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材高大而沉默的长孙凛在浮图城外停下了脚步,他的背后是如云的旗帜。无数的战马踩踏出来蔽天的烟尘。浮图城地副帅叶提朗诚惶诚恐地匍匐出来迎接。在他身后无数的突厥士兵也都缴械投降了。

    长孙凛严厉而有神的眼神扫视了这些突厥士兵,正是这些矮小地黄皮肤的突厥人。天生就是骑手和战士。他们像风一样来去无踪,像闪电一样迅猛。然而他们此时却是匍匐在他地脚下!

    就这样,浮图城遂告攻破,长孙凛主将的第二场战役也以胜利告终。

    暮色渐渐降临,城头上的守军已经换上了唐军士兵,数十只昏黄黯淡的灯笼6续点亮,在晚风中摇摇摆摆地晃动着,就像突厥的士兵那样无精打采。

    此次大捷之后,长孙凛先是命令士兵将被堵住的水源给疏通,而后便是把城中的粮仓打开,将一半分给城中百姓,另一半则作为军粮备用。而库中突厥人抢来的金玉绢帛,都将此奖赏给有功将士。

    他将几位将领叫到自己跟前,然后每人分了数百两黄金。高昌兵地将领突横顿时愣了,他连忙推拒道:“郎将,你刚才已经给我们了不少奖赏,这……”

    长孙凛淡淡地说道:“你把这些黄金全部分给你们营中地弟兄们。他们在这里打仗卖命,家中父母妻儿说不定还在忍饥挨饿。记住,特别是那些阵亡的弟兄们,要给他们家中多捎一些去。”

    突横手捧着黄金,这个拥有着强健的肌肉,蓬乱的头,粗犷而野性的面庞的汉子,却是忽然双膝跪下,嘴角哆嗦了许久,没说出一句话来,而一大串男儿泪,却从双眶中急地滚落下来……

    正当长孙凛这边赢得大捷之际,高昌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正当唐军进抵沙漠口岸口,麴文泰奇怪得如五雷轰顶,骨软筋酥,灵魂出窍,忙中无计,不知如何是好。霎那间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金星乱飞,头愈来愈重,栽倒在宝座上,一命呜呼了。麴文泰去世后,他的儿子麴文盛继承了王位,继续与唐军僵持。“很好……”长孙凛将这份自高昌传过来地军中要函读了一遍,把它丢在了书案上,灿然一笑。

    王大牛侧目望了长孙郎将一眼,自从这次出征高昌之后,他觉得这个一直称兄道弟地郎将似乎有所不同了。尽管他对部下的态度依然是相当平和地,但平日里却是多了几分威严和沉默,少却了以往那些玩世不恭的态度。

    “把那个叫做叶提朗的副帅给我带上来……”长孙凛坐在浮图衙府的大堂上,对着士兵们命令道。

    不一会儿,叶提朗便被两个士兵们带到了大堂上,只见那个英俊的少年小将正高坐在正北的一把圈椅里,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他,大堂四壁站着三、四名武士,皆持刀仗剑,怒目相向。

    叶提朗此时身为阶下之囚,哪敢造次,自然是缩着脖子恭恭敬敬地站在堂中,心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对方话。

    “坐吧……”长孙凛看了叶提朗一眼,他也没有叫来翻译,而是直接跟对方说起汉语。然后在看了看身边的空着的座位,示意对方坐下来,命人泡上一杯茶。

    “这位将军……不知……不知找在下有何事?”叶提朗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口吃吃的说道。他不晓得对方为何能知道自己会说汉语,也不清楚这次被叫过来的用意何在,心中颇是诚惶诚恐。

    “你是汉人?”长孙凛貌似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他屏退了大堂里的所有人,拿起身边几案盛满了热茶的茶杯,吹了一口茶杯上冒出的热气,然后小嘬了一

    “这……家父乃是当年刘武周部下的一名谋士,然家母则是地地道道的突厥人,在下的相貌是随母亲,不知将军……”叶提朗讷讷地说道,他的举止神情相当拘束。

    “如何认得出你是汉人,是吗?若不是有汉人在一旁指点,突厥人永远都不会明白采用拖延战机来守城。在他们看来,要么就是勇猛冲上前去打,要么打不过就往自己的后方逃。所以这么多年来,这片突厥国土依然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能够建立起来的城镇寥寥无几。”长孙凛撇了撇嘴笑了笑,神色看上去有几分不屑,又或有几分冷然。“你虽然容貌长相酷似突厥人,但始终都带有汉人的特性,你一定是读了不少中原的书,不然也不会有一种酸儒之气。”

    叶提朗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对方是在嘲笑自己的怯懦。不过明哲保身,在他自己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你知道这次我为何叫你来此?”长孙凛瞄了对方一眼,问道。

    “在下不太清楚……”叶提朗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让你做这个浮图城的城主,你有信心能够治理好吗?”长孙凛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然后抛出一句让叶提朗失措的问题。

    “城主?!”叶提朗圆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失声脱口而出。

176。浮图规划

    “没错,就是这座浮图城的城主。”长孙凛重复了一遍,表情上没有丝毫玩笑的意思存在。

    “为何会是……我?”叶提朗恍惚地愣怔了一会儿,然后吞吞吐吐地问道。虽然已成了对方的阶下之徒,但是他对于有可能成为傀儡城主而感到惴惴不安。

    “很简单,这座城内,即读过书又当过官的目前我知道的就你这么一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处理好一个城的政务,不过能给坎特坦做谋士也就证明你的头脑有货。你管政务,我来处理军务,我要这座浮图城展如扬州益州那样繁华。”长孙凛处之泰然地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一脸镇定地说道。

    “扬……益……?”叶提朗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即使他不曾到过中原,也曾听说过大唐“扬一益二”的繁华景象。先别说他自己有没有信心了,这目标也实在是太过宏伟,让人感觉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怎么了?扬益二州有他们固有的优势,这浮图在西域也算是不错的城邑。先不说军事上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此城靠近丝绸之路,一路上往来商人是川流不息,若是浮图不能在此优势上展,那实在是浪费了这一优势。”

    “可是浮图城虽有种种优势,毕竟地处西域干涸之地,四周皆是被沙漠草原所围的一座孤城,又怎能展成为大唐如此繁华的大都市?”尽管这位少年将军的表情是从容自得,但年过而立的叶提朗可不是这么乐观。如果突厥国土上能展出中原那样的大都市,这突厥人哪还需终日在马背上生活,大凡人都是乐逸恶劳的种类。

    “没有资源,就展娱乐和商业。只要有了钱,一切资源都可以用钱买到。”长孙凛谆谆诱导地说道。

    “娱乐?商业?”叶提朗小心谨慎地喝了一口茶水,被对方这一前的理念给镇住了。这个年代还是处于一种重农抑商的理念,让一个古代人相信没有农业。单单靠经商展是很不现实的。

    “没错,青楼、赌场、商铺、钱庄、当铺,你只需要展这些行业,浮图必然会迅成为一个繁华地城邑。这漫长而枯燥的丝绸之路上,最无聊而有最有钱的就是这些来来往往的商人。浮图不缺水,额济水足够让他们的骆驼驮马饮水补充,在城中多建几处客栈,增加些新玩意,只怕这些商人也许还会逗留数日再走。”

    在长孙凛看来。这些突厥人就类似于后来九、十世纪在欧洲猖獗一时的维京人。只不过他们一个是6地上的强盗,一个是海上的强盗。要彻底征服这些突厥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斩尽杀绝,而是让他们能够稳定下来。居有其所。当这些人开始现经商也能赚大钱,他们中地大多数人不会再愿意过上刀头舔血的日子。

    然而汉人是属于那种无孔不入无地不去的人种。一旦这些突厥人安定下来,汉人们自然也会跑到突厥地城镇去寻找赚钱良机。而野蛮的突厥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汉人所改变。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一个落后的文明总是会被一个更达的文明侵吞或同化,没有人能够违逆这一历史趋势。

    长孙凛现在所要走的就是另类开疆扩土的第一步,他要扶植一个个的商业城在西域拔地而起,以利润刺激中原西域的商业交流,进一步加强民族大融合。

    “这西域草原上多地是骏马良驹,在这一带展一个规模地赌马场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长孙凛的眼瞳滴溜溜地一转。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将军。在下实在是不明白,为何你要扶植一个突厥的城邑?……”叶提朗疑惑地问道,要知道大唐离这里有十万八千里的路程,即便是唐军将突厥人给全部打败,当他们回去之后,突厥人不也就重新又占领此城。

    “你要记住,这不是突厥人的城邑。这座城叫做浮图城。此城地军事安全由我唐军来保证。而城内地政务,就看你接下来做得是否能使人满意。当然。效忠大唐的奏书是必须要写地,这样可以确保你在这座城的位置和浮图城的安全。只要你能够做出成绩,此处山高皇帝远,你就相当于此城的国王。”长孙凛瞅准时机给对方画了一个巨大的甜饼,至于这个叶提朗能不能够吃上这块甜饼,那就得看他的本事。

    这军权都掌握在你手上,我要想成为国王那也是傀儡国王。尽管叶提朗心中是这样想的,但他也禁不住为对方的提议而心动。大凡古代文人都有想做官的念头,而且长孙凛所提供的甜饼实在是太诱人了。

    “我给你七日的时间让你对此计划构思一番,到时候我要知道你对于坐这个位置有足够的信心和本事。现在你可以下去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找王大牛校尉帮忙。”长孙凛见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便挥了挥手,示意叶提朗可以离开。

    叶提朗施了个礼,再看了这个年少有为的将军一眼,便若有所思地离开了大堂。

    长安城内,武二娘正在自己的闺房里,撅着小嘴不乐意地望着门外,眼神却是迷迷茫茫的。前两天她已过了十四岁的生日,然而那个坏家伙却是没有如约前来。后来她才打听到他已经领军去攻打高昌,这几天不免让她有些怅然如罔。

    “二娘,二娘,你赶紧跟宫里的公公到皇宫走一躺,你大姐怕是病得不轻,娘这里还要照顾你三妹和敏之、敏月,你就替娘到宫中走一趟,看看你大姐究竟情况怎样。”这时杨氏却是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一脸忧虑地对二娘说道。

    武二娘闻言二话没说,便赶紧收拾了一些贴身物几,随着母亲赶忙跑到前堂,与那位前来报信的小太监一起前往太极皇宫。

    “大姐!大姐!你这是怎么了?到底得了什么病?”二娘跟着太监来到了皇宫,却是奇怪地此次的目的地不是原来养轩殿那宽敞明亮的厢房。而是走进后院的一个小屋里,她要好一会儿才适应里面黯淡的光线。

    武顺还真的患上了重疾,本来她就身体不好,而此刻气血失调的她已面色蜡黄,卧在床上难以下床走动。

    “武才人,你妹子来看你了。”一个宫女上去叫着昏睡的武顺。

    武顺睁眼一看,二娘果然来了,她挣扎着想爬起,一个宫女去把她扶了起来。

    “大姐,你这是怎么了?这年前还见你好好的,怎么现在变成这般模样?”二娘对这个大姐感情还是挺深厚的,见到姐姐这般孱弱凄凉的模样,她心中不由被刺痛,晶莹的泪珠从眼眸里掉了下来。

    “二娘……”武顺凄然一笑,一语未了,已是泪如雨下。

    “大姐,你好好给我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到底是谁欺负了你?过年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这般消瘦?”二娘赶紧上前去搂住大姐,也是凄凄凉凉地问道。

    这在屋里照顾武才人的宫女自是知晓前前后后的经过,由于涉及到后宫权贵,她也识相地退出房门,留下姐妹二人单独的说话空间。

    原来李世民在临幸过武顺一次后,对这个容貌妩媚而且身材丰满的才人甚是喜欢,甚至有时接连数个晚上都待在她的卧房呢。这样一来就触及了一些嫔妃的利益,自从长孙皇后逝世以后,这皇帝后宫就再也没有设立过皇后。后宫无人管理,大小嫔妃也都不免开始了争风吃醋。虽然以前也是有此类情况,但皇后在的时候大家都能够安守本分,至少在表面上是亲亲我我。本来这后宫就是争那皇帝的临幸和宠爱,谁若是短期内备受荣宠,自然就成了宫中嫔妃的众矢之的。

    武顺错就错在她作为一个才人,而且还是一个新入宫的才人。在尚未拥有自己的后宫势力,却因为皇帝的一时恩宠而得罪了不少嫔妃,再加上她平日里也不太懂得如何拉拢宫女太监,结交后宫妃子。因此当李世民兴头过后,她却是大祸临头……

177。姐妹同心

    上个月过完年后,阴妃来到养轩殿觐见各位婕妤、美人与才人,这后宫佳丽们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大家坐在殿外的庭院里一起吟着诗歌,唱着小曲儿,似乎没有以往的勾心斗角。这阴妃是已经怀孕了,正在门口望风景的她突然皱着眉头,捂着胸口,扶着殿门大吐酸水。阴妃吐得眼泪冒出,满脸通红,她抬起头来,却见不远处的武才人也正弯下腰来,憋不住哇哇地吐了起来。

    阴妃见状,误以为武才人是嫌自己脏,立马恼了起来,虽然没有当场作,却是怀恨在心。恰好次日武顺感染了伤寒卧病在床,阴妃则是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将其安排至后院。李世民自然也不会去临幸一个身体染疾的女人,再加上后宫三千佳丽,过不了多久,这个曾经受其宠幸的武才人便被他抛之脑后。

    武顺得罪了阴妃娘娘,加之她平日里与宫女太监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这一病之下竟然是无人细心照料。幸灾乐祸的宫女们则是等到了落井下石的机会,唇枪舌剑,冷嘲热讽,像毒蛇一样喷射毒汁,似乎要将自己在宫中的不幸、心酸、失意一股脑儿地往她身上倾泻。

    而宫中的太监大多数都是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谁受宠爱,他们都拜倒在谁的脚下,摇头摆尾,谄媚献殷勤;一旦失宠,其态度立即变了,翻脸比翻书还快。

    武顺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似乎被皇宫里所有人都抛弃了。给她送去的饭菜越来越少,甚至还不干不净,让人难以下咽。她就如同以往皇宫中数不清的悲哀故事,一个跟斗,一下子从云端跌进了深渊。白天夜里都被病魔折腾,死灰般的孤独感袭上心头,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一直在折磨她。这段日子度日如年,百无聊赖,恐惧、困惑、消沉,好比千百条绳索紧紧地捆住了她。

    更让武顺感到伤痛欲裂的是,在她现自己怀孕了之后,按照宫中规矩是要求怀有龙种必须上报给皇上。然而这些太监宫女却是像聋了哑了似的,终于在疾病和抑郁的双重折磨下,武顺肚里的胎儿流产了。接二连三地打击使得她的脸上透着青灰色,失去了妩媚的笑容。变成了痴呆般的滞钝和忧悒。

    好在宫中也并非全是薄情人,一个也是刚入宫没多久的宫女见她可怜,平日里在工作之余也会对她几番照顾。更是拜托一个与自己同乡负责采买的太监到武家去捎个信。二娘这才得以入宫来看望大姐。

    武顺将这段时间生的事情给二娘说了一遍。在说到那个尚未出世就已经离世的小生命,她眼眸里含着沉郁凄楚的神色。脸上蒙上了一层愁云迷雾。她痛苦地歪着头,五脏六腑都似乎被掏空了,嘴上露出了酸涩地苦笑。

    望着大姐那张苍白焦黄的脸,二娘也是心情沉重,因为大姐入宫,她们一家人才得以摆脱之前的困境,并且有了一个较好地环境。如今听到大姐所经历得如此悲惨,让她心中涌出一种义愤填膺的愤怒。

    “姐。那皇帝也实在是太过分了。怎么喜欢地时候就连连宠爱,不喜欢的时候连看都不看一眼……”二娘挑着秀眉,一脸不满地说道。

    武顺尽管已是虚弱无力,但她还是勉强挣扎着对妹妹说道:“此话……不能乱说……隔墙有耳,万一被人听到了可就完了……”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她是已经看透了这宫里面的人。那些不男不女的废物,还有一群终生孤老的老姑婆。这些人都是失掉了人性的“狗”。既自私,又阴冷。

    然而从苦楚中她也领会到依赖君恩而生活。该是多么的脆弱和危险。从环境的险恶中她进而又悟出那些像狗一样地内侍,以及蝼蚁一般地宫婢,才是后宫的实质性主宰。宫廷的运转,从饮食起居到生杀予夺,都由他们操作。他们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暗中加以保护,使你免遭凌辱,摆脱苦难,甚至从死亡线上逃脱。

    看来自己以往那种不理外事,终日懒散的态度确实不可取,武顺想到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她的眼神里带着一种悲伤和恨意。她与妹妹对望了一眼,姐妹痛心,她竟然觉得对方似乎能了解自己的心思。

    当年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