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性蒙古高原-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海平把山丹紧紧揽在怀里,他觉出她的不安,轻声问道:“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你说我们会这样一直过下去吗?”她靠在他的胸前。

    “小傻瓜,又乱想了吧?当然会啦!我们会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的!我保证!”顾海平甚至举起手要发誓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这么相爱,有这么好的女儿,怎么会不一直过下去呢?不管我如何飞黄腾达,我都知道我是谁,我也知道这军功章有你的一半啊!你应该知道是我离不开你,我已经赖上你了,这辈子绝不放手。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们一定是很多世的夫妻,我们就是彼此的灵魂伴侣,每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无论是否因为我,我都很恐慌,很心疼。我担心你离我而去,我担心你的身体,为了你心情好起来我愿意做任何事,我从来没为自己想,只要你好好在我身边,让我每天踏踏实实看到你,呵护你,这就是我此生的意义。”顾海平动情地说。

    “嗯,我知道。我们都好好的,我们要一直幸福地相守,一直这样恩恩爱爱地过下去,直到我们七老八十我们还是彼此最珍惜的人。你也应该知道你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人,我放不下你也离不开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一起面对,同心协力,好吗?”山丹流着眼泪哽咽道。

    “那是一定的啊,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的灵魂早已相融,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啊!此生我们是彼此的唯一!”顾海平抓起山丹的手,十指相交,紧紧相握。

    之后,两人安静地躺在一起,顾海平轻微的鼾声响起,山丹流着眼泪,她为了这份幸福,为了身边这个深情而优秀的男人,她没有任何理由来逃避,就是天塌下来她也要尽自己的力量把它撑起来,她要坚强,为了他,为了女儿。

    第二天,一家人租用了店家的私家轿车,包租一天120块钱,然后往苍山、洱海开去。

    去洱海的路上,店家男主人很是好客、健谈,他建议他们去白族民居去参观和游览。

    听从主人家的建议便去了一个白族的村庄,典型的白族房屋建筑,大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墙壁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耀人眼目。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

    一些民居还有泥塑,造塑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照壁即瓦顶飞檐的粉墙,是建筑中艺术装点最集中的地方,用凸花青砖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各组中心再作粉画,或镶嵌自然山水图案的大理石。有的在两边塑鱼,以达到稳固。照壁脚下常砌花坛,花香四溢,怡静幽雅。照壁与正房和两侧楼房构成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此外,更高级的还有四合五天井、**同春等套院建筑,其木雕、石刻、粉画就更为集中突出。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的服饰以白色为主色调。其建筑外墙也是以白色为主调。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的民居有着传统上的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现在以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中国人一向崇尚依山傍水,这样必然是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的大小、人口的多寡来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这面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无论是整个院子房屋的结构之科学严谨,还是雕梁画柱只传统的传承,无不显示着白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lt;ahref=&;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lt;/a&;gt;

二〇五、风花雪月

    二〇五、风花雪月

    一家人通过宏伟的精雕细琢的门楼,看到的是一堵墙壁横在眼前,便是照壁,上面书写一个大大的草书“福”,院子里的情形是看不见的。走进去,看到一个方正的院子,正面是二层小楼,很精致的木雕门窗,有东厢房、南房各几间。

    还有很多其他旅游参观者,大家缓步走入南房,看上去是一间布置好的新房,也是大红的主色调,有外间的客厅和里间的夫妻卧房。

    里外间中间是雕花的门窗相隔,门上挂着白族特有的蜡染门帘,古朴、拙实而不失温馨。

    走出来到东厢房,看到一个穿着白族服饰的漂亮姑娘坐在一个原木的茶桌后面,面前是一整套功夫茶茶具,青花的茶具加上美丽的姑娘和自然的茶桌,形成一幅自然、美妙的人物画。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妇女被称作金花,她们的服饰也是以白色为主色调,上衣和裤子都是白色的绸缎上面手工绣上精美的图案,所有的讲究都在头饰上:“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风、花、雪、月全在金花姑娘的头上顶戴着,在人们的眼底流动着,这一切是多么地富有诗情画意啊。

    大理的白族同胞世代流传着一首谜语诗: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姑娘在演示白族著名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

    第三道茶用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

    山丹和顾海平坐下来,品尝了三道茶,清香扑鼻,口中先是有略略的苦味,然后是泛起来的甘甜之味,这就是所谓的“回甘”。

    小玉跑到东厢房另外一间观赏云南少数民族有名的“蜡染”作品,院子里挂着锈红色和湛蓝的蜡染布块,不同的图案不同的形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图案也没有相同的两块布。小玉对千变万化的蜡染图案十分感兴趣。一个人在挂着的布块前面细细钻研,被上面变幻无穷的图案吸引,小手摸摸这块又摸摸那块,爱不释手。

    正好一位导游带领一队旅游团到来,导游开始讲蜡染的工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用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小玉安静专注地听导游姐姐讲解,然后跑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去看,小嘴把刚刚听来的蜡染知识马上现学现卖:“妈妈,这些图案就是把图案先用蜡在布上面画出来,再用染料染出来就得了呢。”

    “哦?是吗?那你知道为什么画上去蜡的图案不会染上颜色吗?”山丹问小玉。

    “嗯,就是染料不会染到蜡上面了啦,妈妈你不知道?”小玉一副奇怪的模样,在她的小脑袋里,妈妈是无所不知的,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问?

    “呵呵,不是很懂哎,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山丹看着小玉认真的样子说。

    “妈妈!你又骗人!”小玉看到山丹忍俊不禁的样子,知道妈妈在故意考她,撒娇道。

    “你们在研究什么?”顾海平走过来问。

    “爸爸,你看:蜡染的图画。是不是好漂亮?”小玉指着漂亮的图案问。

    “嗯,是好漂亮哦。不过这些布能做什么呢?不大不小的。”顾海平点头回答。

    “那是图画啊,爸爸。不做什么的。”小玉解释给爸爸听。

    “哈哈哈!这就是孩子眼里和大人眼里事物的不同之处!孩子眼里的世界是美丽的,大人眼里的世界是务实和实用的。小玉看到的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爸爸看到的是一块有图案的布而已。”山丹笑起来。

    “哦,是哦!我们早已失却了童真和欣赏美的眼睛,已经被生活无情的磨砺成一块顽石,常常多出的是如何应付生活的心思了。”顾海平感叹道。

    “这就是长大和小孩子的区别,小孩子童真世界要由没有了童真的我们来提供啊。”山丹握着顾海平的手说。

    进入二层的正房,一楼是很宽敞的大厅,有白族歌舞表演,还有白族的三道茶供给游客。坐下来观赏一回,走出院子。

    一家人走到村里的巷子,有卖各种小吃的摊子,山丹把每一样都给小玉买来尝一尝,然后驱车往苍山而去。

二〇六、苍山《天龙八部》

    二〇六、苍山:《天龙八部》

    “起点网正版首发,敬请阅读正版图书”

    打算用半天时间来游苍山,沿着绵延起伏的苍山岱影,车缓缓行驶在苍山脚下,凉爽的高原微风拂过脸颊。一路过来,不用多长时间,车就到了苍山脚下,坐划锁到达旅游景点的大门。小玉眼尖,一眼就看到军人免费,儿童半票,只有山丹自己需要买一张票,不过几十块钱。

    走进古典的大门里面,有《天龙八部》拍摄的影视基地,有各条影视剧里的街巷,有铁匠铺、还有一个哑巴铁匠在比比划划地打铁,有旧时茶馆,各式旧时的茶铺、药铺、布店、裁缝店等等,一幅活脱脱旧时生活的场景。还可以看到乔峰做南院大王时所住的院子;有二层的小楼,几个穿着长袍马褂的男人和几个身着绫罗绸缎的女子,在像模像样上演一出比武招亲女子抛绣球的戏码。

    很多电视里看似很壮观的场景,不过是狭小的几个场所而已。

    一路走来,看着不同日常所见的社会百态,小玉兴致盎然,大眼睛应接不暇,每一处都觉得新奇不已,都要驻足观看,山丹告诉小玉:“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生活的样子,有意思吗?”小玉目不转睛地盯着所见之物,头也不回地回答:“有意思!”

    走到里面去,可以看到一个挺大的广场,正在表演舞狮,广式舞狮,很是精彩和玄妙,伴着一阵阵锣鼓声,两头狮子在一杆竖着的一仗高的竹竿上翻腾起舞,惊险而刺激,看得大家惊叫声不断。

    看完精彩刺激的舞狮,往前便是皮影戏的场馆,一家人找了座位坐好,等了几分钟,观众席坐满,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响起,屏幕上先出来一只提着金箍棒、活灵活现的猴子。一声“老孙来也”拉开了一场《三打白骨精》的序幕,打斗之精彩加上一声声高高低低的说唱,真是引人入胜。等到白骨精变成一具白骨,大家才从紧张的气氛中回过神来。

    接下来的一出戏是《武松打虎》,先是一只斑斓大虎出现,一跳三跃,威武不已。然后是喝醉酒摇摇晃晃的武松出场,不得不让人替武松捏着一把汗,配合着紧密的锣声,把人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了去。看那武松提着他的梢棒,歪歪斜斜、嘟嘟囔囔地一路行来,老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眼看就要一扑而上时,那武松先是一愣“哪里来得风声?”醉眼惺忪中看到了眼前的斑斓大虎,双方周旋一番,遂开始紧锣密鼓的打斗,武松棍棒相加,然后棍棒断为两截,只好和老虎进行肉身搏斗,一双铁拳上下翻飞,直到老虎再也爬不起,武松才明白:“原来这景阳冈真正有大虫耶!”

    小玉看得入神,山丹也被吸引入戏。这样精彩的表演,在城市里已经没有得见了,皮影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皮影戏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没有了市场和传承,也难发扬光大。如今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发达,使人们习惯了快速、清晰、逼真的图像和影像,早已抛弃了这样原始的艺术。但真正说起来,这样古老的艺术还是有他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的,他有任何现代科技影视无法替代的人文和人气在。

    表演结束,小玉恋恋不舍地走出来,一步一回头。

    下面便是去神仙洞,是一个天然的溶洞,段誉在此学会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洞内钟乳石林立,结构极不规则,叽里拐弯,地面也不是很平整。虽然一路顾海平都在为小玉讲述《天龙八部》里段誉在此的精彩戏码,但小玉只是觉得无聊,人也不耐烦起来。

    走了大约四十分钟才出得洞外,看到蓝天的那一刻,山丹也觉得心情开阔了起来。其实好多时候人是需要一个广阔的环境的,如果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呆太久,就会让人觉得压抑和不安,虽然不是有意识的排斥,但人不自觉地会烦躁不安和容易发怒。

    走出洞外也到了苍山的索道,沿着盘山的道路,一个人一个人侧着身子慢慢前行,小玉更加不耐烦起来。

    好在山丹及时转移小玉的注意力,看到苍山上空盘旋着一只雄鹰,指给小玉看,才好不容易把小玉的情绪调动起来。

    从山上下来,走到半山时,看到有当地人拉着一种矮脚马等在出口处,每匹马都装饰了漂亮的鞍珮,小玉看到马,便想骑马。

    因为之前去桂林旅游,骑过这样的矮脚马。在中越德天瀑布也骑过,小玉对这种矮脚马很是喜欢,这**都是很温顺的,个子矮,小孩子骑也很安全。

    三个人骑马下山,小玉骑得悠然自得,一边踢打着小脚丫,一边数鸭子“门前大桥下,走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十六七八……”欢快的童音在山谷间回荡,爸爸在一边和着小玉的歌声“二十六七八——”。

    山丹看着这两个欢乐得忘乎所以的孩子,心中充满甜蜜。

    下得山来,天色已近黄昏,店家的车子早在山脚下等候,遂坐车回到大理古城。店家做了几样大理的特色菜:新鲜的蘑菇用鲜肉一炒,芳香四溢。砂锅鱼更是一绝,其中加入若干种不同食材,味道和口感会让你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觉解放之感。对生活在城市吃惯了各种饲料喂养出来的鸡鸭鱼、猪牛羊的肉和化肥喂出来的蔬菜的嘴巴,接触到真正天然、美味的山珍海味之后,你会有一种感官释放、口舌生津、美妙无比的感觉,连很少吃辣的小玉都一边咗舌头一边抢着吃。

    店家也是很朴实的人家,一家人看着小玉吃得香甜,便都不太吃菜,只爱惜地看着小玉大快朵颐。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小玉而言却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佳肴。

    山丹感受到店家的宽厚,吃过饭便叫顾海平和店家讲一下,往后几天都在店家和他们一起吃饭,每餐饭钱就算50块。店家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嘱咐媳妇儿每天都要仔细料理,把当地的土食材都拿来给小玉尝尝。

    无论走到哪里,顾海平都会和接触到的人成为朋友,店家的憨厚和朴实一如蒙古高原的人们,完全没有各个旅游景点被世俗铜臭化了人们的狡诈,这样的老乡是可爱的也是值得交的。

    晚上闲暇之时,和店家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乘凉,看到店家爷爷有点老咳嗽,顾海平便把脉随便开了几位简单的草药,第二天店家把顾海平一家送到三塔寺参观,自己跑去药店买药送回家交给媳妇儿煎熬。

    还没等顾海平离开大理,老爷爷三服药吃下去,持续了很久的咳嗽就好了。一家人自是感激不尽,说什么都不肯收店钱,这是后话。

    &;lt;ahref=&;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lt;/a&;gt;

二〇七、佛事、情话

    二〇七、佛事、情话

    (起点网专一作品,请勿转载,否则作者和起点讲维权,追究盗版责任)

    如你喜欢,敬请收藏。

    一家人来到三塔寺,路上远远就看到了高高的三座挺拔高耸的塔寺。

    三塔寺是由于这里有三座古塔而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