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5-奇症汇-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尤多。 
朱丹溪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缝有一线痛上肩,跨至胸前侧胁而上,其病昼夜不歇,痛不可忍,脉弦而数。重取豁 
大,左大于右,夫背胛小肠经也。此必思虑伤心,心脏未病,而腑小肠先病,故从背胛起。又虑不能决,又归之于 
胆,故痛至胸胁而止。乃小肠火乘肝木,子来乘母,是为实邪。询止,果因谋事不遂所致。用人参四分,木通二分,煎 
汤吞龙胆丸,数服而愈。 
戴人治一男子,年六十余,患腰尻脊胯皆痛,数载不愈。昼静夜躁,大痛往来,屡求自尽,日夕痛作,必令人以 
手捶击,至四五更鸡鸣则渐减,向曙则病止。左右及病者皆疑祟病,朝祷暮祝,如僧道禁师至,则其痛似减。又梦鬼神 
战斗,山川神庙,无不祭者,淹延岁月,肉瘦皮枯,饮食减少,暴怒日增,惟候一死。有书生曰∶既云祟病,如此祷 
祈,何无一应?闻陈郡有张戴人,精于医,可以请治。其家请张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沉滞坚劲。曰∶病虽瘦难以食, 
然腰尻脊胯皆痛者,必大便坚硬。其左右曰∶有五七日,或八九日,见燥粪一两块,如弹丸大,结硬不可言,曾合人剜 
去之仅下一两块,浑身燥痒,皮肤皱揭,枯涩如麸片。戴人既得病患之虚实,遂用大承气汤,以姜枣煎之,加牵牛头末 
二钱。不敢言泻剂,盖病者闻暖则悦,闻寒则惧,说补则从,说泻则忌,此弊非一日也。而况一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 
乎。及煎成,使稍热饮之,从少至多,服至三日,脏腑下泄四五行,约半碗,以灯视之,皆燥粪及瘀血杂至,秽不可 
近,须臾痛减九分,昏睡鼻息调如常人。睡至明日将夕,始觉饥而索粥,温凉与之。又困睡一二日,其病尽去,次令饮 
食调养,日服导赤甘露滑利便溺之药,四十余日乃康。呜呼!世传三十六虎书,三十六黄经,乃小儿三十六吊,谁为 
之耶?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古人以医为重,故医之道行。 
今之人以医为轻,故医之道废。学人自局于术艺,病者亦不择精粗耳。《灵枢经》云∶刺与汗虽久,犹可拔而雪,结与 
闭虽久,犹可解而决。夫腰脊胯痛者,足太阳膀胱经也。两胯,又足少阳胆经之所过也。《难经》曰∶诸病为实。《内 
经》曰∶诸痛疡疮,皆属心火。注曰∶心寂则痛减,心躁则痛甚,病见僧道禁师至,则病稍去者,心寂也,少顷仍复是 
耳,古之称痛随利减,不利则痛何由去,故凡躁症,皆三阳病也。 
〔源按〕心寂则痛减,心躁则痛甚,此皆气随心役之道。如僧道禁师至,而痛稍减者,所谓心寂是也。盖心寂则 
气静,气静故病觉减也。未几心复躁,而气亦不宁,故痛复如旧。要知人身最灵者,气也,如思食思色,着哀着怒,未 
有不随心感发。不但人身之中感发如是,即人子而能时念父母,亦能与父母之气暗暗相感。虽远离亦能相应,如曾子心 
痛,黔娄心惊,此气之相应故也。若父母在时及殁后,无时不念,则根本之气不绝,枝叶必茂,否则气已绝,焉得善 
后,即善亦终必败。孔圣云∶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 
本,枝从而亡。所以人能敬其身,即孝其亲也。孝其亲者,必好善,好善则善气临外,虽困必荣。恶则恶气外绕,虽荣 
必败。人不知气数之理,乃天定气数,即善恶之气定数,并非别有数也。 
孙东宿治周凤亭孙女,年六岁,忽发寒热,一日过后,腰脊中命门穴骨节肿一块,如大馒头之状,高三四寸,自此 
不能平身而立,绝不能下地走动。如此者半年,人皆以为龟背痼疾莫能措治,即如幼科,将龟背古方治之,亦不效。孙 
曰∶此非龟背,凡龟背在上,令在下部,必初年乳母放地,坐早之故。此时筋骨未坚,坐久而背曲,因受风邪初不觉, 
其渐入骨节间,而生痰涎,致今骨节肿满而大。不急治之,必成痼疾。今起未久,可用万灵黑虎比天膏贴之,外再以晚 
蚕沙醋洗炒熟,绢片包定于膏上,带定熨之,一夜一次。再以威灵仙为君,五加皮、乌药、红花、防风、独活,水煎服 
之。一月而消其半,骨节柔软,不复肿硬,便能行走如初。后三月复不能行,问之,足膝酸软,载身不起,故不能行。 
孙知其病去而下元虚也,用杜仲、晚蚕沙、五加皮、苡仁、当归、人参、牛膝、独活、苍耳、仙茅,水煎服二十剂,行 
动如故。 
又治查良本内眷,怒后偶食鱼头,骨梗于喉,即以馒头粽肉等压之,骨虽下,便觉胸膈不快,又服消骨药两日,迨 
今乃七日矣。胸膈胀痛殊甚,饮食悉从背后而下,恶寒发热,六脉弦数。孙思骨梗之后,用硬物压之,伤其胃脘,必 
有瘀血停蓄膈间,将食管逼在背后,故饮食觉从背后而下也。今但消去瘀血,使食管撤消,胸膈之痛可瘳矣。药以五 
灵脂为君,山楂、元胡、桃仁、枳壳为臣,赤芍药、牡丹皮、香附、山栀仁为佐,柴胡、石菖蒲为使,水煎临服入韭 
菜汁一酒杯饮之。其夜胸膈宽快,大便泻一次,痛减大半。饮食乃从右边而下,右边胸膈稍痛,吞物甚艰,痰出皆血腥 
气。改以山栀、赤芍药、归尾、桃仁、刘寄奴、五灵脂、牡丹皮、穿山甲,煎入韭汁服之,两帖全瘳。 
又治一妇右背盐匙骨边一点疼痛,夜尤其,医治半月不效,辗转加剧。即以右边手臂肢节皆胀痛。筋皆暴起,肌肉 
上生红点,脉两手皆数,右尺软弱,乃湿热伤筋,而成痛痹。以东垣舒经汤为主,羌活、升麻、桃仁、麻黄、红花、 
当归、防风、甘草、独活、猪苓、黄柏、防己、知母、黄连,两帖痛减肿消,再亦不发。 
金少游治黄 之室,庚午秋,娩身后,腰胯痛,痛久,脊膂突出一骨一二寸许,腹下季胁,发一肿如拳大,每抽挈 
亦痛,遍身如刀剐,不能行,不能转侧,每欲舒展,则妇女八人舁之。三吴医者莫不就诊无效。辛未秋延少游诊,其脉 
无他,兼以饮食不废,谓之曰∶奇经八脉俱受病矣,幸十二正经无恙,中气不虚可疗。 问其故,答曰∶盖脊梁突督脉 
也。季胁痈肿,腹与胃痛,卫任也。两足筋急不能屈伸,阳跷阴跷也。腰以下冷,溶溶如坐水中,带之为病也。初进龟 
鹿二仙膏二三两,煎剂以骨碎补、续断为君,佐以温经大养气血之剂,四服即缓。继以鹿茸、河车、自然铜、骨碎补 
等剂,丸服一半,即能下床行动,疗此症不过两月而愈。愈而妊,更属意外。其季胁近胯之瘤,为庸工决破而死,惜哉。 
x活水止虱丹x 
熟地黄 山萸肉(三两) 杜仲(一两) 防己(一钱) 草(三钱) 
水煎服。 
x大承气汤x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 
先煎朴实,将大黄煮二三沸,顷碗内和芒硝,服得利则止。 
x导赤散x 
生地 木通 甘草梢 淡竹叶等分煎 
x甘露饮x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等分 
每服五钱。 
x舒筋汤x 
片姜黄(一钱) 甘草(炒) 羌活(各三分) 白术 海桐皮 赤芍 当归(各五分) 
上水煎服。 
x龟鹿二仙膏x 
鹿角(十斤) 龟板(五斤) 枸杞(二斤) 人参(一斤) 
先将鹿龟板锯截,刮净水浸,桑火熬炼成胶,再将人参、枸杞,熬膏和入。 
x生肌散x(见头门) 
x龙胆丸x(即龙胆泻肝汤,见溺孔门) 

卷之七
手足
属性:夏子益《奇疾方》云∶有人手足十指节断坏,惟有筋连,无节肉,虫出如灯心长数寸,遍身绿毛卷,名曰血余。 
以茯苓、胡黄连煎汤,饮之自愈。 
〔源按〕经云∶脾热生肉痿,肉痿者色黄而蠕动。又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关节。注云∶湿自下受,先入皮 
肉,湿流关节则伤筋脉,筋脉伤则肝亦受病。此症由皮肉化虫至十指断坏,无节肉,而更感肝木之气,化生绿毛卷虫, 
又经所谓东方生木,木生风,在脏为肝,其虫毛。虫毛者,森森之象,故有是形耳,而病名血余。因肝藏血,所得肝之 
余气,而生虫毛故也。然不生别色而独生绿?盖脾属土,其色黄,肝属木,其色青,青黄二气相感,则生是色也。茯苓 
补脾利湿,胡黄连清肝木之热,使木平脾强,则症自愈。 
又云∶有人患四肢节脱,但有皮连,不能举动,名曰筋解。用酒浸黄芦三两,经一宿,取出焙干为末,每服二钱, 
酒调下服尽安。 
〔源按〕此症四肢节脱,但有皮连,因四肢筋脉痿而不用,故谓之筋解。解者,为筋脉解散,不堪任用耳。然痿有 
虚痿实痿,刘河间曰∶四肢不举,俗曰瘫缓。故经所谓脾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又曰∶土太过则敦阜。阜高也,敦浓 
也,既浓而又高,则令除去,此真所谓膏粱之疾,其治则泻,令气弱阳衰,土平而愈。或三化汤、调胃承气汤选而用 
之,若脾虚则不用也。经所谓土不及则脾陷卑下也,陷坑也,故脾病四肢不举。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能至经,必因 
于脾,乃能受禀?今脾病,不能与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 
用焉。其治可十全散,加减四物,去邪留正。予考《内经》,五脏使人痿,而河间独言治脾者。《内经》又云∶论言治痿 
者,独取阳明故也。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 
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亍,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曰∶治之奈何?曰∶各补其荣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时 
受月谓受气时月,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类也)。 
又云∶有人两足心凸肿,上生黑豆疮,硬如钉,胫骨生碎孔,内髓流出,身发寒颤,惟思饮酒。此是肝肾冷热相 
吞。用炮川乌头来敷之,内服韭子汤效。 
又云∶有人忽发寒热,数日不止,四肢坚如石,击之有钟磬声,日渐瘦恶。用吴茱萸、木香等分,煎汤饮之自愈。 
〔源按〕此症为寒邪客于少阳,少阳与厥阴相为表里,在三阳尽处,阳尽则阴生,故有寒热之往来。厥阴在三阴尽 
处,阴尽则阳接,故有寒热之胜复。此症由阴胜而不能外复于阳,至邪横逆于脾,厥失健运之职,故四肢悉坚如石,即 
经所谓寒以坚之是也。夫击之声如钟磬,乃土音也,盖脾属土,其音宫,宫音重而大,故声如是。凡脾土之音,非火 
不发,非郁亦不发,犹天地元阳之气,郁结于下而后外达,达则雷声自内而出也。盖脾土为寒所郁,击之则筋脉自相应 
而作也,至四体日渐瘦恶,因脾病不为肌肤故耳。然治病当求其本,用吴茱萸直入肝脏,逐去深寒;而更以木香通其壅 
滞之气,使气通寒散,则木平土安,而病自愈也。 
或问∶邪入厥阴,因阴胜而阳下不能复至,邪横逆脾土,当必吐利,而何故无乎?予曰∶脾土虽困,而气机尚能 
内动,所以击之即有声相应而出,即易所谓坤至柔而动也,刚故无是患。然此声为寒郁不能自达,则必击之有声者,亦 
犹土气之有气也,有气之器,以铁物击之,其火自内而出,即是气也。盖其气闭郁寒体之中,必击之则气机内动,而声 
发于外也。若无火则无气,无气则不鸣,欲明此病,当以气之击而有声者察之。 
又问∶土器之有声者,击之即随所击之处而发,若脾土深居于内,虽有筋脉相应,恐未必能随所击而发音。予曰∶ 
脾土之音,击之声发,犹琴声之相应也。盖琴无体,则弦不鸣,拨其弦,则遂应。明乎器之如是,便知是病所击之声矣。 
又问∶土器有气则鸣,则木中有火,岂非气乎,何故但有声而不鸣耶?予曰∶子不明器之为质,分五音之声,非以 
气恁也。即如木为器,其音角,角音调而直,故声如是。予所言,土器之有声者,叩之则鸣,若以五音论之,则收宫音 
之声,无气便无此音,岂可概以气论之哉?若以气论之,即钟鼓等音亦宫音也,岂有气乎? 
又问∶钟鼓二器,固无声也,何故无气之器,反鸣而且远乎?予曰∶钟虽无气,内有脉道,音从脉道而行,故得鸣 
而且远。所以五金切之则光,折之则参差不齐,此根据脉路所分,故不平而齐也。乃五金中,惟锡铅无声,因柔而不刚故 
耳。若以鼓论,不过因急而有声,并非有气而有脉道也,鼓声其音走内,若下面覆皮,击之以应其下,所以亦鸣而远 
也,否则声浅而不远矣。 
《奇病方》云∶有人指缝流血不止,有虫如蜉蝣之小钻出,少顷即能飞去。此症乃湿热生虫也,然何故而能飞耶? 
盖湿热而更感风邪,凡虫感风,即有翼能飞。虫在人身,得风之气,故亦能飞也。方用黄 、熟地、苡仁各五钱,当归、 
白芍、茯苓、白术各三钱,人参、柴胡、荆芥、川芎各一钱,水煎服,四剂而愈。此方全不在杀虫,而但补气血,佐 
用去湿去风,盖人身气血和,则虫自灭故也。 
又云∶有人患手足脱下,而人仍不死者,此乃伤寒之时,口渴过饮凉水,以救一时之渴,孰知水停腹内,不能一 
时分消,遂至四肢受病,气血不行,久而手足先烂,手指与脚指堕落,或脚指堕落之后,又烂脚板,久之连脚亦堕落 
矣。若有伤寒口渴,过饮冷水者,愈后倘手足指出水,急用此方可救指节、脚板之堕落也。方用苡仁三两,茯苓二 
两,肉桂一钱,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水煎服,一连十剂,小便大利,而手脚不出水矣。 
又云∶有人患脚板中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终岁经年不愈。此病因用热药,立而行房,火聚脚心而不 
散,故经久不肯愈也。法当用内药消之。若作外治,必先烂去脚板。煎服祛火丹十剂自消,二十剂痊愈。然须忌房事三 
月,否则必发,发则死矣,慎之哉。 
又云∶有人患指甲尽行脱下,不痛不痒。此乃肾经火虚,又于行房之后,以凉水洗手,遂成此病。方用六味汤, 
加柴胡、白芍、骨碎补,治之而愈。 
又云∶有人患掌中忽高起一寸,不痛不痒,此乃阳明经之火不散,而郁于手也。理痛痒而不痛痒,不特火郁于腠理, 
而且水壅于皮毛也,法当用外药消之。盖阳明火盛,必作渴引饮不休,而又不渴,是胃中之火尽散,流毒于掌中。必其 
人是阳明之火盛,手按于床席之上,作意行房,过于用力,使掌上之气血不行,久而突突而高也,不痛不痒,乃成死肉 
矣。方用附子一个,煎汤以手渍之,至凉而止,如是者十日,必然作痛,再渍必然作痒,又渍而高者平矣。盖附子大 
热之物,无经不入,虽用外渍,无不内入者也。倘以附子作汤饮之,则周身俱热,又引动胃火,掌肉不消,而内症蜂 
起,故用以外治而愈者也。或附子汤中,再加轻粉一分,引入骨髓,更为奇效耳。 
又云∶有人脚肚之上,忽长一大肉块,似瘤非瘤,似肉非肉,按之痛欲死。此乃脾经湿气,结成此块,而中又带火 
不消,故手不可按,按之痛欲死也。法宜峻补,宜峻补脾气,而分消其湿为是。然而外长怪肉,若在内一时消之,恐 
不能愈,当用内外夹攻之法。内服消湿化怪汤二剂后将,消块神丹敷患处,一日即消,神效之极也。 
又云∶有人足上无故忽毛孔标血如一线者,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米醋三升,煮滚热,以两足浸之,即止血,后用人 
参一两,当归三两煎,穿山甲一片,火炙为末,调饮,即不再发此症。乃酒色不禁,恣意纵欲所致,当速治之。 
又云∶有人脚板上忽生一指,痛不可忍者,乃湿热之气结成。用消指散,以刀轻刺出血,刺在生出指上,实时出 
水,敷在血流之处,随出随掺,以血尽力度,至三日可不流水矣,而痛亦少止。再以化水汤煎服,四剂可全愈,而指尽 
化为水矣,外用生肌散敷之,加膏药掩之即愈。 
程山孺文见一人忽手生丫枝,痛不可忍。一医用通草为末,以鸡蛋清涂调,即消。 
《奇效方》云∶有人患手足发指毒,痛不可忍者。用壁间蜂窠为末,入乳香少许,研匀,以醋调涂,干即以醋润之。 
《华佗别传》云∶有人手上皮上现蛇形一条,痛不可忍。此蛇乘人之睡,而作交感于人身,乃生此怪病,服汤药 
不效。以刀刺之,出血如墨汁,外用白芷为末掺之稍愈,明日又刺,血如前,又以白芷末掺之,二三次化去其形,先刺 
头后刺尾,不可乱也。 
张杲《医说》载《摭青杂记》云∶有人患脚疮,冬月顿然无事,夏月臭烂,痛不可言。遇一道人云∶尔因行草上, 
惹蛇交遗沥,疮中有蛇儿,冬伏藏,故疮至冬无恙,夏出行,故至夏臭烂。急以生虾蟆捣敷之,一日三换,凡三日一 
小蛇自疮中出,以铁钳之,其疮遂愈。 
又云∶凡人冬月向火,火气入内,致两股生疮,其汁淋漓不止,世莫能识。用黄柏末掺之立愈。一妇病此,人无识 
者,亦用此而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