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性蒙古高原-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已经做出选择,就没有回头路可走,怎么样都要咬牙坚持下去。况且,山丹笃信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莲花可出淤泥而不染,自己宁愿是那一支高洁的莲花,不会被污染,更加不会堕落。

    日子也就这样平平淡淡过来了。

    眼看着春节临近,小玉放了寒假,但顾海平的寒假还遥遥无期,虽然上的是基础理论课,但下学期就要开始进入博士课题,时间对于他而言永远不够用。

    好不容易等到离除夕只有五天时间才得到确切消息:腊月二十八放假,正月初八到校,然后进行课题开题仪式以及跟导师临床学习安排。

    顾海平急急忙忙买了一张机票赶回家,好在城市的春节什么都不用准备,都是现成到超市去购买,还有单位发放的年货,所以春节过得慵懒和富足。

    顾海平是个十分整洁、干净的人,看不得一点点脏乱,平时什么东西都是条理清楚。所以顾海平一到家就开始帮山丹进行大扫除,虽然平时家里都是干净整洁的,但高处比如柜子上,门顶和窗玻璃、纱窗山丹都擦不干净,还有夏天使用的电风扇都是山丹不会清洁的地盘,所以,这些都是顾海平的专项。

    忙了一整天,终于窗明几净,顾海平也累得够呛。

    山丹煲了一锅牛奶海鱼汤,给顾海平和小玉一起补补身体,它对人的脾胃的补益很是擅长。

    吃惯了大块的牛羊肉,如今要适应永城清淡、细薄的饮食,着实叫山丹很为难,没有家乡的一点点相似之处,一切都重新学习,好在顾海平也习惯吃家乡菜,所以山丹经常用南方食材做出北方的菜肴。

    因为一直住校上学,山丹对烹饪都是大学毕业后慢慢学起来,好在她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很快,所以看过朋友、同学煮清淡的南方菜,山丹便可以随手学来,慢慢地也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做法。

    只是顾海平很抵触南方寡淡的饮食习惯,所以到了冬天,山丹会从超市在实行打折时买几十盒家乡的涮羊肉片,冷冻在冰箱,时常做火锅吃,南方食材丰富多样,这让家乡单调的羊肉火锅得到很大改善,比如加入各种薯类、菌类、还有新鲜的萝卜、油果……各种时令蔬菜等。所以天气冷时,在永城几天、十几天、甚至一整个月都不见太阳的阴雨天,吃一餐暖暖的火锅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永城的同学朋友常常问山丹同一个问题:“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温度,你们怎么受得了?”

    其实,一辈子生长在南方的人根本不懂得南方阴冷潮湿的冬天比北方难过了许多。

    南方的冬天多阴雨连绵,温度只有几度,甚至接近冰点,但完全没有取暖设备,家里甚至比屋外冷,人进门都不能退去臃肿的衣服,或许还得加衣。

    但无论穿多少衣服,那侵入骨髓的寒冷都无法抵御,哪儿哪儿都是潮湿冰冷的。

    清洗的衣服一个冬天都几乎不能自然干燥,要用电吹风、电暖气、烘干机帮忙方能上身。

    而北方的冬天却好过得多:无论乡下还是城市都有相应的取暖设备,城市暖气到十一月份都已经开始供暖,一直到来年的五一。整整半年家里都是暖融融的,到外面走一圈,穿好羽绒服、戴好帽子、手套、鞋子,也一点不感觉到寒冷。

    因为北方的天气干燥,衣服在身体外面被暖和了以后不用消耗额外的热量来对抗潮湿,所以穿好衣服,零下二三十度身体仍然是热乎乎的。

    乡下的取暖设备相对简单,一个大大的火炉。反正北方煤炭盛产,所以便宜。家家都是入冬就开始架起火炉,炉子上架上一把铜壶,里面的水咕噜噜地响着,冒出氤氤氲氲的水汽,这是一直深入山丹脑海的美丽温馨画面,那一份温暖和谐以及安宁都在山丹童年的记忆里。

    然后,放几个土豆、肉包子、馒头在炉子上面,热气腾腾、外焦里嫩,美味无比,也是山丹记忆深处一直不曾忘记的家的味道。

    除夕日,一家人按照老家的习惯,中午山丹炖了一锅骨头,蒸了点心,晚上包饺子。

    只是整个单元楼都人丁稀少,他们住的是单位的人才楼,独独一个单元都是博士学位的人才。外地人多,大部分在春节时候都回老家过年了。只剩下三两户人家,好在有一个和小玉大小差不多的孩子,两个小孩玩得不亦乐乎。

    吃零食、放烟花、点柴火烧。

    山丹买了各色过年的装饰把家里的气氛也调整到节日的氛围,每个人也买了新衣服穿,但过年的味道始终感觉不到多少。

    想想小时候,过年时才有新衣服穿,也是母亲省吃俭用买的几尺棉布自己裁剪给孩子们做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也不是特别合身,但母亲那份浓浓的爱意不止暖了孩子的身还深深滋养了孩子的心,让他们长大后无论身处何方都一定怀念、惦念着家乡的父母,想念着母亲的慈爱和家的温暖。

    山丹常常在漫长的无眠之夜深深地深深地想念着家乡想念着父母,她陷入外乡的孤独之中,但她的身居繁花似锦的都市的愿望实现了。人总是不能把所有美好都一举己有,总是得此失彼。

    山丹常常处于一种恍惚中:如今的生活到底还是不是她无数次憧憬的生活?每天按时上下班,邻里都是陌生人,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乐天安命,人和人之间没有交集没有交流,见面都是礼貌地蜻蜓点水般的点点头,一句话都不肯多说。

    这样的生存环境似乎太过冷清,人心都似乎藏起来独自面对。没有人愿意和别人接触更别说沟通,一个个人都好像带着一副没有表情的木板面具,永远都是呆板的毫无任何表情的刻板的面容。

    这和山丹的生长环境有天壤之别,她出生在人烟稀少的广袤草原,但在草原上生存的人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亲人,虽然人们在草原上的距离可能很远,但他们的相互帮助、交流却是心与心的交集,他们都是赤诚的蒙古人,没有冷漠和淡然。

    难道这钢铁水泥的城堡隔绝了人的良知和热情?在这美丽的城市,人怎么可以如此固步自封?

    山丹曾经和顾海平唠叨过她的感觉,顾海平也是个热情奔放的人,但面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大众,他只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学术,他没有太多余力关注这些事情。

    他们感到城市里**裸的利欲关系,顾海平的医术让他时时被圆滑的城市人捧上云端,花言巧语绝不亚于伟大的语言艺术家的三寸不烂之舌,他们有求于他,常常私自请他出诊,也时常**裸地把rmb放入红包作为交换,但绝对只是交换而非心里的感激或者回报。

    似乎这样他们会感到平衡和理所当然,但他们忽略了最基本的医生和病人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同仇敌忾,才能得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即便如此,顾海平的疗效都是无以伦比的好。

    他渐渐名声在外,短短几天寒假,过年都没能得到清净,很多人托各种关系和人情,托拜年之名要请顾海平诊疗。顾海平苦于无分身之术,只好碍于各种不得已的潜关系疲于应付。好在“rmb”的收入还可以让他多少有点安慰。

    慢慢地他们也开始适应城市的生存规则,付出的只是技术和劳动,绝非情感。这对研究中医经典的顾海平是一个挑战,经典的老祖宗的精髓是要真正的“以人为本”,要“天地人和谐一致”的,没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有什么办法?如今的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就是求爷爷告奶奶找来要看病的人也不会完全信任医生,他们已经习惯怀疑一切,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习惯了在冷漠中生存。

    好在顾海平一直有一颗平常心,只要是找上门的病人都可以静心治疗,效果也出奇的好。很多全国各地求医问药的绝望了的病人,经过顾海平的治疗,每次三两块钱的中药都可以药到病除。这让他短短几年时间就名声大振。

    看过几十个病人之后,顾海平婉言谢绝了一些人,他是回家来过年的,不能没有时间陪媳妇和孩子玩呐,于是一家人到永城近郊的风景点去玩了两天,顾海平便又急着返校了。

一三四、亲情也自私

    一三四、亲情也自私

    就在顾海平到校不几天,一天突然妹妹出现在面前,顾海平有一刹那的惊异,问道:“你怎么来了?”

    他的脑子里立马想到是不是父母出了什么事?惊出一身冷汗。

    但转瞬他就意识到妹妹的到来绝对不会是父母的事,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他的事,决不可能要妹妹跑一趟。

    妹妹听到笑起来:“伟顺(顾海平的妹夫)开大巴跑北京线,我顺路来看看你,没有什么事。”

    “哦,”顾海平看到妹妹很亲切,这个抱来别人家的妹妹虽然任性,但自从结婚后长大不少,对父母的照顾反倒多起来,他心存感激。“那我带你去吃东西吧,伟顺能来吗?”

    “他离不开车,他要在车站等客的。我待会儿就去找他了,不要吃饭了,二哥,我是想跟你借点钱,我买房又买车,手上的钱不够。”妹妹开口说道。

    顾海平已经习惯了所有家人的做事习惯,自从他大学毕业,无论工作生活如何,家里人就从没有落下一个来要钱或者借钱,他心里很不平衡:自己在呼市的大街上奋力脚蹬三轮车一分一分挣钱时,结婚时的窘迫,到永城孩子出生时的拮据,这一切没有一个亲人过问和关心,只要家里有一点点事情,一定会告诉万里之外的他,要他来想办法。

    记得那时他上研究生,每个月只有263块钱的补助,弟弟要结婚父亲打电话来要钱说弟弟要交彩礼钱;还有一次当地修公路拆了一半老家的院墙,父亲又打电话来要钱说砌墙;侄仔考上大学父亲仍然打电话来要钱……。而他自己却是要山丹和他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

    父亲有教师退休金,每月的收入在当地不算低。而他也要养家糊口啊,虽然山丹不曾说什么,他心里仍然不是滋味。父亲似乎要从他这里得到一种保障和寄托,每每都是把一些家里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告诉他,虽然有时候会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父亲从来都不会想到这些会无为地增加他的烦恼而于事无补。

    他能理解父亲的作为,因为父亲是奶奶再嫁之后唯一的孩子,从小就要和几个隔山兄弟争抢生存资本,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忧虑的性格,他要把所有能争取到的钱攥在自己的手心里才踏实,或许攥在手心里都不踏实,还担心个个人都惦记他的钱。

    一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父亲成为一个极端自私的人,这是他从小就感受到的,父亲从不给一分钱到母亲手里,始终把钱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中。还有对几个孩子都是“养儿防老”的理念,老子养你小,你就要养老子老,哪怕你肚子填不饱也要补还老子的养育之恩。

    顾海平决心远远地离家远走他乡多多少少也是受不了父亲自我、及其自私的秉性使然。

    他本事其实也多多少少继承了父亲的自私,但自从遇到山丹,她的大方、大度和山丹家其乐融融,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宽容的氛围,慢慢改变了一些他的习性,他开始关心亲人、朋友,尤其小玉的出生和山丹的迁就使得他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父亲的理解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放开了一些。

    如今妹妹又来借钱,怎么办?

    要说工作几年,手上是有了一点积蓄,山丹从不曾盘问过他的工资去向和钱的花销,这样的宽松和信任使得他更加珍惜这份情意,他再不能要她付出辛苦,他希望可以给她一个好的生活。所以,父亲每次无关紧要的讨要他都没有满足,只是他认为应该帮助时才会给,山丹也从不曾介入他和家里的事情。

    但在山丹的督促下,他每年都会按时寄父母的养老费给父母。虽然对这项开支他曾经对山丹说:“我们现在生活不富裕,他们的日子并没有不好过,或许比我们还好,等我们日子富裕了,或者他们老了我们再照顾他们,我觉得这样好一些。”

    山丹劝他:“我不这样认为,趁父母健康,可以吃吃喝喝,走走看看时候给他们点钱,让他们日子好过一些我们心里也高兴不是吗?再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例子并不少,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我不想给我们的人生留有不可挽回的遗憾。”

    顾海平没有争执,他能感受到山丹的用心和情意,她是不愿意他为家里的事分心,也给他减少一些心里负担。但他的心里是愧疚的——对她。

    他知道就是用一生去呵护这样的女人,用所有的爱来回报她都显得不够,他唯有用百倍的努力来让她的日子过得富裕而快乐。

    妹妹已经买房买车了,唯此来向他借钱,她却从来都不会想:她的二哥还是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人士呢。

    他有些不快,为了所有的亲人都没能在他最困难时候过问过,在他刚刚安定,解决温饱时候却都来盘剥他,这是怎样的情意?

    他按捺住自己的不快,一脸不情愿地说:“你要借多少?”

    “你要有,就多借点儿,没有就少借点儿。”妹妹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多是多少?少是多少?”顾海平犀利的目光直击妹妹的眼睛。

    “那你看哇,你有多少?”妹妹胆怯地小声说。

    “我有多少要多少?我不用吃饭了吗?小玉也不要养了吗?”顾海平彻底生气了。

    看到顾海平生气的脸,妹妹有些呐呐的:“不是啦!”

    “我没钱,我手上的钱都在股市里拿不出来,你们自己想办法吧。”顾海平拉着脸说。

    “那……我走了。”妹妹的眼泪蓄在眼眶,二哥从来没有对她这样生硬的讲过话,她觉得很委屈。她是没法理解顾海平这几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和生活艰难。

    顾海平没有说话,他还在恼怒中。

    顾海平气愤地望着远去的妹妹,心中多多少少又泛起一些悲哀。多少年了,他一直在尽力满足着家里的一切要求,体谅着他们的不易,他甚至可以耽搁自己的前途来缓解父亲的生存压力,而他却从未得到亲人的谅解和庇佑,哪怕一点点关心和温暖。

    只有母亲,一辈子窝窝囊囊的母亲会在他困苦、伤心时,用满布皲裂的手掌抚慰他的脊梁,告诉他:不用个个人都照顾到,唯独苦了自己,要好好爱惜自己。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母亲的心是疼着儿子的,看着消瘦而疲惫的儿子,母亲常常泪流满面,她懂得只有这个儿子才是她唯一的依靠,只有他懂得理解她的痛苦,也只有他才是她精神的支柱和告慰。然而,她对他的爱护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力不从心、那么无能为力。

    每次顾海平回家,母亲都会想着法儿的给他做各种好吃的。顾海平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一边忙碌一边幸福、享受的笑脸,心里五味杂陈,母亲一年年老了,也一年年衰弱了,他知道自己放不下的还有要给母亲一个幸福晚年。

    在家的日子,顾海平时时陪着母亲,听她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每次回家都是为了看望母亲,陪伴母亲。

    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他希望哪一天有条件把母亲接到身边,让她度过幸福的晚年。

    他相信山丹会理解和支持,她是那么善解人意,那么一心一意地和他相伴着过日子。

    一次,两人奋战结束,他曾经试探性地问过山丹:“如果小玉奶奶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你觉得会不会很麻烦?”

    “当然不会!如果她愿意来,我会好好和她相处。好好孝敬她,你放心了,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为了你也会做好的。还看在你千里迢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的父母接来的份儿上,我一定耐心耐性像对小玉一样对她,好吗?不过,洗完做饭就她全包了。”山丹一边说一边挤眉弄眼。

    “呵呵,我只是说说,老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呢?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她在自己家会自在一些。等她料理不了自己时,我们再接她过来吧。”顾海平揉揉山丹的头发说道。

    “呵呵,你是试探我还是真的?你该不会要我端屎送尿伺候老人家吧?”山丹做出恐怖的表情。

    “呵呵,是真的,到时候我来端屎送尿,你不用的啦!你刚才还信誓旦旦要为我孝敬我妈呢,一转眼就变卦了?”顾海平紧紧地裹住山丹使劲撸紧胳膊。

    “啊!放开我,我喘不上气了!你个土匪!”山丹使劲挣脱顾海平的束缚。

    “我说孝敬她,但我真的没法端屎送尿,我事先声明哦。其他我都愿意做,除了这个。”山丹一本正经地说。

    “不用啦,我逗你呢!”顾海平紧紧地把山丹揽在怀里。

    顾海平摇摇头,缓和了愤怒的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