看着周围的同龄人出双入对,吴靖也有些隐忧,但更多的是还期待:等我毕业后再专心找吧。毕业后,想着在单位站稳脚跟了再谈儿女私情,现在已经是主任医师的她开始感到个人问题的棘手了。
吴靖的例子向我们说明,自我设定的标准太多是不太现实的。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确实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但还是要随时调整心态,因为一旦步入剩男剩女行列,自己原本的优势也将弱化。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使许多像吴靖这样的剩女们在无休止的挑选与寻觅中,浪费了青春时光,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择偶良机。
有一位大学教授曾经用经济学的观点对婚姻进行了如下的论述:“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婚姻是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跟一般商品交易不同的是,所付出的不是货币,而是他们自己。每个男女都是一个制造爱情的个体私营企业,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等。”
这番高论的确会让一些爱情至上主义者听得寒心,但如果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不能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正如那位教授而言,人人心中一杆称,爱是不会平白无故产生的。人们在寻找对象之前,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择偶标准,如年龄、身高、容貌、学历、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如果我们把上述各种因素进行适当归类,会发现主要有三个主要条件:身体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身体条件主要包括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社会条件主要包括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物质条件主要包括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婚姻的考量中,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