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九也是久经官场的老油条,一双锐眼自然能观察甚微,即便长孙凛说得不算多,但金九爷也能感觉到自己救上来的这个年轻人的不平凡。作为一个弱国的皇族后裔,金九最羡慕大唐的并非是富裕强大的国力,而是大唐浩浩国土上的济济人才。

    在熟悉中国历史的金九看来,史前的中国恐怕也只是一个小地方,若不是历代那些谋相名将的泉涌而出,现在的大唐怎可能有如此广阔的国土?估计四周依然被凶悍的南蛮东夷北狄西羌蛮族所包围。

    虽说金九爷脾气算是权贵当中非常和善的,但他内心也有这么一种野心,这种野心相信每个爱国人士心中都会产生那就是将那两个嚣张的国家高句丽和百济吞并成为朝鲜半岛上唯一的新罗国。

    不过这对于新罗而言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中原汉家拥有影响整个东亚地孔子和老子,拥有驱逐匈奴的霍去病和卫青,而新罗自己本身就是被中原汉文化所影响的附属国。要想吞并与自己国力相差不多的两个国家,似乎有点痴人说梦话。

    除非与善德女王心里所想的不谋而合,金九爷也认为除非新罗也能有一位诸如大唐长孙凛如此年轻勇猛的将领横空出世。但他也明白,史上多年以来,虽然新罗也出现过不少伟大的人物,但确实比不上汉人人才辈出地彪悍。否则现在新罗与大唐的地位也许就要调转过来。

    既然出不了太多的人才,那也可以借鸡生蛋。金九爷年前在长安等待李世民答复的时候。也曾接触不少流离于长安的名士文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中国浓郁的文化背景,金九爷能感觉到即使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依然落魄无着落,但整体素质能力方面的确比新罗人高出许多,更别提那些已经在官场或军队已经展露头角的年轻人。

    金九爷也有拉拢一些汉人为新罗效劳的打算,只是唐人多数都是恋家,甚少愿意远离国土到异国他乡展,而且他还要赶着回新罗,因为这个计划暂时还是金九心中的遗憾。然而上天似乎是要弥补金九爷这一遗憾。那个叫做孙林地俊秀少年的出现,倒是又再次勾起了金九爷这个挖墙脚的想法。

    虽说科举现在已经出现,但初唐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已经采用许多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规矩,贵族子弟往上爬的机会比寒门弟子要多很多而且也容易许多。金九爷认为,即便孙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若是家族背景不雄厚,这个年轻人也极有可能会淹没在京城那些落魄徘徊的才子堆里。

    若是在新罗那可就不一样了。本身新罗在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上就比不上大唐。人才匮乏是必然之事。像孙林这样地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之少年俊杰。更是一国难寻。不过看他如此焦急回家地心情。金九爷倒是也不敢直接出言挽留。

    早晨起来接到宫中密报。金九爷前思后想。决定放手一搏。以自己所知晓地一些军事秘密与急于知道前方战况地孙林沟通。看看一直急于回国地孙林对此有何看法。甚至是绝妙地想法也并非不可能。甚至还可以顺势把孙林拉下水和新罗共通利益。这样地话也许真能借此留下这一人才。

    在去年冬季到今年开春。虽然中间地春节休息了一小段时间。但百济和高句丽地联军对新罗动地军事行动已经成功。由上万地骑兵和五万名步兵组成地联军。已经突破了新罗地国境接线。他们地两个指挥官分别由两个国家地次席将军担任。都是与两国王室有着深厚关系地名门贵族。

    虽说新罗地军队战斗力并不次于长途奔袭前来侵略地敌国联军。但由于多年来新罗被两个国家加上茫茫大海地隔离。在骑兵组建上已经落后一大截。高句丽则是与北狄部落交界。很容易获取到大量优质地战马。因此组建了一支极其优秀地骑兵队伍。再加上这支队伍地将军是渊苏盖文地得意战将高次里。因此在新罗地国土上能够屡战屡胜。横冲直撞。

    昨日新罗军队就与这支队伍在泗河边上地泗河镇进行了一场惨烈地战斗。当时地战况据探子回报说是死伤无数。连新罗第三大江泗河也被流血给染成了一篇血红。最让金九爷心中怒火爆腾地是。敌国联军为了夸耀他们地胜利。甚至用长枪将被杀死、击毙地新罗士兵上千多个级给串起来耍弄。当着新罗百姓地面。尽情侮辱这些为国殉亡地英雄们。

    即便是这样这些禽兽们依然不肯罢手。他们沿着道路在村庄上四处放火。杀死抵抗或来不及逃走地百姓。**妇女。掠夺贮存地谷物和家畜。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地存在比得上目无法纪丧心病狂地部队更加恐怖地了。敌人地凶残行为更是激了百姓深切地悲叹和憎恶。然而金九爷却是很清楚。若是不即时采取有效地行动。再任由这群畜生继续在本国国土恣意施虐。恐怕新罗百姓会连同他们金家皇族一起憎恨。到那时候才真是内忧外患。分崩离析。

    长孙凛一边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水,一边倾听金九爷细述边境的战况。虽说新罗什么样的状况与他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然而现在的情况表明,似乎新罗国境危险一日不除,他自己就很难迅回到大唐。而且按照金九爷的说法,这队联盟军在边疆的残忍作风颇有后世某个擅长aV的民族的风范。

    金九爷在叙述完前方状况后,一双利眼假装无意却是时时刻刻注意着孙林的表情或动作。刚才他刻意描述了敌人的残酷,希望能挑起年轻人的一些血气方刚。然而对于长孙凛而言,血气方刚已经不属于他这个心理年龄的表现,更让长孙凛身为警戒的是,部分涉及到军事秘密的东西,他认为即便自己在金家住了一个多月,与主人也是相谈畅欢,金九爷也不该透露这些至关重要的军秘。

    欲取之,必先予。按照长孙凛对金九爷的了解,对方应该不是如此粗心大意的人,反倒他能感觉到金九爷在细节方面的睿智和细心。长孙凛意识到对方之所以那么大方透露出来,应该是要与自己换取一些什么。只是长孙凛不明白,自己全身上下所有东西都是金九爷赞助的,不知道这位在新罗地位颇高的侯爷希望与自己换取什么?

    “孙公子出自名将谋士辈出的大唐,想必面对如此局势也有一番见解,不知有何指教?”在经过一番口干舌燥的叙述后,此时的气氛似乎有些冷场,金九爷没有等到自己期待的反应,看到孙林一脸冷静的表情,他还真猜不出对方是怎么个心思,所以也就直接开口问对方的意见。

    “高句丽和百济?”长孙凛深不可测地笑了笑,然后问道:“侯爷,请恕在下无知,不知这两个联盟国以往的关系是否也是如此和谐?”

    “和谐?”金九爷一头雾水,莫名地望着孙林。

    长孙凛不得不再作解释道:“也就是说以往高句丽和百济是否也是如此友好?要知道两国合作进行军事行动,必须要彼此之间信任有加,否则若是信息传达不迅或不准确,反而会导致更大的负作用。”

    “当年我金家真平王在位时,百济国与我新罗国交往甚密,只是后来我善德女王登基之后,百济太子也登基上位。由于我国善德女王多次拒绝百济王的求亲,百济王后来也是恼羞成怒,与我国的外交渐渐缩小,反而与高句丽的渊苏盖文来往密切。”金九爷捋了捋胡子,大概地叙述了三国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长孙凛轻轻地吹了吹滚烫的茶水,小心地啜了一口。

305。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没有永远的友谊。(提供最新章节阅读》只有永恒的利益?!”金九爷愣了愣。一边无意识地喝着茶水。一边消化着孙林的这句言论。这句出自丘吉尔的名言。同样也适用于古代的各种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自古皆如此。但只有所谓的哲学家才能把这些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概括成金句。这就是“大家”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由于这样的道理在后世已经算是普遍。所以长孙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随口引用的这句伟人的名言会让金九爷的内心产生极大的震撼。他只是很淡然地盘腿坐着。作为一个局外人。这个世界的战争实在太多了。即便这次战争与自己回家息息相关。但长孙凛也不想过多地涉及。毕竟自古到今中朝之间的纠纷让他对这个半岛上的民族没有更多的好感。

    当然。对于金九爷这位恩人和朋友。长孙凛倒是非常乐意帮忙。所以当看到金九爷为此时的局势愁眉紧皱的时候。他只是望着金九爷。一脸淡定地说道:“侯爷之所以眉头紧锁。无非是因为连续的败仗让你对新罗的兵力失去了一些信心。且一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才会如此忧心忡忡。”

    金九爷还在思索长孙凛之前所说的那句话的奥妙。只是木然地点了点头。同意对方的说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新罗已经尽快做出了应急。但很显然敌国已经为此次侵略做出了充足的准备。他们的目的是势在必得。

    “与其把心绪放在忧心上。还不如赶紧做出行动。新罗国已经没有退路了。除非你们击退敌人。否则只能面临亡国之辱。无论有没有对付他们的办法。无论实力与敌人的差距。无论骑兵再怎么羸弱。你们别无退路。唯有战到死。才能回避亡国之辱。

    作为一个拥有决策权的上位。侯爷你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敌人的弱点是什么。而不是老是想着己方羸弱地方面。因为无论敌人有多强。最后你都必须要比对方更强才能击败他们!”

    长孙凛说这话似乎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不要忘了他就是这个年代以弱胜强案例的制造。他在西突厥整出如此惊人的奇迹。即便是遥远的西方。也被传得沸沸扬扬。更何况前世地他也是擅长白手起家。以少博多的成功商人。

    新罗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小国家。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中国或北方民族的附属国。在独立意识、民族情操等方面没有培养出一个绝对的国魂。再加上金九爷本身是读书人而非武将出身。在性格上面绝对没有长孙凛所熟悉的大唐士兵那般刚烈。一个强大地国家。自古以来造就出不会屈服的国魂。这就是所谓的底蕴。

    虽然长孙凛说的都是不实用的东西。但也展现出他血液里隐藏的霸气。管对方是谁。只要触犯自己的利益。那么不是他死就是我活!拿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别人都打到你家门口了。不要想好怎么做再行动。一边想一边做。把对方往死里打。而这时候就是体现出人才和庸人的区别。优秀的人才在抓紧时间地同时能做出一番智慧的决策。而庸人只能是继续按部就班地碌碌无为。

    而长孙凛的提示已经足够明显。事实上熟读中国四书五经的金九爷也意识到这孙公子想要说什么。当年三国时期贾诩向曹操提议的离间计。事实上在对付这种利益同盟军是非常合适。《孙子兵法》“五事”中地第四件是“将”:“将。智、信、仁、勇、严也。”离间计可以破坏敌方将领的为将之道。使得他们把心思不是用在如何战胜敌人上。全都用在了如何提防自己人。而更厉害的可能。是让两个本来协议好的联盟军。调转枪头对付自己的同盟。

    两个本来相谈甚欢的一老一少。在不约而同地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后。彼此对望了一眼。虽然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确切的计划去实施。不过金九爷心中似乎有了个底。由于长孙凛被金九爷留下商谈要事。就连中午的酒菜也是备在了书后的小院子。这使得平日里一直负责弟弟食物和药汤的长孙凝更是心神不宁。她之前因为和长孙凛地肢体接触感到窘迫而逃避回房。在屋子生了一会儿闷气之后。肚子里的气也消了。想起也该是时候服侍弟弟吃饭和喝药。正准备之时金九爷却派人来说孙公子留在他院内用饭。这就导致了长孙凝一个下午都是心神不宁。

    “这坏人。也不知道今儿还得喝最后两剂药汤。一天到晚尽是让人操心……”她之前已经遣随侍丫鬟将药汤端给长孙凛。其实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情。但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她伺候长孙凛喝药地。以女人追求完美的个性自然希望也是自己亲手完成最后这两次。

    而且长孙凝还有一个内心不愿意承认的原因。她恼他老是惹她生气。但经过了这两个月的经历之后。其实她已经习惯呆在他身旁。这种习惯性导致长孙凛只要片刻不在她身边。长孙凝便开始有些坐立不安。

    李范在忙完自己的任务之后。一个人在侯爷府随意走了走。不知不觉还是来到了这孙氏姐弟住的别院里。这些日子与孙家姐弟的相处和逐渐了解。更让他对那位美丽如百合花般的女子越是倾慕。在他看来。那位叫做孙宁的姑娘。简直就是天仙下凡人间。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温柔大方。完全符合李范对于夫人的完美形象。

    唯一遗憾的是。孙宁姑娘对于李范的态度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进一步。虽然说是态度友好。但也可以说彬彬有礼仿佛对方就是刚认识的外人。其实这不过是李范心急而已。试问在这个时代有哪个正经人家的姑娘会对其他男子极为热情。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你越是对他冷漠。这种冷漠就像是一种催化剂。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带着一种紧张的心情。李范七上八下地走进了小院子的曲拱门。

    这间以往作为金九爷的书别院。李范也来过不少次。自然对于这里朴素清雅的环境习以为常。所不同的是。映入眼帘的还有一个姑娘亭亭玉立的背影。她今日穿着一身鹅蛋黄的绫罗长裙。在西下温暖阳光的照耀下。美人、梅花、人影。相得益彰。着实美丽之极。

    “夕阳无限美……孙小姐倒是又几分情趣。一人在此孤赏落日之美。”

    长孙凝正俏丽地站在梅树旁眺望着家的方向。一个下午的胡思乱想让她心绪颇为不宁。虽然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她也以为这是丫鬟走了过来。所以并没有转头留意。

    “哦。原来是李公子……”长孙凝向后转身后。见是侯爷府掌管大权的李范。这些日子对他们姐弟俩真可谓热心照顾。赶紧上前福了福。行了个女子礼。

    “吾弟上午便被侯爷请去。现在想必还在侯爷书房内。不知公子是要找他吗?”长孙凝误以为李范过来是想找长孙凛。便赶紧解释弟弟的行踪。

    李范平日自然是借来找长孙凛实现近水楼台。既然现在这个借口不能再用。他只是笑笑地文质彬彬地说道:“在下也并非刻意来找孙林。只不过下午无事四处走走。而整个侯爷府这间小别院的景观最合我意。当然。待会孙三郎回来。在这院子摆上茶具。对着夕阳慢慢品茶。按照三郎的说法。人生也不过如此……”

    长孙凛在金家这段时间可以算是这两年最为轻松的时刻。不用忙于任何工作。也不用应酬一些人。就连平日伙食、身上穿的都不用愁。这么舒服的日子。长孙凛现代人那种喜好享受的毛病又犯。甚至还把他自己的一套享受观传给了常与他畅谈的李范。

    长孙凝听了这奇怪的话语。立马反应过来这应该是从长孙凛的语气里说出来的话。虽然孔子等一些古代思想家也认同劳逸结合。但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都是把“勤劳”展成最大化。真是近墨黑。长孙凝想起那家伙说这话时镇定自若的模样。内心涌起一丝愉悦。

    “三弟自小就被我娘宠坏。他说的一些话请李公子不要放到心里去。”长孙凝见李范看来是要等长孙凛回来。便吩咐金九爷为她配置的一个丫鬟摆上藤制的茶桌茶椅。待泡好茶叶送上来之后。两人坐着一边喝茶一边观赏夕阳的景色。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只是两人的心情是大有不同。一个是焦切地盼望着长孙凛赶快回来。而另一个则是希望孙林能在侯爷那多待一会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

306

    即将步入春季,新罗的天气也渐渐好转。…今日也是难得的好天气,清阔高爽,阳光明媚。远处苍山翠岭峻峭挺拔,宛如辽阔的天空装饰着一条绿色的绸带。夕阳残照,天上轻云点点,小溪中银光闪烁,一群小鸟正追逐飞过。这样美丽的景色,的确是词句难以形容其中的美妙。

    李范用眼眸的余光注视着坐在茶桌另一边的“孙宁”,只见她正端庄地坐在那儿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而淡漠的神情却又似乎在拒人于千里之外。

    长孙凝微微地蹙着柳眉,耳朵正倾听着外面的声音,希望能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她本来性格就冷淡,不擅长应酬外人,这样一种冷场让人感觉到不自由和不自在。凛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她眼帘低低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