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5-奇症汇-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胸膈心肺之分,为阳之位,清阳居上,而邪热扰之,则阳不得畅达,而心脾之神魂不免为之昏乱矣。况五脏皆赖胃气 
以培养,胃受火邪则五脏皆无所禀,而所藏之神亦无所根据,故肺之魄、心之神、肝之魂、脾之意、肾之志,安得不随之 
溃乱而昏瞀耶?多发于午前后者,乃阳气所生之时,脉如常,但浮虚耳。曰∶此虚病也,盖病发而脉结者,血少气劣耳。 
苏则气血流通,心志皆得所养,故又脉如常也。遂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麦冬、陈皮而安。其子问之,汪曰∶三年之 
内,可保无恙,越此非予所知,果验。 
一人年十五色悴,十二月间,忽呕瘀血一二碗随止。延小儿医调治,肌体尚弱,常觉头晕。近三月间,天热途步, 
出汗连日,又劳倦日昃,顿然昏晕不省人事,手足扰乱颠倒,将一时久方定,次日亦然。续后每午前后,如期发一 
次,近来渐早,自辰至午,连发二次,渐发三四次,比前稍轻。发时自下焦热上至胸,壅塞则昏晕,良久方苏,始疑为 
疟成痫。医云火动,又云痰症,用牛黄清心丸,以竹沥、姜汁磨,服二次,共四丸。又与煎药,多清痰火之剂,服后每 
日只发一次。止则汗多,口干食少,身热时多,凉时少。汪脉之阳为邪扰,不能用事,故每至其时而辄发也。且汗多津 
液泄,口干津液少,医用牛黄、朱砂、琥珀、南星、半夏等,而复燥之,是愈益其燥,故暂止而复发,不能去拔病根 
也。因取参、 各二钱半,远志、山楂、川芎、黄芩各七分,天麻、麦冬、防风、茯神各一钱,甘草、陈皮各五分, 
归身八分,白术一钱半,煎服十余剂,而病不复作矣。 
张子和治一妇,年逾三十,夜梦鬼交,惊怕异常,及见神堂阴府舟楫桥梁。如此一十五年,竟无妊娠。巫祈觋祷, 
无所不至,针肌灸肉,孔穴万千,黄瘦发热引饮,中满足肿。张曰∶阳火盛于上,阴水盛于下。鬼神者,阴之灵,神 
堂者,阴之所,舟楫桥梁,水之用。两手寸脉,皆沉而伏,知胸中有痰实也。凡三涌、三泄、三汗,不旬日而无梦,一 
月而孕。 
一妇喜笑不休半年矣,诸医治之术穷。张曰∶此易治耳。以食盐三两成块,烧令通红,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 
煎三五沸,温分三服,须臾探吐出痰半升,次服大剂黄连解毒汤,不数日而笑止。 
沈宗常治临淄人,自谓无病,忽觉神思有异,晚歌笑不节。沈曰∶此阴火乘肝,晚动宜以柔剂,少加利之,良愈。 
庄先生治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愁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 
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可谓得元关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云∶先达李其姓,归德府,鹿邑人也,世为农家。癸卯获隽于乡,伊芳父以喜,故失声大笑。 
及春举进士,其笑弥甚。历十年擢谏垣,遂成痼疾。初犹间发,后宵旦不能休。大谏甚忧之,从容语太医院某,因得 
所授,命家人给乃父云∶大谏已殁。乃父恸绝几殒,如是者十日,病渐瘳。佯为邮语云∶大谏治以赵大夫,绝而复苏, 
李因不悲,而笑症永不作矣。盖医者意也,过喜则伤,济以悲而仍和,技进乎进矣。 
薛己治一小儿,喜笑常作不安,面赤饮冷,手足并热。先用黄连泻心汤二服,稍定,又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顿 
愈。常服此丸则安,月许不服,仍前病作,又服愈矣。 
许学士治一妇人,数次无故悲泣不止。或谓之有祟,祈让请祷备至,终不应。许忽忆《金匮》有一症,妇人脏躁悲 
伤欲哭,象如鬼物神灵,数欠伸者,宜甘麦大枣汤。急令治药,数剂而愈。 
〔源按〕经云∶在脏为肺,在志为悲。又云∶精气并于肺,则悲是也。盖喜属阳,心主之;怒属阴,肝主之。妇人 
禀性阴柔,故喜常少而怒常多,或悲泣不止,皆阴类也。又云∶神有余则笑,神不足则悲,所以人之幼时,神魂未足, 
善于啼哭也。 
邵氏《闻见录》云∶州监军病悲思,郝因告其子曰∶法当得悸而愈。时通守李宋卿御史严甚,监军内所惮也。允与 
子,请于宋卿,一造问责其过失,监军惶怖汗出,疾乃已。 
绍兴癸丑,许待次四明,有董生者,患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飞扬,觉身体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 
寐,更医不效。许为诊视,询之曰∶医作何病治?董曰∶众皆以为心病。许曰∶以脉言之,肝经受邪,非心病也。肝气 
因虚,邪气袭之,肝藏魂者也,游魂为变。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 
则魂飞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董欣然曰∶前此未之闻,虽未服药,已觉沉病去体矣,愿求治之。许曰∶公 
且持此说,与众医议所治之方,而徐质之。阅旬日复至,云∶医遍议古今无与病相对者。许即处珍珠母丸,独活汤以 
赠,服一月而病悉除。此方用珍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珍珠母,入肝经为第一。龙齿、虎睛,今人例以为镇心药。殊不 
知龙齿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类也。盖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龙能变化,故魂游 
而不定;虎能专静,故魄止而有守。许谓治魄不宁者,宜以虎睛,治魂飞扬者,宜以龙齿。万物皆有成理而不失,在夫 
人达之而已。 
徐仲子士纬曰∶家君肄业过劳,场屋屡屈,志坚不懈,吐血盈盆,虚羸骨立。夜卧合睫则梦争斗,转斗转负,恐畏 
之态,无可名状,呼号之声,轰然若雷,而不能腾出于口。家人侍睡者,莫不缩手伸舌,如是者十年余矣。每五七夜必 
一发,过劳则连发,发尤猛。历访师友,多作心血不足治,惟补心安神药投之漠如也,终莫识其为何症,扪心苦思,思 
每达旦,更几寒暑矣。一日偶观《素问·藏气法时篇》论有曰∶肝病令人善怒,虚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 
人将捕之。恍然警悟,乃知为魂游症也。何言之?夫夜卧属气于肝,肝主藏血,藏魂,作文既言若衄血过度,则魂失 
养。惟是交睫若魔,则梦争斗。肝虚则胆怯,故多负多恐也,非峻补不奏功。又思草木之剂,不堪任重,乃以鹿角胶 
三钱,清晨酒溶服,五日而睡卧安,半月而肌肉生,一月而神气完,始能出户。厥后每见血症虚惫者,崩中眩晕者,投 
前剂莫不附应。夫人但知鹿角胶补虚之功,胜于参 ,而不知鹿角胶可以峻补肝血,盖血盛而魂自安也。 
黄师文治一妇,卧病三年,状若劳瘵,诸医以虚损治不瘥。黄视之曰∶此食阴物时,或遭惊也,问之妇方自省悟也。 
襄者食米团时,忽有报其夫坠水,由此一惊,病延至今不能愈。黄以青木香丸兼以利药一帖与之,须臾下一块,乃痰裹 
一米团耳。当时被惊,怏怏在下而不自觉也,自后安康无恙。 
一人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以密陀僧研细一匕许,茶调服,遂愈。有一人伐木山中,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 
此方而愈。又一军尉,采藤入谷,逢恶蛇而疾,其症状同,亦用此药治之而愈。 
或问∶有邻人,年六十余,因怒而发声,其音遂失,诸治不效。约数年,适食饭蒸白花百合,食后声忽有音,连食 
旬日,约二斤余,其音如旧。何故?予曰∶声为怒发,此火伤肺金,百合补中兼清,不寒不燥,中和之品,故得中病。 
游以春治一妇,年三十余,忽午前吐酸水,至未时心前作痛,至申痛极晕绝,交戌方醒如故,每日如此。医治期年 
不愈,游治用二陈下气之剂不效,熟思其故,忽记《针经》有云∶未申时气行膀胱,想有瘀血滞于此经使然。遂用归 
尾、红花各三钱,干漆五钱,煎服。吐止痛定,晕亦不举。 
次日复进一服,前症俱愈。第三日,前方加大黄、桃仁饮之,小便去凝血,三四碗而痊。 
滑伯仁治一妇,气实多恐,忽大叫而欲厥。盖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滑用香附五钱,生甘草三钱,川芎七 
钱,童便姜汁炒煎服。又用青黛、人中白、香附丸服稍愈,后用吐法乃安,再用导痰汤,加姜汁、黄连、香附、生姜, 
下龙荟丸而安。 
孙东宿治白仰云内眷,每触怒即晕厥,必闭门合目,静坐不留一人在房中。是皆冷汗出如雨,气息几微,越一时 
许,醒如常。原以颈生瘰 ,多服草头药,及专科用斑蝥等毒,因而脾胃损,元气亏也。年三十八尚未生育,每日令二 
婢敲两腿,俟其熟睡乃已。夜半心多惊跳,指甲皆无血色,经将行,小腹先痛二日,色紫有块,诸病虽如是,而肌肉饮 
食却如无事人。孙诊其脉而寸短弱,左关大而有力,右关左尺俱滑,右尺沉微,据脉肺气虚,肝木实,胃中有痰之症 
也。用六君子汤,加丹参酒,连青皮,外与珍珠母丸及独活汤,调理而安。 
喻嘉言治熊仲纾之子,髫龄患一症,饮食如常,但脉细神呆,气夺色夭。仲纾曰∶此病何也?喻曰∶病名淹牒。《左 
传》所谓近女室晦,即是此病。彼因近女,又遭室晦,又不可为,令郎受室晦之邪,而未近女,是可为也。即以羚羊 
角、犀角、龙齿、虎骨、牡蛎、鹿角霜、人参、黄 等药合末,令以羊肉半斤,煎浓汁调末,少加牛黄丸,服旬日而安。 
〔源按〕《左传》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公曰∶女不可近乎?对 
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者,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 
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龚子才治一男子,忽低头往暗处藏身,不言亦不答,以饮食俱背人窃食,人见之则食不下。诸人以为中邪,用三牲 
祭之,其物经宿,乃妻食之亦如是,诸医莫识。龚云∶必中鼠涎。盖鼠涎有大毒,用吴茱萸塞猫口,以猫涎自出,将涎 
水令夫妇服之悉愈。 
康熙年间,予里地藏庵有一僧,名鹤松。忽一日藏身暗处,若见人或闻人语,即惊避。每进饮食,必置之外室,窥 
视无人,然后出食之,如是数年。适有方士视之曰∶病名鼠魂。鼠窃食为猫所逼,因惊失其魂于食物间,食之乃得是 
症。治以安神药,外加猫涎和服而愈。 
〔源按〕此症即中鼠涎,云鼠魂者,士好名故耳。 
有一人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地,或倚门后,见人即避,似失志状。此为卑 之病,以血不足故 
尔,人参养荣汤主之。 
学士卢抱经为侍读时,每寤心必惊惕,医用安神补血之剂,数年不效。时值乾隆戊寅,予至燕京,与公同寓。初寓 
之日,公即问予曰∶此症何故使然?予视其脉,独左关弦数。予曰∶《内经》云∶卧而惊者属肝,卧则血归于肝,今 
血不静,血不归肝,故惊悸于卧也。《三因》用羌活胜湿汤,加柴胡,治卧而多惊悸,多魇溲者,为风寒在少阳厥阴 
也,非风药行经不可。今切肝脉弦数,此风热内侵肝脏,正经所谓血不静,血不归肝故也。当用加味逍遥散,凉血舒 
肝,更加防风以祛其风,使风散热解,血自归经矣。公从之,服数剂而愈。 
x大生脉汤x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天冬 黄柏 川归 牛膝 红花 枸杞 生地 
水煎服,有汁加黄 。 
x平胃散x 
苍术(泔水浸,二钱) 浓朴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姜枣煎。 
x桃仁散x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四味为末,先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桃仁、虻虫等药,不住手搅,良久出,丸如 
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 
x清空膏x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各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两半) 
为末,每服三钱,茶调如膏,白汤送下。 
x紫雪x 
黄金(百两)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水煮,三斤,捣煎去滓入后药) 升麻 玄参(各一斤) 甘草(炙, 
半斤) 羚羊角 沉香 木香(各五两) 犀角 丁香(一两,并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 硝石(各 
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 麝香(一两,二钱,研入前药拌匀) 
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每一二钱。 
x温胆汤x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姜枣煎。 
x导痰汤x 
陈皮 半夏 南星 赤苓 枳实 甘草 
水煎。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二钱) 黄芩 黄柏 栀子(各一钱) 
水煎热服。 
x甘麦大枣汤x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水六升煮三升,去渣分三服。 
x珍珠母丸x 
珍珠母(另研末,五钱) 当归 熟地(各一两半) 人参 茯苓 酸枣仁 柏子仁 犀角(各一两) 沉香 龙 
齿 
蜜丸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及夜服。 
x独活汤x 
独活 羌活 前胡 细辛 半夏 枣仁 沙参 茯苓 甘草 五味子(各等分) 
每七钱,姜三片,乌梅一个,不拘时煎服。 
x青木香丸x 
青木香 补骨脂 荜澄茄 黑豆 槟榔(饭裹煨) 
为末,糊丸如豆,百沸汤下二十丸。 
x苏合香丸x 
白术 青木香 犀角 香附 朱砂(水飞) 檀香 诃梨勒(煨去皮) 安息香(酒熬膏)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各二两) 龙脑 薰陆香(别研) 苏合香(各一两) 
上为末,细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苏合香油和剂,丸如弹子大,以蜡椟固绯绢当心带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x清魂散x 
泽兰叶 人参(各三分) 川芎(五分) 荆芥(一钱) 炙甘草(三分) 
为末,温酒调下,更宜烧漆器淬醋炭于床前,使闻其气。 
x人参养荣汤x 
人参 白术 黄 甘草 陈皮 桂心 当归(酒拌,各一钱)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七分) 远志(五分) 白 
芍钱半 
姜枣煎。 
x倒仓法x 
黄牡牛肉(肥嫩者,二三十斤) 
上牛肉须切碎洗净,用长流水桑柴火煮烂,滤去渣,取净汁,再入锅中文武熬至琥珀色则成矣。择一静室明快不通 
风者,令病患先一夜不食,坐其中,每饮一钟,少时又饮,积数十钟。病在上者必吐,病在下者必利,病在中者吐而且 
利,视所出物可尽病根乃止。吐利后必渴,不得与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之,名轮回酒,非惟止渴兼涤余垢。行后倦 
卧觉饥,先与米饭,次与稀粥,三日后方与浓粥、软饭、菜羹调养半月一月,精神焕发,沉 悉痊矣。须戒色欲半年一 
年,戒牛肉数年。 
x四物汤x(见头门) 
x八物汤x(见口门) 
x十全大补汤x(见手足门) 
x八毒赤丸x(见腹门) 
x六君子汤、牛黄丸x(二方见目门) 

卷之五

属性:夏子益《奇疾方》云∶有妇人产后瘀血上攻,忽然两乳伸出,细小如肠,垂过小肚,痛不可忍,危亡须臾,名曰乳 
悬。将川芎、当归各一斤,以半斤锉碎,于瓦罐内,用水浓煎,不拘多少频服。仍于一斤半锉块于病患桌下烧烟,令将 
口鼻吸烟。用尽未愈,再作一料,仍以前法,再用蓖麻子一粒,贴其顶心,则乳头自复。 
《奇病方》云∶有男子乳头忽然壅肿,如妇人乳状,扪之痛绝,经年药医不效,此乃阳明之毒瓦斯,结于乳房之间, 
非疮毒乃痰毒也。若疮毒经久,必然外溃,经年壅肿如故,非痰毒而何?法当消其痰,通其瘀,用化圣通滞汤煎服自 
愈。此方妙有银花、蒲公英,直入阳明之经;又得清痰通滞之味为佐,附子引经单刀直入,无坚不破,又何患痰结之不 
消?或疑附子大热,诸痛皆属于火,似不可用。殊不知非附子不能入于至坚之内,况又有栀子、芍药之酸寒,虽大热 
亦解其裂性矣。 
又云∶有人心窝外忽然生疮如碗大,变成数口,能作人声叫喊,此乃忧郁不舒而祟凭之也。用生甘草三两,人参五 
钱,白矾、茯神、银花各三钱,水煎服,即不鸣,再用二剂即愈。盖甘草消毒;人参、茯神以安其心;白矾以止其鸣; 
银花以解其火热,故易以奏效也。 
《怪症方》云∶有人忽胸背皆驼,颈项渐短。问其故,食旱鳖所致。用紫苏煎汤洗患处,次用龟尿搽之愈。 
〔源按〕此症即古云龟胸龟背是也。古方皆作肺治,谓受邪喘久所致。又乳母多食辛热,贻毒于见,感之于肺,因 
肺胀大,故胸膈高满如龟状也。盖胸膈之上,乃肺之分野,又肺主皮毛,若背受风邪,客于脊骨,故背高而偻伛。又或 
儿坐又早,亦能致之,然多成痼疾。考之古法,惟有百合丹、枳壳防风丸,乃灸肺 、膈 二穴而已,别无治法。若前 
症因食旱鳖患此,乃毒感于肺,故肺胀大而胸背皆驼也。紫苏解一切鱼毒,而更能疏通肺气,龟尿软骨,然亦宜速治, 
久则骨节坚硬,则不可复矣。 
《宣室志》云∶天宝中,有陇西李生,自白衣调选桂州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