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零四、什么是善口、善友者?答:当被如法说时,是受谏、善口、善口性、不采取敌对、不喜欢敌对、尊敬、尊敬性、恭敬性、顺从性,这个被称为善口性。具足这善口性的人是善口者。那些人是具有信、戒、多闻、施舍、慧,而对他们有那种亲近、实行、一起亲近、亲昵、一起亲昵、信仰、一起信仰、崇拜,这个被称为善友性。具足这善友性的人是善友。
四百零五、什么是在诸根门上保护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以眼看到色之后,不执取相、不执取微细相。就是这个原因,诸贪忧、恶不善法渗透不保护眼根而住的人,修习那种防护,守护眼根,在眼根上到达防护。以耳听到声音之后…以鼻嗅到香之后,…以舌尝到味之后…以身接触到触觉之后…以意了知法之后,不执取相、不执取微细相。就是这个原因,诸贪忧、恶不善法渗透不保护意根而住的人,修习那种防护,守护意根,在意根上到达防护,这个被称为在诸根门上保护性。在诸根上具足这保护性的人,是在诸根门上保护者。
四百零六、什么是在饮食上知量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如理省思食用食物一既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为了骄逸、打扮、迷人,仅仅只是为了这个身体的住续维持,为了停止饥饿的伤害,为了支持清净的梵行。如此,我将灭除旧的饥饿苦受,又不令新的(饱苦)受产生,我将维持生命,不因饥饿而引生过失而且生活安乐。在其中有任何知足性、知量性、在饮食上省思,这个被称为在饮食上知量性。在饮食上具足这知量性的人,是在饮食上知量者。
四百零七、什么是正念、正知者?答:任何念是随念、忆念、忆念性、受持性、不恍惚性、不失念性;念、正念、念根、念力,这个被称为正念。具足这念的人是正念者。哪种慧、知识、调查、考察、法的检择、观察、识别力、精察、贤明、善巧、伶俐、审思、思惟、观察、明智、智慧、指导者、洞察力、正智、刺棒、慧根、慧力、慧的剑、慧的宫殿、慧的光明、慧的光泽、慧的灯火、慧的宝石、无痴、择法、正见,这个被称为正知。具足这正知的人是正知者。
四百零八、什么是戒具足、见具足者?答:身的不违犯、口的不违犯、身口的不违犯,这个被称为戒具足。所有的戒律仪都是戒具足。具足这戒的人是戒具足者。「有布施、有供养、有祭祀、有诸善恶业的异熟果报、有这个世界、有他方世界、有妈妈、有爸爸、有化生的有情、在世界上有正行正道的诸沙门婆罗门,他们自己证知这个世界和他方世界,作证之后而宣说」。就像这样的慧、知识、调查、考察、择法、观察、识别、精察、贤明、正见,这个被称为见具足。所有的正见都是见具足,具足这正见的人是见具足者。
四百零九、哪二种是在世间上难得者?答:哪个先施恩者和哪个知恩感恩者,这二种人是在世间上难得者。
四百一十、哪二种是难被满足者、易被满足者?答:哪个放置任何已得到的和舍弃任何已得到的,这二种人是难被满足者。哪个人不放置已得到的和哪个不拾弃已得到的,这二种人是易被满足者。
四百一十一、哪二种人诸漏会增长及不会增长?答:那个人后悔不应后悔的地方,以及不后悔应后悔的地方,这二种人的诸漏会增加。那个人不后悔不应后悔的地方,以及后悔应后悔的地方,这二种人的诸漏不会增长。
四百一十二、什么是劣意者、胜意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是恶戒、恶法者,他亲近、奉侍、尊敬其它的恶戒、恶法者,这个人被称为劣意者。在这里有一种人是具有戒、善法者,他亲近、奉侍、尊敬其它的有戒、善法者,这个人被称为胜意者。
四百一十三、什么是被满足者与令他满足者?答:独觉和如来的声闻、阿拉汉们是被满足者。正等正觉佛是被满足者和令他满足者。
四百一十四、什么是无希望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是恶戒、恶法、不净、疑行者、作隐密的行为、非沙门而自称为沙门、非梵行而自称为梵行、里面腐败、排泄、污秽生起。他听到:「真的,某某比库,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他没有如此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也会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呢?」,这个人被称为无希望者。
四百一十五、什么是希望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是有戒、善法者。他听到:「真的,某某比库,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他有如此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也会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呢?」,这个人被称为希望者。
四百一十六、什么是离希望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他听到:「真的,某某比丘,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他没有如此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也会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以前还未解脱时,希望已经解脱,那个希望已经止息了,这个人被称为「离希望者」
四百一十七、什么是三种譬喻病的人?答:在这里有一种病人,得到适当食物或没得到适当食物;得到适当药物或没得到适当药物;得到合适看护或没得到合适看护,那个病就是不能起色。在这里有一种病人,得到适当食物或没得到适当食物;得到适当药物或没得到适当药物;得到合适看护或没得到合适看护,那个病能起色。在这里有一种病人,得到适当食物,不是没得到;得到适当药物,不是没得到;得到合适看护,不是没得到,那个病能起色。然后这个病人得到适当食物,不是没得到;得到适当药物,不是没得到;得到合适的看护,不是没得到,那个病会起色,因为这个病,病的食物被世尊允许、病的药物被允许、病的看护被允许。因为这个病,其它的病也应被看护。就像这样,有这三种譬喻病的人存在世界上。哪三种呢?在这里有一种人得见如来或不得见如来;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或不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在诸善法中就是不能进入正性决定。在这里有一种人得见如来或不得见如来;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或不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在诸善法中能够进入正性决定。在这里有一种人得见如来,不是不得见;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不是不得听闻,在善法中进入正性决定。然后这个人得见如来,不是不得见;得听闻如来所说的法律,不是不得听闻,在诸善法中进入正性决定,因为这个人,法的教导被世尊允许,因为这个人,其它人也应被教导法。有这三种譬喻病的人存在世界上。
四百一十八、什么是身证者、见至者、信解脱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以名身证得八解脱之后而住,以智慧看见之后,他的一些漏完全被灭尽,这个人被称为身证者。在这里有一种人,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集」;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灭苦之道」,以他的智慧彻见和实践了如来所教的法,以智慧看见之后,他的一些漏完全被灭尽,这个人被称为见至者。在这里有一种人,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乃至…以他的智慧彻见和实践了如来所教的法,以智能看见以后,他的一些漏完全被灭尽,但是不同于见至者,这个人被称为信解脱者。
四百一十九、什么是粪语者、花语者、蜜语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是妄语者,当他走到大众,或走到人群中,或走到亲属中,或走到法庭中问,或走到王家中,带来当证人被质问时:「喂!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他不知道而说「我知道」或知道而说「我不知道」;没见到而说「我见到」或见到而说「我没见到」。如此为了自己的原因、为了别人的原因或为了少数利益的原因而故意说妄语者,这个人被称为粪语者。在这里有一种人舍断妄语之后,成为离妄语者。当走到大众,或走到人群中,或走到亲属中,或走到法庭中,或走到王家中,带来当证人被质问时:「喂!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他不知道就说「我不知道」或知道就说「我知道」;没见到就说「我没见到」或见到就说「我见到」。如此为了自己的原因、为了别人的原因或为了少数利益的原因而不故意说妄语者,这个人被称为花语者。在这里有一种人说话柔和、悦耳、可爱、优雅、深入心坎里、众人听到会喜欢、众人听到会合意,说像那样子话的人,这个人被称为蜜语者。
四百二十、什么是心譬喻漏疮者、电光者、金钢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忿怒、许多恼害,当稍微地被说时就生气、怒、瞋害、敌对,明显表现出忿怒、瞋和不满。例如恶漏疮用木棒或砂砾磨擦,带来更大的漏泄,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忿怒、许多恼害,当稍微地被说时,生气、怒、瞋害、敌对,明显表现出忿怒、瞋和不满,这个人被称为心譬喻漏疮者。在这里有一种人,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集」;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灭苦之道」。例如一个有眼的人,在黑夜的电光中,可以见到东西,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集」;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灭苦之道」,这个人被称为心譬喻电光者。这里有一种人,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例如宝石或石头对于金钢而言是没有任何不能切断的,说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由于诸漏的灭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就在现法中自己证知、作证、具足之后而住,这个人被称为心譬喻金钢者。
四百二十一、什么是盲者、一眼者、两眼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没有像那样子的眼睛——用像这样的眼睛会得到还未得到的财产,或会增加已得到的财产;没有像那样子的眼睛——用像这样的眼睛,会知道诸善、不善法,会知道诸有罪、无罪法,会知道诸劣、胜法,会知道诸黑白相随之法一这个人被称为盲者。在这里有一种人,有像那样的眼睛——用像这样子的眼睛会得到还未得到的财产,或会增加已得到的财产;没有像那样子的眼睛——用像这样的眼睛,会知道诸善、不善法,会知道诸有罪、无罪法,会知道诸劣、胜法,会知道诸黑白相随之法——这个人被称为一眼者。在这里有一种人,有像那样子的眼睛——用像这样的眼睛会得到还未得到的财产,或会增加已得到的财产;有像那样子的眼睛——用像这样的眼睛,会知道诸善、不善法,会知道诸有罪、无罪法,会知道诸劣、胜法,会知道诸黑白相随之法——这个人被称为两眼者。
四百二十二、什么是倒慧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的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完全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例如颠倒的水瓶,在那个地方灌入水会倒流,不会停留在水瓶内;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完全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一这个人被称为倒慧者。
四百二十三、什么是膝慧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的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完全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例如种种的硬食被散落在人的膝盖上一胡麻、米、糖果、枣子,当他正从那个座位起来,因为失念,而会使得散落;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的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完全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不思维初,又不思维中,又不思维后一这个人被称为膝慧者。
四百二十四、什么是广慧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的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例如直立的水瓶,在那个地方灌入水会停留在水瓶内,而不会倒流出来;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为了在比库们的面前听闻法,而时常的去僧园。比库们对他教导法,初善、中善、后善、有义、有文、完全圆满、清净、说明梵行。他坐在那个座位上,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从那个座位起来,对于那个话既思维初,又思维中,又思维后一这个人被称为广慧者。
四百二十五、什么是在诸欲和诸有上未离欲者、在诸欲上离欲但诸有上未离欲者、在诸欲上和诸有上都离欲者?答:预流、一来者,这些人被称为在诸欲和诸有上未离欲者。不还者,这个人被称为在诸欲上离欲,在诸有上未离欲者。阿拉汉,这个人被称为在诸欲上和诸有上离欲者。
四百二十六、什么是譬如石刻者、地刻者、水刻者?答: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生气,他的那个忿怒是潜伏长夜。例如在石头上雕刻,不会很快地被风或水破坏,而会久住;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生气,他的那个忿怒是潜伏长夜,这个人被称为譬如石刻者。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生气,他的那个忿怒是不潜伏长夜。例如在地上雕刻,很快地被风和水破坏,而不会久住;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时常生气,他的那个忿怒是不潜伏长夜一这个人被称为譬如地刻者。在这里有一种人,被顽固的说、又被粗暴的说、又被不可意的说,仍然交往、被交往、令人欢喜。例如在水上雕刻划过很快地被破坏,而不会久住;就像这样,在这里有一种人,被顽固的说、又被粗暴的说、又被不可意的说,仍然交往、被交往、令人欢喜,这个人被称为譬如水刻者。
四百二十七、什么是三种树皮衣者?答:有三种树皮衣,新的树皮衣既丑陋,又触觉粗糙,又少价值;中的树皮衣也是又丑陋,又触觉粗糙,又少价值;老旧的树皮衣也是又丑陋,又触觉粗糙,又少价值。使用老旧的树皮衣来擦锅,或者将它舍弃在垃圾堆里头。就像这样,有这三种譬喻树皮衣的人存在诸比库之中。哪三种呢?假如新的比库是恶戒、恶法者,这是他的丑陋性。例如那树皮衣丑陋,这个人就像那譬喻。那些人跟他交往、依靠、侍奉、到达跟随见,那件事情对他们而言是导致长夜没利益、痛苦。这是他的触觉粗糙性。又例如那树皮衣触觉粗糙,这个人就像那譬喻。他接受那些人的袈裟、钵食、住所、生病因缘所需的药,他们的那件布施事是没有大果报、大利益。这是他的少价值性。又例如那树皮衣是少价值,这个人就像那譬喻。假如中比库是…假如老比库是恶戒、恶法者,这是他的丑陋性。例如那树皮衣丑陋,这个人就像那譬喻。那些人跟他交往、依靠、侍奉、到达跟随见,那件事情对他们而言是导致长夜没利益、痛苦。这是他的触觉粗糙性。又例如那树皮衣触觉粗糙,这个人就像那譬喻。他接受那些人的袈裟、钵食、住所、生病因缘所需的药,他们的那件布施事是没有大果报、大利益。这是他的少价值性。又例如那树皮衣是少价值,这个人就像那譬喻。假如这样的比库在僧团中说话。那些比库会这样告诉他「什么是被笨蛋、没技巧的你所说的呢?你真的认为应该说话吗?」他生气、不可意,说出那样子的话,僧团以那样子的话,就如那树皮衣舍弃在垃圾堆一样的开除他。有这三种譬如树皮衣的人,存在诸比库之中。
四百二十八、什么是三种迦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