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1-医学心悟-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若脾气虚弱,饮食不思,此气弱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桔梗。此内伤之治法也。 
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经云∶微寒微咳。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 
治必须发散,而又不可以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薛立斋云 
∶肺有火,则风邪易入,治宜解表兼清肺火;肺气虚,则腠理不固,治宜解表兼补肺气,又 
云∶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此诚格致之言也。然清火之药 
不宜久服。无论脉之洪大滑数,数剂后,即宜舍去。但用六味丸频频服之,而兼以白蜜、 
胡桃润之,其咳自住。若脾肺气虚,则用五味异功散,六君子等药,补土生肺,反掌收功, 
为至捷也。治咳者,宜细加详审。患咳者,宜戒口慎风。毋令久咳不除变为肺痿、肺疽、虚 
损、劳瘵之候,慎之戒之。 

卷三咳嗽
止嗽散
属性:治诸般咳嗽。 
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两) 陈皮(水洗去 
白,一斤 
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予制此药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问∶药极轻微,而取效甚广,何也?予曰∶药 
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 
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 
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 
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逾而走,则咳而见红。 
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 
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 
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附论于此,以谘明哲。 

卷三咳嗽
人参胡桃汤
属性:止嗽定喘。 
人参(五分) 胡桃肉(三钱,连衣研)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本方以葳蕤易生姜,名葳蕤胡桃汤,治阴虚症。 
又方∶用白蜜二斤,胡桃肉二斤,隔汤炖熟,开水点服,不拘时。 
x五味异功散、六味丸、团鱼丸、月华丸x (俱见虚劳。 
x六君子汤x (见类中。 

卷三

属性:经云∶诸病喘满,皆属于热。盖寒则息微而气缓,热则息粗而气急也。由是观之,喘之 
属火无疑矣。然而外感寒邪,以及脾肾虚寒,皆能令喘,未便概以火断也。假如风寒外客而 
喘者,散之;直中于寒而喘者,温之;热邪传里,便闭而喘者,攻之;暑热伤气而喘者,清而 
补之;湿痰壅遏而喘者,消之;燥火入肺而喘者,润之。此外感之治法也。各详本门。 
若夫七情气结,郁火上冲者,疏而达之,加味逍遥散。肾水虚而火上炎者,壮水制之, 
知柏八味丸。肾经真阳不足而火上泛者,引火归根,桂附八味丸。若因脾虚不能生肺而喘者 
五味异功散加桔梗,补土生金。此内伤之治法也。 
夫外感之喘,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经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下。定 
喘之法,当于肾经责其真水、真火之不足而主之。如或脾气大虚,则以人参、白术为主。参 
、术补脾土以生肺金,金旺则能生水,乃隔二、隔三之治也。更有哮症与喘相似,呀呷不已 
喘息有音,此表寒束其内热,致成斯疾,加味甘桔汤主之,止嗽散亦佳。古今治喘哮症 
方论甚繁,大意总不出此。 
x加味逍遥散x (见类中。 
x知柏八味丸x (即六味丸加知母,黄柏。 
x桂附八味丸x (俱见类中) 
x五味异功散x (见虚证。 

卷三喘
加味甘桔汤
属性:治喘,定哮。 
甘草(五分) 桔梗 川贝母 百部 白前 橘红 茯苓 旋复花(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x止嗽散x (见伤寒咳嗽。 

卷三
吐血
属性:暴吐血,以祛瘀为主,而兼之降火;久吐血,以养阴为主,而兼之理脾。古方四生丸、 
十灰散、花蕊散,祛瘀降火之法也;古方六味汤、四物汤、四君子汤,养阴补脾之法也。 
散之。务农赤日,行旅长途,口渴自汗而吐血者,此伤暑也,益元散清之。夏令火炎,更乘 
秋燥,发为干咳,脉数大而吐血者,此燥火焚金也,三黄解毒汤降之。此外感之治法也。 
又如阴虚吐血者,初用四生丸、十灰散以化之,兼用生地、黄汤以清之。吐止,则用地 
黄丸补之。阳虚大吐,血成升斗者,初用花蕊石散以化之,随用独参汤以补之,继则用四君 
、八珍等以调之。脏寒吐血,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也,用理中汤以温之。其或七情气结, 
怒动肝火者,则用加味逍遥散以疏达之。伤力吐血者,则用泽兰汤行之。此内伤之治法也。 
行。病势既久,气血衰微,饮食渐减,大便不实,法当养阴血兼补脾气。大凡吐血、咯血, 
须用四君子之类以收功,盖阴血生于阳气,脾气旺则能生血耳。治者念之。 
x四生丸x (见虚证。 

卷三吐血
十灰散
属性:祛瘀生新,止血之良剂。 
大蓟 小蓟 茅根 茜根 老丝瓜 山栀 蒲黄 荷叶 大黄 乱发 
烧灰,存性。每服二、三钱,藕汤调下。 
x花蕊石散、六味汤、四物汤、四君子汤x (并见虚证。 
x加味香苏散x (即香苏散加山栀、丹皮、丹参。方见伤寒太阳证。 
x益元散x (见类中。 
x三黄解毒汤x (见伤寒。 
x生地黄汤x (见虚证。 
x独参汤、八珍汤x (见虚证。 
x理中汤x (见中寒。 
x加味逍遥散x (见类中) 
x泽兰汤x (见后腰痛。 

卷三
头痛
属性: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升,则邪气乘之,致令头痛。然有内伤、外感之异,外感风寒者 
宜散之。热邪传入胃腑,热气上攻者,宜清之。直中证,寒气上逼者,宜温之。治法详见 
伤寒门,兹不赘。然除正风寒外,复有偏头风,雷头风,客寒犯脑,胃火上冲,痰厥头痛, 
大头天行,破脑伤风,眉棱骨痛,眼眶痛等证。更有真头痛,朝不保暮,势更危急。皆宜细 
辨。 
偏头风者,半边头痛,有风热,有血虚。风热者,筋脉抽搐,或鼻塞,常流浊涕,清空 
膏主之;血虚者,昼轻夜重,痛连眼角,逍遥散主之。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雷 
鸣,多属痰火,清震汤主之。客寒犯脑者,脑痛连齿,手足厥冷,口鼻气冷,羌活附子汤主 
之。胃火上冲者,脉洪大,口渴饮冷,头筋扛起者,加味升麻汤主之。痰厥头痛者,胸膈多 
痰,动则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肾厥头痛者,头重足浮,腰膝酸软,经所谓下虚上实 
是也。肾气衰,则下虚,浮火上泛,故上实也,然肾经有真水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有真火 
虚者,脉必大而无力。水虚,六味丸,火虚,八味丸。大头天行者,头肿大,甚如斗,时疫 
之证也,轻者名发颐,肿在耳前后,皆火郁也,普济消毒饮主之,更加针砭以佐之。破脑伤 
风者,风从破处而入,其症多发搐搦,防风散主之。眉棱骨痛,或眼眶痛,俱属肝经,见光 
则头痛者,属血虚,逍遥散。痛不可开者,属风热,清空膏。真头痛者,多属阳衰。头统诸阳 
而脑为髓海,不任受邪,若阳气大虚,脑受邪侵,则发为真头痛,手足青至节,势难为矣 
速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川芎、附子、并进八味丸,间有得生者,不可忽也。 

卷三头痛
清空膏
属性:羌活 防风(各六分) 柴胡(五分) 黄芩(半生、半炒,一钱二分) 川芎(四分) 甘草(炙,一钱 
薄荷(三分) 黄连(酒炒,六分 
水煎服。 
x逍遥散x (见虚劳。 

卷三头痛
加味清震汤
属性:升麻(一钱) 苍术(一钱) 青荷叶(一个,全用) 甘草(炙) 陈皮(各八分) 蔓荆子 荆芥(各一 
钱五分) 薄荷(五分 
水煎服。 

卷三头痛
羌活附子散
属性:羌活(一钱) 附子 干姜(各五分) 炙甘草(八分 
水煎服。 

卷三头痛
加味升麻汤
属性:升麻 葛根 赤芍 甘草(各一钱) 石膏(二钱) 薄荷(三分 
灯心二十节,水煎服。 

卷三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属性:半夏(一钱五分)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三个 
蔓荆子(一钱) 
虚者,加人参。 
水煎服。 
x六味丸、八味丸x (见类中。 

卷三头痛
普济消毒饮
属性:治大头症。肿甚者,宜砭之。 
甘草 桔梗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一钱) 马勃 元参 橘红 柴胡(各五分) 薄荷 
(六分) 升麻(二分) 连翘 牛蒡子(炒,各八分 
水煎服。体虚,加人参五分;便闭,加大黄(酒煨,一钱)。 
愚按∶此症须用贝母、人中黄、荷叶为妙。发颐症,倍柴胡,加丹皮。喉咙肿痛,倍桔 
梗、甘草。 
砭法,以上细瓷锋,用竹片夹定,紧扎,放锋出半分,对患处,另以箸敲之,遍刺肿处 
俾紫血多出为善。刺毕,以精肉贴片时,再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润之。此地不宜成脓,头 
内中空,耳前后更多曲折,提脓拔毒,恒多不便,故针砭断不可少。 
针法,以小布针两枚,手法扣定,露锋纤少,遍刺肿处,血出立松。更敷前药,自然消 
散,用针砭时,须正心诚意,咬定牙齿,下手刺之。 

卷三头痛
防风散
属性:治破脑伤风。 
防风 生南星(炮,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童便冲酒调服。 
x补中益气汤x (见类中。 

卷三
心痛
属性:当胸之下,岐骨陷处,属心之部位,其发痛者,则曰心痛。然心不受邪,受邪则为真心 
痛,旦暮不保矣。凡有痛者,胞络受病也。胞络者,心主之宫城也。寇凌宫禁,势已可危, 
而况犯主乎?故治之宜亟亟也。心痛有九种,一曰气,二曰血,三曰热,四曰寒,五曰饮, 
六曰食,七曰虚,八曰虫,九曰疰,宜分而治之。 
气痛者,气壅攻刺而痛,游走不定也,沉香降气散主之。血痛者,痛有定处而不移,转 
侧若刀锥之刺,手拈散主之。热痛者,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其痛或作或止,脉 
洪大有力,清中汤主之。寒痛者,其痛暴发,手足厥冷,口鼻喜冷,喜热畏寒,其痛绵绵不 
休,脉沉细无力,姜附汤加肉桂主之。饮痛者,水饮停积也,干呕吐涎,或咳,或噎,甚则 
摇之作水声,脉弦滑,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食痛者,伤于饮食,心胸胀闷,手不可按,或 
吞酸嗳腐,脉紧滑,保和汤主之。虚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则痛止,归脾汤主之。虫痛 
者,面白唇红,或唇之上下有白斑点,或口吐白沫,饥时更甚,化虫丸主之。疰痛者,触冒 
邪祟,卒尔心痛,面目青暗,或昏愦谵语,脉来乍大乍小,或两手如出两人,神术散、葱白 
酒、生姜汤并主之,此治心痛之大法也。 
或问∶久痛无寒,暴痛无火,然乎?否乎?答曰∶此说亦宜斟酌。如人宿有积热,或受暑 
湿之热,或热食所伤而发,则暴痛亦属火矣,岂宜热药疗之。如人本体虚寒,经年累月, 
凭发无休,是久痛亦属寒矣,岂宜寒药疗之。且凡病始受热中,末传寒中者,比比皆是。必 
须临症审确,逐一明辨,斯无误也。又或谓∶诸痛为实,痛无补法。亦非也,如人果属实痛 
则不可补,若属虚痛,必须补之。虚而寒者,则宜温补并行,若寒而不虚,则专以温剂主 
之。丹溪云∶温即是补。若虚而兼火,则补剂中须加凉药。此治痛之良法,治者宜详审焉。 

卷三心痛
沉香降气散
属性:治气滞心痛。 
沉香(细锉,三钱) 砂仁(七钱) 甘草(炙,五钱) 香附(盐水炒,五钱) 元胡索(酒炒,一两) 
川楝子(煨去肉净,一两 
共为末。每服二钱,淡姜汤下。 

卷三心痛
手拈散
属性:治血积心痛 
元胡索(醋炒) 香附(酒炒) 五灵脂(去土醋炒) 没药(箬上炙干,等分 
共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血老者,用红花五分,桃仁十粒,煎酒调下。 

卷三心痛
清中汤
属性:治热厥心痛。 
香附 陈皮(各一钱五分) 黑山栀 金铃子(即川楝子) 元胡索(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川黄连(姜汁炒,一钱) 
水煎服。 
x姜附汤x (见诸方补遗) 
治寒厥心痛。又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宜用本方大剂饮之,或救 
x小半夏加茯苓汤x (见伤寒咳嗽。 

卷三心痛
保和汤
属性:治伤食心痛。 
麦芽 山楂 卜子 浓朴 香附(各一钱) 甘草 连翘(各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水煎服。 

卷三心痛
归脾汤
属性:治气血虚弱,以致心痛。 
黄 (一钱五分) 白术 人参 茯神 枣仁 当归(各一钱) 远志(七分) 木香 甘草(炙,各 
五分) 元眼肉(五枚 
水煎服。 
若挟肝火,加柴胡、山栀、丹皮各一钱。 

卷三心痛
化虫丸
属性:治虫啮心痛。 
芜荑(去梗) 白雷丸(各五钱) 槟榔(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木香 白术 陈皮(各三钱 
神曲(炒,四钱 
以百部二两,熬膏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米饮下。 
如取下虫积,加大黄五钱 
x神术散x (见中食。 

卷三
胸痛
属性:胸者,肺之分野。然少阳胆经受病,亦令胸痛,此邪气初传入里,而未深入于里,故胸 
痛也,古方用柴胡汤加枳壳治之。如未应,本方兑小陷胸汤一服,其效如神。又风寒在肺, 
胸满痛,气喘,宜用甘桔汤,加理气散风之剂。又饮食填塞者,宜用吐法。其肺痈、肺痿二 
证,详见虚劳,兹不赘。 
x柴胡汤x (见伤寒少阳证。 
x甘桔汤x (见伤寒咽痛。 

卷三
胁痛
属性: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症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七 
情郁结,用逍遥散。若兼肝火、痰饮、食积、瘀血、随症加药。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 
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皆为的剂。然亦有虚寒作痛,得温则散,按之则止 
者,又宜温补,不可拘执也。 
x小柴胡汤x (见伤寒。 

卷三胁痛
柴胡疏肝散
属性:治左胁痛。 
柴胡 陈皮(各一钱二分) 川芎 赤芍 枳壳(麸炒) 香附(醋炒,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唇焦口渴,乍痛乍止者,火也,加山栀,黄芩;肝经一条扛起者,食积也,加 
青皮、麦芽、山楂;痛有定处而不移,日轻夜重者,瘀血也,加归尾、红花、桃仁、牡丹皮 
;干呕,咳引胁下痛者,停饮也,加半夏、茯苓;喜热畏寒,欲得热手按者,寒气也,加肉 
桂、吴茱萸。 
x逍遥散x (见虚劳。 

卷三胁痛
推气散
属性:治右胁痛。 
枳壳(一钱) 郁金(一钱) 桂心 甘草(炙,各五分) 桔梗 陈皮(各八分) 姜(二片) 枣(二枚 
水煎散 

卷三胁痛
栝蒌散
属性:治肝气燥急而胁痛,或发水泡。 
大栝蒌(连皮捣烂,一枚) 粉甘草(二钱) 红花(七分 
水煎服。 
按∶郁火日久,肝气燥急,不得发越,故皮肤起泡,转为胀痛。经云∶损其肝者,缓其 
中。栝蒌为物,甘缓而润,于郁不逆,又如油之洗物,滑而不滞,此其所以奏功也。 

卷三
胃脘痛
属性:胃脘痛,治法与心痛相仿,但停食一症,其胀痛连胸者,吐之,胀痛连腹者,下之。其 
食积之轻者,则用神术散消之。又有胃脘痈症,呕而吐脓血者,不得妄治。书云∶呕家有脓不 
须治呕,脓尽自愈。 
x神术散x (方见食中。 

卷三
腹痛
属性:腹中痛,其寒热、食积、气血、虫蛊,辨法亦与心痛相符。惟有肝木乘脾、搅肠痧、腹 
内痈,兹三症有不同耳。经云∶诸痛皆属于肝,肝木乘脾,则腹痛,仲景以芍药甘草汤主之 
甘草味甘,甘者,己也,芍药味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则肝木平,而腹痛止矣。伤 
寒症中,有由少阳传入太阴而腹痛者,柴胡汤加芍药。有因误下传入太阴而腹痛者,桂枝汤 
加芍药,即同此意。寻常腹痛,全在寒热、食积,分别详明为主。凡腹痛乍作乍止,脉洪有 
力,热也,以芍药甘草汤加黄连清之。若嗳腐吞酸,饱闷膨胀,腹中有一条扛起者,是食积 
也,保和丸消之。消之而痛不止,便闭不行,腹痛拒按者,三黄枳术丸下之。设或下后仍痛 
以手按其腹,若更痛者,积未尽也,仍用平药再消之。若按之痛止者,积已去而中气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